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识与无意识

时间:2022-07-17 08:31:31

有意识与无意识

相机如果不是诗人脑袋上的一只眼睛,其中的胶卷就没用。

――奥逊・威尔斯(orson welles,美国电影导演)

热爱摄影的人从来都不是少数,即便是在拍摄成本极高的胶片时代。改革开放、数字化发展……过去的三十多年,时代为摄影提供了无数精彩主题。然而,现如今能够真正称得上“用摄影记录时代的人”却不多。

摄影家王文澜认为自己最重要的使命就是纪录中国变革,40多年的摄影经历也证实他做到了这一点。在他众多的纪实摄影专题中,中国城乡千姿百态的自行车被他“赋予血肉、赋予肢体、赋予表情,赋予灵魂”。他拍自行车,其实是在拍大众酸甜苦辣的生活,拍“市井众生像,阡陌百态状,边疆异域情”。模仿他拍摄自行车这个主题的人有很多,大多数的后来人只能模仿到他镜头下自行车王国的“形”,而不能在影像中体现出属于自己的人文关怀,也没能让人从中读出更多的信息。为什么会这样?论摄影的热情,大家都一样高涨,勤奋度或许更高,可为什么拍出的照片却有着很大的差别呢?“意识”可能是这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实我们想要偶尔收获一张好照片并不难。我们只需要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地点,当那精彩瞬间出现的时候,尽可能快地举起相机(或是手机)按下快门,一切就OK了。这样的拍摄其实是一种“无意识”的拍摄,你并不知道这样的精彩瞬间什么时候会出现,你只是本能一种反应:记录下来!这只是运气,人生漫长,总会有这样的运气,但这样的运气也不可能一辈子都伴你左右。王文澜的成功就在于他的“有意识”,他选择自行车是因为在30多年前,自行车是中国人最为主要的交通工具,数量庞大,中国也被称为“自行车王国”,自行车与老百姓息息相关,在自行车上能够看到中国百姓的生活状态。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自行车的角色也跟着发生的变化,在王文澜的摄影作品中,这样的变化也得到的体现。这就是“有意识”的拍摄:选择拍摄对象、思考拍摄角度、持之以恒、以变应变。

王福春的《火车上的中国人》也是“有意识”摄影的典范。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受经济因素的影响,火车始终是中国人长途旅行最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在每一趟列车上,天南地北的人在一起,小小车厢俨然成为了大社会的缩影。各种故事将在这拥挤的舞台上上演,精彩的瞬间将层出不穷,你有意识到吗?你有想过以火车为背景来展现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吗?摄影家王福春想到了,30几年来,他乘坐列车上千次,行程十几万公里,拍摄近几万张底片,留下了人生旅途的印记,也记录下了整个大时代的变化。

拍一张好照片不难,拍一辈子照片也不难,难的是“有意识”的拍一辈子。“无意识”的勤奋并不能弥补什么,与其盲目的拍下去,不如打开自己的“图片库”,看看“无意识”情况下,你拍的最多的是什么,这可能是你内心最向往的主题,或许它可以作为你“有意识”拍摄的新起点。

上一篇:中学英语的兴趣教学法 下一篇:混凝土重力坝坝基排水孔排渗作用单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