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人文观引领下的体育课程

时间:2022-07-18 06:15:41

体育人文观引领下的体育课程

摘 要:以人为主体的和谐社会又称之为人文社会。在此前提下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标准的传统文化、近代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等多重外部因素,进行多角度审视和分析,提出人文引领高校体育课程的观点。且当今教育所处的国际环境、所面临的传统教育中的问题都说明了人文教育刻不容缓,它应贯穿到体育学科的课程当中。

关键词:人文;体育人文观;体育课程

一、人文含义的解析

人文的起源可上溯到古希腊,当时文史哲的兴起,在包括体育的全面发展教育中强调那些属于人和人品质的领域,体现了人类对自身的重视和关怀。在古希腊语中的“人文”,解释为对人类自身的理解和协调提供直接培养,也理解为身心的全面训练。

二、人文体育课程的内涵

关于“人文”的概念,东西方的理解是不同的。中国的“人文”是指礼教文化,是相对与自然而言。西方则是相对于神学而言的,其核心是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体系。它追求人的价值和尊严,强调人的个性发展和自由等。

因此,人文体育课程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人文体育课程,就是强调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和身心两方面的和谐发展。体育教学不仅要塑造学生强壮、匀称的体魄、优雅的姿态,还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品德及责任感,更重要的是通过身体的活动进行体质与健康、生理与心理等文化知识的传授,不断完善学生的自我,身和心的和谐发展是体育教学的最高理想。其二,从人文的角度去思考体育课程教学,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性、人权、价值的尊重、认同与重视。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教育最高价值所在。体育教学应重视学生的需要、兴趣、创造和自由等。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以独特的方式去关心、爱护和满足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各种需求。

三、体育人文教学课程的意义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一直沿用着一种师生间单向传习式的教学模式。虽经多年改革,这种状态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体育人文教育教学课程,作为一种新兴的、带有强烈人文理念特征的教学方法,主张教学过程应构建一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学习氛围及情境,学生的学习是探究性的、构建性的,而不仅仅是完成规定的任务;主张教师重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使教学过程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协商、合作与互动的过程。这一新型关系及机制使教师从单独的角色过渡到伴奏的角色,从此不再是仅仅单向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与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

四、体育人文观下课程的指导思想

体育教学是一个人的一种特定的社会教化,它有特定的教学内容,特定的教学手段,特定的教学功能,而人文性的体育教学不仅更能发展学生身体精神。在一次次的运动体验中,他们身体中原始的本能和反应被激活,进而催生强烈的探索自身生物潜力的欲望和激情,学生经历的不只是身体的磨炼,还有精神的欢快和灵魂的升华,更重要的是它唤醒了学生对生命和人生意义的全面发展,从而在精神、意识和行为上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完善和塑造人的人格精神,达到人的全面发展。

五、体育人文观体育课程教师职业观

学校体育的现状需要人文的参与,而现状中的学校体育人文精神的渗入少之又少,而人文体育教学最终是要通过人,即“教师”来完成,“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古今中外。大凡能称之为“大师”者,不仅因其有高超之教学技巧和艺术,更加在于其突出的学识和引人注目的人格风范,因此,对一个教师来说,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和修养也是人文体育课程教学发展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六、体育人文观下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

体育,是人类进行自身维护和美化身体的过程,体育要标示人类对自己身体发展的审美理想,在现阶段国家教育改革下,学校体育教学的主导以“健康第一”为中心。而国内学校体育教学为主,快乐体育为辅,只是一味的要求学为主,快乐体育为辅。只是一味的要求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忽略了丰富学生精神文明的知识,反思现国家教育改革的“健康第一”“快乐体育”只是体育教学中“质”的转变,在此转变下人文精神进入学校体育,使其从“量变”达到“质”的改变。

七、体育人文观下体育课程教学方法

人文的体育教学应做到两个方面,其一是时间的连续性,即人文体育教学应该始终贯穿于学生接受体育教学的全过程,其二是空间的广袤性,即人文体育教学的理念必须渗透于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从目标、内容到方法、手段,甚至教学者本身,无不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与精神。

在体育人文观下的学校体育课程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是构成教学的两个要素,能满足学生“学”的需要的教学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体育人文课程正是为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应运而生。体育人文课程是以人类文明文化为主导,以人为本的教育过程,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学生在课中自己思考探索和研究问题的学习方式。换言之,是让学生思考怎么做甚至做什么,而不是让学生接受教师思考好的现成的结论。体育人文课程教学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学习的目的。可见,教师要主动积极地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其教学方法必须是以人为本的,核心是“帮助、引导学生”。

参考文献:

[1]徐隆瑞,梁向阳.体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2]卢元镇.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卢元镇.体育的社会文化审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托县五申镇第

二小学)

上一篇: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会写作 下一篇:对当代教师权威重构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