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养真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时间:2022-07-19 10:24:19

浅谈“养真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摘 要】养真课堂就是我们教师“唤起学生情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理念的主阵地,每一堂课都是追求本真的课,养成教育的课,才是学生发展的保障,学生最终成才的保障。

【关键词】养真课堂;养成教育;追求本真

课堂是我们教师“唤起学生情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理念的主阵地,每一堂课都是追求本真的课,养成教育的课,才是学生发展的保障,学生最终成才的保障。学校就要根据学科特点,构建以培养学生学习力为核心,易于达成“三维目标”的养真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成为学生愉悦学习、追逐梦想的乐园。构建“教师主导、学生参与、自主求知、互助学习、共同提高”的高效课堂,让课堂成为师生情知互动的舞台。学校要努力把“打造养真课堂”作为学校教学教研的重心工作,逐渐完善了“有效备课策略”和“高效课堂策略”。“有效备课策略”按个人主备―集体研讨―修改教案―形成共案―课后反思―二次备课。“高效课堂策略”为明确目标―个人自学―合作探究―反馈交流―归纳点拨―巩固练习,确保在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和上课中都要渗透养成教育。

养真课堂教学模式的背景:充分借鉴国内外成功的教育经验,如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立足于“多元教育”的理念,以及对基础教育、课堂实质的再解读所提出的教育理念与方法。

养真课堂教学的原则:充分激活学生学习动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学会生活,为终身发展奠础。

养真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定位:以情境导入为切入点,以情感激发为课堂氛围特征,师生多元互动,实现真知与情感的交融,智慧的交锋与知识的主动建构的课堂。这样的课堂融知识传授、能力训练、情感激发为一体,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

养真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流程:

操作要领:

情境导入,以情促知:借鉴情境教学的核心思想,为学生再现生活中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新知的渴求。依据学科特点,通过情境创设、对话交流、游戏、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创设自由、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唤醒学生的求知兴趣。课堂引入力求激发学习动力、调整学习状态、创设学习情境、建构知识系统等。导入新课后要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初步感知,调取经验:把学习从时间上拓展为“课前、课中、课后”,从空间上由课堂延伸为“课堂、学校、家庭、社会”,以问题为主线,并就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标注,调取学生的知识经验,有效调控课堂行进思路,教师做出即时性点评。

合作探究,探求真知:明确“小组合作、学生主讲、全员互动、及时评价”学习方式,以问题作为任务驱动源,剔除负效、减少低效、追求正效。以学习小组为组织单位,由学组织成员开展有效的合作、探究、对子帮扶,真正实现“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在此过程中探寻到每课学习内容中的内在逻辑规律,活化知识体系,增强学习能力。

交流展示,以知明理:以学生喜欢的多元化方式交流展示学习成果,师生对话提炼核心情感元素,拓展延展,展示包括小展示和大展示。“小展示”指小组内由学组织的展示,组员将学习成果在小组内进行展示汇报;“大展示”指小组在全班进行展示汇报,一般由教师组织,当然也可以由学生代表组织。展示环节包括对核心问题的小组、集体探究和展示。

拓展延伸,学以致用: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指向于学以致用,明理导行,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主要完成基于学习的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引领学生走向更加广阔的空间,丰富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的方式可以是教师设计好的题目让学生解决,也可以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编写应用性题目。拓展主要结合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根据学科内容不同,可以是即兴写作、仿写、实验设计与探究、材料分析、实践应用等。

养真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紧紧抓住教学的情商和智商两个关键,“以情促知”?、“以学定教”?、“举一反三”、“合作探究”?,着力于唤起学生丰富的情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从而收到求取真知与养成良习相得益彰的效果,真正以养真课堂来提升教学质量。

养真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等多个层面,关注师生在课堂上的情绪状态、思维互动效果、教学重难点的突破等评价要求;落实课堂中的分层教学。教学评价关注有效性,如学习目标的有效性,学习目标要简单明了、重点突出、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让学生明白要掌握什么知识、学会什么样的方法;课堂学、讲、练、检内容紧扣目标。师生课堂时间使用的有效性。师生课堂时间使用合理、科学,无单向浪费现象,让教师、学生每个时间段都有事干。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是否高度投入、深刻思考。学生参与(互动)的有效性。书面巩固的有效性,保证必要的书面巩固时间及速度。

养真课堂教学模式要达到的效果:让学生在充分的“自主、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平等、自由、民主、公正、包容、欣赏、合作、共赢意识,实现师生生命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多元智能理论》

[3]《探寻本真教育:雅斯贝尔斯教育思想的文本学解读》

上一篇:用范读规范学生的朗读 下一篇:浅谈Pro/E软件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