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脂术后产气荚膜杆菌感染1例分析

时间:2022-07-18 11:29:16

吸脂术后产气荚膜杆菌感染1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R714.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4-0089-02

1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41岁,2008年9月28日于某美容医院行双侧大腿吸脂术。术前自述身体健康,未做术前生化检查,28日14时局麻下行双侧大腿内、外后侧吸脂术。术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术前、术后未用抗生素。术后4小时患者感觉右腿疼痛,逐渐加重。术后8小时疼痛难忍,右腿活动受限。经查:吸脂区域轻度肿胀,肤色稍白,无淤血,有少量血性液体从吸脂孔渗出,轻度触痛。换药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术后20小时,心慌、气短、乏力、头晕。检查:双侧腿部有大量血性渗出,吸脂区皮肤呈褐色,有多处水疱融合,部分破裂、表皮脱落,在打开绷带瞬间,患者倒地。急诊送到本院,入院后患者表情淡漠,神志清,面色苍白,无黄疸。血压10.6/5.3kqa,呼吸24次/分,脉搏110次/分,体温37.5℃。双侧大腿前、内、外、后侧皮肤呈褐色,有多处水疱融合,部分破裂,表皮脱落,有大量淡黄色至浅红色渗出,皮下肿胀,与正常组织界限明显,有捻发音,有异味。双侧足背动脉波动正常,轻度触痛,自主活动部分受限。实验室检查:水疱内液体涂片:见梭状革兰氏阳性粗大杆菌,有荚膜。X光检查:皮下有大量积气。既往史:系统性红斑狼疮2年,2个月前症状缓解停药。入院诊断:1.吸脂后急性坏死性筋膜炎。2.中毒性休克。患者入院后,急诊给予补液、升压、抗炎,制酸对症治疗。吸脂区域创腔内3%双氧水和甲硝唑大量冲洗。入院后1小时,皮肤肿胀坏死范围急速扩大,上至脐下2cm水平,腹侧与背侧同水平,下至膝关节下5cm。无尿。急诊下局部行清创术治疗:腹部坏死组织多处纵行切开,至深筋膜层,皮下脂肪呈褐色坏死,无出血,肌肉组织无坏死。切开处3%双氧水和甲硝唑大量、反复冲洗。并给予双氧水湿敷。入院8小时后,患者出现昏迷,血压9.97 /6.65 kpa,脉搏130次/分,呼吸30次/分,体温39.5℃,无尿,组织坏死平面达下皱壁水平,逐渐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入院14小时后,经抢救无效,呼吸、心跳停止。

2 讨论

2.1 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坏死性软组织感染,临床上少见.

感染主要侵犯筋膜,筋膜丰富的部位易发,浅深筋膜及皮下组织坏死,但无肌坏死. 易与蜂窝组织炎、丹毒及气性坏疽等相混淆,常常误诊. 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感染. 本病常是多种细菌混合感染,发病凶险迅速,有较明显的全身毒血症状,如不及时诊断和处理,患者往往死于败血症及毒血症,死亡率高达30%以上[1]。

2.2 本例产气荚膜杆菌感染导致急性坏死性筋膜炎诊断明确:

(1)皮肤褐色肿胀,短期出现大疱。(2)疱下出现呈现皮肤出血性坏死并迅速成为境界清楚的皮肤坏疽。(3)伴有发烧、休克、肾功能衰竭等中毒症状。(4)疱液涂片见到梭状革兰氏阳性粗大杆菌,有荚膜。(5)多处(6)病理表现为皮肤、皮下组织凝固坏死。

2.3 引起产气荚膜杆菌感染的原因分析

(1)吸脂术虽然皮肤切口小,但皮下大面积抽吸脂肪,损伤范围大。由于切口小,引流不畅,易发感染。(2)前面切口位于双侧腹股沟内1/3和后面臀沟内1/3,离会阴、较近,易污染。(3)术后弹力带加压包扎,影响局部的血运循环,使创面处在缺氧环境。(4)手术前后,没有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5)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力低下。

2.4 治疗:

本病强调早发现、早治疗,全身和局部治疗并重,其中早期诊断及时恰当的切开引流是影响预后的关键。曾有文献报道,发病2天内切开引流者病死率为0,6 天手术者病死率达50%以上【2】,可见早期诊断基础上的及时切开引流是抢救的关键。本例患者在术后20小时确诊,并给予抗休克、抗炎、局部切开引流等对症治疗,但病情发展迅速,中毒性休克严重。虽然及早的确诊和对症治疗,仍未能控制病情恶化,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

2.5 本例给予的警示:

(1)术前未做生化检查。提示:术前的生化检查,可以对一些潜在疾病进行筛查,发现禁忌症,降低手术风险和并发症。(2)术前要详细询问病史。本例患者2年前患系统性红斑狼疮,术前两个月停药。免疫系统疾病抵抗力弱易感染,感染后,病情恶化发展迅速。提示:手术适应症、禁忌症、既往史对择期手术的重要性。(3)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应用对预防感染非常重要。吸脂术虽然皮肤创口微小,但皮下损伤较大,尤其当切口在会阴和附近,感染机率增加;(4)术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致血运不畅,创面乏氧,易使厌氧菌感染。提示:吸脂手术前后要给予抗生素,避免感染。

2.6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施行美容手术的人越来越多,美容手术是锦上添花的手术,也是择期手术,通过本案例给予警示术前要做好适应症的选择,要详细询问病史,术中、后积极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于有较大损伤的手术,要留院观察,以便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降低手术风险。

参考文献

[1]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15116.

[2] Sawyers JL,Willizms LF,ed.Difficult problems in general surgery[M].lst ed,Chicago:YearBook Medical Publishers,1989:411-429.

上一篇:派丽奥软膏治疗牙周炎56例临床观察 下一篇:婴幼儿腹部平片肠气减少的临床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