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识辨古玉的沁色?(2)

时间:2022-07-19 02:21:23

吴树:古玉丰富的沁色,素来备受历代收藏者的青睐。在满足审美愉悦的同时,也为古玉鉴赏者打开了一扇辨别真伪的古玉之门,今天想请先生谈谈如何辨别真假古玉沁色方面的知识。

张慧:先人对古玉沁色多样性的总结,反映了古代收藏家的智慧和心得,虽然大多数对古玉沁色的描述都基于长期的观察和积累,但也有相当多以讹传讹的说法。藏友们应当秉承科学态度加以认识,从沁色的表象着手,研究沁色形成的原因,并加以科学论证,才能不断提高鉴赏水平,避免在纷乱的市场里打眼。

吴树:听说先生上大学的专业与化学有关,这方面自当得天独厚了!

张慧:现在古玩市场上多有高科技制假,却鲜见科学鉴定。若能在“眼学”的基础上,懂得一些物理化学方面的常识,应该对收藏者识真辨假有较大帮助。

吴树:没错。

张慧:以“寿衣沁”举例,古人认为是“寿衣”的色沁入玉里,而现代不少专家都认为,所谓“寿衣沁”是含有高锰酸钾的锰矿物沁入玉体所造成的。

吴树:您偏向前者还是后者?

张慧:我们先做些简单的化学分析。自然界的天然锰矿,只以二氧化锰的形式存在,俗称软锰矿,它必须经过高温还原才能作为着色剂呈现紫色。古代没有高锰酸钾这种化合物,所以直接的锰矿物沁入玉体呈现紫色的说法是欠缺道理的。

古人为什么要说是“寿衣沁”?大概与古人因地制宜把自然界中的二氧化锰矿粉作为织物印染着色剂还原后使用有关。这些印染后的衣物带有锰元素,入葬后与人体骨骼肌和肝脏内含有的大量锰元素一起作用,在尸体氧化腐败后,沁入玉体使然的。

吴树:也就是说,“寿衣沁”是由腐尸与衣物内外合成因素所形成的?

张慧:是这样。

吴树:古玉多见的沁色还有“铜绿沁”,它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张慧:关于“铜绿沁”,不少人认为是墓里面陪葬物品的铜锈沁入形成,事实并非如此。铜锈的产生是个电解氧化的过程,铜锈大致有三种状态:一是氧化铜,锈色为黑色至棕黑色,无定形结晶性粉末;二是氧化亚铜,锈色为红色粉末状固体;另一种是碱式碳酸铜,呈孔雀绿颜色,为细小颗粒的无定形结晶性粉末。古玉中绿沁的形成,如果和铜沁有关的话,也就是只有在碱式碳酸铜的电解条件下,才能出现绿色。玉材中有金属阳离子成分,和铜金属氧化后的阳离子长期接触后,在氧化的作用下,发生了电解过程,从而产生了沁色现象。一般沁色的形成是一种由外向里的浸润过程,而铜绿沁则是在氧化条件下,通过电解阳离子交换的过程,最终产生的铜沁。认识沁色形成的科学道理,对于民间藏友古玉收藏鉴赏大有裨益。

吴树:聊过真品古玉的沁色形成原理,下面能不能请您重点谈谈古玉仿品的相关表现呢?

张慧:好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飞速发展,文化逐步复兴,新一轮古玉收藏热潮长时期持续,随之而来的玉器作旧仿古热潮也趋利而经久。上至新石器各文化时期,下至明清各朝各代的玉器,无不仿制,并且逐渐形成了地域特色较为鲜明的古玉仿制中心:如辽宁锦州、鞍山以仿红山文化玉器为主;江苏扬州、苏州和上海以仿良渚文化、商、周、汉、明、清玉器为主;陕西西安以仿齐家文化、夏、商、周、两汉、唐代玉器为主;河南南阳、安徽蚌埠则无所不仿。这些仿品的共同特点,就是使用各种染色工艺,令“古玉”五彩斑斓,给涉水不深的民间收藏者造成困扰,而成为经济利益的受害者。

吴树:的确如此,接触过的古玉收藏者,多半都被仿古玉的假沁迷惑过,甚至为此付出很多经济代价,先生多从实战出发,讲讲怎么识别仿古玉的“造沁”吧。

张慧:好的。根据多年来的经验,我总结了几条仿古玉的造沁方法,供大家参考。

古玉作旧,就是用各种物理、化学方法将新玉器或旧玉器材料处理成古旧玉器的外貌,让人误以为是出土或传世玉器,以牟取暴利。

玉器作旧的重要一环是仿“沁色”。沁色是玉器上的次生色泽,古玉长久埋藏在地下,受温度、湿度、酸碱度及周围其他物质的影响,会缓慢发生一些蚀变现象。“仿沁”就是通过各种物理、化学手段,人工模拟玉器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各种“沁色”,以达到“象古玉”的效果。

自宋代开始,特别明清以来,仿沁色的手法有老提油、新提油、火烧玉、羊玉、狗玉、风玉、梅玉、滷提、叩锈等等,其产生的沁色则称为:土沁、血沁、水银沁、朱砂沁、黑漆古、鸡骨白等等。清代陈性《玉纪》、刘心缶《玉纪补》、民国时期李凤公《玉纪正误》、《玉雅》、刘大同《古玉辩》、蔡可权《辩玉小识》、赵汝珍《古玩指南》等著作,都对作旧仿古的沁色方法作过研究和介绍。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考古出土了大量各代玉器,不但为中华文明的发展轨迹提供了极为重要而丰富的物证,同时也为仿古作旧者提供了参照物。现代作旧仿古的手法早已摈弃了上述古人的方法。综合性地运用各种物理化学的手段来竭力模拟各代玉器的形貌,不少已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吴树:具体讲,古玉作沁的工艺主要有哪些?

张慧:有些仿古作旧者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充分分析研究各代古玉的颜色、形制、纹饰、工艺、材料等特征,从而运用诸如:氢氟酸、硝酸腐蚀法;泥土水高温高压蒸煮法;中药水煮法;茶叶水煮法;烟叶水煮法;染色脱玻化制膜法;三氧化二铁调油高压注入法;三氧化二铁调树脂胶高压注入法等,方法千姿百态,手段日趋高明,随着收藏群体鉴别能力的提高,仿古作旧者的手段变化频率也在加快,技术难度也在提高。然而,无论再高明的手段,仿的终究是仿的,只要掌握玉器的材料特性,工艺特性,结构构造特性,成矿和搬运规律,掌握沁色的成因特征,对仿古作旧的鉴别鉴定并非太难。

吴树:“假的就是假的,真的就是真的”,各个行当的专家都爱这么说,但对于普通收藏者来讲,这是一句毫无意义的“真理”。因为大家既没条件去看作假,也没条件亲自上手研究真品,我知道您在这方面做过很多调查研究,也有很多心得,能说得再具体一点吗?

张慧:好,尽力而为吧!我先讲讲仿品玉沁的个别制造方法。

最常见的仿制古玉沁色的方法,就是用山料中“糖皮”仿古玉沁色。“糖皮”主要是矿体的裂隙经岩浆残余水的渗透淋滤等作用,一方面岩浆残余水中含有一定浓度的三氧化二铁,一方面在水的作用下,玉料本身的氧化铁转化为三氧化二铁,形成厚度不同的褐铁矿膜,而呈现不同颜色的“糖皮”,其特征是厚度较大、颜色如红糖,丰厚饱满,表面积较大,与内部玉肉呈过渡颜色。暗黄色、赭褐色、白色是最常见的且是风化深入的递进性变化,这些变化多自玉材,尤其是河中发现的卵石状子料的表面出现,一般说来,风化色应是较均匀,较纯正的,沁色不是在单一情况下进行的,是多种因素同时进行的,因而均匀性差,色沁种类不单一。

那志良先生在他的经典著作《玉器通释》(下册)中描述为:“玉子本色本是白的,大水时玉子随流涌出,水落之后,暴露滩间,经风吹日晒,水荡砂磨,玉面生出一层淡赤色的膜来。”《中国和田玉》中论述“皮色”的形成时认为:“是由于和田玉中的氧化亚铁在氧化条件下转变为三氧化二铁所致,所以它是次生的。”糖皮的特征是厚度很薄,形态各异,颜色鲜艳,色皮与玉肉呈过渡关系。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乾隆以前的历朝历代玉器留皮的现象很少,明代《天工开物》载:“凡璞藏玉,其外皮曰玉皮,取为砚托之类,其价无几。璞中之玉,有纵横尺余无瑕玷者,古帝王取以为玺,所谓连城之璧,也不易得。”乾隆、嘉庆以后“把玩玉专尚玉皮”,晚清、民国后玩皮色之风日炙,皮色之价值大增。特别现今市场作伪的皮色子料大行其道,作伪方法有烤皮色、磨皮色、染皮色、滚皮色等等。坊间多用带糖皮的玉料仿战汉玉器,由于皮色也是自然形成,初学者较难分辨,构成仿古玉市场上的主力。

吴树:也就是说,这一种“假沁”,实质上是利用天然的玉皮加上古玉的造型来达到造仿古器物的目的?

张慧:对。还有一种主要的仿古玉沁色的方法就是人工染色,经常用来仿一些低端的器物。用作染色的玉料,大多选用质次价廉的透闪石、蛇纹石,或蛇纹石化透闪石岩、大理石化透闪石岩等;产状多为“山流水”;结构多为叶片状变晶交织结构、纤维状斑杂状结构、粒状叶片状交织结构等等。矿物纯度、矿物颗粒细度都比通常的真正的古玉要差很多。天然玉石好料少而贵,次料多而贱,仿制者往往以次料制作假古玉。

清代以来,人工染色的仿旧玉器颜色有:红色、黄色、褐色、烟色、饴(糖)色、灰色、水锈色、黑色等。但染色的最大问题就是色泽过于单一和均匀,就是难以形成自然沁色的层次感,在裂隙、石性、瑕疵、绺裂处有颜料的不均匀堆积。肉眼观察可以感觉到明显的鲜艳色泽、外深内浅,没有渐进过渡迹象,色泽浮于表面,且光泽暗淡。常见的染色方法分为褪色法和加色法两类。

褪色法:选用有色料:青黄料、糖黄料等岫岩河磨料玉料或新疆和田玉山料(蛇纹石化透闪石岩、大理石化透闪石岩等),雕刻抛光好玉件后,用蜡将玉件局部封隔,再入酸液处理作石灰皮,酸腐蚀后取出将蜡烤化,方又露出原色。此方法极易蒙蔽收藏鉴赏者,因为这些色斑是原生色,大多数人容易放松警惕。其实,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原生色与被腐蚀褪色部位有很明显的突变现象:晶粒自形完整程度、晶隙的干净程度、晶体边缘的棱角圆润程度、色调色泽的自然程度等都有很大差别。

加色法:选用浅色、粒粗的新疆和田玉山料、山流水料或青灰俄料、灰白青海料等,雕刻、抛光后,用酸蚀法作石灰皮后,再用蜡封局部,留下空白部位加染色剂染色,作仿沁色。加色部位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是很容易观察的,现象与前述相同。

吴树:好了,由于篇幅有限,我们今天先聊到这里。下一期,我们再重点聊聊真假高古玉沁色的比较与识辨要素。非常感谢张慧先生答疑解惑。

上一篇:三角梅的梦想 下一篇:跨越太平洋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