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廉政教育现状及路径探析

时间:2022-07-18 07:06:29

当代大学生廉政教育现状及路径探析

摘要:在多元文化冲击的大背景下,廉洁自律是大学生们理应秉承的重要素养之一。大学生特殊的心理特征和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对其进行廉政教育极具战略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大学生廉政教育现状,总结出大学生廉政教育的主路径,得出树立廉洁自律意识、廉政教育进课堂、丰富内涵、拓宽载体等解决方式,进而全面提升大学生拒腐防变的能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关键词:大学生 廉政教育 现状 路径

一、大学生廉政教育现状

1、意识淡薄、重视不够

大学生群体有着其天然的政治敏锐感,他们关注时事,痛恨,但是基于现今高校人才培养多注重知识的积累和就业单位的硬件需求,部分高校忽略了对其思想政治、理想信念和廉洁自律方面的教育。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淡化、法律观念淡薄。多数高校对大学生廉政教育还停留在说教和提醒的层面上,没有形成学校规章制度,更没有系统的教育和引导体系,并未将大学生的廉政教育当做学校的重点工作来抓,教育方法、内容、形式等各方面无法与时俱进,缺乏完备的机制和保障。

2、手段单一、方法老旧

由于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各地区对于廉政教育开展的情况也是参差不齐。大学生廉政教育是从党内、社会过渡到高校,其对象发生变化,却没有跟进的方法和体系。大学廉政教育理论不易形成,难点多、共性少,工作手段受束缚多,学生配合度不高。单纯的提示和警示不仅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不明显,甚至容易引起其逆反心理。伴随着信息传播渠道的拓宽,部分大学生对国家的前途丧失信心,如果仍旧依靠固有的手段进行廉政建设是根本行不通的。

3、时效性差、覆盖面小

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脱离实际,只遵循书本上的内容,使得廉政教育的效果不能向“有宽度、有长度、有深度”的方向发展。廉政教育如果不能结合实际、与时俱进,不仅不能引起大学生的兴趣,反而会适得其反。在社会出现重大的腐败案例、高校出现学生诚信缺失问题时,通常不会以实例进行教育。高校的廉政教育通常只局限于学生党员、积极分子和学生干部中,覆盖面相对较小、影响力相对较差。

二、大学生廉政教育路径探析

1、注重引领、革新观念,牢固树立廉洁自律意识

大学生廉政教育同党政干部的廉政教育和而不同,在校学生思想尚不完全成熟,未经接触过大是大非问题,因而要使得他们树立正确的廉政观就必须注重思想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对大学生开展民主、法治、诚信、励志及廉政教育,从思想和行为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规范,全面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高校中营造“各个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广大学生积极响应”的良好氛围。使得教育活动不落窠臼、远离形式主义又不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脱离,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思想实际,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加强队伍建设,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廉政教育体系,使得廉洁自律意识在大学生心中历久弥坚。

2、挖掘素材、编写读本,全面推进廉政教育进课堂

早在2005年,国家颁布的有关文件就已明确提出廉政教育要“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廉政教育的主体和全面实施的保障。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廉政教育也同样离不开思政课这一坚实阵地。大学生在多元文化的侵袭下,通过思政课老师的课堂教学、辅导员老师的正确引导,阅读和讨论相关宣传读本,在生动的案例和完整的解析中,认清当今中国社会中存在的腐败问题的严重危害,追本溯源分析其原因、发散思维探究其影响,从而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将廉洁自律的思想内化为其对自身的要求,从而形成与其相适应的行为习惯。

3、拓宽思路、贴近实际,引领校园廉政文化新风尚

要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廉政教育,在高校范围内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就必须结合当代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个性需求。刻板传统的说教无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丰富廉政教育的内涵和形式,将主题班团会、专题报告、实践活动、观影互动等多种形式同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相结合,并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增强廉政文化的感染力。选取大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廉政书画作品征集比赛、廉政主题辩论赛、微电影大赛、话剧比赛、主题文艺演出等,在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传播正能量、推进校园廉政文化建设。

4、创新载体、扩大影响,实现高校廉政教育体系化、多元化

从传统的纸质媒体到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的盛行,从单一的信息传输渠道到全方位立体式的信息获取方式,当代大学生接触世界的窗口日益多元化。新媒体的可视性、互动性和便携性决定了其受众群激增的趋势。简单的口口相传或通过报章杂志已不能满足高校廉政教育建设和发展的需求,想要增强宣传效果,达到宣传目的,不仅要在手段上创新,更要在载体上创新。在原有报章、海报标语、网站建设的基础上,整合新旧媒体平台,建立廉政教育相关公共微信账号、主题微博、网络视频分享渠道等。在组织建设上形成齐抓共管、上下一心的良好教育态势,在宣传渠道上实现多面覆盖、突出优势的全面协同,使得高校廉政教育朝着系统化、体系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综上,对高校大学生的廉政教育是不容忽视的重大教育课题,只有全校范围内协同创新、齐抓共管才能让广大校学生对廉洁自律思想产生认同,从而奋发学习,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出诚信、自律、廉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书目:

[1]蔡蓉英.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的路径探索[J].高教论坛,2009(4)

[2]朱蕾. 中国当代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作者简介:

杨杉,1987年出生,法学硕士,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团委书记,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边疆,1974年出生,法学硕士,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纪委副书记、监察处处长,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本文系2013年度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A007)《高校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阶段性研究成果。

上一篇:浅议会计环境变化时期完善高中财务管理制度的... 下一篇:助推班级管理向内涵发展的“十六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