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城镇发展的角色困境及其出路

时间:2022-09-14 11:28:18

论小城镇发展的角色困境及其出路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小城镇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然而在小城镇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自身角色的困境,本文对角色困境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其发展出路。

关键词:小城镇发展;角色困境;出路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 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农工相辅传统的乡镇企业带动的小城镇的发展,这种乡镇企业可以聚集大量的资源和劳动力,然而小城镇在其后的发展中出现了各类问题。

一、小城镇发展的角色困境

( 一) 重点中心镇建设质量不高,以“点”带“面”示范效应不强

首先,小城镇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从全国范围看,重点中心镇布点呈现西部稀疏、中部居中、东部密集的态势。具体看也就是重点中心镇集中分布在少数相对发达地区。如,从东部地区看,大量综合实力较强的重点中心镇集中在京津沪近郊、河北中南平原地区、珠三角内圈层与西部地区、苏南和浙东北地区,部分地区的中心镇还呈现“临轴”集聚的特点,少数地区甚至出现中心镇轮廓线相接现象。比较而言,京津沪远郊、环京津贫困带、珠三角外圈层、苏北和浙西南地区重点中心镇密度则明显较低,发展也严重滞后于发达地区。这种非均衡发展状况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特定区域间重点中心镇总体生产力水平差异日益加大。

其次,对重点中心镇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受“重城轻镇”的传统思想影响,中西部地区的省、市、县对重点中心镇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在政策、资金、资源的支持上,仍习惯于向城市倾斜。再加上地方存在一定畏难情绪,工作主动性缺乏,导致重点不突出,中心镇建设流于形式。

最后,部分地区的培育方法不合理,导致重点中心镇的建设质量难以提高。如,在中西部和东部后发地区,部分地方选择将撤乡并镇与镇镇合并作为重点中心镇建设的“捷径”。表面上,通过调整行政区划,会使中心镇人口数量增加,但这并不是由产业发展、人口自然向建成区集中产生的结果,中心镇人口规模小的局面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可见,中心镇建设并未实现由点到面的跨越,许多中心镇的权利受限,自身发展活力、潜力无法释放,带动区域内其他小城镇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作用也难以充分发挥。

( 二) 现阶段小城镇建设与计划经济前提系统的城镇建设主要区别

第一,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小城镇二三产业的崛起(部分长三角小城镇已经进入“退二进三”产业优化调整阶段),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涌向城市。由于小城镇与广大农村在经济、社会等方面联系较为密切,小城镇必然成为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首选工作地和栖息地。第二,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城市意识较为薄弱。在意识形态上,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很快融入到城镇环境中去;在物质体系方面,土地有偿使用、工作性质等与大、中城市还有较大差距,在对政策的运用、发挥上存有相当的挖掘潜力。第三,小城镇商品市场经济异常活跃,特别是城镇集贸市场,具有腹地广、种类多、发展神速的特点。目前,小城镇经济在我国城乡经济流通领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小城镇总体规划的编制思路、方法和体系有待继续调整和完善。

( 三) 小城镇规模与内部空间结构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益不高

第一,从宏观层面看,小城镇高度分散,布局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有30% 左右的小城镇建设尚未编制总体规划。因缺少规划,这些小城镇的功能分区不明确,用地布局相对分散; 各功能区间距离较远,建设成本较高; 单一功能用地比例过大,资源浪费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第二,从微观角度看,小城镇发展与保护土地间存在矛盾。我国中西部及东部后发地区许多小城镇建设者并没有按照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相统一的要求利用土地。将小城镇发展看成规模扩张,盲目推进“圈地运动”;吸引开发商投资来带动小城镇经济发展为目的,随意扩大产业用地规模,粗放利用土地;重视新区建设,轻视旧区挖潜改造,忽视土地利用环境效益的提高等。

二、小城镇发展的出路

( 一) 妥善处理重点和一般的关系,择优发展重点中心镇

首先,择优发展重点中心镇,避免因重点中心镇分布不平衡带来的弊端。各地可考虑选取差异化路径建设重点中心镇: 东部地区城乡、镇、村间的界限模糊,城乡一体化特征明显,中心镇建设应以条件较好的建制镇、县城和城关镇为重点; 中部地区城乡差别较大,发展中心镇应以城关镇和少数建制镇为主; 西部地区地广人稀,经济不发达,应按实际情况重点建设城关镇。

其次,应继续探索中心镇发展新模式,通过中心镇带动一般小城镇发展,提高小城镇建设的总体水平。中西部地区应转变“重城轻镇”的观念,抓准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机遇,采用非均衡发展模式,积极培育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中心镇。加快制定中心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发展中心镇的组织协调机构,负责具体的调查研究、政策拟定、督促考核等工作,引导中心镇在各方面先行一步,使之成为带动作用较强的区域经济中心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平台。如,可在农业产业化、工业技术改造和创新、市场建设的项目安排方面优先向中心镇倾斜,并出台“高含金量”的产业扶持政策,推动中心镇经济发展; 优先安排中心镇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项目,可采取联合、集团化等模式,推动大中城市的优质资源向中心镇延伸扩展;适当增加中心镇建设用地指标等。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改善,地方应努力做好重点中心镇社会资金筹集、科技创新、镇村统筹等工作,带动小城镇整体建设水平提高。

( 二) 推动小城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小城镇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功能完善,全面提高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应成为我国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要求。在小城镇培育中,应注意把握以下“两个结合”。

第一,小城镇建设应与较高水平的产业发展相结合,在促进经济繁荣的同时,为社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打造根植性强的特色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对我国小城镇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应选择“竞争性强、成长性好、关联度高、比较优势明显”的特色产业作为小城镇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夯实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基础。为此,应制定特色产业培植计划,引导小城镇特色产业发展。基础好的小城镇应实施园区化战略,以规范化、集约化、特色化园区为平台,吸引与特色主导产业相关的大中小企业向园区集中。走“高、精、尖、优”产业集群发展道路,以大型企业为创新主体,营造有利于企业创新的制度环境,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合作,突破关键性技术,重点培养创新

型企业; 加大财政投入,努力打造共生性技术创新平台等。另外,积极实施品牌培育战略,以骨干企业、龙头企业为重点,打造具有全国性、国际性影响力的品牌。

第二,小城镇建设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首先,东部地区小城镇必须从自身优势出发,重点发展生产业和就业门槛低、资金投入少的社区服务业,从而创造就业机会,增加进城农民的收入,壮大小城镇经济实力。中西部地区的小城镇应立足于本地特色主导产业,鼓励富余农民、外出打工的成功人士、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家带资金、带项目在小城镇创办实业,并积极承接城市产业转移,努力增加当地的经济总量和就业机会。其次,坚持“进得镇、留得住、富得起”的原则,着力破除城乡二元化体制,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市民化问题。

结语

小城镇的建设是一个曲折的过程,要走出小城镇发展的困境,找到小城镇发展的良好出路,为人们打造一个良好的小城镇。

参考文献:

[1]十报告文件起草组. 十报告辅导读本[M]. 人民出版社,2012.

[2]吴亮东. 全球化视野下中国的新型城镇化[N]. 光明日报,2012 - 11 - 21.

上一篇:水利水电工程滑坡稳定性研究及灾害分析 下一篇:中国新能源的产业发展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