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不孕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对策研究

时间:2022-07-19 01:20:31

女性不孕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对策研究

【摘要】当前,女性不孕症患者明显增多,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青年人生育年龄后延,社会压力,生活环境的污染、生殖系统疾病等,都会给女性生育带来不良影响。不孕症给女性不孕症患者造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产生抑郁等心理问题,需要进行心理护理治疗。因此,应对女性不孕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其对策包括:健全女性不孕症患者心理支持系统、给予女性不孕症患者心理疏导、提高女性不孕症患者对不孕症的认识、保护女性不孕症患者的隐私等,有助于提高女性不孕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女性 不孕患者 心理状态 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3-256-02

1 引言

当前,女性不孕症患者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不孕症通常是指婚后有有正常的性生活一年,在没有采取任何避孕措施情况下,女性不能怀孕。女性不孕症患者明显增多,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青年人生育年龄后延,社会压力,生活环境的污染、生殖系统疾病等,都会给女性生育带来不良影响[1]。不孕症已经成为当代人的第3大疾病。不孕症造成家庭的悲哀,给女性不孕症患者造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产生抑郁,直接影响到夫妻双方的感情,威胁家庭的稳定。女性不孕症患者心理状态处于巨大压力下,产生了很多的心理问题,需要进行心理护理治疗。通过对女性不孕患者查找不孕症病因,加强心理治疗,使不孕症治疗与心理治疗同步治疗, 才能提高女性的受孕概率。我国一些学者对女性不孕症患者心理状态进行了研究。例如:陆亚文等认为, 半数以上的女性不孕症患者存在抑郁,并且这些女性不孕症患者比那些正常生育妇女具有较高的抑郁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张玉新经过研究认为, 女性不孕症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要比正常育龄妇女明显高些。徐苓等认为,对女性不孕症患者不但要进行药物治疗,而且心理支持和精神上理解及其重要。何绍洁等研究揭示,对女性不孕症患者采取心理干预的措施,明显改善治疗效果,提高女性不孕患者的受孕概率。因此,本研究拟通过对2009年2月- 2010 年2月来本医院就诊的女性不孕症患者开展的问卷调查活动,揭示了女性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状态,为女性不孕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提供参考。

2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的对象

此项研究是在2009年2月- 2010 年2月来本医院就诊的女性不孕症患者160例,她们不存在严重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

2.2 研究方法

2.2.1 针对女性不孕症患者进行“不孕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对女性不孕症患者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以下几项: ①女性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婚龄;②不孕症情况,包括是否从未妊娠、不孕时间;③不孕症与性生活频率的影响;④不孕症对夫妻感情的影响;⑤女性不孕症患者与亲属关系的紧张程度;⑥社会对女性不孕症患者的态度。

2.2.2 为测定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状态,本研究采用医院焦虑及抑郁量表(HAD)。HAD是一种包括14个项目的自评量表[2]。其中焦虑及抑郁分别为7项,每项以0~3 级的4 级制分别评定焦虑和抑郁,凡7分以下者为无抑郁症状,8~10 分为可疑抑郁病例,11 分以上为确诊抑郁病例。

2.2.3 对参与调查的女性不孕症患者要求认真填写“不孕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和“医院焦虑及抑郁量表(HAD)” [3]。

3 研究结论

此项研究共调查160例不孕症妇女。共回收140份“不孕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以及160份 “医院焦虑及抑郁量表”。

3.1 调查的不孕症妇女的基本信息。在160例不孕症患者中,具有原发女性不孕症124例,继发不孕症36例。年龄23~36岁,平均年龄(30. 6 ±2.4) 岁。有效问卷140份职业结构分析表明,干部24例占17 %,农民50例占36 % ,工人48例占34 % ,自由职业者18例占13%。

136份有效问卷的文化程度的划分,大专以上学历48例占35% ,中学文化程度64例占47 % ,小学文化程度24例占18 %。患不孕症的时间为1~14 a ,中位时间6 a。(图表1)

120份有效问卷对经济条件的划分,月收入在800元以下24例占20%,月收入在800~1500元60例占50%,月收入1500~2000元36例占30%.对于不同经济条件的女性不孕者患者的焦虑状况也是不一样的。经济收入越高,女性不孕者患者的焦虑程度越低。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女性,可以寻求更多的途径和方法去解决不孕症状,减轻了内心的急躁和紧张情绪。

132份不孕症患者的夫妻关系中调查有效问卷表明,对夫妻关系没有影响104例占79%;夫妻关系紧张的28例占21%。136份女性不孕症患者与亲属关系的紧张程度的关系有效问卷表明,相处和睦的96例占71% ,紧张或一般的40例占29 %。140份不孕症患者的夫妇性生活情况调查中,认为对性生活没有影响的116例占83 % ,认为有影响的24例占17 %。社会对待女性不孕症的态度,女性不孕症患者感到无所谓的36例占23 % ,不甘认可的52例占33%,感到痛苦和有压力的72例占45%。

3.2 对女性不孕症患者的焦虑和抑郁与不孕的相关分析表明。160例不孕症妇女的焦虑及抑郁测评显示,轻度抑郁者72例,抑郁者46例,抑郁发生率为74% ,抑郁评分(7.25±2.18) 分;轻度焦虑者24例,焦虑者18例,焦虑发生率为26. 0 % ,焦虑评分(6.30 ±3.24) 分。女性不孕症患者的焦虑和抑郁与不孕情况的相关分析表明,不同文化程度的女性不孕症患者焦虑评分之间差异显著。各种女性不孕症患者的自身心理状态的抑郁评分差异也很显著性,几种女性不孕症患者与亲属关系的抑郁评分间差异存在显著性。而职业、不孕对性生活的影响与抑郁和焦虑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1 不同文化程度的女性不孕症患者焦虑评分( x ±s ,分)

4 讨论分析

女性不孕症异于女性其他的疾病,相对于其他女性疾病,传统观念对女性不孕症患者影响较大。因此,女性不孕症患者承受的来自家庭、社会的心理压力要比身体疾病更为痛苦。社会和家庭将不孕的压力加在了女性身上,在不孕症临床治疗上愈加重视女性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状态,特别是焦虑和抑郁等心理应激现象。通过不孕症的临床研究发现,过度的抑郁或焦虑影响生育,导致妇女停经、输卵管痉挛,宫颈黏液的变化及其他障碍而造成不孕[4]。

本此调查160例不孕症妇女的焦虑发生率为26.0% ,抑郁发生率为74.0%。这些数据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的焦虑情绪变化和抑郁发生。由此表明,女性不孕症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直接表明焦虑和抑郁的心理状态与不孕症有很大程度的相关性。通过不同文化程度的女性不孕症症患者的相关分析,文化程度低的女性不孕症患者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而文化程度高的女性孕症患者可以正确理解其在社会中承担的角色,能够勇敢地面对现实,有助于减轻其心理压力。因此,本项研究证实了女性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状态与其文化程度相关。而女性不孕症患者对不孕的态度表明,女性对不孕症的事实的排斥越大,其心理压力就越大。这是由于她们过分纠结于不孕症的事情,导致其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强烈关注是否怀孕,增加了其心理负担。女性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状态与对不孕的态度相关。而女性不孕症患者与亲属间的关系调查表明,亲属关系和睦的女性不孕症患者,心理压力较小;相反关系紧张者的心理压力大。因此, 女性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状态与其亲属的关系相关。总之, 女性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状态与多种因素相关,关注多种因素对女性不孕症的影响。对女性不孕症患者采取躯体治疗,同时注重分析女性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其采取心理护理治疗,这是对女性不孕症治疗的新发展[6]。

5 对女性不孕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策

女性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状态与不孕症的密切相关,不孕症影响女性患者的心理状态,而不良的心理状态过来影响女性不孕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心理护理对女性不孕症患者来说具有积极效果。

5.1 健全女性不孕症患者心理支持系统

社会环境对女性不孕症患者的压力常常影响其应对方式,导致其产生不良的心理状态。社会应对女性不孕症患者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宽容,其亲属应对其帮助和精神支持。在不孕症治疗早期, 女性不孕症患者更需要社会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是其丈夫的关心和支持,夫妻关系越亲密,使她们承受压力能力增强,社会应为女性不孕症患者建立心理支持系统,营造一个宽松的生活环境,才有利于女性不孕症患者调整心态, 消除心理障碍,减少抑郁等负性情绪,增加受孕机会。

5.2 给予女性不孕症患者心理疏导

不孕症的心理障碍会导致女性焦虑不安,急需要护理人员给予心理疏导,可转移她们的不良情绪,提高她们的心理健康。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进行交流,提供诉说她们烦恼的机会。特别是夫妻之间的诉说,更能缓解女性的压力。护理人员应调节夫妻关系,缓解女性承受的压力,减少女性不孕症患者的抑郁和不安等情绪。护理人员提供适当的心理疏导,可以促进女性不孕症患者提高治疗效果,增强她们治疗的信心,提高受孕率。

5.3 提高女性不孕症患者对不孕症的认识

女性不孕症患者在知道更多的不孕症知识后,能够提高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应为她们提供有效的预防、治疗不孕症的信息。很多女性不孕症患者的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基于于对生育、妊娠的不良认知。护理人员应科学指导女性不孕症患者学习不孕症的知识,例如:生殖的一般知识、导致不孕症的常见原因、有关不孕症的治疗过程及可能结果等。护理人员应为她们建立良好的认知模式, 缓解其不良的心理压力[6]。

5.4 保护女性不孕症患者的隐私

对于女性的不孕症患者的个人隐私方面,医护人员应给予尊重和严格保密, 应对探讨的有关性和婚姻方面的问题给予保护,这样消除女性患者对不孕症的焦虑、抑郁以及羞耻感,促使她们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为顺利治疗不孕症创造良好的心理素质。护理人员对女性不孕症患者进行隐私保护,可以加强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因此,护理人员对她们进行关心和体贴,缓解女性患者的紧张、焦虑等情绪,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6 结论

女性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状态与多种因素相关,关注多种因素对女性不孕症的影响。对女性不孕症患者采取躯体治疗,同时注重分析女性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其采取心理护理治疗,这是对女性不孕症治疗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西茹,李尚为,李蕾. 不育症患者心理因素及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J]. 生殖医学杂志, 2005,(02) .

[2] 李秋月. 不孕症患者心理治疗疗效分析[J]. 中国民康医学, 2004,(11) .

[3] 陈丹,喻坚. 不孕不育病人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J].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6,(05) .

[4] 齐佳敏. 不孕不育100例的心理分析与护理[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 9( 2 ).

[5] 周耀,张晗,张欣宗,张凡. 不孕症妇女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 (09).

[6] 蔡英. 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研究进展[J]. 上海护理.2010, 10 (5).

上一篇:留观车祸患者的心理行为干预 下一篇:手术病人的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