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少数民族美术资源在中学美术新课改中的开发与利用

时间:2022-07-17 05:58:48

浅谈少数民族美术资源在中学美术新课改中的开发与利用

摘 要:以广西桂林地区少数民族美术为切入点,与本土中学美术新课程改革相结合,整合出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课程资源,使民族美术与中学美术的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既丰富了中学美术的教学内容,又能使本土化的非物质遗产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承。和素质教育相结合,以学生自身的发展为根本点,突出了本土民族美术文化的特色。

关键词:美术教育现状;具体方法;开发与利用;价值和意义

时代性是美术教育思想的核心,时代迅速发展,美术课程的设置就要更快、更准确地反映时代的特征。而21世纪的美术课程设置更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选择,我们要更新观念,把传统的、静止的课程发展成动态的、发展的、多样的课程。

一、桂林地区民族美术教育现状

桂林地区是个多民族的聚居区,主要有壮、瑶、侗、苗等少数民族,美术资源的开发已经提倡了很多年,并且有很多桂林的美术教师从事民族美术资源的开发,有了其丰富的教学经验。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美术教育,单单依靠一小部分美术教师的努力很难取得大的成果,要依靠团队的力量,加强与专家的合作和有关单位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才能把工作做得细致。而今天正值新的课程改革,国家给我们提供专家、支持政策来鼓励美术课堂的推陈出新,这是一个难得的好时机。

二、利用桂林地区民族美术进行美术教学的具体方法

笔者仔细阅读了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七到九年级的新课程改革后的美术课本,教材涵盖的美术知识都非常的全面。但每个年级的侧重点又不尽相同,笔者尝试着把新版美术课本上的美术课内容和桂林地区的少数民族美术相结合,整合出两个案例。

1.七年级下册《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案例

这节课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充分的准备。它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准备阶段,准备阶段由教师和学生的准备两部分来组成。教师要通过把平时积累的有关壮、瑶、苗、侗等民族的美术相关资料进行整理,挑出与色彩搭配有关的图片。学生准备好工具,主要有白纸一张,在彩色笔、油画棒、水粉颜料、水彩颜料中任选一种。第二个部分是导入阶段,开始上课,先给学生讲述一些民族美术知识。提问学生:“你们认为什么样的色彩搭配是合理的?很多民族的色彩搭配有什么特点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去看幻灯片。第三部分,讲解少数民族色彩搭配的特点,结合生活中的色彩搭配让学生讨论其中的不同点。第四部分,给学生讲解色彩学中怎么样区分色彩的冷暖关系。第五部分,让他们自己用画笔设计色彩丰富的少数民族装饰画。整节课要采取互动的教学方法,告诉学生生活中的色彩给我们以美的享受,如,漂亮的建筑、赏心悦目的绘画、优雅时尚的服装等,这些都离不开色彩的功劳。

2.七年级下册《活泼有趣的帽子和文化衫》案例

本节课分2课时,教师要准备好加热的工具,调好颜色的染色盆、蜡刀,学生要准备文化衫、蜡、蜡刀和做帽子用的卡纸、剪刀、胶水、手绘颜料等。而蜡染的工艺一般在少数民族中沿袭,我就以苗族的蜡染为例子来给学生讲解这堂课。我先把苗族蜡染起源的故事讲给学生:“在正式开始讲解之前,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和本节课有密切关系的,是苗族有名的《蜡染歌》,古老的《蜡染歌》给我们世世代代的讲授着蜡染的起源。”等学生完全进入故事之中后,就开始提问他们:“平时身边所见过的蜡染是什么样子的?要是让你们设计一件蜡染后的文化衫,你们会设计成什么样的图案呢?”带着这样的问题给学生看一个有关蜡染的教学录像,要是学校同意的话,最好能实地观察,让学生利用自己的便利条件近距离地观察蜡染的制作过程,然后亲自尝试,发挥其想象力,制作出自己满意的图案。最后,要进行课堂作品展示,比如说举行一个小型的服装比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完成文化衫和帽子的制作。

三、利用桂林民族美术资源优化新课程改革教学体系的价值和意义

民族资源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其特色,首先要求教师熟悉当地的民族资源的相关知识背景,对本学校的教学资源有所了解和认识。在课程开设前认真地搜集资料、备课。总之,民族美术教学可以补充主流文化课程的单一性,从而使学校美术教育课程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笔者通过对桂林民族美术的深入调查研究,深受启发。在这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大教育环境下,美术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我们要把民族美术的精神贯彻到中学美术教学实践之中。这样,美术教育观念的改革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新浪潮。

参考文献:

[1]程明太.美术教育[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

[2]苏韶芬,李肇隆.桂林历史文化丛书:桂林民俗[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3]郭绍纲,范凯熹.美术教育方法论[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1993.

基金项目: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课题项目(项目编号:JYB2011102)。

作者简介:陈丹(1983-),女,汉,河南商丘人,商丘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公共艺术教研室,助教,多年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

上一篇:作文批改方式的多样化 下一篇:浅谈阅读教学中的多角度、有创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