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尝试

时间:2022-07-17 07:36:13

中职语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尝试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也悄然走进中职语文课堂,它使教师有了创新的空间,使学生走出了封闭的课堂,在广阔的天地里实践、探索、体验、创造,让原本死气沉沉的课堂“活”了起来。

关键词: 中职语文 综合实践 活动 能力

中职语文新大纲将课程任务和目标定位于“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与要求”部分设置了语文实践活动,与“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并列,并将其目标明确为“通过情境中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方法的能力”。

基于此,本学期高教版《语文》第一册增设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内容。由于这是一个新兴的课程内容,因而诸如:活动该如何开展,学生喜欢怎样的实践活动,不设“门槛”招收的学生能不能“实践”得起来等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初次接触实践活动课的教师。经过半个学期的探索、交流、尝试,期中过后,我们进行了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设计试教竞赛,设计了不少贴近学生实际的活动主题,并开展了相应的实践活动,也在活动实施过程中获得了一些启示。下面从活动主题的确定、活动的实施过程、活动反思三个方面谈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体会。

一、活动主题的确定

活动主题的选择,既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又要结合教材内容,还要注意学生的能力水平。学生感兴趣,才会积极参与;与教材相关联,才能做到形散神不散;适合学生的能力,才能把活动开展好。本学期我校教师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活动主题。

1.由课文内容延伸出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

如学了曹禺的话剧《雷雨》(第二幕)、莫泊桑的《项链》后,指导学生进行课本剧的表演;学了《致橡树》、《我愿意是激流》后,举行诗歌朗诵比赛。而以“生活中的修辞”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课则把枯燥的修辞知识的复习转化为对生活中的广告、对联用语的收集与领悟。

2.同自然现象相联系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别让地球再哭泣”是学习了高教版《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后开设的有关环保主题的活动课。

3.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要培养高中学生的听、说能力、独立思辩能力,辩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校内能否使用手机”,“上网的利弊”,“金钱是不是万恶之源”等话题,是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通过辩论,他们进一步了解了社会,思考了人生。“献给母亲的歌”与“收购父亲(母亲)的一天”这两个主题主要是针对当今学生漠视亲情、缺乏感恩之心、不尊重平凡的劳动的现状设计的,通过诵读、歌唱赞美父爱母爱的诗文、歌曲,学生激发了孝心、爱心,并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社会。

4.具有专业特色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为旅游专业的学生量身定做的活动课“尽显祖国大好河山”别出心裁,体现了浓浓的专业特色。教师要求学生事先收集各地的旅游门票,在课上展示、交流。学生选择一个景点以导游的身份进行讲解,并回答“游客”的问题。

二、活动的实施过程

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题选得合适,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积极性,能较好地帮助他们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但是,职高学生学习自觉性、主动性相对欠缺,要真正开展好这一活动,发挥活动课应有的作用,困难还是很多的。因此,教师要加强学习过程的管理,否则,探究性学习就只是一个提法而已,起不到真正的作用。

整个活动过程大致应该包含以下几个环节。

1.提出要求。

教师提出的要求应明确细致,如活动小组的组建、工作任务的分配、工作的进度等都要作出具体的安排,最好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作为学生行动的指南。

比如,“收购父亲(母亲)的一天”这一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围绕“加深学生对未来工作意义的理解和对任何劳动的尊重”这一学习重点,对学生提出如下要求:(1)观察、记录父亲(母亲)一天的工作,并制作完成一张他(她)的作息时间表。(2)和父亲(母亲)做好交流沟通,询问并记录他(她)年轻时的梦想。(3)分析思考,父亲(母亲)有没有实现他(她)年轻时梦想的综合素质,剖析他(她)坚持现在这样一份工作的深层原因。(4)回忆、记录父亲(母亲)工作中最感动自己的一件事情或者一个片段、场面。(5)搜集父亲(母亲)工作时的照片、视频等音响资料,并配上文字说明,发到教师的邮箱。

2.搜集资料。

这个环节主要由学生独立完成,但教师也不能袖手旁观。教师可以通过组长定期了解活动进展,并进行必要的帮助。由于一堂课不可能展示每位学生的作品,因此各个活动小组首先要在组内展示、评选,必要时进行资源的整合,推选出最佳方案参加班级内的展示。期间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制作课件。

3.汇报展示。

这个环节是学生展示成果的重要步骤,要有序展开,并引进激励机制,表扬优秀。仍以“收购父亲(母亲)的一天”为例,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指派一至两位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依次展示五项内容。

4.探究讨论。

对学生展示的内容进行探究讨论,也是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通过讨论,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活动的意义。“收购父亲(母亲)的一天”主要应完成以下几个问题的讨论:从父亲(母亲)繁忙的一天看,收购他(她)的一天需要多少钱?现如今的生活状况是父亲(母亲)年轻时梦想的吗?父亲(母亲)一辈子的坚守和努力说明了什么?最后启发学生说出心中的感悟,并写下来与父母分享。经过讨论,学生能够认识到父母亲辛勤的劳动是因为有责任和爱支持着,进而加深对父母的理解,对劳动的尊重。

三、活动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在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方面确实发挥了一定的功能。相对于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意识,学生课前积极主动准备资料,课上踊跃参与;改变了课堂上教师是主角,学生是观众的状态,打破了以往沉闷的课堂气氛。学生在课堂上唱歌、说相声、朗诵,各显神通,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但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需要我们教师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研究,不断改进。

1.教师要把握好自身参与的度。

目前许多教师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在选题时基本上只体现自己的意志,不尊重学生的爱好和兴趣,不从生活和身边的事中寻找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而是根据成年人的想法把一些脱离学生实际的课题强加给他们,不让他们自主地选择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个开放性的课程领域,它要面向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否则,这样的活动是无价值和无实效的。对此,教师既要把握大的方向,又要广泛征集学生的意见,使所选的课题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意愿。

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有些教师对学生作了过于细致的指导,从每个环节的安排到每个学生的发言都作了周密的布置,而有些教师则对学生的指导过于粗放,只负责选题,提几个活动要求。前者,教师管得太多,指导得太多,使活动过于程式化,不利于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也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后者,课堂上可能也很热闹,但学生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对活动目的理解不深。教师参与实践活动,干涉过多或过少都不能很好地发挥该课程应有的作用,因此,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对于高中学生,教师不必做他们的领跑者,更不能做替跑者,而要做一名陪跑者,遇到岔路大家商量着走。

2.教师要细化实践活动的岗位,扩大学生的参与面。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总有一些学生无所事事。准备阶段,他们不主动收集材料,汇报展示时,因为总是由小组中最活跃的学生来完成,一次活动下来,这一部分学生似乎游离在综合实践活动之外。综合实践活动应该面向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应该关注普通学生的现实生活,而不应成为部分优秀学生的“特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教师可以细化实践活动的岗位,尽量让每位学生都有事情可做。比如,表演《雷雨》,能上台表演的只占班级中的少数,这时我们可以让一部分学生负责借服装、搬道具、配背景音乐等。在“别让地球再哭泣”的实践活动中,根据班级大小分组活动,让有些学生负责拍摄或查找环境污染的照片,有些负责为照片拟标题,或撰写解说词,制作课件,上台展示并演讲等。总之,教师要充分挖掘每一位学生的特长,给每一位学生一个尽情展示的舞台。

3.活动内容的选择要多一点职教元素。

新大纲规定:组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要“从相关职业的实际需要出发,选取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模拟职业情境”,为学生形成未来工作应具备的语文能力提供实践的平台。因此,我们要多设计一些与专业、职业特点相结合的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像“尽显祖国大好河山”这一实践活动创意就很不错。另外,创设应聘面试、服务礼仪的场景也值得一试。

虽然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尚处于尝试阶段,但只要我们不怕失败,勇于尝试,定能使它成为课改的一个亮点,使语文课不但成为学生欢迎期盼的课,而且成为实用的课,在培养学生“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语文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方面发挥语文大课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倪文锦.中职语文教学新大纲辅导.百度网.

[2]童启福.语文活动与语文学习.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1.

[3]本校语文教师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案例.

上一篇:二语习得研究中的词汇深度知识测试 下一篇:一代移民与二代移民的文化认同感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