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吸收合并对短期市场的绩效实证研究

时间:2022-07-19 02:02:16

我国上市公司吸收合并对短期市场的绩效实证研究

作者简介:朴美玉(1991—),女,吉林省延吉市人,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0级会计学专业学生,研究方向:会计学。

通讯作者:亢喆(1981—),女,北京市人,北京亦展置业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

摘要:在日益复杂而多变的市场经济中,我国最优秀的企业群体-上市公司,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比起用合并方式来增强自己竞争力,抢占市场的合并公司相比,我国上市公司显然没有优势。我国企业发展的趋势主要是以上市公司的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所体现的,而吸收合并又作为企业资本运营的较高,较特殊的形式引起很多企业的广泛关注。本文以2000年-2010年上市公司的吸收合并为研究对象,研究上市公司吸收合并是否对短期股价有显著性影响;实施上市公司吸收合并是否能提高企业价值,给股东带来利益。

关键词:上市公司;吸收合并;绩效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吸收合并从90年代起步至今一直持续发展。TCL集团对TCL通讯的吸收合并事件拉开了我国上市公司吸收合并的序幕。合并完成后TCL公司成功上市,原上市公司TCL通讯退市。这个合并案例也为中国特有的上市公司的母公司整体上市,实现全流通提供有益的借鉴。企业如果想在如此激烈的环境中生存,就必须找到保持企业优势,提高企业价值,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的方法。企业壮大自己实力的方法非常多,可以自身积累利润之后扩大生产,也可以用举债的方式来扩大企业规模。但这些办法都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满足不了企业的期望。吸收合并后的上市公司以拥有优越的竞争地位,占领更大的市场为目的,恰恰满足的企业的需求。吸收合并分为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之间的吸收合并,上市公司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吸收合并,有限责任公司之间的吸收合并等几种形式。

一.短期市场绩效实证研究

1.样本筛选与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Fama、Fisher、Jensen、Roll提出的事件研究法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吸收合并的样本。事件研究法是国内外学者对并购绩效实证研究常用的办法。事件研究法是通过股票的市场反应来对企业并购绩效进行评估,可以检验吸收合并的短期绩效。

本文以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中国上市公司吸收合并》组数据库收录的2000年-2012年发生吸收合并的62起事件为样本,通过分析平均超额收益率(ARR),累计超额收益率(CRRA)对吸收合并的短期绩效进行实证研究。

本文采用了2000-2012年度的初始数据为样本先后进行了如下操作。

1)同年并购的样本剔除2)数据缺失的样本提出3)交易最终是成功的。4)不包括金融类上市公司

经过上述选择后本文从2000-2012年中96家发生吸收合并的数据为样本,选取62起指标,用事件研究法对短期股价反应进行了研究分析。

二.研究结果

从图表一中可以看出在吸收合并之前后的上市公司的累计超额收益率(CAAR)最高值是0.155,最低值是-0.02.在上市公司吸收合并前CAAR呈负值,在从公告当日起CAAR呈大幅度上升趋势,并且在公告日后的3天也是持续显示上升趋势。

从表一中可以看出CAAR在各个区间内呈现正值,在CAAR(-30,30)CAAR(-25,25),CAAR(-20,20),CAAR(-15,15),CAAR(-10,10),CAAR(-5,5)区间内在1%的水平下显著。在CAAR(-3,3)区间里是在5%的水平下较为显著。CAAR(-1,1)区间内不显著。

三.结论

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吸收合并的实证分析研究得出结论,我国上市公司吸收合并对短期股价的影响是较为显著的,短期内会给企业提高价值,为股东带来利润。在上市公司没有吸收合并之前,它的累计超额收益率(CAAR)呈负值。从公告日当天CAAR大幅上升,并且在公告日之后3天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公告日之前上升是信息泄露造成的,公告日当天上升是由公告效应造成的。但本文在公告日之后股价持续大幅度上升,其原因在于吸收合并后上市公司的市场占有率高,企业的利润提高,纵使股价上升同时也给企业和股东带来了利益。

四.建议

上市公司吸收合并之后,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给予一下建议

1. 经过吸收合并后企业由以前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司合并为一个公司,自然内部结构也会有较大的变动。面对这样的问题合并企业应合理调整好内部结构。

2. 因企业内部或外部存在的内部交易与一些违法行为导致股票价格波动异常或信息披露不及时,不规范。企业应当更加完善信息披露的相关内容。

注:本文指导老师:崔丽花

参考文献

[1]梅君等。《上市公司并购与重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2]《公司并购原理与案例》 陈共,周升业,吴晓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Cuilihua, hye-jeong kim “Infuen of O-verseas M&A to Company Stock Price in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TY-IMO 2010.8 (ISTP)

[4]Cuilihua, piao zhefan,hye-jeong kim.“Could the EVA Predict Business Insol-vency” ISAC 2010.9 (ISTP)

[5]Cuilihua,jinhuizheng“The effect of the United States financial crisis on east Asia” Dongjiang Journal2009.2(cssci)

上一篇: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纺织品进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企业集团内部控制与全面预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