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范读规范学生的朗读

时间:2022-07-10 08:11:51

用范读规范学生的朗读

【关键词】范读;朗读水平;自然得体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6-0066-01

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在个人博文《不一般的朗读》中讲了一件尴尬事。他借班上《匆匆》一课,让一位女同学读课文,该生音色甜美,遗憾的是“读书腔”严重,拖声拖气,朱自清散文诗特有的节奏美荡然无存。薛老师指导朗读,范读了第一个句子,问:“这样读好听吗?”原以为会得到肯定的回应,然后让她模仿读,没想到该女生毫不犹豫地回答:“不好听!”听课师生笑声四起,薛老师则尴尬至极。再请一位男同学朗读,谁知“读书腔”更严重!新课标中明确要求:“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为什么这个班上的学生都是一个味儿的“读书腔”?个人认为,要么是教师思想认识不足,不重视范读指导,对学生出现的朗读问题熟视无睹;要么是教师自己朗读水平不高,教师本身就“读书腔”严重,学生耳濡目染,并以此作为朗读的“审美”标准。那么,该如何避免学生出现矫情做作的“读书腔”,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1.重视教师范读。

教师当面范读,亲切生动,有温度更有感染力,既是一种语言示范,更是一种情感交流。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范读,常会要求学生观察教师是如何范读的,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表情、动作理解课文。他在教学苏教版二上《梅兰芳学艺》一课时,表演性地背读,动作、语气惟妙惟肖。比如:在读“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和“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时均伴以“紧盯”和“注视”的神态和动作,似乎空中真的有鸽子、水里真的有鱼儿一样。学生据此很容易地理解了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并且对读书充满兴趣。

另外,当学生读破句、停顿不对、重音不恰当或是矫情做作时,教师可以随时叫停学生,范读并纠正,这是名家范读录音不能比拟的。

2.注重研磨课前读功。

打铁还需自身硬。为了能提高朗读水平,我常常带上一册书、一支笔和一本字典,在无人处放声诵读课文。对课文中有疑问的字音随时查一下,记下来;什么地方停顿,什么地方重音,一遍又一遍试读。有时还用手机录下自己的诵读,看看什么地方可以改进。苏教版三上《军神》中有一句:“沃克医生不禁失声喊道:‘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对于这句话,既要读出敬佩之情,又不能太夸张,这个度要拿捏恰当,我训练了20多次才自感满意。上课时我或抑扬顿挫,或气势如虹……当我有感情地范读课文时,班里常会响起阵阵掌声,那是因为学生被我深深感染。这时,让学生学着教师的样子读一读课文,他们会很有兴趣,班上常会书声琅琅。

3.恰当利用名家范读。

对教学有利的,可以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我们都可以尝试运用。只有恰当,才可以弥补教师的短板,让教学更美好。有一类课文我是用名家录音代替我自己范读的,因为我觉得名家的音色比我更棒。像郑振铎的《燕子》、叶圣陶的《荷花》这些抒情类、写景类的文章,朗读时基调阴柔、舒缓,我难以把握。《燕子》一课,我选用一位女播音员充满磁性的范读录音,她那柔美的声音将汉字之美无限放大,有很强的感染力,把燕子的活泼可爱、春天的生机勃勃都体现了出来。名师薛法根也不排斥名家范读。就在那节尴尬的课上,课尾薛老师特意留出了五分钟时间,播放了孙道临朗读的《匆匆》。学生静静地聆听,孙道临那种略带伤感的朗读,深深地打动了他们。如果自己朗读水平一般,还不如时常在班上播放一些优美的名家录音,学生得到长时间的熏陶,也不至于出现“读书腔”的现象。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望直港镇中心小学)

上一篇:机构装配学习工作站建设探索 下一篇:浅谈“养真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