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模式工程目标成本管理探讨

时间:2022-07-19 01:50:51

BT模式工程目标成本管理探讨

摘要:近年来建设—移交(Build—Transfer,简称bt)模式工程建设在国内建筑市场的份额呈上升趋势,实践中,由于目前建筑企业对BT模式的认识不够,配套目标成本管理制度不完善,造成BT项目的成本管理风险很高,通过对BT模式进行解读及配套目标成本管理进行探讨,有利于规范企业目标成本管理体系建设,完善企业风险防控及过程成本控制机制,对施工企业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BT模式 成本管理风险 目标成本管理 建筑企业

中图分类号:X820.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3]30号《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第四章第七条“鼓励有投融资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对具备条件的工程项目,根据业主的要求按照建设-转让(BT) 、建设-经营-转让(BOT) 、建设-拥有-经营(BOO)、建设-拥有-经营-转让(BOOT)等方式组织实施,” 该意见的,给中国建筑市场承包管理模式注入了新的血液,一些建筑企业往往为了提高竞争力而采用BT模式,但由于对BT模式认识不清,目标成本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造成过程成本控制往往不到位,使企业承担了很高的成本管理风险,为此,BT工程目标成本管理方法急需明确,本文将通过对BT模式的解读,从建筑企业的角度,对目标成本的组成及控制做详尽分析。

1、BT模式含义

1.1. BT是英文Build和Transfer缩写形式,意即“建设--移交”,是政府利用非政府资金来进行基础非经营性设施建设项目的一种融资模式。

1.2. BT模式是BOT模式的一种变换形式,指一个项目的运作通过项目公司总承包,融资、建设验收合格后移交给业主,业主向投资方支付项目总投资加上合理回报的过程。

1.3. 目前采用BT模式筹集建设资金成了项目融资的一种新模式。

2、BT模式的运作过程

2.1. 项目的确定阶段:政府对项目立项,完成项目建设书、可行性研究、筹划报批等工作;

2.2. 项目的前期准备阶段:政府确定融资模式、贷款金额的时间及数量上的要求、偿还资金的计划安排等工作;

2.3. 项目的合同确定阶段:政府确定投资方,谈判商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等工作;

2.4. 项目的建设阶段:参与各方按BT合同要求,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2.5. 项目的移交阶段:竣工验收合格、合同期满,投资方有偿移交给政府,政府按约定总价,按比例分期偿还投资方的融资和建设费用。

3、BT模式的特点及风险

3.1. BT模式一般适用于政府基础设施非经营性项目建设;

3.2. BT模式是一种新的投资融资模式,通过建筑企业融资得到项目运转资金,对建筑企业融资能力及过程现金流控制有很高的要求,并且由于BT项目往往初步设计不完善,过程中难以提前准确的测算现金流量,过程融资及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很大;

3.3. BT模式是BOT模式的一种变换形式,但没有了“O”的阶段,工程移交之前,建筑企业无法通过项目收益进行项目融资,工程价款(回购价格)实际上还是由政府最终确定,依靠政府的按比例分期支付,政府债务能否按合同约定偿还,直接影响到建筑企业的投资效果,如果不能按期回收资金,可能会造成建筑企业融资信誉损失、资金成本加大,甚至可能因资金链断裂而造成企业破产;

3.4. 项目合理利润的确定比较困难,由于目前并没有政府规范指导,对于BT项目的投资回报都是通过双方协商确定,对于利润率的确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3.5业主提交的往往是概念性初步设计,有可能因设计滞后延误工期,有时候需要建筑企业提出建设性的深化设计方案供业主选择,对建筑企业的统筹及设计能力要求很高;

3.6变更索赔风险,由于有关BT模式承包的立法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造成过程中很多问题难以核定双方责任,使建筑企业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和风险;

3.7业主方责任不完善带来风险:由于有关BT模式承包的立法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致使诸多问题无据可依,有的仅有招标单位自身出具的还款承诺而无任何实质性担保,有的在用地、立项、规划等方面明显违反基本建设程序,此类的不规范之处给介入BT项目的建筑企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4、目标成本管理的起源

目标成本管理最早产生于美国,后来传入了日本、西欧等地,并得到了广泛应用。日本将目标成本管理方法与本国独特经营机制相结合,形成了以丰田生产方式为代表的成本企划。在上世纪80年代,目标成本管理传入我国,先是机械工业企业扩展了目标成本管理的内涵与外延,实行全过程的目标成本管理;到了90年代,形成了以邯钢经验为代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目标成本管理,目前在建筑领域的目标成本管理还处于摸索阶段。

5、BT工程目标成本的内容及编制的意义

目标成本管理,是一种事前预测,过程审计,然后纠正偏差的成本控制方法,主要包括:施工前对目标成本进行预测,编制目标成本计划和现金流量表,明确责任成本控制主体,建立内部审计制度;施工过程中采用各种措施降低施工成本,利用过程审计,分析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距,对出现偏差进行分析和纠正,根据实际成本修订现金流量表来预测下一阶段资金使用情况,完工后及时办理竣工结算,确定项目总投资,明确债权、债务关系,和业主签订详细的资金回收协议。

目标成本的制定,是过程成本控制分析偏差的依据,使各项具体的生产耗费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对过程成本控制起到了方向性指导作用。

6、BT工程目标成本组成特征

由于BT工程先天带有融资的特征,目标成本不仅包括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准备金等常规内容还增加了融资费用,并承担了过程中由于资金问题可能出现的工期延误等造成的费用。

7、BT模式目标成本管理方法

7.1重视合同的签订工作,一个良好的合同,是工程健康持续进行的保证。首先,合同价款最好采用可调价格方式,并明确追加调整合同价款及索赔的政策、依据和方法,为竣工结算时调整工程造价和索赔提供合同依据和法律保障;其次,在BT项目合同中一定要约定足额、有效的第三方支付担保。由于BT项目回购款的主要来源是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一旦政府财力不足或者因政府信用(如政府换届)引起对项目的不同定位、判断等,均有可能导致政府支付出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BT合同中没有约定支付担保,投资者就不能或者需要很长的时间获取全额回购款,无法回收的欠款或者欠款拖期增加的融资成本都全额转化成了不良成本。

7.2建立目标成本管理中心,目标成本管理中心是指具有一定的管理权限,责、权、利相统一的,对所发生的成本费用能够加以控制,并承担相应经济责任的企业内部单位。由施工企业经理、总会计师、总工程师、总经济师,以及各个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对企业生产经营的经济效果负完全责任。组织中要设立或上级安排专门审计人员,对施工过程成本发生情况分节点审计。

按照不同的成本环节将目标成本进行细分,分解落实到每个阶段,纵向分解到各施工班组,横向分解到项目部领导、职能部门,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目标责任制体系,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项目成本管理格局。

7.3确定目标责任成本,合同签订以后,尽快按照现有承包合同、施工图纸、施工条件、市场因素等编制施工图预算,依据合同和施工图预算编制项目标价分离表,通过标价分离剥离出完成项目实际需要消耗的成本,实际需要消耗成本与融资费用一起构成了BT工程目标成本。

7.4编制计划成本:工程目标成本制定后,项目部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制定节约成本的措施编制计划成本,作为项目成本控制的目标。

7.5施工过程目标成本管理

7.5.1重视融资成本,提前做好融资计划,控制好融资步骤,既要保证施工现金流的需要,又要避免资金积压造成的时间价值浪费。

7.5.2施工过程中需要按节点对现金流量表进行修订,对已完工程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偏离程度,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弥补,同时按照实际情况修订后期资金需求计划,为过程融资控制提供依据。

7.5.3过程分节点审计,有些工程业主直接约定工程结束后由政府审计局进行审计确定最终造价,对此,施工过程中按计划分节点进行成本审计,及时发现偏差是十分必要的,是实现目标成本的保障。

7.5.4控制成本支出,做好分包成本控制,分包单位的选定必须按招标竞价,合同的签订应本着“量入为出”的原则,合理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过程付款比例,让分包商分担一部分资金压力。

7.5.5重视新工艺、新技术的引进,由于BT工程是由建筑企业融资建设,往往前期合同条件及清单价格相对不会苛刻,对新技术和工艺要求不严格,在施工过程中引进新工艺新技术能够大幅降低工程成本,节约材料,缩短施工工期,减轻资金流压力,尽早回收投资。

7.5.6严格材料管理制度,在建安造价中材料费大约占到60%,材料管理是否到位是实现目标成本的关键。不同时期材料市场变动很大,需要根据市场形势安排采购计划,施工过程中要采取措施,制定严格的限额领料制度,避免材料浪费。

7.5.7重视合同条件变更的索赔,由于大多BT项目初期设计不完善,后期往往会发生大量变更,对此建筑企业要及时确认相关索赔资料,将索赔工作做到平时,避免过程不索赔完工出现大量未确认工作量而得不到补偿。

7.5.8向工程工期、质量、安全要效益,工期管理对BT项目目标成本管理有重要意义,缩短工期会增加成本,但同时减少了融资成本,通过比较分析,寻求最佳工期点成本,是保证目标成本实现的重要手段。同时,质量和安全的保证,也是实现目标成本的必要条件,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找到质量成本最低的理想点,既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又尽可能降低工程成本。

7.6回购期管理:首先要及时办理竣工结算,确定项目总投资,明确债权、债务关系,与业主签订详细的资金回收计划,明确还款时间、违约责任等,以增强对债务单位的约束力,避免回购款在项目交付后出现争议。

8结束语

由于BT模式自身的优越性,可以预测BT模式在我国未来城市建设中会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未来竞争也必然越来越激烈,从而对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标成本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希望通过对它的探讨,能够帮助施工企业更加深入的认识BT模式目标成本管理方法,完善自身成本管理体系,增加企业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童琳 公共基础设施的BT模式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19-20.

[2]万先进 基础设施BT模式问题浅析 【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5,(4):101-104.

[3]张丽,沈杰,BT项目的资金成本探析 【J】.建筑经济,2005,(11):25-28.

上一篇: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及控制方法分析 下一篇:GPS RTK技术在城市测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