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腹部平片肠气减少的临床价值分析

时间:2022-09-13 01:57:48

婴幼儿腹部平片肠气减少的临床价值分析

[摘 要]目的 分析婴幼儿腹部平片“肠气减少”征象以及对肠梗阻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方法 收集我院近5年来100余例婴幼儿肠梗阻性病变的腹部平片,对其中仅有“肠气减少”征象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腹部平片“肠气减少”征象对早期诊断婴幼儿肠梗阻性病变具有特征性意义,是6个月以下婴幼儿肠梗阻性病变早期诊断的可靠征象。

关键词:肠气减少 婴幼儿 肠梗阻 影像诊断

中图分类号:R57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4-0090-02

婴幼儿肠梗阻性病变,发病急、病情重,早期诊断直接关系到治疗及预后情况。近年来,国外对婴幼儿腹部平片肠气减少征象进行了研究报道,国内对此征象报道较少。我们收集本院近5年来100余例诊断“肠气减少”的婴幼儿腹部平片,对其中25例临床资料齐全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5例患者男14例,女11例,1岁半以下儿童占3/4(其中6月以下儿童占2/3),1岁半以上占1/4,20例有阵发性哭吵,19例出现呕吐,17例血便,15例可涉及腹部索状肿物,10例腹泻、5例发热、5例白细胞增高。其余均有二种以上症状。有典型肠梗阻临床症状的占45%,临床诊断为肠套叠的占70%。18例证实为肠套叠;2例为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1例为先天性高位小肠闭锁;1例为多发性粘连性肠梗阻;3例未发现肠梗阻,其年龄在2岁到3岁之间,经临床观察24小时至72小时症状消失。肠套叠最严重者回盲部套至乙状结肠与降结肠交界处,16例整复成功,2例因套叠太深而整复失败,经手术治疗。

1.2 检查方法

25例均行钡灌肠或上消化道碘水造影。

2 结果

2.1腹部一片致密阴影,看不到明显肠气或仅看到胃泡和极少量零星肠气有6例。

2.2仅有少量肠气且分布不均匀,局限于一处有14例。

2.3局限于一处的单个肠管显著扩张,气体影大于3平方厘米有5例。3例上腹部单个肠管显著扩张,可见气液面,下腹部一片致密影。2例右下腹单个肠管充气扩张,未见气液平。

3 讨论

3.1新生儿刚出生时,腹部一般没有气体,随着婴儿啼哭后约5分钟咽下空气至胃内,15分钟开始通过幽门,2小时后小肠可充气,3至6小时空气进入结肠。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全胃肠道应有正常的气体分布。一般情况下,儿童腹部出现腔内气体变化及细小液平的病理意义值得注意。一岁以内的婴幼儿小肠内气体仍很多,主要为:咽下的空气;小肠吸收功能不良,肠内气体不能充分吸收;回盲瓣功能不全,结肠气体逆流入小肠所致。尤以6个月以内婴幼儿较明显。以后随年龄增加,小肠内气体逐渐减少。3岁以后大致与成人相同,肠气分布均匀,肠管排列规则。由于婴幼儿上述生理特点,X线腹部平片是诊断肠梗阻性病变的首选的重要方法,而腹部平片上表现为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肠气减少”征象对诊断婴幼儿早期肠梗阻就具有特征性。

3.2本组病例绝大多数为肠套叠患儿,占80%。2至6月年龄段患儿较多,表现肠气减少以结肠气体减少为主,伴随小肠气体不同程度减少,分布不均匀,局限中上腹较多。一般认为肠套叠是低位肠梗阻表现,早期小肠生理积气较少,无气液平面,发病12~24小时,小肠逐渐胀气扩张,结肠充气减少,约1/3可见软组织肿块影。而我们发现很大一部分仅表现为肠气减少(本组例数占33%),甚至腹部一片致密影。其病理机制可能是早期套叠部肠管缺血、缺氧而痉挛,套入部以下肠管反射性痉挛而形成这种肠腔内无甚气体的表现或由于所反射性麻痹造成肠腔内大量积液而气体相对较少造成。

3.3 本组病例中有3例先天性肠道疾病。和其他一些高位小肠梗阻一样由于梗阻近端肠管内大量液体滞留,而气体多返流入胃内,经呕吐排出,呈现肠气减少。此类病变常见于新生儿,于出生后几天即有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可有胆汁。胎粪排出延迟或无正常胎粪排出,部分可合并其他内脏先天性异常。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导致的肠梗阻腹部立位片示上腹部有“双泡征”,其下肠管无气体。

3.4 本组1例患儿巨结肠术后出现无排气、排便,伴呕吐、哭吵。腹部立位片示肠气减少,零星分布,有少量细小液平。再次手术证实为多处肠管粘连。其原因是由于多处粘连使小肠蠕动的连续性进行和小肠内积气、积液的上下流动均受到阻碍和干扰。

3.5 本组有3例未发现肠梗阻,年龄在2岁到3岁之间,因腹痛、哭吵、呕吐就诊,临床怀疑肠梗阻。腹部平片示肠气减少,肠管无扩张,可见少数细小液平,钡灌肠示全结肠通畅。患儿经留观24小时至72小时,症状自然缓解。

3.6 对婴幼儿腹部肠气量的评估,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测量及计算方法复杂,很少采用测量法,一般均由诊断医生根据自身经验做出直观评估。因此,了解并掌握婴幼儿在各个年龄段的正常肠道气体分布及气体含量在实际工作中就显得特别重要。

我们经多年临床观察分析,半岁以下婴幼儿肠气减少较易判断且具有特征性意义,对婴幼儿肠气减少而临床怀疑肠梗阻性病变的病例均应行钡灌肠检查或消化道碘水造影,以免误诊或漏诊。

参考文献

[1] 吴恩慧,白人驹,刘望彭.医学影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16~717.

[2] 鲍家启,王龙胜,胡克非,尹传高,李庚武,郑穗生.儿科急症影像诊断学[M].安徽: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87~297.

上一篇:吸脂术后产气荚膜杆菌感染1例分析 下一篇:浅析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