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治思维推进依法治县(区)

时间:2022-07-19 09:52:56

用法治思维推进依法治县(区)

【摘要】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科学描绘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蓝图,标注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新高度,开启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新征程。对于各级各部门来说,深刻领会和全面落实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就是要认真学习宪法、全面贯彻宪法,弘扬法治精神、推进法治进程,紧盯建设美丽富裕新汉滨的总目标,统筹做好各项工作,促进全区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和谐进步。以安康市汉滨区为例,从现实需要、工作重点、对策建议等方面,对法治建设谈了一些初浅认识和思考。

【关键词】法治;法治思维;依法行政;全民守法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吹响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军号,科学描绘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蓝图。市委书记郭青在市委三届七次全会上指出,在法治轨道上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对于各级各部门来说,深刻领会和全面落实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就是要认真学习宪法、全面贯彻宪法,弘扬法治精神、推进法治进程,紧盯美丽富裕新汉滨的总目标,统筹做好各项工作,全力促进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和谐进步。

一、现实需要

当前,全国上下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理的攻坚阶段。落实各项任务,必须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思想认识、工作方式、体制机制,加快推动观念更新、思路调整和能力提高,切实增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理的思想自觉和工作本领。

(一)适应发展环境新变化的迫切需要

目前,国内外发展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经济正在进行新一轮调整,我国支撑发展的要素条件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正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爬坡过坎关键期,迫切要求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全面审视汉滨区的发展,传统发展方式和路径已经难以为继,要以宽广眼界重新审视汉滨区发展的定位、方向和路径,变倒逼为牵动、化压力为动力,努力实现汉滨区发展凤凰涅、浴火重生。

(二)打造长远发展新优势的根本途径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加快结构调整、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竞争发展的核心内容和制高点发生重大改变。汉滨区人口和经济总量分别占全市的三分之一,除了几个明显的“短板”,在有的优势领域也存在强项中有弱项、先进中有落后、富裕中有贫穷的问题。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培植区域发展优势,要求我们努力实现工作指导转变,抢抓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机遇,以脱胎换骨的勇气突破长期制约发展的瓶颈,以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增创发展新优势,把握工作主动权。

(三)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必须适应国家现代化总进程,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提高国家机构履职能力,提高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社会文化事务、自身事务的能力,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方向和目标。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着力转变粗放型发展模式,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重点任务

安康市汉滨区正处在用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优化环境、固化成果,确保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

(一)坚决捍卫宪法尊严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集中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追求和信念,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同时,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是依宪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要坚决捍卫宪法法律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超越宪法和法律之上。另外,四中全会《决定》还提出,“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我们要积极做好地方立法准备工作,适时将事关汉滨区长远发展的工作思路、主体功能区建设等重大问题,以立法形式确定下来,转化为全区人民的共同意志,形成推动发展、积聚合力的法治支撑。

(二)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近年来,汉滨区不断加大依法行政力度,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注重运用法治的思维优化发展环境。先后实施了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和企业代表旁听区政府常务会议等措施,相继出台了《行政执法投诉举报制度》、《行政效能监察办法》和《依法行政检查制度》等规定,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形成“权力清单”。

(三)维护司法公平正义

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全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带头推进司法公正,旗帜鲜明地支持执法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不得利用职务便利和影响插手、干预司法机关执法办案活动。

(四)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四中全会《决定》指出,“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鼓励群众广泛参与社会治理,形成推进法治建设的强大动力。要提高普法实效性,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责任制,创新法治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的活动载体,在各级领导干部、公务员培训以及农民工就业培训中增加针对性强的法治宣传教育内容。把法治宣传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开展全领域、多层次的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引导全市人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三、对策建议

推进依法治理,建设法治政府,要发挥好各级领导的“领头雁”作用,依法行政考核的“指挥棒”作用,法制机构的“参谋部”作用,注重统筹协调,创新体制机制,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一)遵循职权法定,把制度作为“铁笼子”

要注重科学性,健全完善重大决策集体决定制度。进一步明确重大决策事项范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宏观调控政策、重大改革措施及重大建设项目审批,必须经过各级班子集体研究讨论决定,严格执行党委会议和专题办公会制度。在作出重大行政决策前,要进行合法性论证,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作出决策。要注重民主性,健全完善公众参与决策制度。凡涉及公共利益或者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只要不涉及国家秘密,不影响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都要通过座谈会、听证会、问卷调查等方式征求公众意见。

(二)推进简政放权,把为民作为“总目标”

法之贵,在于行。建设法治汉滨,要把依法行政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执法行为,创新执法方式,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把权力关进制度的“铁笼子”。要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大力推进权力界限明晰化,继续全面公开“权力清单”,做到“行政权力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持续精简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努力做到“项目最少、流程最优、收费最低”。

(三)坚持全民守法,把法治作为“守护者”

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要切实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加强道德建设,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大力开展法治区、法治镇(街道)、民主法治村(居)、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和诚信守法企业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积极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民生领域法律服务。

(四)从严管党治党,把清廉作为“压舱石”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要注重领导示范带头,各级党组织班子成员无论是想问题、办事情,还是定规划、作决策,都要想一想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有没有遵循法治原则,不能为了所谓“政绩”打法律的“球”。特别是在研究决定财政资金使用、政府投资项目、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重大问题时,一定要坚决依法依规办事,决不能无视规定“搞变通”,更不能突破法律“和稀泥”。要自觉敬重法律,牢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执行纪律没有例外,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谋求特权、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始终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要从严管理干部,当前一些干部在廉政方面出现问题,一方面是组织管理不严,另一方面是个人要求不严。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一岗双责”,教育各级干部以高的标准要求和约束自己,既模范遵行宪法法律,又恪守比法律更加严格的党规党纪,以各级干部讲规矩、守法纪、尽责任的行为,带动全区上下形成尊重法律、信仰法律、依靠法律、维护法律的良好氛围。

上一篇:基于BIM的国际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信息化分... 下一篇:压力太大容易导致肝气郁结 推荐4个方法帮你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