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时间:2022-04-04 01:22:48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已成为当今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有效备课、合理组织课堂教学、课后反思三个方面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今年是我校实施新课改的第三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已成为当今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认为关键有以下几点。

一、认真、有效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和基础

对于教师而言,认真有效的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备课充分,对教材、对学生有了充分的认识,上起课来才能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1.依据课程标准,紧扣课本,设计教学方案

课程标准和课本是教师教学的依据。生物学课堂教学的目的要求是:要从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方面综合考虑教学。因此,在教学时,一定要紧扣课标,并用教材知识和生活、生产实际来润色课标,要通盘考虑,不能顾此失彼。教学方案设计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一定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与思想水平,符合学校现有的实际条件,这样设计出的教学方案才切合实际,才具有可操作性。

2.注重备课形式,凝聚集体智慧

我校将课前备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教师通过独立备课,设计出自己的教学方案。第二阶段是本组教师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中,备课组全体教师积极讨论如何突破重难点,如何对课堂进行预设,最后整理出一套科学、完整、行之有效的精品教案,从而使教学内容精选化、整合化,教学方式多样化、最优化。集体备课整理出的教案凝结着备课组所有教师的智慧与创造力,同时,提高了团队的协作能力。

3.整体备课,明确课程内容主线

整体备课就是强调备课要有意识地在头脑中建立课程的整体框架,将课程内容的逻辑主线清晰地刻画出来,有利于宏观把握,在此基础上完成每一单元和每一章节的细节雕琢。例如,“遗传与进化”模块要解决的问题主线为“遗传―变异―进化”,“遗传与变异”部分又以科学史为主线,即“经典遗传学―现代遗传学的发展―基因的本质与分子基础―基因的功能―可遗传的变异及应用”。只有形成整体备课意识,才能从宏观上把握课程框架,从微观理解核心概念。

二、合理组织课堂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合理组织课堂教学包括:恰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入课堂;组织学生探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优化教学方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练习与反馈;注重课堂总结,让学生做好知识梳理。这五个方面对促进高效的生物课堂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恰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入课堂

恰当有效的情境创设,不仅能为教学提供一个有效的学习环境,还给学生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例如,可开门见山,直接导入,简捷明了,也可从生物的旧知识引入。由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是最常用的承上启下方法,有利于知识间的衔接。另外,也可设疑导入,设疑导入即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使之百思不得其解之后产生迫切了解结果的强烈欲望,在此基础上引入课题。总之,恰当的情境教学,可以让课堂教学具体化、直观化、趣味化、生动化。

2.组织学生探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新教材的特点之一就是在每一节的开头都设置了“问题探讨”“本节聚焦”“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实验”“探究”等栏目。教师应善于利用新教材设计的丰富的探究问题和素材,使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发言、多归纳,给予他们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空间,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新课程强调课堂探究要取得成效,合作讨论学习是不可忽视的,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正是合作讨论的有效形式。学习小组以6人左右为宜,讨论前教师应布置学习任务、讨论主题并规定讨论时间;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监控学生的行为,及时提供帮助;最后对于学生的探究成果要进行展示和交流,并采取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公正、科学、合理地肯定学生的探究学习,实现共同进步和全体发展。

3.优化教学方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教师应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根据课堂教学流程和学生实际情况,运用诸如讨论法、互动法、探究法和引申法等,并尽可能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利用挂图、多媒体等教具,实现抽象问题具体化,枯燥问题趣味化,静止问题动态化,从而实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优化组合。例如,在讲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这一节时,转录和翻译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这部分知识很抽象难懂,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很形象地展现这一生命过程。学生看过演示后,对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使本节重点突出,难点得以突破。

4.课堂练习与反馈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必须进行适当的作业练习,以便检验学习效果,查找不足,从而巩固课堂教学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当堂训练、当堂检测、当堂达标的方法,达到学生掌握基本知识、运用基本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通过课堂教学练习与反馈,可以充分锻炼学生在生物科学方面的自学能力、感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

5.注重课堂总结,让学生做好知识梳理

三、通过课后教学反思,积累教学经验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力保障

课后的教学反思历来被很多教师所忽视,而我认为,教学反思有助于改造和提升教师的教学经验,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有力的智力保障。一堂课后,我对教学任务的完成、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后的感受、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都进行了回顾和反思,将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案,以便及时查漏补缺,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我发现,通过教学反思,有效地提高了自己各方面的教学能力,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实践证明,教师只有通过课后反思才能不断成长,才会有新的动力去上好下一节课,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持续提高。

总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永久性的课题,以上只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只要我们每位教师全面、公正地看待每一个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恰当运用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那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就一定能够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朱立祥,李晓辉.普通高中生物课程分析与实施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7.

[2]张振.如何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理化生教学与研究,2011.

上一篇:探析初中语文渐进式阅读实践 下一篇:让数学课生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