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速生泡桐栽培技术

时间:2022-07-17 06:51:47

浅谈速生泡桐栽培技术

摘要:泡桐树以其速生、见效快,为林主或林农所喜欢。其特有的材质性能以及价格相比其他用材树种低廉,为林产加工企业所青睐。但在生产中,因为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原因,造林成活率低,造林不成林,成林不成材,甚至造林失败的情况常常发生。文章从泡桐生长条件要求,选地、整地,品种选择,造林时机,栽植方法,树木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泡桐栽培技术,可操作性强,实用性强。

关键词:速生;泡桐;栽培技术

一、引言

泡桐树原产我国,是速生喜阳树种,泡桐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耐旱,是理想的速丰林。是平原绿化,营造农田防护林,四旁植树和林粮间作的重要树种。泡桐经济价值极高,生长快,成材期短、材质好、用途广。泡桐木材是我国主要的出口商品之一,叶、花、果、树皮及木材均可入药。木材具有防潮耐腐、不翘不裂、轻软隔热、导音性强、花纹美观、易加工、不易虫蛀和燃烧等特性,是很好的家具、建筑、工业、国防用材。在营造杉树、湿地松等针叶林树种时,采取针阔混变泡桐或营造泡桐防火林带,对森林防火极为有利,因此,为人们所喜爱。特别是建筑用材的高速发展、箱包皮具行业、木雕工艺行业等对泡桐的需求日趋上升,营造速生泡桐树种成为林农脱贫致富的首选树种。特别是低丘山地和平原沙质埌土地区的林农,营造速生泡桐的积极性日趋高涨。但在实际生产中,因为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原因,造林成活率低,造林不成林,乃致造林失败的情况常常发生。

为使速生泡桐,造林成活率高,真正做到造林成林,成林成材,达到速生丰产的目的。我们通过走访大量的造林户,对比不同立地条件,以及造林管理过程中所采取的技术含量程度的不同,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并于2008年2月,在江西省新干县金川镇选择一块面积162亩的低丘山地,营造速生泡桐树种。2012年11月对该片林地采用随机布点抽样调查法进行调查,经实测计算,生长五年的泡桐,平均高11.3m,平均胸径28.2cm,最径34.6m,亩产量60株。亩产蓄积量24.36m3,按出材率65%计算,亩产木材15.834m3,以泡桐现行价650元/m3计算,亩产值可达10292.1元。五年投资费用按现价计算,包括苗木费200元,整地费500元、打穴费60元、施肥费250元(含三元复合肥、石灰、稻草、猪牛拦粪等)、栽树费15元、抚育管理费700元、病虫害防治费200元(含防治工资、农药)、其他75元,合计每亩约2000元。收入与投资相抵,仅木材一项可每亩获纯利8292.1元。加上套种农作物收入,每亩可获得纯利上万元。

现将我们营造速生泡桐的栽培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二、泡桐生长条件要求

泡桐是我国的特产树种,分布很广,大致分布在北纬20°-40°、东径98°-125°之间,泡桐树适宜生长在海拔1200m以下的山地、丘陵、岗地、平原生长良好。耐干旱能力较强,在年降水量400-500mm的地方仍能正常生长,但不宜在强风袭击的风口及山脊处栽植。泡桐树喜光,不耐荫蔽,多栽于四旁,在土壤肥沃、深厚、湿润但不积水的阳坡山场或平原、岗地、丘陵、山区栽植,均能生长良好。

三、选地、整地

第一,选地。宜选择土壤深厚、土层疏松、排水良好、肥沃砂质壤土或坡度15°以下的红壤坡地,不宜选择低畦积水处或风大的山谷阴坡地带。

第二,高标准整地。使用挖土机沿水平带方向作业挖垦山场,并按设计行距,挖垦形成2.5m-3m宽的条带,将林地上滋生的杂草、灌木一层层翻埋地下,并使条带外沿稍高于条带内侧便于保水,但不致于积水于条带上,有利于日后套种豆科类等农作物。

第三,合理密植。每亩667m2按株行距3m×3.7m,栽60株苗木,保证日后尽早郁闭成林、减少抚育强度,形成良好干材,7-8年可速生丰产达到采伐要求。

第四,大穴、施足有机肥。按设计的株行距打穴,要求穴1m见方,深80cm,待穴土风化20-30天后,每穴放入生石灰2斤,起到杀菌及中和土壤酸性的作用,然后每穴放入5斤-10斤稻草,起到改善土壤结构作用,每穴施腐熟猪牛栏粪1—2担,增加有机肥料,并施三元复合肥1—2斤,上述材料和肥料均做到分层盖土放置,最后将穴土回填满形成饱子形。这道工序要求在12月中旬前完成为好。

四、埋根培育优质壮苗

育苗地选择土壤深厚、肥沃、背风向阳的埌土或沙质埌土作为苗圃地为好,采取高20cm左右的高床育苗,选用1-2年生苗根,切成10cm左右长的根条,且苗根粗在1cm以上为好,采取直埋苗根,或露出1cm左右的苗根,以利发芽出叶。埋根株行距常为0.8-1.0m×1m,施足基肥,在泡桐苗木速生阶段的6-8月份,及时追施尿素等速效肥料,以保证其快速生长对营养的需求。

五、适时造林栽树

第一,选择良种壮苗。选苗、购种是确保泡桐品质的关键环节。需要认真对待、不可随便采购。泡桐树育苗方法很多,品种繁殖的,用工量多,易变态,不可取,用扦插繁殖成活率低。采取母本繁殖,埋根种植,苗木稳定性好、健壮、成活率高,易管理,关键还要选好品种。目前市场上有江苏林科院“苏桐三号”、河南林科院“9501”、“9502”等优良品系,都比较稳定,生长迅速,干形通直、枝下树干高、适应性强,是适宜推广的优良品系。在营造泡桐时,调苗宜选择离造林地点近,品种来源清晰的生产苗围或生产基地,以减少盲目调苗、运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第二,选择有利时机栽树。一般1月-2月中旬栽植泡桐苗木比较适宜,此时气温低、树液流动性差,栽后易成活。2月底后随着气温上升,树苗开始萌芽长叶,栽植成活率要低。

首先,起苗要及时,尽量随起随栽。选择阴天或晴天,但以阴天为好,及时起苗,及时装运,及时栽植;其次,选苗,选择地径2cm以上大苗,最好3cm以上,保证苗木成活和生长势良好;再次,截根、截干。栽植时,对于过长的主根或须根要截短,并对主干截干造林,截干时,做到刀锋锋利,一刀成功、切面光滑,保留干长从基部算起6cm左右为宜,并对苗木切面用托布津、多菌灵、敌克松等杀菌农药消毒处理;第四,栽植。对截干后的苗木,做到当天截干,当天栽植完。栽植时将苗木栽紧栽实,并回填满土,以防积水造成烂根。栽植后使截干苗木露出土面1-2cm为宜,有利于发芽,并保证日后枝叶吸收水分充足,同时萌发的新技条通直。

六、生长期管理

第一,保成活。对栽下后的泡桐苗木及时喷洒一次托布津、多菌灵或敌克松等杀菌剂。防治、杀灭树苗周围环境的病菌。进入3月份雨量增多,要防止穴土下沉造成苗木栽植点下沉而积水引起烂根现象。及时回满土壤,并排除树苗附近低畦处的积水。

第二,套种豆科类等农作物。在树苗空隙处,套种大豆、花生、芝麻、土豆、百合、草珊瑚等作物。通过松土除草,有利于防止杂草、灌木生长、减少泡桐的抚育强度,起到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的作用。通过套种农作物等,同时增加了林地的经济收入。

第三,及时清除杂草、灌木。造林进入4月中旬以后,林地上的杂草灌木开始滋生,加上雨水增多、气温日趋升高,杂草、灌木生长加速,需要及时抚育管理。采取除草剂清除杂灌和人工全面松土抚育二种方法,保证树木得到充分的光照、水分、营养要求。造林当年抚育二次,次年抚育二次,时间分别在5月、9月进行,第三年5月抚育一次即可。

第四,病虫害防治。泡桐发生病虫害,通常在4-11月份,但以5-9月为泡桐病虫害防治关键时期。

泡桐病虫害常见有泡桐叶甲、蒲瑞大袋蛾、泡桐炭疽病等。防治方法:首先,营造生物防护林带混交林。营造泡桐树时,可采取每隔50-60m的距离,栽植一条宽约4-5m的苦楝、木荷等阔叶树种组成的林带,或者在泡桐林地四周栽植一条宽4-5m的针叶杉树林带,形成泡桐混交林,改变单一泡桐树种结构,形成泡桐林特有的小气候和环境条件,招引有益昆虫、鸟类,对防治泡桐虫害,减少虫口密度,阻隔病害发生和蔓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防治泡桐病害。泡桐病害常见有泡桐炭疽病、泡桐丛枝病、黑豆病等。以泡桐炭疽病为主。该病主要发生在新栽泡桐树的第一年,又以当年5月-8月发生危害严重,发生部位常在嫩枝、叶片、叶柄及小枝条上发生。在叶片上发生时,初期病斑点状失绿、后扩大为园形,呈褐色,周围黄绿色,后期病斑中间破裂,造成叶片早落。嫩叶叶脉受害,常使叶片皱缩成畸形。叶柄、叶脉及嫩枝上的病斑发生初期为淡褐色,园形小点,后纵向延伸,呈椭园形或不规则形,组织凹陷。严重的病株,病斑连成片,使嫩捎和叶片枯死。在雨后高温环境下,病斑上,尤其是叶柄和嫩捎上的病斑上常常出现粉红色分生孢子堆或黑色小点。对泡桐炭疽病,以预防为主,在5月、6月、7月各喷洒一次65%代森锌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一旦发生病害,及时连续喷洒上述杀菌剂2-3次;最后,防治泡桐虫害。泡桐常见害虫有泡桐叶甲、蒲瑞大袋蛾、小地老虎等。泡桐叶甲,又称泡桐金花虫、泡桐二星龟甲,幼虫、成虫皆为害泡桐叶片,啃食叶表皮和叶肉,残留叶脉,使叶片呈鱼网眼状,随后叶片变黄而干枯。成虫羽化后,常和幼虫同时发生,把叶片啃光,树叶焦黄,最后大量落叶。蒲瑞大袋蛾,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枝捎上的虫囊内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陆续化蛹,5月下旬成虫陆续羽化,卵产于雌虫袋囊内。幼虫孵化后叶丝下垂,遇到寄主后即吐丝做囊,背负行走取食,幼虫为害至11月时封闭囊口。

对于泡桐叶甲、蒲瑞大袋蛾虫害等防治方法,一是采取人工捕捉、冬春人工摘除袋囊。即在害虫发生初期,采取人工捕捉,或摇树振枝等方法,捕住害虫集中杀死。在冬春组织人工采摘树上的袋囊,集中烧毁,控制害虫密度;二是幼虫或成虫发生危害时,可喷800倍液敌百虫原药,或者在大树基干部位打孔注入2-4ML50%氧化乐果;三是在树冠投影,挖宽约20cm深15-20cm的环形沟,施入3%的呋喃丹颗粒剂,并浇水后回土填满沟。按泡桐大小一般每株用量20-300g不等。能有效防治泡桐害虫的发生和危害。

第五,抗旱。泡桐抗旱主要集中在7-9月份,此时高温天气。树木易缺水,造成死亡或生长不良。在抗旱过程中,以当年栽泡桐为重点。栽下泡桐的当年,抗旱好坏,将直接影响造林苗木的成活、生长以及生长势。对小面积造林地,水源条件好的地方,抗旱工作容易做到,可采取水泵皮管抽水喷灌等方法。但对大面积,上百亩、上千亩的造林地,水源极不方便的地方,抗旱工作相对困难。我们根据以往的经验。采取就地取材就地用的办法,组织民工在附近山场,割收铁芒箕,将其覆盖在泡桐树蔸周围。覆盖铁芒箕时,以树干中心1.2米直径,盖上厚20-30cm铁芒箕,并在树干中心处留出一个直径10-15cm的通气孔,抗旱效果良好。且覆盖铁芒箕在树盘下,难于长出杂草、灌木,日后铁芒箕腐烂也增加了土壤肥力。

第六,除萌整枝。泡桐栽下后一段时间,发芽长出新叶,对新长出的枝条,保留一株直立健壮枝条,其他的及时除去。次年长出的分枝,及时加以修剪,使树干干形通直,并在修剪后及时喷洒托布津、敌克松、多菌灵等杀菌剂,以防止病菌借伤口侵入,造成树木死亡或影响生长。

七、采伐更新

根据造林地的立体条件,树木生长情况及其生产经营者的目的,确定泡桐采伐期。一般生长好的泡桐树7-8年就可以采伐。采伐时间以秋冬季为好,有利于清理林地、杀灭病虫害,为来年留桩萌芽更新或留根萌芽更新创造良好的环境。采伐后的林地,做到及时全垦深翻整地,并及时种上红花籽或油菜等作物。减少次年杂草、灌木的生长,增加经济收入。

(作者单位:江西省新干县金川林业工作站)

上一篇:地方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的课堂教学改革思考 下一篇:预计负债相关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