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学生一起找回亲情

时间:2022-07-17 03:23:04

与学生一起找回亲情

摘 要: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都不可缺少,而且相辅相成。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在家长面前,在学生面前,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呢?本文将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谈谈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和家长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关键词: 家庭教育 班主任管理 沟通技巧

这是我班主任工作中一个真实的案例。这个案例常提醒我,老师要做好学生和家长沟通的桥梁。在学生的成长历程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分别担当不一样的重要角色,然而两者绝非毫无联系,相反,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从细处发现问题

小凌与母亲的问题,我是从他的作文中发现的。

“我不喜欢我的妈妈,她很懒,每天睡到九点十点还不起床,也不会做饭,从来都是奶奶给我做的饭,奶奶做的饭是全世界最好吃的……”

“最讨厌的是,妈妈只看重我的成绩,给我订很多不切实际的目标。”

……

初一那年,在小凌的作文里,我常能看到他对妈妈的种种不满,还有许多消极的念头,如“人生很无聊”、“不知人为何而生存”。

还记得准备接小凌这届初一之前,我对每个孩子的家庭都做了电话访谈。与小凌妈妈的倾谈,最使我印象深刻。小凌的爸爸妈妈长年在广州的周边城市工作,小凌从小就由奶奶照顾。他从小学就过着全寄宿的学校生活。这个自小在家外面长大的孩子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服从、离群、沉默、易怒……但尽管如此,我也能从小凌妈妈的语气中感觉到一位母亲对自己孩子的期望和疼爱。

然而,这些期望和疼爱,小凌是不知道的。在他的心中,妈妈有很多缺点,妈妈对他不好。我想,这种成见是源于他与父母的长期分离和缺乏沟通。我意识到,如果小凌与家人的隔阂长期存在,将会影响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他的人际交往,影响性格的健康发展。

小凌其实是初中生当中的一个典型。初中生正处于反叛的年龄,希望独立的潜意识让他们对家长的教育有种本能的抗拒。这种抗拒来源于自我意识的觉醒及个人世界观和是非观的逐渐建立,他们开始了解大人世界的一些不美好,并以此作为反抗的理由。因此,这个时期的孩子容易与家人产生意见分歧。有的孩子选择与家人正面冲突,有的孩子则选择背地里“决裂”――什么也不跟家人商量,我行我素。孩子与家长长期缺乏有效的沟通,对家庭关系、对孩子以后处理人际关系都没有好处。

二、用温暖融化坚冰

清官难判家务事。要改善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在教育孩子如何处理好家庭关系之前,老师先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

第一步:观察和了解。

开学之后,小凌表现出的比较明显的问题是:性格孤僻,脾气暴躁,班上的同学隔三差五就来投诉他。但我也发现小凌有一个优点――很喜欢阅读,尤其喜欢读中国古代的作品,阅读中的他是一个极为安静的男生。他也不喜欢惹是生非,往往是别人惹怒了他,他才会反抗。

小凌对妈妈的意见不会直接说出来。家人在身边,他更是一言不发。但每次作文,他都会借题发挥,大说妈妈的不是,写得洋洋洒洒,酣畅淋漓。在我看来,小凌对妈妈的“怨恨”其实正是他希望妈妈多关注、多理解的心声。

第二步:理解和支持。

我经常找小凌谈话,了解他的内心所想,并如实地告诉他同学们对他的意见。小凌对历史情有独钟,他对人的态度也颇有历史客观主义精神,只要跟他说实话,他就什么都能接受。对于小凌的所有行为,无论对错,我都表示理解,再和他一道分析哪些地方做对了,哪些地方做错了。

多次谈话之后,他对我的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开始时,跟他谈话,他就直挺挺地站在我旁边,居高临下地俯视我,什么话也不说,待我说完之后,就面无表情地离开。慢慢地,他的态度软化了,愿意坐下来和我谈,偶尔也发表意见,有时甚至会主动找我反映问题。我知道,他开始信任我了。

三、家长配合抓住时机

得到了小凌的信任,我就开始充当起他和家人之间沟通的桥梁。

我与小凌妈妈、小凌奶奶经常联系,了解小凌在家的表现。由于一直受奶奶照顾,小凌对奶奶要顺从一些,在多次谈话中,他也透露自己喜欢奶奶多于妈妈。只是他的态度无论对谁,永远都是面无表情,冷冷冰冰。

有一次,小凌忘记带体温计回学校晨检,他打电话给奶奶,叫奶奶送过来,但当晚狂风暴雨,小凌奶奶犯难了,问我如何是好。我不忍心一位老人家在风雨中来回奔波,就跟小凌奶奶商量好,把我家的体温计拿给小凌,就说是奶奶拿过来的。

第二天一早,我就把小凌叫到办公室,假装生气地把体温计给他,告诉他昨晚奶奶冒着大雨赶到学校,来到的时候已经十点多,晚休铃已经响过了,为了不打扰他,才托我把体温计给他。我还严厉地批评了小凌,说他一点都不顾及奶奶的感受,只顾自己没有体温计会被扣德育分。我说得十分激动,小凌有点不知所措,我见势就说:“马上打个电话给奶奶,跟她老人家说声‘谢谢’。”这回小凌一点也没有推托,立刻走到电话旁,我也很识趣地走了出去,留他一个在办公室。等我在教室溜达了一圈后,回到办公室,见小凌刚放下电话。他低声跟我说:“已经打电话了。”我看见他的眼里闪着泪光,我心里很欣慰――终于敲开了这块顽固的石头。这一堂真实的感恩课上得很成功。感恩,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家人之间的隔阂往往就是由一次感恩而消融的。

当晚,小凌的奶奶告诉我,那是第一次听孙子说“谢谢”。初一第二学期结束时,学生要搬宿舍,小凌全家都出动了,小凌主动拿重的行李,看见奶奶手里东西很多,就马上帮忙提着。老人家嘴里说着“不重不重”,脸上乐得笑开了花。

四、以亲情的名义进行引导

一天中午,班上一个同学气喘吁吁地跑到我跟前,说:“老师,不好了!小凌发脾气,一拳打到水泥柱上了!”我听了吓一跳,连忙跑去教室。教室只剩他一人,在自己的位置上低着头。我问刚才那同学,小凌怎么会这样。那同学说,可能是因为他的数学测验没考好。

好家伙,没考好就拿自己出气?他什么时候这么在乎自己的成绩了?

我让那同学先回宿舍,把小凌叫到教室外,问他:“你刚才怎么了?”

“没什么。”他好像没事人一样。

“你的手都肿了,你以为老师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其实我什么也没看到。

他知道自己形迹暴露了,但还是心有不甘,一副“不用你管,你也管不着”的样子说:“发泄一下而已。”

“发泄什么呢?昨天的数学没考好?”我试探着问。

他有点吃惊:“你怎么知道?”

我怎么知道的并不重要,我最想知道的是,他为什么突然对自己的成绩这么紧张。他一向是“逍遥派”,从不在乎自己的成绩,为何如今一反常态。问了他很久,他才吞吞吐吐地说,因为妈妈给他定了目标,说达不到目标,就不让他玩电脑。

“我妈真的说得出,做得到。上次我没理她,结果她还真把电脑锁起来了。”

不错,教育孩子就是要“说得出,做得到”,这样才能收到教育效果。

我问小凌:“你现在发脾气,是因为不能玩电脑吧?”

小凌想了想,说:“也不全是,只是觉得自己很差劲,连这小小的目标也达不到。”

我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要实现目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尤其是你,以往一向对自己没有严格的要求,现在一下子要达到你妈妈给你制订的目标,当然不容易。我十分赞同你妈妈禁止你玩电脑,因为就你目前的学习情况来看,你真的不适合玩电脑,容易沉迷。”

他不说话了。我鼓励他说:“你现在觉得自己差劲,知道自己的不足,就是一种进步了。只要你是尽了努力,相信你妈妈会知道的。我也相信,只要你一直坚持下去,你妈妈给你制订的目标也终有一天会达到。与其在这里发自己脾气,倒不如认真检讨这次测验的失败教训,珍惜时间,继续努力。”他重重地点了点头,一声不吭地回到自己的座位,做起作业来。

当晚,我把这事告诉了小凌妈妈,她听了之后,很心疼,甚至检讨自己给孩子定的目标是不是太过分。我安慰她说,小凌知道妈妈是为他好,他并非发妈妈的脾气,而是发自己的脾气,证明他开始要求自己进步了。这是孩子成长的表现。家长给孩子期望的同时,更要肯定孩子的努力,鼓励他们朝着目标继续前行。

听说,那个周末,小凌回家后并没有受到妈妈的批评,虽然电脑依旧不能玩,但妈妈表扬了他的进步。其实,小凌也是很在乎妈妈对他的看法的,实现不了妈妈心中的理想,小凌也会有愧于心。

五、不知不觉的转变

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放暑假时,小凌妈妈打电话给我,说小凌愿意参加给他安排的暑假实习活动了――其实就是去小凌父母的工厂实习――虽然只能做些简单的活儿,但他做得很认真。

现在小凌的生活全由妈妈照顾,因为奶奶年纪也大了。每到周末,小凌妈妈就开着车过来接小凌,回外地的家里去。开学以来,小凌也还像以往安静,但学习上明显专注了,脾气暴躁的情况也没出现过。开学刚几天,我还发现他下午放学之后仍然留在教室做作业。当时,我为小凌的进步感到兴奋,于是拿起手机,从窗外拍下了那一幕,并且马上把照片发给了小凌妈妈。过了许久,收到小凌妈妈的回复:看见小凌的进步,感到很欣慰。

小凌还在班里交了好朋友,课余时间经常看见他们一起打球、讨论问题。我偶尔也打趣地跟小凌说:“这个学期好像成长了不少。”他总是谦虚地说:“哪有哪有……”可他的眼里早就充满了自豪的神情。

最近的一次作文,写家庭小风波。小凌写他与妈妈的一次矛盾,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回他在结尾处作了深刻的反省:

现在回想起这件事,依然让我十分愧疚。其实,妈妈是爱我的,对我的严厉,也只是想让我成才。

母爱,是永不熄灭的阳光,不断给予我们温暖。

妈妈,我爱您!

这份亲情一直都在,只是孩子偶尔迷失了方向,老师可以带他找回那份亲情,让他重新认识身边的亲人,让他在以后更长的路上相陪相随。

参考文献:

[1]丹尼尔・戈尔曼.情感智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3.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少年部.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报告集[R].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上一篇:让学生在爱的包围中健康成长 下一篇:班主任如何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