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5-29 08:51:04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摘 要:阅读能力是学习历史的基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但是提高历史学科学习成绩的有效手段,而且为提高学生在整个历史学科方面的综合能力奠定基础。从四个方面入手,阐释如何逐步培养高中生的历史阅读能力。

关键词:历史教学;阅读能力;培养

阅读能力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具备的最基本的一种能力。通过阅读,不仅可以巩固深化已学知识,同时也为获取未知信息、解决新问题做准备。大部分教师都提倡学生预习,其实,预习的过程也是一个阅读的过程、思考的过程、酝酿的过程。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增加了大量原始资料、图片、历史故事,加大了阅读量。可见,在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对学生学习历史,提高学习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线教师,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关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几点拙见。

一、把握历史知识结构的基本特征

布鲁纳说:“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学科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好比一个人的骨架,把分散零碎的知识点勾勒成一个清晰有序的框架,使学生从盲目无序的学习状况中解脱出来,理清思路,梳理内容,从而由表层现象揭示历史内在规律。如,历史知识结构最基本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五要素”(由“人、地、时、事、义”构成)、“三部曲”(原因、经过和结果)、“多方面”(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问题、对外关系)。

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挖掘学习窍门,用历史结构特征来指导阅读行为,使历史学习有序可循,有章可依。结构清晰,目标明确,不仅节省阅读时间,提高阅读效率,同时也减轻了学生负担,增强了学习兴趣,并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得到普遍提高。

二、采用层次阅读式学习历史

在掌握认识历史基本结构的基础上,还可采用层次阅读法来学习历史。具体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历史教材最常涉及时间,按历史时间发展前后顺序,根据历史时代特征异同,合并归类分割层次;另一方面从宏观到微观层层分割,由面到线到点,逐层细化渗透深入到每一个知识点。这种分层分解攻克,不但使学生从心理上消除学习障碍,而且轻松化解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遇到的“大块头”问题。在进行层次阅读的同时,引导学生把知识通过制作表格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历史知识更加规整,一目了然。层次阅读辅以表解形式,使学生的高中历史学习过程更加严谨有序,事半功倍。

三、掌握章节结构

高中历史教材是采用单元课、子目的体例编写的,单元、课、子目等标题概括精练准确,系统全面,往往就是这一历史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侧面历史状况的高度概括,是中学历史学科体系的基本框架结构,几乎统率着历史学科的全部内容。因此,学生要想全面理解教材,必须将教材内容从整体上去把握。由句入段,连段成目,组目成课,课组成单元。阅读过程中,不能低估句的地位,要通过把握中心句提高阅读效率。中心句的位置不外乎段首、段中、段末,但具体情况需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摸索总结。

四、加强学生的阅读思维训练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好的阅读,并非单纯地为了读而读,高水平的阅读常常伴随着思考活动,所以说使阅读有意义的不是阅读本身,而是在阅读过程中的思维共振,那可能是发现的喜悦,豁然开朗的轻松。而凡此种种都是思维对阅读无形的升华。故而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需通过大量的思维训练活动。那么这就需要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多为学生提供自我分析、判断、选择的机会,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并培养自己独有的思维方式。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具体操作如下:(1)让预习成为习惯。预习是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中首当其冲要培养的一种行为习惯,在阅读中预习,在预习中思考。为了使学生明确预习目标,教师可先给学生适当的提示,以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针对性。教师提问时注意将思考题的难易和学生实际水平相结合,然后进行科学合理分层提问。这种扬长避短式的互动学习过程,不但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也为新内容的学习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2)开展板书标题的设计展示和评比活动。上课前笔者首先展示他们设计的小标题,然后学生自己先进行评论,最后大家共同评比,这不仅培养学生提炼总结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3)讲授完某个历史事件后,要求学生根据“五要素”“三部曲”“多方面”,用简练的语言对历史事件进行概述,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4)多开展课堂讨论活动。选取有意义的历史事件,变教师一人言为以学生为主体的众人言,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5)通过课外习题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练习题宜精不宜滥,不能搞题海战,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师生共同联手打造精品题型。通过练习、考查,全面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样的,提高阅读能力也绝非一日之功。在学习方法技巧方面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万变不离其宗,任何形式都要为内容服务,那就是要以调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为目的,让学生带着愉悦放松的心情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使他们快乐遨游于“历史”长河中。

参考文献:

[美]M.苏珊娜.多诺万,约翰.D.布兰斯福特.学生是如何学习的:课堂中的历史.张晓光,郑葳哲,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让数学课生动起来 下一篇:作文批改方式的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