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时间:2022-07-18 01:53:36

浙江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摘 要:今天的中国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浙江更是民营大省。民营经济,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一方面成为推动浙江经济发展的最大助推器,一方面又面临着巨大的资金缺口。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全国性话题。究其根本,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是关键因素。征信体系是目前各国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分析了浙江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根本原因,对信息不对称给资本市场造成的巨大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在结合国外成熟的征信系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浙江长期发展的征信体系,对解决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问题;信息不对称;征信系统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2-0185-01

1 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有统计数据表明,目前中国城市集体企业、农村乡镇集体企业和乡镇个体与民营企业等非国有的中小企业数量已经超过了1200万家,占全部注册企业数的99%,工业总产值和利税分别占到了70%和45%,并且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这说明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速运转的助推器。然而,尽管中小企业是经济增长和就业的重要推动因素,但是80%以上的中小企业却面临融资困境。特别是在民营经济极其发达的浙江省,这一问题已经成为了遏制民营企业成长的一大瓶颈。这里有企业自身的信用素质问题,也有外部环境的制约。但我认为,其中关键的因素是资本市场的借贷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1.1 民营企业传统融资渠道分析

分析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我们发现,民营中小企业中超过半数选择从国有银行贷款。这说明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非常狭窄,而且,这种情况在全国范围内存在普遍性。

那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

毫无疑问,中小民营企业面临的融资渠道一般是银行、证券、债券,还有民间融资。针对以上几种融资渠道,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1.1.1 融资渠道――公司债券、证券

公司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门槛过高,手续繁杂,耗时过长,致使大多数中小企业难以利用资本市场筹集发展资金。因此我国目前发展的企业债券实际上是“准国债”,基本上没有民营企业的市场空间。

1.1.2 融资渠道――民间借贷

由于通过正规的途径无法顺利融资,民间借贷就成为民营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之一。民间借贷靠的是个人信用,适合小额、小范围。

但目前我国的民间借贷市场没有国家法律的保护,缺乏正规的存款保险制度(我国银行业虽然没有存款保险制度,但是往往有国家作为最后担保),因而民间信贷风险比较高,其利率远高于国家规定的水平,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大经营风险,容易导致拖欠和欺诈,一旦发生将推高利率,形成恶性循环。

1.1.3 融资渠道――银行信贷

目前向银行融资可以说是中小企业可以选择的兼备安全与成本的一种融资渠道。但是,银行融资渠道也不是完全可以满足,目前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目前基本局限于向国有银行贷款,但是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信用等等问题,国有银行目前对于中小企业的贷款有非常严格的限制。现今,各国有银行在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要求时采取的基本都是抵押贷款。但是目前浙江大多数的中小民营企业规模小,底子薄,以及我国的所有制度的限制,在现有的银行贷款制度下,难以提供相当的抵押担保。

1.2 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分析

根据统计,2005年第一季度,浙江民营经济中国内贷款的比重明显下降,2003年为27.1%,2004年下降到24.3%,今年一季度同比又下降4.3个百分点。企业也反映流动资金紧张,融资较为困难。据企业景气调查,有24.3%的企业感到流动资金紧张,所占比重比去年同期上升4.2个百分点。一季度有16.5%的企业认为融资困难,比上年同期上升3.5个百分点,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较为困难,融资景气指数仅为98.5。

从银行角度而言,设置“高门槛”也无可厚非。在未来几年,中国的银行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特别是国有银行都面临着股份制改革,国家将渐渐抽离银行保护者的角色。因此,风险的控制对于国有银行来说尤为重要。在面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要求时,由于无法对其风险作出准确的评估,导致银行往往对于贷款与否以及贷款额度都难以把握。因此选择相对保险的全额财产抵押贷款对银行而言就安全的多了。

2 中国企业的信用状况

在这里引用一个调查,是由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研究室和国家统计局等一些部门组成)对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企业征信情况所做的一个调查和商务部研究院近年所做的调查,显示了以下几个结论:

首先,中国企业征信现状是,被调查的企业中,经营者已经认识到现代信用的作用,国内企业的信用状态有所好转,60%的企业认为,诚信是企业合作的基础。各地区企业的信用状况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开放度呈正相关。在商品交易过程中企业的信用度较低,信用风险较大:62%的企业认为须防范商品交易过程中的信用风险。

其次,中国企业征信存在的问题是,在被调查的对象中,认为企业拖欠贷款和税收的比例最高,占76.2%。

以上一些比例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信用环境并不令人乐观,但是可喜的是许多企业已经认识到信用管理的重要性。

3 信用浙江的发展

3.1 现状分析

作为与上海同属长江三角洲的浙江而言,上海的征信体系具有非常实用的参考价值。相较于上海而言,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浙江更需要建立完善的征信体系。从2003年起浙江政府开始打造“信用浙江”,并开始设立信用评级机构,其中有政府认证的杭州资信和中诚信两家公司以及为数不少的民间信用评级公司。但两年下来,可以说收效不大,由于组织设置等等问题,以上公司或者是没有起到实质的作用,或者由于民间性质而使公众对其信用报告的权威性质疑。分析浙江征信的现实情况,我认为浙江目前还没有解决一个初步的问题,这个征信系统究竟采取何种模式――公共还是民营?

3.2 浙江征信体系模型

当然,要建立一个适合浙江现状的征信系统,并没有那么简单。我认为,目前浙江应该建立政府为主导,辅以民营模式的双线行型征信系统,同时在未来几年里要逐步减少政府的干预,发展成以民营模式为主的征信体系。

3.2.1 第一阶段――公共模式为主

具体来说,现阶段以政府推动为主导,因为目前浙江的征信环境不容乐观,所以以政府强制力来推动征信系统的建立能有效的形成征信体系的初步模式。公共征信系统主要被用于控制银行风险,这与现阶段浙江经济发展的要求切实相关。

3.2.2 第二阶段――公共模式与民营模式并行

在公共征信模式渐成系统之后辅以民营征信模式,设立征信局。征信局是针对民营征信企业的管理机构和信息交换机构,在欧洲的一些以公共征信系统为主国家也都存在着。为什么要辅以民营征信模式,我做以下说明。第一,公共征信体系主要是用于银行监管,具有信息垄断性,是一种类公共产品,这不利于征信系统的长期发展。第二,由银行信贷信息为主的数据库收集的信息覆盖面太狭窄,需要民营征信系统的信息进行补充。第三,浙江的民营征信有一定的发展,在行业中有一定的渗透性,在浙江民间资本的运用中能提供准确的信用的信息,有利于充分、安全的运用民间资本。

3.2.3 第三阶段――以民营模式为主

逐步减少征信体系中的公共模式成分,形成以民营模式为主的征信体系。浙江民营力量雄厚,以征信局为主导的民营征信体系信息覆盖面广,参与的主体既包括金融机构又包括非金融类的企业,最终可以涵盖以银行为主体的公共征信模式。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征信与中国经济”国际研讨会文集[C].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9):103-126.

[2]李振宇.资信评级原理[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

[3]郭志明.中小企业融资冬去春来[N].中国企业报,2005-4-19.

[4]崔德超.民营企业融资何时走出蜀道[N].新经济导刊,2005-3-31.

上一篇:论我国航运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国际经验借鉴 下一篇:以山东黄金为例的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