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技教学中民间玩具的运用

时间:2022-07-19 10:51:04

小学劳技教学中民间玩具的运用

地方民间玩具是地方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可感、可观、可玩、可实践的特点。在现代教育的条件下,将其融入小学劳技手工教学,不仅有利于贯彻这一理念,而且也有利于地方风格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1.用民间玩具搭起生活与教学的桥梁

民间玩具的制作方法大多是对自然物的简单变形。这些简易的民间玩具的制作是学生在动手实践活动中收获成功和自信的首选。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工具和材料的准备上给学生创造条件,任他们选用,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在如何发掘学生动手操作的潜能上,教师对学生的制作指导重要的是“引”,是“放”,而不仅仅是局限于一般的“给”。在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学生身怀“绝技”,有的在拣来的树籽中插一根小棍,即成好玩的“陀螺”;把小竹片削成一边厚、一边薄的风叶,再在中间插上一根小棍,即成一个“竹蜻蜓”;几块泥巴也会在手中变成各种趣味迥异的小玩意……这些技巧教师没有直接讲授,只是给学生留足自主探索的空间,他们便会利用手中的制作材料,根据个人的生活经验,展开自由想象的翅膀,自主地发挥动手操作的能力,设计出自己心中的作品。在活动中重点让学生认识到:一件作品可以这么做也可以那么做,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想法。这样,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制作出的民间玩具既丰富多彩又能表现出自己的个性特征。同时,教师再对有特殊结构、制作精致的作品加以点评,对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给予表扬,便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制作兴趣。

我们如果留心观察,为学生搭建生活与教学的桥梁,就会发现他们的心灵在多彩的生活里充满了童真和奇异的想象力。当树枝、落叶、石头、泥巴这些不起眼的小东西与民间玩具的传统元素相遇,他们便会尽情挥洒创意,将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转化为尝试制作民间玩具的快乐。

2.用民间玩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按照动手能力、组织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进行调整,组建数个最优化的合作学习小组,使成员之间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长短互补、资源共享、集思广益,形成交往技能,促进动手制作能力的发展。如在进行风筝制作这一教学环节时,我借助多媒体视频让学生了解风筝的“扎制”“裱糊”“画绘”等方面的制作要点,让学生根据风筝的制作流程和各自的特长自愿结合成制作小组,自由选择材料工具,根据制作提示进行分工,合作完成一个风筝的制作。单人制作40分钟看不到成效的风筝,经过小组成员共同设计、相互配合、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特长,一节课下来,集体制作的风筝便会呈现在大家面前。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学生便会从中找到自信和快乐。接下来在学生练习放飞时,通常还会出现这样一些问题:风筝左右摇晃、偏飞、旋转扎头等现象。教师再适时将这些由问题生成的教学资源进一步转化为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组内交流探讨或合作组之间的交流探讨,让学生在思考的氛围中究其问题的根源,解决问题。

毫无疑问,变“独立”为“合作”,不仅可以生成问题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拓宽知识面,而且可以有效地促进创新精神转化为教学成果,促进民间玩具的有效传承,让学生在群体活动中获得有效的发展,其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3.用民间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成果”是物化的外显,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作品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扬。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对学生作品进行展评。在学生完成作品的制作后,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系列的成果展览,让学生在活动交流中进行体验与反思,查找自身的得失,获得技术理念的提升。例如,在展示学生制作的陀螺时,先引导学生从取材、设计、美观、创新等方面对制作的陀螺进行认真的自评,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制作体验,对他人制作的陀螺提出改进和创新的合理化建议。面对不同材料制作的不同形状的陀螺,学生的思维之门被开启了:有的建议给旋转“吃力”的陀螺进行材质上的增减,可以让它绕着某个固定的支点快速转动起来;有的建议给木制陀螺涂上对比色彩,从视觉上增加冲击力;有的建议给用锥形的塑料瓶改装的陀螺添加彩带或响铃增加其趣味性;有的建议给用易拉罐金属皮制作的陀螺设计声、光、电的装置,增加现代元素……这样的展评过程,不仅使学生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实践证明,教师要引发学生的再度创新,就要让学生体验前一阶段创新成果的愉悦感。总结经验,鼓励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去思考,创造出更加灵动的民间玩具。只有当一个人把他所学的知识或获得的智力在实践中再次表现出来的时候,才能确信自己的力量和才能,从而焕发出创造发明的欲望,提升再度创新作品的能力。

“孩子不是待装的瓶,而是待燃的火。”作为现代教育组成部分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加强创造性思维教育,开展创造性实践活动,是我们确立劳技教育方向、追求高品质劳技教学的应然选择。正如国际上流行的那三句话:“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记住了;我做了,我明白了。”做,即实践。通过地方民间玩具引入小学劳技的教学实践,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用创新的思维赋予地方民间玩具新的生命力。由此可见,民间玩具融入小学劳技教学,通过教学促进民间玩具的传承、促进民俗文化的发扬;通过民间玩具为小学劳技教学更好地提供载体,可以达到互相促进和双赢的目的。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解放路小学,江苏 连云港,222002)

上一篇:亲子共读数学绘本的几个注意点 下一篇:武装突袭—四级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