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融合创新

时间:2022-07-19 05:49:11

人文融合创新

当前,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技术给传媒业界带来变革挑战,也给新闻学界带来研究热点。新媒体时代,新闻生产实践面临转型,新闻传播教育亟待改革,新闻传播的学术研究也需要新思维和新方法。在当前的传媒环境和社会背景下探讨新媒体对中国社会带来的变革和影响,对于推动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与中山大学全媒体研究院共同主办了“第四届新媒体学术年会”。作为中大传播学院十周年院庆的系列学术活动之一,本次年会邀请到了来自香港、内地的新闻传播院系代表、知名学者和业界人士近百人,旨在探讨新媒体环境下传媒转型、新闻教育和传播研究等不同层面如何实现人文回归和融合创新。会议期间,开展了主题演讲、新闻传播学院长论坛、“2013年新闻业年度观察专场报告”以及“新媒体环境下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实践论坛”等一系列学术活动。

一、新媒体与新闻教育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理念和教育模式如何顺应新的社会需求?这是本次年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原教育部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李良荣教授在题为“大传播理念下的新闻教育”的主题演讲中,从大传播的视角提出了融合多元学科、加强通识教育的理念。他认为,互联网时代,大传播理念是以交往和沟通为核心的。宏观层面上,新闻传播要与社会治理、国家治理相联系;微观层面上,新闻传播要与社会各个领域联系在一起。就课程体系而言,新闻课程设计框架应该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基本工具三大方面,应加强通识教育,培养通识人才。

媒介技术和媒介环境的大变革时代,追求人文关怀和新闻本质是新闻教育不变的追求。围绕新闻教育理念的“变与不变”,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指出,尽管新闻教育面临改革,但仍要坚持新闻理想、新闻的基本功底和对新闻本质的追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郭光华提出,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教育更加需要回归到新闻的本质和媒体的本质。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张志安结合“人文新媒体、融创传播学”的办学理念,分享了通过多学科协同教学带动师资人文转型的经验,并指出新媒体依靠人文引领才能实现社会价值。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吴予敏从学科均衡发展的角度指出,实现偏重效能的策略性和偏重人文关怀的公共性之间的平衡是当前学科发展的首要问题,而重视人文关怀正是教育者们的共识。河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白贵则从人文学科的教育理念对当前新闻教育作了反思,他认为,作为人文社会科学,新闻传播学不应当进行灌输式的理论教育,而是需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力。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助理姚曦也认为,新闻传播教育的核心仍然是内容生产,教学活动应该注重内容生产、围绕内容生产。

由于新媒体产业日新月异,对新型传播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因此不少与会者强调,新时期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需要与产业实践紧密结合,面对产业发展的新需求探索新的培养模式。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主任Jan Servaes教授结合全球各国的经验,就全民记者时代新闻人才的培养作了分享。他认为,新媒体背景下专业技能的训练仍然必不可少,新闻教育的实践性决定了新闻院校必须引进具有丰富从业经验的实践型师资。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苏宏元也从师资建设的角度谈到,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教育应该融入新的活力,“新”不仅是教师的年轻化,还包括师资力量来源的多元化。汕头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东升则提倡借鉴美国“医学院教育模式”,在数字化技术的条件下,通过学生、在校老师和专业人士三者结合,将教学过程跟业界实践结合在一起。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田秋生介绍了该院教学改革的一系列做法,如依托2+2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定期招收新闻班、在第七学期安排一半课程进入媒体实习等。

大传播时代,新闻传播教育要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跨越,建设跨学科的课程体系,培养具有跨学科知识素养、跨平台传播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李艳红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指出,文理学科之间的融合需要确立学科的主次关系,要建立体现跨学科特点和定位的专业方向,以课程带动科研。创意媒体设计系副主任廖宏勇在专题分享环节,详细介绍了学院如何整合新闻传播学、设计学、艺术学、计算机等不同学科背景的师资,并依托软件学院、移动信息工程学院等支持,建设跨学科特色课程。他以《公益协同设计》、《信息可视化》等课程为例,强调将人文与技术结合,使两个学科在碰撞中建立对话是融合教学模式的特色。

围绕跨学科人才培养,如何实现模式的创新和突破,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陈先红提出跨学科人才培养需要完成两个观念的转变:其一,从媒介中心主义转向内容中心主义转变;其二,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李本乾结合工科特色院校的情况,认为在跨院系生源选拔、校企联合培养等方面,要注重充分发挥计算机学科的人才和学科优势,融合传播与设计学科对新媒体人才的培养而言至关重要。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书记孙保营也认为新闻教育要与计算机等专业合作,搭建跨学科的教育平台。上海大学影视艺术与技术学院执行副院长郑涵则指出,在全球化大背景下践行新闻传播教育的本土化,还需要区分本科、硕士、博士三个不同的层次。

二、新媒体与传媒变革

伴随新媒体产业的兴起和传统媒介的融合转型,新闻生产实践的变革对新闻从业者提出了新要求。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唐绪军为此发出了“新媒体时代还需不需要职业记者”的追问。他从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出发,解读了职业记者的使命和职责,认为未来提供信息的机构肯定是存在的,新闻这个行业不会消失,职业记者是社会的望者,其前景在于产品或服务能不能转化为数字形式,而未来信息传播应该是基于数字化和关系两个前提的。

在“2013中国新闻业年度观察”专场报告中,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的学术团队,从新闻从业者、新型受众、新闻生产、传媒技术、管理机制等角度,对过去一年中国新闻业的变革与现状进行了专题研究。

张志安基于对全国5大报业集团3000多位新闻从业者的调查,对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从业者的媒介功能观、新闻伦理观以及互联网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新闻从业者对媒介功能的认知重要程度的排序依次是提供信息,娱乐与服务、宣传与动员、监督与影响,新闻从业者表现出来的整体道德观比较高,而影响新闻从业者的因素中以宣传部门、个人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最为明显。此外,互联网使用行为也成为观察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从业者的重要指标,大多数新闻从业者主要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获取、互动与推广。何凌南、钟智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受众新媒体使用行为进行研究,发现新型受众的新媒体使用主要呈现出个人化、情境化、群体化等三个特征。

张少科等从新媒体技术的角度探讨了技术创新应用和新闻业变革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新媒体技术给传统新闻业带来的不是危机和挑战,而是机遇和融合,当前,新媒体与新闻业的融合创新尚处摸索尝试阶段,新闻终端的用户体验也在改变,将新媒体运用于新闻业的过程中要特别主义考虑用户的需求。林功成采访内容分析法对新浪、腾讯、东方网、南方网等4家新闻网站的内容进行抽样分析,研究发现,重点新闻网站和商业新闻网站的首页新闻都以硬新闻为主,但后者的软新闻比例高于前者。此外,重点新闻网站比商业新闻网站更倾向于报道地方新闻,而商业网站的新闻更具有多媒体、互动性等互联网特征,也更注重内容的原创性。

陈敏从生产主体、表现形式、渠道及价值格局四个方面对2013年度新闻评论的生产进行研究。从生产主体看,包括传统媒体、微博大V、门户网站、媒体人个人产品以及普通网友等;从表现形式来看,主要呈现为微博动员、视觉评论、碎片化表达三种形式。她认为,当前在互联网上贴标签式的新闻评论很难追求深度,而且网络评论中存在的价值观撕裂也将长期存在。刘根勤从门户网站。垂直网站和新闻客户端三方面对新兴媒体组织以及新闻产品进行研究。他认为,传媒行业迎来大变革,新兴媒体组织呈现出多元格局,市场会进一步细分,媒体组织应该更具备新闻的产品意识,在盈利模式上实现创新。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既带来管理机制的变化,也导致了行业生态的问题。曾茜从监管权力的强化、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变迁、柔性治理的成形、辟谣平台的建立、社交媒体及移动互联网的监管等五个方面对2013年我国互联网的管理策略进行回顾与分析。龚彦方以(2009-2013年新闻出版业、广电业以及互联网业国家政策的演变为对象,研究发现,我国传媒管制和产业制度演变主要呈现传媒市场化转型趋势明显、多机构共同出台发展政策与监管条例、监管部门重视内容生产机制管理等特征。王锦东归纳和分析了过去两年新闻的法制案件,概括出这些主要特征:商业诽谤案频发,媒体败诉较多;在名誉诉讼当中,对于“公众人物”界定不清醒;热点事件的隐私权保护意识欠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意识兴起;舆论监督“滥权”现象得到遏制。张明羽以过去两年的新闻职业伦理失范现象为观察对象,总结出当前新闻职业伦理失范的主要特征,包括:都市类媒体成为主体、互联网成为推手、民生新闻成为重灾区、群体失范现象突出等。

三、新媒体与企业社会责任

作为公共传播研究的重要领域,企业社会责任(ICSR)在新媒体大背景下需要有新的理论和思维进行实践指导。华中科技大学陈先红等基于当前中国公关关系的困境,结合新媒体的传播环境,通过借鉴美国公关学界的“卓越理论”。提出了符合我国本土发展的阳光公关概念。她认为,阳光公关15条基本原则的提出,为公共关系实践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思路,能够促进公共关系实践活动朝更加透明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中山大学邓理峰分析了国内企业CSR创新实践的困境,并强调社交媒体在CSR创新当中的运用。他认为,具备去等级化、去中心化、技术赋权等特征的社交媒体,对于推动企业与利益方的对话、推动公众参与CSR过程的决策以及推动企业重塑CSR的理念和方法均具有重要意义。

中山大学周如南从现代公益结构的视角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创新发展进行研究。他认为,让不同功能的公益组织在一个地域空间内密切合作和形成联盟,才能最终产生规模效应和集体行动。企业社会责任专业人员网络召集人何智权从如何实现CSR有效传播的角度,提出传统的CSR报告不等于有效传播要,新媒体环境下需要打破思维定势,当前传播环境下有效CSR传播应具备六个特点:打好基础、分清群体、抓住定位、善用网络、工具为辅、参与倡导。

一些来自企业界的代表也分享了各自实施CSR战略的理念和经验。太古饮料叶启恩以可口可乐与壹基金合作公益项目“为爱同行”为例,分析了公益活动中社会化媒体的功能,包括信息、互动交流等,使用社会化媒体能帮助企业更有效地实现社会价值的共创共享。中兴通讯陈健洲就通讯企业如何从消除数字鸿沟的层面实现企业社会责任作了分享,本着“智慧沟通世界”的理念,中兴通过促进人与人的沟通、培养信息技术人才以及打造智慧解决方案来消除数字鸿沟。奥美中国梁凤妹就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社会责任作了阐述,她认为,新时期的企业社会责任需要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安全可靠的产品与服务;保障员工福利;注重环境保护;尊重知识产权;透明、廉正、健全的管理制度;支持当地社区健康发展。

四、新媒体与可持续发展

新媒体的发展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对新媒体传播的人文追问与民主探索是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与会者一致认为,技术的发展、媒介的发展,终究需要服膺于人的发展,回归到以人的中心的核心起点上来。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杨小彦在题为“视觉时代的人文追问”的演讲中指出,要从视觉传播的重要性以及局限性延伸出对视觉时代的反思,图像之书与艺术之书、行为之书、言论之书处在同等重要的历史地位在读图已成为一种常态的当下,我们被图像的海洋所包围,视觉在改造着我们,同时也在控制着我们。这是一个高度监控化、透明化、虚拟化的世界,视觉世界开始颠覆着真实的的世界,只有从人文立场进行追问才能使现实与历史发生血肉联系,只有强调视觉时代人文追问的重要性才不至于掉进娱乐的泥坑里。

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主任Jan Servaes教授从信息技术与民主进程的角度作了题为“信息传播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演讲。他将数字鸿沟划分为全球性鸿沟、社会性鸿沟、民主性鸿沟三类,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数字鸿沟已经成为了一个阻碍因素。他提出要推动“互联网民主”,保障互联网时代的五种自由: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恐惧的自由、沟通的自由。在减轻数字鸿沟的过程中,互联网的民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社会能否掌握技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命运,技术体现了社会转型的能力。Jan教授还提出了社会文化参与分为三种类型:个人的亲友关系网、社会和文化网络以及政治和政治组织。

迄今,由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中山大学全媒体研究院主办的“新媒体学术年会”已连续举办四届,旨在为全国各地关注新媒体发展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观点碰撞和思想激荡的平台。综观此次年会的研讨内容,人文理念与专业精神的回归、融合创新与学科交叉的实践成为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教育、传媒转型和学术研究的主流方向。

上一篇:我们最亲爱的妈妈 下一篇:金元惠理7只基金合计规模仅6.5亿只只“瘦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