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的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时间:2022-07-18 04:25:54

中国新能源的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它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同时亦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随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与化石能源的枯竭,以环保与可再生为特性的新能源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加大科技创新和研发支持力度我国政府应完善技术扶持政策,加大科技资金注入力度,促进技术开发和创新,为新能源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平台;

关键词:新能源,发展,促进

中图分类号:TU241文献标识码: A

一、研究背景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它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同时亦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与世界经济的进步与发展。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过程中,能源安全已经上升到国家的高度,各国政府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能源政策以保障能源安全。

二、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1、太阳能

我国太阳能发展存在的问题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和太阳能热利用产业,虽然发展迅猛,但由于技术和资金等问题,其替代能源的作用仍受到限制。我国尚无成熟的核心技术,生产设备和核心技术大多来自国外,如晶硅提纯技术和设备都靠引进,光伏产业的发展处于被动地位;原材料价格上涨随着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晶体硅原材料供不应求,供需缺口日益增大,价格持续猛涨,而硅材料占整个太阳能电池成本的60%,直接导致光伏电池的成本上涨 ;太阳能热水器普及率不高由于国家对企业和研发的投入力度不够,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远落后于希腊和以色列等国家 ;开发条件受约束太阳能受季节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大,日照强度大的季节,太阳能产量大,而阴天或地势低的地方,太阳能产量低,这直接导致太阳能开发极不稳定。

2、风能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风电行业发展迅速。2000年,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为352兆瓦,2009年达到25853兆瓦,翻了70余倍。2005年,全国已建成并网风场61个,风电机组1864台。2006年,中国新增风电装机量占全球的12.1%,大部分需要从国外进口,特别是大型兆瓦级风电机组的总体设计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设计制造技术都还未掌握,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电技术,这必然导致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并埋下质量隐患,造成风电项目在未来面临升级改造或者直接被淘汰的压力;电网结构相对薄弱风电是一种间歇性电源,而我国风电场主要分布在距负荷中心较远的地区,电网结构薄弱成为制约国内风电发展的瓶颈;海上风电开发难度大海上风电的作业受气候的影响大,投资成本高,安装维护困难,且技术复杂;上网电价有待调整在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重要时期,政府应对其进行宏观调整,无论是政府指导定价还是以招标形式确定的上网电价,风电电价都需要确立一个具体标准;开发的不稳定性风电的发展同太阳能一样,其开发受自然环境的限制,只有在风力资源丰富的季节,风力发电量才多,这种不稳定的发电量导致电网安全受到威胁,因此应加强电网对电力的调度,使其安全运行。

3、生物能

中国生物质能源的资源总量是风能和水能的3.5倍和2倍。我国目前每年可开发的生物质能资源总量大约相当于12亿吨标准煤,超过全国每年能源总消耗量的1/3。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碗在其所写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丛书中测算出,我国农作物秸秆折合热值量约为3.3亿吨标准煤,畜禽粪便产热量折合约为0.72亿吨标准煤,林业生物质热量折合为7200万吨标准煤、我国生物质能发电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一部分科研成果己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截止2007年,中国有大小生物柴油生产厂2000多家,而且各地相同项目的立项。2010年,中国年生产生物柴油约100万吨。2006至2009年,生物质能发电投资额从168亿元提高到452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30%以上,2008年和2009年我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已达到3巧万千瓦和430万千瓦,年均增长达到30%以上。

我国生物质能发展存在的问题:技术装备水平不高,产品成本高,因此对农村居民和工业用户缺乏吸引力;资源评价工作及科技研发工作不到位这主要由于国家对新兴生物质能发展的投入不足。我国生物质能的发展前景生物质能不仅能用于发电、供热,还能转变为液体燃料和生物基工业制品,在石油资源严重不足的国情下,作为替代燃料,它具有广阔的前景。

4、核能

我国核能起步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核工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核工业直接为中国的经济服务,核电成为核工业民最重要的支柱产品,中国开始建造商业核电厂。继大亚湾核电站后,我国相继完成了秦山二期、岭澳、秦山三期。截止到2005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达到854万千瓦,核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2.2%。

我国核能发展存在的问题我国核电经过30多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些困扰核电发展的问题:自主能力偏低我国能够自主设计和制造30万千瓦压水核电站,具备自主设计6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的能力,但是我国核电体系技术标准大多采用国外标准,国内没有统一的设计标准;核电核心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及设计能力欠缺,我国尚未全面掌握百万千瓦级核电站设计技术;核能利用的法律法规体系相对落后,安全是核能领域最重要的问题,而核安全法规体系是对核工业体系的有力保障。

我国核电的发展对保障能源安全有着重要作用。到2050年,全球大约1/4的发电量将来自核电,这将要求其发电量在未来40年里提高3倍。、在成本方面,与传统能源相比,核能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l公斤铀-235裂变放出的能量相当于2700顿标准煤燃烧放出的能量,一个100万千瓦的燃煤发电厂每年需要300万吨燃料,而核电站只要30吨就够了。核电比风电和火电的电源成本都低,核电站每度电成本约为0.33元(中广核数据);环境保护方面,核电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极少,有利于核电产业与环境的友好发展。我国核电在未来发展中有着无限的潜力和市场空间。

三、如何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如何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这是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加大科技创新和研发支持力度我国政府应完善技术扶持政策,加大科技资金注入力度,促进技术开发和创新,为新能源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平台;分类指导技术政策不同种类的新能源,由于其发展水平、技术水平以及技术种类等都有所差异,我国政府在制定新能源发展政策时,应充分了解新能源在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从而制订合理的产业发展政策措施,适时引进和学习高新技术,指导新能源产业实现质的飞跃;财税政策为了促进我国新能源健康、快速发展,我国应该制定明细的补贴、优惠贷款及税收优惠等一系列相关的经济激励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是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的又一财政激励政策,它通过对社会效益好!环保效益高的新能源产品,以及新能源技术和设备实施税收减免等,从而带动有潜力的新能源快速发展;国际合作政策,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引领我国新能源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组织参加国际交流会议,同时广泛联系国际与同业公会等组织和机构,组织企业赴国外进行商业考察,参加对口洽谈会等活动,帮助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这种交流方式,学习和借鉴其它国家先进的新能源技术;市场保障政策,目前我国新能源发展的形势,政府有必要引进欧盟新能源发展政策模式,尽快制订各种国家标准,规范市场,健全市场监管机制;人才政策作为一个新兴行业,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急需大量高技术、高素质人才。在企业高端技术研发方面,人才大量流失及短缺,企业技术瓶颈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人才。鼓励高素质人才引进。国家应设立人才引进专项资金与高端人才引进项目资金,通过项目资金着重引进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尤其重要的是,注重引进高层次的创新型团队。政府应不断加大扶持力度,为得好。

上一篇:论小城镇发展的角色困境及其出路 下一篇: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