“幸福”之花遍开“福田”

时间:2022-07-19 02:42:55

福田中学:美中滋养,从“心”而育

毗邻景色怡人的中心公园与美丽如画的深南大道,校园里木棉花开,杜鹃盛放,一年四季满目芬芳;精致典雅的壁画诗文,萦绕在耳边的美妙乐曲,时时处处流动诗意。

孔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德育同样如此。深谙此道的福田中学坚持“大德育”理念,善于挖掘和利用一切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元素和载体,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让心灵在美中得到滋养,让生命主体在成长的过程中享受自由和幸福。

美在创新中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类发展的不竭动力。”一所学校要保持旺盛的活力和恒久的青春,一定离不开创新。

福田中学倡导的“大德育”理念,着力于通过智育、美育等多方面的联动来强化学生积极的自我认知、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较高的审美情感。这种渗透不仅体现在美丽校园的建设上,还体现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在培养学生创新的自信、呵护学生创新的热情方面,福田中学可谓用心良苦。陈佳同学发明的感应式信号灯就矗立在校园的主干道上;卞振威同学发明的电动吸尘黑板擦让学校师生免受“吃”粉尘之苦;刘和润发明的有储物层的多功能保温杯则被普及为福田中学的学生奖品……正是这种朴素却又充满温情的方式给了这些小发明家们很大的荣耀,这些独特的方式分明是在告诉他们:“学校因你们骄傲,学校以你们自豪!”可以说,福田中学在德育方面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关注学生在创新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并尽量地把它放大,让它变得更耀眼,并让这耀眼的光芒去照亮和吸引更多的人。

美在自主中

自信阳光的人最美,从这个意义上说,福田中学的学子最美!校团委下属的七大部门(外联部、体育部、社团部、文秘部、学习部、文娱部、宣传部)的纳新和换届竞选是福中校园每年最热门的事情。准备演讲稿、才艺比拼、争取选票……各环节都十分认真。很快,那些在竞选中胜出的学生就会出现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之中。他们会是学校各大活动的幕后策划,也会是现场工作人员,也可能是拉来奖品赞助的“外交家”……可以说,福中每年的艺术节、科技节、运动会等大型活动的圆满举办都离不开这些学生领袖的团结合作。除此之外,福中还有另一个吸引学生的地方,那就是社团。这些社团的组建、社员招聘、负责人换届、活动开展都是学生自己“张罗”。三十多个社团,总有学生感兴趣的那一个。在红树林文学社,学生自主创作、踊跃投稿;在雏鹏电视台,学生负责录制节目,并剪辑播放;在“MUSIC UP”社,学生投入地唱着自己填词谱曲的歌;在“杂货殿”,学生尽情伸展艺术的触角,让想象随意涂鸦;在跆拳道社,学生教练不失专业水准,最厉害的当属黑段;在戏剧社,学生自己撰写剧本、登台演出……

或许你想不到,在福田中学,课间优雅动听的“每日一曲”是由学生精心挑选后播放的;每周一国旗下激情演讲的是学生;荡涤人心的“心灵早餐”的烹饪者是学生;班级主题班会的设计者、主持人是学生,甚至校运会的主持人、开幕闭幕的宣布者都是学生……在各项德育活动中,学生自主教育、合作成长,将传统德育的“我教你”变成“你要学”,将被动消极的“我说你做”变成自主快乐的“我做我说”,学生抬头看到的不再是束缚和压抑的四角天空,校园已然成为学生们张扬个性、自由驰骋的乐园。

美在熏陶中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生命内涵,是塑造人生命的基本力量。如何有效利用经典文化来涵养生命、润泽心灵?通过多年的课题研究和德育实践,福田中学将传统美德教育的主题确定为“忠、孝、仁、义”,并对其做出符合现代社会、符合公民社会需要的阐释,很快就在全体师生中形成共识。每周一“曲”的经典渗透,每周一晨会的国旗下讲话内容的真实、具体和客观,每周四早上的“心灵早餐”的陶冶和启发……福田中学的中华传统美德主题教育活动从未间断,这些主题班会活动不拘形式,或寓教于乐,或寓教于生活,或寓教于争鸣之中,这些长期、稳定的校本实践犹如春风,更似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我看见天空很蓝,就像你在我身边的温暖……”熟悉周笔畅的歌迷一定很熟悉这首《笔记》,但他们一定想不到,这也是福田中学的新铃声,不仅如此,周笔畅还是福田中学的形象代言人。这只是福田中学在德育方面注重文化熏陶的一个缩影。潜移默化的影响往往最有力量:“心灵早餐”“每日经典”、莫言合影和朱棣文在哈佛的演讲上作业封面、高一新生发“福中护照”、高三毕业典礼上的泼水节……每一个设计都不是心血来潮。

教育不是形式化的东西,让学生认识到兴趣和毅力的重要、在探索的过程中收获自信、在被爱中学会感恩,这些不是口头上说一说就能实现的。只有与经典同行、和时代共进,德育才能传递青春的气息,永葆生机与活力。

美在关爱中

福田中学的期末考试有一份特殊的试卷,这套试卷依据国际通用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设计而成,有90道题,主要针对16周岁以上的人群。对于学生普遍关心的测评结果,学校则承诺保密。这样的设计是一次大胆的创新。现在很多学校的考试几乎都是文化考试,心理健康教育课时无法保证,形式化现象比比皆是,而福田中学采取的这种心理健康水平考试却让学校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并采取有效的关注和干预措施,同时也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清楚地了解自己,在学校的关爱中,在内外合力中,驱散雾霭和阴霾,让阳光照进心房。

福田中学一直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学生建立了心理档案,跟踪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存在的问题,便及时有效地进行疏导和干预。学校现有两位专业的心理老师,负责学生的日常心理辅导工作,而班主任在平时的教学和班级活动中也会加强关注和引导。福田中学对学生的关爱如涓涓细流,无微不至,又细到无声,就连寒假作业都充满创意。“整理一篇关于的知识”“完成一个夺岛之战的游戏设计思路”“分析一场电影的叙事结构”“就你最感兴趣的的一句话,写一篇短评”“关心应该同情的人”……这些精心设计的作业把学生从枯燥、封闭的“知识大海”中解放出来,目的是想通过这种细微而独特的关爱,让学生在质疑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成长……

美在榜样中

2012年,深圳市有一个正能量小巨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几十家媒体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他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事迹在深圳掀起了一股正能量的狂潮,激励了很多人,他就是福田中学的王坤琪同学!

榜样是一面旗帜,王坤琪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他对身边的同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了解到他的事迹后,同学们都很感动,大家都敬佩地称他“琪神”,都表示要向他学习。一时间,王坤琪成了励志达人。

除了王坤琪,福田中学还有很多名人:已经毕业的歌星周笔畅和深圳电视台主播邢书悦;正在学校就读的轰动深圳市的自动感应红绿灯的发明者陈佳;世界中学生田径锦标赛实现广东省金牌零突破的200米冠军梁劲生……他们是福田中学的骄傲,在这样一个正能量欠缺的时代,他们是学校的精神宝藏,而在这些榜样的感召下,福田中学师生备受鼓舞,在福中的归属感更加强烈,这也激励着更多的人走向优秀,迈向成功。

【马玉娥,深圳市福田中学语文教师】

园岭外国语小学:爱满天下 润德无声

走进园岭外国语学校,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文化墙上“爱满天下”四个蓝色大字,寓意深刻,耐人回味。正所谓善教者以德为先,育人者以爱为本。学校始终把德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将爱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努力培养具有现代文化素养、民族情怀、国际视野的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公民。

育人“爱为本”

学校德育管理队伍的核心是班主任,而爱心则是班主任工作成功的前提和关键。师爱好比滴滴甘露,它能够唤醒枯萎的心灵,也能够消融冰冻的情感。学校组织教师同读《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班主任工作的艺术》等书籍,一起讨论“如何才能做一个关注自身专业发展的好教师”“怎么做才能实现教师生涯的最大价值”等问题,要求每位班主任结合自身实际,制订自身成长的职业规划,做一名智慧、快乐、幸福的班主任。同时通过举办“教师沙龙”,提供各种研修学习与培训等方式来激发和培育班主任对事业和孩子的爱,让爱成为校园之魂。如今,“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已经成为我校班主任的共识,学校由此涌现出一批智慧、快乐、幸福的班主任。

在陈剑英老师看来,好班级从好习惯开始。“育人先育心”,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为师者是知识的塑像,更是爱的化身。为了使孩子们养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陈老师认为首先要把对学生的爱当作一种习惯。只有具备了对孩子的尊重、包容和欣赏,把爱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田,将学生的要求作为爱的起点,才能在学生的内心培养出爱的感情,从而收获教育的奇迹。

爱不仅是一种情感和行动,还要具备能力和艺术。“如何爱?对于老师来说,就是要爱教育这份事业,爱每一个学生,还要爱学生家长。”有着近二十五年班主任工作经验的刘湘云老师深情地说道。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容易倒塌。”班主任这位学校里的“家长”只有贏得学生家长的支持和协助,才能使班级管理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一个勤奋并做事高效的老师,刘湘云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动家长。她充分利用家长会、校讯通、班级QQ群、班级博客、班级日记等载体营造温暖的班级氛围,用真情感染家长。

育德“了无痕”

德育实效性之所以不尽如人意,症结就在于只重视德育的说教,而忽视了学生的自我唤醒、自我实践、自我体验。针对这一实际,我校开展了一系列以“爱”为主题的德育活动。以“爱”为主线,每月分别设定不同的主题:二月“爱新年,有进步”;三月“爱助人,有责任”;四月“爱运动,有健康”;五月“爱劳动,有技能”;六月“爱同学,有情谊”;九月“爱老师,有礼貌”;十月“爱祖国,有理想”;十一月“爱读书,有智慧”;十二月“爱父母,有孝心”。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受到教育。

在经典中学习“爱” 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国学典籍内涵深刻,意存高远,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了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学校坚持每天开展“晨读午写”活动,专门为学生编写了《爱的教育—经典读写读本》德育序列校本教材(一套六册)供学生诵读,让国学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忠、孝、雅、诚”是中华传统价值观的精髓,为了培养学生忠心爱国、孝亲敬长、行为高雅、诚实守信的优良品德,学校广泛开展了“忠、孝、雅、诚”主题教育活动。在活动中,以学科教学、班队会、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队会、主题征文、主题演讲、实践感悟等多种方法和形式开展主题教育,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此外,学校还开展“告别不当行为,做文明小公民”“孝在我身边”“坚持做家务”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践行“忠、孝、雅、诚”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

在实践中感受“爱” 每逢假期,学校都紧紧围绕“爱”的教育主题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投身到自己所生活的社区中,在体验中感受幸福和快乐。学校给学生布置的“做三件仁爱小事”作业,完成情况非常好:有的孩子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帮助邻居照看幼小的弟弟妹妹;有的孩子整理小区乱摆放的自行车、打扫小区卫生;有的孩子参加《深圳晚报》义卖“小心愿、微慈善”活动;有的孩子做交通执勤的小志愿者,等等。此外,在家委会的协助下,各班级还开展了独具特色的“爱”的主题教育,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社区实践活动,如二(3)班组织孩子去龙岗福利院慰问小朋友,五(3)班组织学生去龙华新区敬老院慰问老人,六(2)班组织学生参加了“衣加衣”活动,为灾区的小伙伴送去过冬的棉衣、被子等。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不同的角色,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使知、情、意、行在学生品德形成的过程中和谐统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奉献中传递“爱” 学校定期开展感恩系列教育活动,集中组织全体学生观看《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感动中国》等节目;春季开学初,学校组织少先队员积极响应区团工委“压岁钱爱心捐款活动”的倡议,短短三天时间内,共募集爱心捐款26100元,分别存入广东省红领巾基金会、深圳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四个指定账户;2013年4月,学校举行“情系雅安、爱满园外”主题教育活动,师生通过讲述地震灾区发生的感人故事、集体诗歌朗诵、演唱《爱的奉献》等方式表达对灾区人民的牵挂,并将全校师生捐助的6.2万元善款送到了重灾区对口学校芦山县芦阳小学;2013年“六一”前夕,学校学生为新疆喀什十八小的同学们捐赠图书六千多册,为各班建起了图书角……学校抓住一切教育契机引导学生感恩父母,关爱周围的亲人、老师、朋友及需要帮助的人,使其自觉地将规范性的思想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动,培养他们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园岭外国语小学秉承“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理念,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人人是育德之人,时时是育德之机,处处是育德之地”的教育愿景必将实现。

【蔡祖泉,深圳市福田区园岭外国语小学校长;李涛,深圳市福田区园岭外国语小学德育处主任;张杏莉,深圳市福田区园岭外国语小学德育处副主任】

竹园小学:探索“生态德育”的有效策略

当前,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脱节,学校德育忽视学生的独立性、独特性和差异性,严重制约了学校德育的有效性。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从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三个层面去研究,构建了“体验—内化”生态德育模式,探索出五条有效策略。

模 式

“生态德育”是一种生态教育活动,体现一种新德育观。它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地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所谓“体验—内化”生态德育模式,就是教师要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无可替代的生命体存在,尊重每一个生命的主体性,教师必须注重同家庭、社区及身边人的沟通,丰富德育内容和文化内涵,在促进学生道德生命自由生长的同时,还必须把德育同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和感悟自然、领略人生,要把教师传达的品德规范信息内化为学生的品德信念,然后将学生的品德信念外化为具体的品德行为,扩展和丰富精神世界,促进人格健全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的内容:

1.营造体验场。创设富有价值引领和智慧激发的生态体验之境,超越枯燥说教,显现震撼心灵、感动生命的德育文化魅力。

2.开放式对话。对话时,师生要怀着开放的心态,用心倾听,搁置己见。暂时搁置自己的想法和念头,放松对自己观念的坚持,站在他人的角度、不带任何偏见、不试图对对方施加影响、不预作评判地去听取他人的想法,理解他人的所思所想,接受别人的意见,详尽、认真、入神、敏锐地感知和领会他人所说的话及其话语背后的意义。

3.反思性表达。生态体验的反思性表达具有体验者之间及其自身的体验诱发与评价价值。生态体验需要有生态阅历作基础,但它还必须有能够充分发挥主体性和相互诱发体验的反思性表达。表达的方式可以多样,除了口头和书面表达外,体态语言的表达是一种富有享用和评价价值的表达。

4.提升道德境界。让体验者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得到和快乐,把德性提升作为一种享受,体验者德性境界的提升与其享用价值同比增长。

策 略

与习惯养成教育有机结合 以创建“养成教育实验学校”为突破口,实施养成教育“355”工程(“3”即“三不”—不随地扔垃圾、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校内不吃零食;第一个“5”即“五有”—课堂有纪律、课间有秩序、对人有礼貌、人人有自信、心中有他人;第二个“5”即“五无”—地上无纸屑、墙上无污痕、桌上无刻划、橱窗无破损、卫生无死角),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有教养的人,进而引导学生从小懂得保护生态环境,懂得尊重和爱护自然万物,养成生态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分层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进行分层主题教育活动,增强生态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加强八个主题教育。按月份,每月重点落实一个主题,每学期重点落实四个主题。每学年第一学期进行礼仪教育、公民意识教育、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第二学期进行生命教育、网络文明教育、感恩教育、绿色生态教育。二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分阶段分重点开展系列德育主题实践活动。具体为:低年级开展以入学适应性和自信教育、礼仪教育、养成教育和学会做人做事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强化行为规范教育;中年级开展以公民意识教育、诚信教育、合作教育、法制教育和学会关心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提高学生自主、自控、自强的能力;高年级开展以心理健康教育、感恩教育、责任教育和学会生存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

学科教学的渗透和熏陶 要求各学科教师找出学科与生态德育、绿色环保意识的联系,以点带面,全面强化师生的生态德育意识。教师结合具体教学活动,有意识地把生态德育有机渗透在各学科的教学中,让学生受到生态德育的熏陶。

在体验活动中内化和生成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让生态德育工作蕴涵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之中。采取学生自我教育的原则,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生态环境教育活动,形成良好的循环效果。如开展花草树木领养工程、垃圾分类工程等活动。

搭建“三位一体”育人网络 融学校、家庭、社会资源于一体,开展生态德育。首先,把生态德育融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学校要成为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实践示范者与道德楷模,积极营造生态德育与环境保护的氛围,使学生在浓郁的生态德育氛围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心灵的净化、人格的升华;使学生把生态德育意识、环境意识自觉内化为行动,付诸实践,并与教师一起为共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献计献策,作出贡献。其次,实行开门办学,建立家长理事会,成立家长学校,开通网上家长学校,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增进家校之间的理解与合作,提高家长的育人水平。再次,主动与社区、企业、有关部门取得联系,为学生开辟生态德育第二课堂。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到当地大中型企业、建筑工地、社区参观、访问和考察;查看河流污染情况,分析水质受污染程度;登上高楼或山顶查看烟尘排放情况,分析大气质量等。让学生投身到社会中,感受不同的环境,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对环境应承担的责任,激励学生将生态意识内化为保护环境的自觉行动。

实 效

经过近三年“体验—内化”生态德育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学校德育工作成效显著。

通过实施养成教育“355”工程,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推行鞠躬礼,实行文明班级申报制,开展评选习惯之星、文明礼仪之星等活动,学生们变得彬彬有礼,养成了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通过实施全员育人工程,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立体化教育网络,“以学生为本,以爱育人”的生态德育理念日渐深入人心,立体化的德育网络形成合力。

此外,学校还涌现出许多像夏毅伟同学一样的优秀楷模。2012年3月,中央电视台、深圳电视台专门邀请夏毅伟同学去讲述他做义工的先进事迹,在全市甚至全国引起较大反响。

如今,德育工作成为学校的一张亮丽名片。学校先后获得福田区首批创建德育特色学校、深圳市创建德育特色学校、深圳市德育工作标兵学校、福田区文明礼仪教育先进学校等荣誉。

【李小松,深圳市福田区竹园小学校长】

华新小学:争做校园“小主人”

毗邻笔架山公园,闹中取静的深圳市福田区华新小学,围绕“健康幸福成长”的办学理念,聚焦“自主”教育,积极营造“自主”教育环境,鼓励教师通过课堂教学、班级管理、课外活动等渗透“自主”教育,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实现“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育人目标。

“自主管理”助成长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对于学生来说,优美的校园环境和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是成长过程中必不可缺的。走进华新小学,可以看到围墙和走廊上贴满了名言警句、学生作品及活动照片,记录着学生成长的轨迹;藏书31200册、占地160平方米的读书场,使孩子们可以在浓浓的书香中尽情地阅读;学生们亲手布置的教室,彰显出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自主管理”栏上明确着学生干部的岗位职责……

在自主管理中,教师创新了思路,学生得到了成长。六(4)班班主任孙聪老师说:“通过班长、组长轮值制和细化班级工作岗位责任制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全员参与意识,让个体的生命价值在班级活动中得到提升。”四(2)班班主任余林秀老师表示,班级图书柜按区域分配给各小组做图书漂流柜,学生学会了“自主管理、主动阅读”,班级阅读的风气越来越浓。

开辟课堂“新天地”

学校开设了“谢家碧特色工作室”和“孙聪特色工作室”,倡导通过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引发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原生态常规课上可以看到,学生们踊跃参加小组讨论,勇敢主动地发表见解……谢家碧老师说,“‘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不仅加强了学生预习、提问和查找资料等学习能力,还使学生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与此同时,《与法同行》《亲子手册》《学生低碳环保手册》等德育校本课程让学生在各种课程体验中得到浸润,使课堂成为“让学生自主、自觉、自然、自信成长的天地”。

“自主教育”得到了教育同行、家长和学生的一致认可。2011年12月,学校获得“福田区首届教育创新一等奖”的殊荣。黄铭家长表示:“自从孩子当小组长以来,学习自主性大大提高了,有时周末就开始预习下周的课程,而且学习起来很快乐。”六(4)班张瑶同学说:“自主学习方式既能使我们快速、有效地学习,还能培养我们的自主管理能力。”

体验中内化品德

学校针对感恩、民族精神、礼仪等主题在校内开展主题活动,为学生搭建自我发展的平台,通过“节约水资源”“喜看深圳发展变化”“缅怀先烈珍惜生活”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入社会,传递爱心,在体验中内化品德。其中,“公民教育”和“微爱行动”尤为突出。

公民教育 作为公民教育试点学校,华新小学成立了公民教育课程实施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身边的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在“校园公共卫生与安全”教育活动中,教师带领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和收集资料,确定“校园公共卫生与安全”的总课题和“香口胶行动”“长斑的工具箱”“漏水的墙壁”等相关子课题,然后由学生提出解决方案,并联系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对话解决。在“小公民”的努力下,地面上的香口胶消失了,工具箱焕然一新,漏水墙壁的维修工程也开始了……孩子们用小小的肩膀担起了维护校园卫生和安全的责任和义务。

在公民教育成果展示会上,四年级“小公民”通过展板演示和小组解析的形式,向福田区的教师们展示了从选题到实地调查、搜集资料、研究政策、制订方案、开展行动的过程,分享了“小公民”的成就感。与会的各校校长和教师对四年级的孩子拥有如此清晰的思路、流畅的表达和精美的展示表示赞叹,并表示从同学们的状态中感受到了公民意识的萌芽。市教研员余云德老师也感叹,“我真为他们的学习、研究和行动而感动”。

公民教育课使学生真正成了校园的主人。“小公民”夏天雨、刘紫虹、李泳轩纷纷表示,自己学习到了何为公民意识及如何承担公民责任,增强了关心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小公民”陈雨欣分享,“参与活动的每一个人都相互理解和配合,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看到孩子们的转变,家长们也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之情。陈雨欣家长说,“校园活动使孩子们在自由的空间里学会了关心、合作和交往,增强了沟通能力和研究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小公民’们变热心了,特别喜欢‘管闲事’了”。

微爱行动 上善若水,微爱无声。华新小学“微爱行动队”在“怀大爱心,做小事情”的宗旨下,通过加强保护未成年人法制宣传,为贵州山区小伙伴赠书等一系列“微爱行动”,致力于将微公益文化传播到更多的人群中。学生利用周末和平时“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的时间,在一年的时间里先后开展了近十个公益活动,发放公益传单三千余张,送出自制小礼品近千个。学生们在行动中体验爱、分享爱、传播爱,足迹从校内到校外,从本市到外省,受到多方好评。2013年12月11日,“华新小学微爱行动”被评为“深圳市中小学微公益十佳行动项目”。

“微爱行动队”在笔架山公园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第一小组在主会场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开展有奖竞猜活动;第二小组在公园周边进行交通劝导;其他小组在教师和家长带领下,围绕整个公园进行宣传,并对主干道的垃圾进行清理,号召市民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来。

像这样的公益活动还有很多,同学们感触颇丰。陈昱廷同学说:“我很喜欢微爱行动,身为其中的一份子,我感到无上光荣。”党海洋同学表示,“在上山宣传森林防火知识的行动中,听到路人的赞赏后,更坚定了为公益活动贡献力量的信心”。从他们的言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微爱行动”在生根、在发芽,同学们正在用童心点燃希望,用微爱撒播人间!

“微爱行动”不仅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发展,还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某市民说:“我以前入山都是边走边吸烟,‘小市民’的劝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得不佩服,小朋友们都比大人做得好,实在惭愧!以后再也不吸烟入山了。保护森林,人人有责!”

华新小学的师生们思行并举,践行着自主教育理念,历经“修枝剪叶”,必将踏实前进,开创自主育人的新篇章。

【周燕,深圳市福田区华新小学德育主任】

梅丽小学:让每个心灵都充满阳光

梅丽小学位于深圳市福田区上梅林村内,是一座“城中村”小学。这座与“美丽小学”谐音,又暗含“梅花之香”的学校,学生绝大多数是在上梅林村暂住的外来工子弟。学校在“阳光德育”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确立“让每位学生的心灵都充满阳光”的德育工作目标,培养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阳光儿童。

近年来,学校办学成效突显,先后荣获“广东省书香校园”、深圳市“文明单位”、福田区“首届教育科研先进学校”、福田区“首届德育创新奖学校”等十多项荣誉和称号,培养了一批批“阳光教师”。如用青春的热血写就青年教师献身福田教育美丽故事的李姝媛老师,接管“烫手山芋”五(4)班后,对“单亲家庭”的同学进行无微不至的关怀,用爱心感化“顽童”,用一个月时间把这个“问题班级”带上正轨,并使该班成为学校的先进班集体,随后带领班级在学校“经典诗文”朗诵比赛中获得了高年级组的一等奖和“2012年深港澳少儿大型朗诵大赛”深圳市三等奖。又如教学能手温玉娣老师,所讲的品德课《诚实的花朵》和《说声“我能行”》先后在福田区说课比赛和福田区品德学科课堂教学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学校通过“阳光德育”实践研究,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果,积累了一些办学经验。

在书香中浸润心灵

为建设“书香校园”,学校从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出发,以“读童话、演童话、写童话”为突破口,开展“阳光读书·阳光写作”系列活动和学生“童话创作”活动,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寓德育于读书活动中,把智慧和优雅种植在孩子的言谈举止里。活动内容丰富,成果显著。如今,读书写作活动已逐渐成为全校师生的生活习惯。学生参加深圳市读书月“童话创作”比赛获奖超过六百人次;学校连续六年荣获深圳市童话创作“团体一等奖”;编辑出版学生童话集《阳光童话》,得到教育专家和家长的高度好评,《南方日报》曾以《读自己写的童话》为题作专题报道。

在活动中塑造品格

德育是一个润泽生命、培育生命的过程,有着独特的育人规律和鲜明的育人特色。学校健全德育领导队伍,开展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举止文明、规范做操”“清洁校园、爱护环境”为主题的“行为规范月”教育活动,实行学生评价制度改革,制定梅丽小学培育“阳光儿童”制度,开展阳光评价活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激励学生”为宗旨,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变化。突破原有“终结性评价”的单一方式,采取多维度评价,改变了学生评价理念与学生生活实践脱节的现象。活动使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有效促进了学生多维度、全方位的发展,一批批心态阳光、积极向上的“阳光儿童”茁壮成长。

在科研中反思升华

德育科研工作是德育工作科学化的保证,也是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为了促使学校的德育科研工作更上新台阶,学校组成了专门的工作小组,培育德育科研骨干力量,开展德育课题研讨会、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阳光德育”课题研究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育科研活动,形成了以“书香文化”为核心内容的德育创新策略,提升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效率和教师的德育理论水平。在德育科研工作的推动下,学校于2011年成功申报了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科研课题—梅丽小学“书香校园创新发展的研究”,并成为福田区“经典阅读”研究课题学校。

【黄现丰,深圳市福田区梅丽小学副校长】

狮岭小学:办幸福教育 享教育幸福

狮岭小学在“幸福教育”的办学理念指导下,以培养学生创造幸福、享受幸福的能力为目标,不断创新,在教育中感受幸福,在幸福中享受教育,形成了五大德育特色。

过渡年级巧“衔接” 为促使学生顺利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从小学过渡到初中,学校开展了深港两地幼小衔接研究和深港两地小初衔接研究。在小一新生中,举行“我的经验分享会”“倾心会”,以谈话和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分享内心感受;实行“结伴制”,挑选成熟的高年级学生帮助小一新生舒缓因环境改变引起的不安。对于小升初学生,通过开展走进军营、小手拉大手游戏节、毕业季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励志、感恩情怀。

校际之间“手拉手” 学校与上陆学校、新鹏小学等民办学校开展“共举一面队旗,齐吹一支队号,同唱一首队歌”的“三个一工程”,推进民办学校德育水平的提升;与香蜜幼儿园、景田幼儿园等周边幼儿园共同举办“大运会志愿者启动仪式暨淘宝节”“大运会志愿者服务活动”,并为幼儿园家长开设讲座,介绍科学的育儿方法;参加深圳市教育局实施的“百校扶百校”工作,与龙岗区鹅溪小学开展手拉手活动,促进鹅溪小学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在社区共同开展“关爱暖社区”活动,与景龙小学、香蜜幼儿园、狮岭社区工作站联合举办迎新年文艺汇演,促进学校、社区和谐发展。

家长义工进校园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家长义工进校园活动。招募家长义工98人,选派负责人在放学时段维护校门秩序,指导学生文明离校,并定期为学生上选修课。学校的小小全运会、绘本剧比赛等大型活动都能看见家长义工的身影。家长义工们走进校园,既为家长了解学校、服务学校提供了机会,也给学校办学提供了支持。

“幸福阅读”成习惯 为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达到以书养气、以书育德的德育目标,学校在教学楼走廊绘制格言图画并筹建书吧,营造温馨、时尚的读书氛围,让学生随时随地有书可借,处处时时有书可读;聘请著名作家杨鹏等专家担任“幸福阅读大使”,定期给全校师生做讲座,参与指导学校的幸福阅读活动;通过改“国旗下讲话”为新书推荐,举办亲子阅读比赛、“书香少年(儿童)”“阅读标兵”评选等活动,激励更多的孩子好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主题活动铸品牌 学校结合少先队员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校实际,策划了“淘书节”“淘宝节”“游戏节”“红树精神进校园”“沐浴童谣”等一系列走进学生心灵、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增强了认识,加强了体验,塑造了自强不息、团结协作的精神面貌。比如,在“沐浴童谣”活动中,学校分别以八荣八耻、红树精神伴我成长、读书方法、重要历史事件和深圳的风土人情为主要内容,陆续推出“知荣辱”“红树精神”“读书谣”“历史谣”“深圳谣”等主题的师生童谣创编活动。“沐浴童谣”活动既体现了狮岭小学“用文化创造文化”这一校园风气,又为学校德育工作找到了新的突破口。学生不但在“做文明人”的认知方面有了飞跃,更在行为上得以体验,从而形成较为稳定的品质。2005年,“沐浴童谣”活动被授予深圳市福田区首届“青少年德育创意观摩活动”的荣誉称号。

【魏华,深圳市福田区狮岭小学总务主任】

上一篇:有尊重的关爱才是真关爱 下一篇:班主任准入制—打通班主任的专业发展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