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青少年叛逆心理及其应对策略

时间:2022-07-18 05:03:04

浅析青少年叛逆心理及其应对策略

内容摘要:叛逆心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状况,是一种“反常”的情感体验和行为倾向,通常表现为情感的对立和情绪上的不满,是青少年的一个鲜明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叛逆心理是家长和教师特别需要注意的,应给予及时、正确的引导。

关键词:叛逆心理 人格教育 沟通

青少年时期生理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受自我意识觉醒等因素的影响,使青少年常常处于一种困惑和矛盾的胶着状态。家庭不和谐,家庭和学校教育方式不当等因素,则进一步导致了青少年个性发展的极端性,集中体现为逆反心理。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而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以上位者自居的方式抵消长辈对他们带来的威压感。如果不及时加以疏解,发展下去对青少年的成长非常不利。学校、社会、家庭应正确认识青少年成长阶段的这一心理特征,进行恰当的引导,使其在获得承认感的同时向正确的方向过渡。

一、对叛逆心理的理解

“叛逆心理”又可称为逆反心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时常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各个年龄阶段的群体部有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然而青少年阶段表现得更加普遍、更加强烈、更具代表性。因此,逆反心理几乎成了青少年阶段心理特征的代名词从而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根据《心理学大词典》的解释,“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 [1]换言之,逆反心理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特殊态度,当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思维模式以及传统的观念定式与特定的教育情景下产生的认知信息相对立、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背离时这种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就应运而生。

二、青少年叛逆心理形成的原因

(一)成长阶段自然的心理“过渡期”

叛逆心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是该年龄阶段青少年的一个突出的心理特点。当今的青少年,往往虽未进入社会,但却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人生、看待社会,然而他们的年龄、心理、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以及社会阅历和社会实践都与社会发展有着一定距离,表现出一种不适应,措手不及。从而应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去度过心理的“过渡期”。

(二)家庭因素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是家庭教养中非常重要的问题。期望,能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是激发孩子向上的动力,但脱离孩子实际的水平的过高期望,会造成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一种高压状态,一旦孩子达不到父母的要求,父母便失望、埋怨、甚至打骂,影响家庭和谐的心理氛围。因此,父母应实事求是地调整对孩子的期望,为孩子的幸福成长着想。

(三)学校的教育方式

如果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学校则是孩子的第二监护人。作为一个社会化的正式机构,学校不仅担负着传授学生知识的重任,同时还承担着引导青少年社会化和心理健康发展的重任。但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在学校和社会上还普遍存在着以分数和升学率来衡量学生、老师和学校的“功利主义”思想。在课程设置上,重视与高考有关课程,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教师重智育轻德育和人格,重尖子生轻后进生。在很多地方,学校生活内容、方式单一,学生普遍感到学习没有愉,是被动的、被迫的。

三、应对青少年叛逆心理的策略

青少年逆反心理既是正常心理,又是问题心理;既有消极性一面,也有积极性一面。在青少年成长道路上逆反心理是必然存在的。青少年逆反心理往往具有求异思变的特点,具有智慧的火花,创造的源泉。积极的逆反心理是一面明镜,如果能加以正确地利用和引导,就能够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逆反心理也给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需要很好解决。

(一)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多开展各种有益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针对学生特点,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也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活动,让学生发挥特长,学会在生活中发现自我,肯定自我;开展一些主题活动,激发学生内心,让师生敞开心怀,走进彼此的心,增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感情。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二)提倡人格教育,形成评价能力,判断能力

人格心理学家阿尔波特说:“人格乃是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的身心体系”;艾森克曾说过:“人格乃是决定个人适应环境的个人性格、气质、能力和生理特征”。[2] 在人格教育中,大多采用情景讨论的方法来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判断能力。例如用“远交近攻”法,激出孩子的拼劲。健康的心态、阳光的心理是青少年人格树立的养分。生活错综复杂,孩子难免遭遇误会、烦恼或者挫折,每当这个时候,家长要学会心理疏导,打开孩子心结。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孩子换位思考的能力,宽容大度的品质和拼搏进取的精神。这就需要家长帮助孩子建立一个沟通畅达,氛围融洽的人际关系圈。所以,家长要“远交”“突发事件”中的老师或同学,达成相互理解口径一致;要“近攻”孩子的心理特点,促使孩子多看自身不足不断自我超越。 对于孩子来说,得到父母和老师的信任是无法用其他东西来比拟的。

每个青少年都是独特而唯一的,都是各具特色的,需要每位家长从孩子自身的特点出发合理选择最恰当的方法。所以,每一位家长首要的也是长期的必修课就是――了解孩子,从每一个细节,从每一件小事,从孩子的角度了解孩子。

(三)教师要树立良好形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的沟通实际上是师生双方整体信息的沟通,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地进行着。老师除了在某一特定时间、特定环境下通过有声的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外,还可以随时随地用无声的语言与学生进行沟通。这些无声的语言对学生会产生积极的暗示作用,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理解和信任,从而表现出积极的情绪和行为。这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提高教育的效果、获得教育成功的需要。[3]

1、热爱学生,严格要求。热爱学生是教师道德要求中的重要规范,是教育活动有效展开的前提。[4]教育过程是师生间的认识、情感等心理交流过程。在教育过程中要实现师生间的情感共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就应当自觉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对学生怀有高度的爱,以平等、公正、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实际上,热爱学生本身就是教师的一种教育手段。教师爱学生,学生体会到这种温暖之情,内心必然受到鼓舞,其上进心必然更强烈,就会自觉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同时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从而形成一种求学上进的热情。严格要求学生正是热爱学生的具体表现,真正热爱学生的教师总是能把爱与严结合起来,做到从爱出发,从严出发,去教育学生。严格要求也要讲求科学性。有这样几点体会:一是严而有理。严格要求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符合教育规律的,是由教育过程的需要及教学教育任务决定的。只有当这种严格要求能促进人的智能、道德、体力、综合技术和美育上的发展时,才是正确的。二是严而有度。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理解能力和可接受性有了全面正确的了解,才能对学生提出符合他们的实际,能为他们的思想水平、认识程度所接受的要求。三是严而有方。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切切实实地执行。单纯地命令、禁止不一定有显著的效果,采取疏导的方式,寓教育教学要求于学生的各项活动中,效果就比较理想。四是严而有恒。一种要求一经提出就要使它相对稳定,不能时严时松。教师应该对要求的落实作经常性的检查,而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2、尊重学生,平等信任。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是每个人的普遍需要。青少年学生由于生理、心理的发展,知识的增多,交往面的扩大,自我意识的增强,特别希望家长、老师以及周围的人能够信任他们、尊重他们,这种自尊心往往是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保护和发展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则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同时,尊重学生也符合学生的心理状态。学生都有模仿教师的心态,但他们又有一种强烈的独立愿望,要求别人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意见,当这种要求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表现出因衷的喜悦。反之,就会感到失望,埋怨教师,产生对抗心理。由此可见,尊重学生何等重要。这就要求,第一,教师要平等友好地对待学生。校园里,师生之间没有人格的尊卑、贵贱之分。教师应平等对待学生,不能以高高在上态度、家长式的作风对学生发号施令。例如,当一个学生有缺点或出现过失时,教师对其进行帮助、教育以至严肃的批评,都是必要的,但必须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才能为学生所接受。反之,如果教师对学生进行挖苦讽刺,则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久而久之,师生间就会出现一道鸿沟。 第二,教师要由衷地信任学生。信任学生是一种特殊的尊重,对学生有着特殊的教育功能。无端猜测是对学生不尊重的表现。事实上,教师把学生当什么样的人看待,就等于暗示他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学生往往从教师的信任和期待中体验到人的尊严,激励自己不断进取。因此,信任是催人向上的力量,是教育学生的一种特殊手段。同样,信任学生也是培养学生自尊心的一个原则。尊重学生,平等信任,后进学生更需要教师给予他们纯真的爱。他们渴望得到同学的尊重,更渴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和信任。他们对外界的反映和评价常抱有一种戒备和警惕的心理。教师善意的一语一笑,都能产生极佳的心理效应。反之,一旦他们发现有人轻视自己或不尊重自己时,马上就会产生“敌意”,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有一些学生的厌学、弃学行为有时就由此而来。

3、互相交流,教学相长。师生间的良好关系表现为两者之间的互相交流。师生间的互相交流是实现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途径。[5]因为这种交流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是全方位、多侧面、多功能的交流。这种交流在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错综复杂、密集不断、信息量极大的动态系统。师生就是在这种丰富多彩的交流交际之中,获得有效信息,协调自己的行为,使“教”与“学”达到统一。

总之,在对青少年学生的施教中,面对学生出现的叛逆心理,并非无计可施。只要我们能正确全面认识其实质,真诚关爱,注重交流沟通,根据实际情适时疏导调试,相信定能随着青少年,一起走过叛逆,迎来风和日丽的明媚坦途。实践证明,在青春期常见的逆反心理经过合理的调适、疏导,会得到有效的控制和转化,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形成键康心理、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1] 林崇德:《心理学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年11月出版,第235页。

[2] 江镇康:《大众健康》,1999年第7期。

[3] 王永娟、刘凤良:《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2010年第10期。

[4] 李学农:《班级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2月出版,第241页。

[5] 陈录生、马剑侠:《心理学教程》,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8年8月出版,第212页。

作者简介 丁西省,男,河南封丘人,1967年4月出生,新乡学院教育科学系副教授,硕士学位,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大学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研究。

电话:13598697701邮箱:

邮编:453000

通讯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新乡学院教育科学系

上一篇:河北省旅游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实现途径研究 下一篇:个税改革空间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