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学校有关的法律法规范文

时间:2023-09-26 17:48:58

与学校有关的法律法规

与学校有关的法律法规篇1

关键词:高校;学生;法律关系

英国学者帕金说:“大学对一切都进行研究, 就是不研究它们自己。”[1]由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法律缺位与断层,致使高校管理的实践进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新旧法制观念的碰撞和权利冲突;学校的教育管理权与学生的权益之间的碰撞冲突已成为不可回避的事实。试图借助高校与学生这个有利的载体,进而剖析二者之间权益关系,力图提出规范和协调高校管理与学生权益之间关系的路径。

一、高校学生管理法律纠纷的根源

(一)教育体制与教育法制的缺陷是根本原因

长期以来,关于高校的性质及法律定位非常模糊;现行法律对高校的法律地位缺乏明确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高校的主体地位难以确定,特别是在行政诉讼中,法院往往只能根据中国《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认为高等学校是“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法律赋予它行使一定的行政管理职权”,因而对学生实施具有行政性质的行为,学生可以将这种行为视为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这样,高校才作为行政诉讼适合的被告主体,被纳入行政诉讼制度的监督范围。在一些诉讼中,法院可能会因为没有法律依据而以主体不适合为由不予受理或驳回原告的起诉。实际上,中国现在教育领域大多沿用行政法规和规章,至今仍缺少对作为行政关系内部相对人的明确的司法救济途径。而已有的《高等教育法》对于高校招生、学籍管理、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以及违反这些权利和义务关系所应承当的法律责任等则无具体的操作细则,这是导致近年来高校与学生间法律纠纷凸显的根本原因。

(二)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不明确是重要诱因

按照《民法通则》理解,高校属于事业单位法人,而这种民法上的称谓,却把高校与学生管理纠纷纳入民事诉讼而排除在行政诉讼之外。对于高校与学生的关系,中国深受“特别权利关系”理论影响,并据此创设了“内部行政法律关系”。内部行政法律关系是否具有可诉性,哪些行为具有可诉性,一直争议颇多且未体现于法律明文规定。司法实践中,各地法院按照自己的理解,对于侵犯学生权益的案件有的受理并作出判决,有的却以“不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为由驳回,出现了模棱两可和不确定的现象。

(三)学生法制观念的增强是纠纷产生的催化剂

学生法制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增强。现在,学生已将自己与校方摆在平等的法律地位上。学生不再认为使命问题都是自己的思想问题,而是学校与学生双方可能存在的违法问题。依照这样的思维方式,学生在与学校有了纠纷后首先想到的是学校有无过错,应承当怎样的法律后果。因此上述诉讼案件最终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如何做到依法管理,高校在处理学生各类事件中必须站在法律的高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

(一)中国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定义选择

中国《教育法》、《高等教育法》颁布后,高校作为独立的教育机构法人,依法获得了“自主管理”的权利。近年来不断出现的学生因其权益受到损害而与高校对簿公堂的现象,反映了在高校与学生在管理过程中合法权益间的碰撞和冲突。

1.从高校是一种教育机构、学生是受教育者来看,高校与学生是教育与受教育的关系,中国《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对于高校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权利义务都分别作了规定。

2.从高校是一种组织系统,学生是其组织成员的权利义务和地位区别来看,高校与学生之间又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即高校与学生的关系一般由高等学校的章程和规则加以规范,法律规定学生应遵守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

(二)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的内容

法律关系即受法律调整而在当事人间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的内容核心便是其权利和义务。高校作为公务法人,它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经修正的特别权力关系,其内容表现如下:

1.高校对学生的权利。中国目前高校权利主要有《教育法》第21 条规定的授予高校颁发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的权利《学位条例》第8条、第11条、第17条规定的授予高校学位评定、授予权等;《教育法》第28 条规定的按章程自主管理,组织实施教学活动,招收学生或其他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及奖励或处分等权利。

2.高校对学生的义务。权利与义务是对立统一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高校对学生的义务就是学生对高校的权利,如《高教法》第59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等。

3.学生对高校的权利。高校为寻求效率和建立权威,也会形成自身利益,为防止这种倾向超越合理限度,必须对学生权利加以明确,高校学生主要享有学习自由权、参与学校管理权、申诉权、起诉权、物质帮助权、隐私权、获得资格评定权、教育教学活动参与权等。

4.学生对高校的义务。它表现为高校学生接受教育所必须履行的超越基本公民义务以外之义务部分,其履行是为了保障大学生学业的完成和高尚人格的塑造。如《教育法》第43条规定:受教育者应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遵守所在学校的管理制度等。

三、高校学生管理应遵循的法治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

目前,高校学生管理立法严重缺位, 只有《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学位条例、职业教育法等五部法律、十几部法规。因此大量的“校规校纪”由高校自行制定, 甚至有的高校将“校规校纪”下放到具体工作部门。而高校创设的许多规章制度与上位法或法律的精神相抵触, 对一些重大事项, 如关乎教育权的不予录取、开除学籍、不颁发毕业证和不授予学位等应由法律规定的事项, 也没有遵循高校规章制度不得创设, 应遵循法律保留的原则。

(二)合理性原则

在高校学生管理中遵循合理性原则, 即在制定学校规章制度及对学生处理时, 要客观、适度、合乎理性,必须在合理的自由裁量的权限和幅度范围内,不要一味站在自己角度, 只寻求管理便捷, 而应同时站在学生立场角度上, 注重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2]。但目前国内众多高校学生管理制度过于严格、死板,不求灵活变通,麻木采取一刀切,从重处罚,缺乏人文关怀。因此高校在制定规章制度时, 要充分考虑本校的实际情况, 制定出合乎理性校规校纪制度, 依法行使裁量权限。

(三)正当程序原则

行政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即一定的时限、顺序、步骤、方式等的要求。法律规定的程序是保证行政行为正确实施,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重要方面。正当程序是行政行为合法有效的要件之一。1999 年7 月,北京大学1996届博士毕业生刘燕文经过近三年的奔走终于将母校北京大学诉上法庭,理由是北大滥用行政管理权,不颁发毕业证书、拒绝授予博士学位,违反法律正当程序原则,侵犯了他的合法权利[4]。因此,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引人正当程序原则,不但可以增强高校在学生管理中的透明度, 限制教育管理者主观臆断和姿意骄横, 还可以为学生在受到侵害前主动制约权力提供救济保障。 转贴于

四、规制高校管理与学生权益之间关系的路径

(一)建立健全高校规章制度

高校规章制度是高校为了组织和管理各项行政工作,按照一定程序制定的在全校范围内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条例,规定动作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高校规章制度是有关法律法规的延伸,是中国教育法律体系的重要补充, 因此,高校管理部门在起草规章制度前,应就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在起草过程中,起草部门应广泛听取或征求有关部门、教职员工、学生各方面的意见, 在规章制度的审查阶段,要严格遵循法制统一的原则上,保证规章与现行的国家法律,法规的原则精神相一致,不得与法律或国家的有关规定相抵触。

(二)完善高校学生管理法律救济机制

“无救济则无权利”是一句古老的格言。单凭司法救济途径无法充分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国外许多高校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学生申诉制度及具体的操作规范, 并把学生申诉制度纳入学校管理体系当中。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学生申诉制度与司法救济互动的良性机制。为学生的申诉表达,创造一个更加全面、完善、及时和人性化的法律救济平台, 而学校层面对学生的申诉表达要充分重视, 以便有效地调解校方与学生的纠纷。

(三)提升高校校管理者的法治意识和服务意识

依法治校首先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树立依法治教,依法管理的思想,完成从“权力本位”的转变,真正把教育,管理学生和维护广大学生的正当权益结合起来,所以,高校学生管理者必须熟悉与学生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高校应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管理工作者法律知识的培训和法律意识的培养,真正做到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权利,有效地防止高校教育纠纷的发生。确保高校和学生之间和谐的发展, 真正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5]。

(四)规范高校法制程序

要切实组织师生员工认真学习国家宪法及其他重要法律,加强法制教育,并将法制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序列化和系统化。高校尤其要着力提高党政管理者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这是推进高校依法加强学生管理的保证,也是高校能否建立依法治校良好环境的关键所在。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的宣传舆论手段,大力加强法制教育,力图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工作,是“依法治校”深入人心,创设良好的遵章守法舆论氛围,为积极推进依法加强学生管理提供思想保证。

参考文献

[1]湛中乐.高等教育与行政诉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32.

[2]张凤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5.

[3]张学亮.法学视野中的高校学生申诉制度[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

[4]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严皓.论高校学生管理与权利救济的平衡[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21).

[6]欧仁山.论高等学校对司法审查的回应[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4).

与学校有关的法律法规篇2

关键词高校 学生管理 法制化 法治化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1 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与法治化的涵义与关系

法制化,即指国家和社会的基本关系和主要活动经由法律制度规范、调整和保护,在法律的规范和保护下发展的过程。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是指国家通过教育立法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实行干预和调控,教育行政部门行使管理职以法律为主要依据,教育管理者解决教育问题诉诸于法律。

法治化是一种“法律至上”、“法律主治”的社会状态。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就是要按照国家、教育部门等相关法律规定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简言之,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是制定完整教育法规范体系,健全的法律运作机制以及相关的保障制度。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就是要在运用这些法律来治理事务,法制化是法治化的基础、前提条件,法治化是法制化的具体实践。

2 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与法治化的原因

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与法治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并且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社会原因,是社会民主、法制发展的必然。

第一,教育法律思想由来已久。教育法律思想早在古希腊时就有,柏拉图最早在其名著《理想国》中阐述教育法律思想。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50年代,世界各国进入教育立法的时期;1957年德国学者黑克尔撰写的《学校法学》一书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教育法学著作。我国教育向来强调人治不重视法治,但教育法治思想和法治实践却一直存在。如韩非就曾提出“以法治教”的主张,并从中央到地方设吏师,保证国民的法治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悠久的教育法律思想给教育的法制化与治治化提供了沃土。

第二,教育法制与法治意识日益增强。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随着政治、经济改革的推行,教育亦不能像以往一样仅靠行政命令或人治来发展。这样,教育的法制化和法治化就成为政府和全社会关心的重要课题。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至今,我国教育法制化和法治化经历了起始、发展、深化等阶段,法律理论研究日益丰富,法制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法律实践也逐步得以实施,人民的法治意识日益增强。

第三,学生管理实践中案例频发。在全社会快速推进法治化进程的大趋势下,人们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大学生也不例外,而且更注重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故此近些年大学生为维护自己的权利状告高校的案例时有发生。如:1998年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管理不当,,侵犯其受教育权案;1999年刘燕文诉北京大学滥用行政管理权,不颁发毕业证书,拒绝授予博士学位案;2000年余丹丹诉襄樊学院勒令其退学处分无充分理由和法律根据要求案;2000年张某诉华西医科大学不授予其博士学位案;2001年王某诉武汉理工大学不授予其学士学位案;2003年董斐诉郑州大学请同学替考“勒令退学”案等。这些案例为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敲响警钟,同时也给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与法治化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

第四,较为完善的教育法体系。随着教育法律研究的不断推进,我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育法体系。它由教育法律体系、教育法规体系和教育规章体系构成。教育法律是指《宪法》中关于教育的条款,我国教育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单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教育法规则由行政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及地方性法规如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办法等构成;教育规章包含行政规章与地方性规章。较为完善的教育法体系为实施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与法治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3 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与法治化存在的问题

第一,法规、规章与法律存在冲突。地方性法规、规章与国家法律抵触的这种法律规范相互打架的现象,就是学术界通常所说的法律冲突。法律冲突是“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面临的又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在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与法治化过程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新的《婚姻登记条例》规定:允许在校大学生结婚,但由于在校生结婚给学生管理带来一系列问题,有些高校校规限制大学生结婚;又如《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与《高等教育法》冲突等。

第二,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不强。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新思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得到空前发展,过去高度强调意志统一、集中统一管理和学生的服从的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应大众化阶段的高校学生管理形势。但这种传统习惯根深蒂固,导致管理者法律意识淡漠,较少用法律的原则和精神管理学生。具体表现在:片面强调严格管理,片面强调学校的权力,从而忽视了学生权利的保护;将法制与严格管理对立起来,认为遵循法治原则,就是放松管理,就会放任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这些认识与现代法治观念相悖。

第三,未理清高校与学生间的关系。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和学生的关系由原来单一的行政管理关系逐步向复杂化方向转变,而管理者却较少从法律角度认真思考学校与学生的关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些学者提出要重新审视高校和学生之间存在的法律关系,基于二者关系的复杂性,目前尚未形成能够全面准确描述二者关系的理论研究成果。主要观点有特别权利关系理论、教育契约关系论、行政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与民事法律关系并存等,但这些观点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维护学生自,强调学生权益,主张司法程序介入高校学生管理,倡导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与法治化。

第四,管理程序不够规范。现实高校学生管理中,有很多程序不清,不够规范的地方。比如,学校在对学生做出行政处分时,学生的知情权、申诉权、如何调查取证等都没有比较详细、严格的规定,这样都可能造成对学生权利的侵犯。学生寻求救济的途径还很不顺畅,各种救济手段未得到有效的运用,学生遇到问题时诉之无处、无门,造成大学生的权利无法得到及时的维护。

4 改进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与法治化的措施

第一,加强立法工作。目前,我国虽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育法体系,但在有些方面尚存在空白;另外,教育法规、规章与法律存在冲突。学校内部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冲突是目前侵犯学生权利,引起法律纠纷最主要的原因。从法律的位阶上看,学校内部规章制度的位阶是最低的,其效力也是最低,只要与法律、法规、规章相冲突,均属无效。实践中学校内部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规章冲突的案件均有,但最多的还是与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冲突最多,这有待于加强立法工作。对学生的管理中, 必须依法制定全方位的规章制度,并对现有的规章和条例进行清理和修订,过去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改革成果应继承,同时要充分考虑整个社会法治的进步。

第二,提高法律意识。近年来,教育法律纠纷频频见于报端。纠纷的实质是教育者法律意识的淡漠和学生日益崛起的主体权利义务之间的冲突,是关于学生权利的法律规定与学生管理制度中不当因素的冲突,冲突的焦点是学生或学生的权利是否得到尊重或侵害。减少、避免、解决教育法律冲突的必由之路是:教育者和学生都要学习、理解、掌握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条文和实质,按教育法科学地管理和教育学生;依教育法科学的学习。做到教者、学者均知法、守法、护法。

第三,树立服务意识。教育者应该充分认识到与学生法律关系的变化,找准与学生的法律关系,适时调整角色地位,保护学生权利,树立服务意识,做好服务工作,热忱为学生服务。大学生智商高,知识面广,观念更新周期短,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教育者要从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的观点出发,既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来规范、管理、教育大学生,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法律地位,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第四,规范高校管理行为。2005年颁布实施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新《规定》依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遵循“育人为本,依法建章,规范管理,加强监督”的原则,对原《规定》进行了全面的修订。新的《规定》把学校管理的自由裁量权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对于保护学生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工作职责、范围,管理者的权限、义务,完善法律监督机制体系,规范了高校的管理行为,依法行事。

第五,完善学生救济机制。一是要按照法律的规定,禁止侵犯学生权利行为的发生;二是建立学生申诉制度,使学生权利得到救济,三是进一步明确司法审查介入高校的教育管理活动的权限、程序,在维护高校的自主办学权和保障学生的基本权利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从而更好地维护学生的各项合法权益。司法审查对大学管理的介入不仅是完全必要的,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规范管理权利,更新管理观念,促进高校管理的法制化和法治化。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学生管理工作的成效,关系到学校的稳定与发展。但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高校与学生的关系由原来单一的行政管理关系逐步向复杂化方向转变。为适应这种变化,高校必须更新管理理念、改进管理方式和完善管理制度,加强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与法治化,才能促进高校的长期稳定与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冕.明晰法律关系,促进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报,2008(1).

[2] 吉志鹏.大学生受教育权的法律救济[J].民主与法制,2005(11).

[3] 付红梅.大学生受教育权及其保障[J].南华大学学报,2006(4).

[4]张静.论高校对学生的管理权与学生受教育权的冲突和平衡[J].河北法学,2005(2).

[5] 陈宗波,陈祖权.论高校自治与大学生受教育权的保护[J].扬州大学学报,2005(6).

[6] 黄崴.教育法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与学校有关的法律法规篇3

[关键词]校规;高校被诉;高校;学生;法律关系

2005年,重庆师范大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其在校内公示的《重庆师范大学学生违纪处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称《处理规定》),有一条引人注目并且在师生中反响强烈的规定――“、、、二奶、二爷、,予以开除学籍”。据悉,引起争议的规定列于“有损大学生形象,有损社会公德,造成不良影响”的名目下,其内容出去上述外,还包括“骚扰他人”、“留宿异性”、“歧视残疾人”等行为。

针对这一事件,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学校有没有权利制定这样约束学生思想道德的校规,并且以此为凭证开除学生学籍?从而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明白,搞笑的法律地位是什么?学校校规的法律地位和合法性为何?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到底是怎样的?

一、我国高校的法律地位

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案、中央美院开除事件……近年来,社会上不乏因被高校处以处分,不服而向法院提起上诉的案件,不同的是有的以高校为诉讼对象,有的则以教委为诉讼对象。那么,高校的法律地位到底是什么呢?她有没有权利对学生做出开除学籍等处分呢?

针对此问题,学术界有诸多观点,而众多观点的争议点大多集中在――高校到底是不是行政主体,她是不是在行使公权力。

行政主体指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相对人互有权利义务的另一方,是一起行政法上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而独立行使行政权力并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它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高校作为公共教育的事业单位,显而易见地不是行政机关,那么她是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吗?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和规章授权情况,被授权组织可包括:行业性行政公司、事业单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有关的技术检验、鉴定机构。1996年5月15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它授权了公立学校及其他公立教育机构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学位等方面的管理。可见,作为事业单位,同样可以成为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主体。同时,教育行政部门作为行政机关承担着对高校进行管理与指导、提供财政支持以及对高校教学质量进行评估与监督等多项职能。所以说,对于高校法律地位的界定,要从起行使权利的角度出发,即高校在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授权的行政职能时享有行政权力,是行政主体,而在非行使行政职能的情况下,不是行政主体。

那么,高校在作为行政主体时,享有哪些行政权利能?

针对上述案例,首先,高校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授权的招收学生和其他受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学位方面管理的权利。其次,将其权利细化,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62条的规定,“对犯有错误的学生,学校可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学籍六种纪律处分。”这是该规定中最受关注,也引起最多争议的一项。另外《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还规定高等学校具有学籍管理的职权,具体包括入学注册、成绩考核与记载、升级、留级、转专业与转学、休学与复学、退学、毕业等。

也就是说,高等院校作为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主体,具有其自主的高校管理权力和一定程度上的行政职权,从而以行政主体身份行使职权,同时,受教育行政机关的监督与评估指导。

二、我国高校校规的法律地位及其合法性思考

有上述可知,高等院校在法律、法规授权下视为行政主体,享有行政职权,而其中更是包括,高校可以根据宪法、法律自主制定章程,根据章程制定各种自主性规范,即视为法律授予了高校自,而高校校规则是其自最直接,也是最有利的体现。

显而易见,高校校规不可能是法律、法规、单行条例、规章,其不是作为行政法渊源而被行政主体的高校制定的。目前,各大高校的校规一般都是在原国家教委分别于1989年与1990年颁布的两部规章《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基础上自行制定的。其制定的一般目的,是行使《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授予高等院校的各项职权,并且起到一个教育性事业单位的作用,切实管理好学生在校的生活、学习。

那么,校规应该规定到何种程度,才是合法合理合情的呢?

刑法是最重的法律,其也是最低的道德要求。法律、法规越“重”,其道德要求就越低。那么照此规律,根据部门规章制定的,不能划归为法的校规,其道德要求自然比较高。那么,学校校规到底有没有权利涉及或者干预学生的私人道德?

如上述案例,“、、、、二奶、二爷”的现象,违反了我国刑法、婚姻法等法律,学校予以明文规定自然无可厚非,刑法中有“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一说,对于其他法律、法规同样可以拓展适用,那么对于“”、“考试作弊”等现象的禁止规定,是否有法可依呢?

过去,这一直是个空白地段,但2005年3月29日颁布,9月1日施行的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其中一些争议现象,比如代考、舞弊等现象,予以了明确规定,对五十四条中的七种情形,学校可以进行开除学籍处分。

这无疑给学校规章提供了法律支持,但是对于涉及私人的道德并且对他人并无损害的问题,如“”等涉及学生“性自由”等在传统中国文化来看比较难以接受的问题上,并没有提及或者对之做出严厉的处罚。但是,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六条第二款和第五款之规定:学生在校期间依法履行下列义务:(二)遵守学校管理制度;(五)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不难从此看出,《管理规定》中对于学生的道德水平是有要求的,只是没有将其细化,从侧面说,是将这项职能转交由高校自行规定,只是为其做一个大背景的铺垫,让其发挥其自。

不过,笔者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做些道德品质方面的规定是必要的,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毕竟是培养高品质人才的地方,倘若从此走出的学生道德败坏或者有不良习气,不仅对社会会造成不良影响,对我国人才的培养也是不利的。而这种一定程度,不仅要适应中国传统文化习俗、适应新时代的社会现状还要做到不违反法律、不与法律相悖,做到不违法、合情合理就是最好的。

当然,对于校规来说,其内容的合法合情合理固然重要,但程序上的合法也同样重要。

学校在实行校规前,应当将其草案予以公示,征求师生意见,体现其指定的民主性与公开性,也能在一定程度避免日后产生纠纷或者争议时,对校规内容本身合法性和理性问题的争议。

与此同时,对于《管理规定》中授予高校的五项处罚措施,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被予以处罚的学生对处罚应有话语权,对此《管理规定》同样有要求。该规定内容包括,学校对学生处分,应当做到程序正当、证据充足、依据明确、定性准确、处分恰当。学校在对学生作出处分决定之前,应当听取学生或者其人的陈述和申辩。学校对学生作出处分,应当出具处分决定书,送交本人。对学生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书报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被处分学生可以就取消入学资格、退学处理或者违规、违纪处分等处分想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申诉。对申诉结果不满,可以像委员会提出复查。若对复查决定仍有异议的,可以向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诉。

这不仅增加了高校校规的合理合法性,也是我国法制走向健全的有力一步。

三、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

对于高校与大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其实学者们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研究,其中主要包括以下观点:1、特别权力关系:2、行政法律关系:3、民事法律关系:4、民事法律关系与行政法律关系的综合:5、教育法律关系

虽然上文论述了,高等院校可以作为行政主体,但笔者认为,高等院校只有在法律、法规授权范围内作为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因此,笔者更倾向于高校与大学生之间为教育法律关系的观点。

高等院校与学生之间明显地不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他们之间是管理与被管理,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有上位对下位的地位。因此,他们之间不是民事法律关系,而是一种公对私的关系:他们之间也不是纯粹的行政法律关系,而是公法性质而系于教育关系而形成的一种教育法律关系。

参考文献:

[1]吴红缨,重庆师大“校规”事件引发高校自之辩[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

[2]方世荣,石佑启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武汉: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王一兵,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制:国外趋势和中国面临的战略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02(1):30-40

与学校有关的法律法规篇4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教育法律意识的提高?学校管教权在运行过程中开始出现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与学生合法权利相冲突等一系列教育法律问题。要想维护学校管教权的地位并有效发挥其作用?就应从国家、学校和学生等角度出发来寻求对策。

一直以来,学校管教权都是学校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正常进行的基础,也是学校保持良好氛围的有力保证。然而,近十多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制度的转型和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因学校管教不当导致学生状告学校的教育法律案件时有发生。学校管教权运行中的问题继而成为学校管理和教育法律的一个新热点。那么,如何界定学校管教权?学校管教权在现实运行中出现了怎样的问题?要解决学校管教权的运行问题有哪些对策?本文将对此作以探析。

一、学校管教权的内涵

要想理解学校管教权,首先要弄明白“管教”的含义。何谓“管教”?《汉语词典》中对“管教”的定义是“约束与教训”,还有的词典解释为“约束教导”。可见,“管教”包括两种行为,行为一是约束,行为二是教导(或称教训)。对于学校而言,其管教行为主要是指学校对学生进行的约束和教导。学校约束学生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学生在学习和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自治和自律意识,并以此为基础有效管理学生。学校教导学生是为了规劝学生改掉不良习惯或是惩戒学生的错误行为,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因此,学校管教权是各级各类学校为维护学校秩序、保证良好教育氛围,依据学校自制的规章,运用惩罚和奖励等方式对学生实施约束和教导的职责和权利。学校管教权大体包括制定内部规章权、学生日常行为指导规范权、奖惩权、颁发证书权等。

学校管教权同学校教育权和学校管理权既相互区别又互相联系。从狭义的角度看,学校管教权、学校教育权和学校管理权是不同的概念范畴,各自包含特定的对象和范围。相较而言,学校教育权侧重学校对学生所实施的教育、教学行为权,如学校招生权、施教权等;学校管理权侧重于学校对学生教学、教师工作和学校发展等相关事宜的组织和安排权,如学校经费管理权、学校人事管理权等;学校管教权则侧重学校对学生行为的劝导与处置权,如奖罚权、学生行为规范权等。从广义的角度看,学校管教权与学校教育权和学校管理权在目的和价值取向上是一致的。因为学校对学生实施管理的过程也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而学校教育学生的行为即是一种管理,所以,学校管教权是学校管理权和学校教育权的统一。基于以上的理解,本文采用了学校管教权而非管理权或教育权。此外,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学校管教主要是通过教.师来实现的。所以,教师管教权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学校管教权。

二、我国现阶段学校管教权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管教权的行使与学生实体性权利相冲突。

学生权利是法定的,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学生作为公民享有的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另一个是学生因特定的学生身份而享有的相关法律赋予的权利。正如《教育法》所规定的,我国学生享有参加教育教学权、获得经济资助权、获得学业证书权以及享有其他法定权(如隐私权、人身权)等。学校在管教活动中,对学生实体性权利的侵犯主要是以体罚、开除学生等形式表现的。如某学校的教师为了惩罚考试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命令其跪取考卷;某学校为了惩戒扰乱学校教学秩序的学生,将对其进行的处分张贴于校门口。这些做法不仅有害学生的身心健康,更是对学生人格尊严的侵犯。近几年,高校多次出现因学生考试作弊或结婚生子而被开除学籍的事件,学校的这些做法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二)学校管教权的行使对学生程序性权利忽视。

所谓程序性权利是指主体为了主张.、行使或保障实体性权利而具有的做出一定行为的能力或资格。在学校管教权行使的过程中,学生的程序性权利主要反映在学生为保障受教育权、隐私权等实体性权利有权要求学校将处理过程、结果等情况通告本人,对学校不当的处罚,学生具有申诉和诉讼的权利。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学校对学生的处罚在程序上不规范,导致学生应享有的程序性权利如被告知权、申辩权、申诉权等被忽视。以“河南省第一起高校勒令作弊学生退学案”为例,郑州某大学学生董某因让同学替考而被学校“勒令退学”。在此案的判定中,法院判定学校处理程序违法。因为学校在给予董某处分之前,对其主动提交的书面检查并未予以理睬,处分后,也未履行告知义务。也就是说,学校的这一管教行为忽视了学生的申辩权,惩罚程序不合法.,也就侵犯了学生的程序性权利。

(三)学校为行使管教权所制定的校规校纪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

学校为达到管理和教育学生的目的,必然要制定丫些规章,但规章制定的合理与否却常常被学校淡忘。一方面,学校因管教需要而制定的校规校纪在条文内容上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矛盾。我国法律中有一项重要原则,位阶低的法律、法规或规范性文件不得超越和违背位阶高的法律、法规。以学校的罚款规定为例,很多学校明文规定,如果学生出现迟到旷课、随地吐痰、考试作弊等行为,则需向学校交纳一定金额的罚款。然而,1996年颁布的《行政处罚法》第三条和第十五条都明确规定,罚款是由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的一种行政处罚。学校既不是行政机关,也没有相关法律、法规授权,无权对学生实施罚款。另一方面,学校因管教需要而制定的校规校纪在制定原则上与国家对学生的权利保护原则相悖。法律制定的根本原则是对社会个体权利的保障,而学校制定的校规校纪目的在于对学生不当行为的处罚,所以,现阶段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校规校纪绝大部分以禁止性或义务性规范来规定学生不能做什么和必须做什么,即校规校纪遵循的原则是命令性、强制性和处罚性的,缺少民主参与和权利保障的意识。 三、学校管教权运行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学校管教权本源属性是其运行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学校管教权是基于学校与学生主体间行为关系而产生的一种权利。因此,学校管教权的本源属性就必然以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为基础。目前,学术界对学校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探讨大致形成了三种观点。第一,特别权力关系说,认为学校与学生之间是为实现公法上特定目的而形成的特别行政法律关系。学校在必要的范围内对学生具有概括和支配的权力,学生则负有服从命令的.义务。第二,契约关系说,认为学校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基于契约而产生的平等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学校与学生是缔结契约的双方,享有平等法律地位。第三,一般行政法律关系说,认为学校与学生之间是行政公务关系。学校是具有行政法性质的机构,其存在的目的是代表国家为公众提供教育服务。在当前我国教育的现实中,学校管教权运行中的学校与学生之间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特别权力关系。从学生人学之日起,管教权就由父母手中的私权扩大成为国家掌握的一种公权,而作一为教育实施机构的学校,自然而然获得了管教学生的权力。学校由国家授权来教育学生,与此同时也将对学生管教的自主权交给了学校。学校可以根据该校的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自主订立校规校纪,自主选择管教方式。所以,依据“特别权力关系说”来分析学校管教权的权源,我们不难发现,学校管教权实质上是学校的自由裁量权。学校作为权力主体,可以自主约束和处分学生,学生则必须服从学校的管理。当学校权力远远高于一切的时候,学校管教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对学生权利的忽视。

(二)学校管理权的运行问题是学校传统管理观念的必然结果。

我国自古以来在学校管理中就存在着重权力而轻权利的传统,这种不当的管理观是学校管教权在运行中产生问题的又一主要原因。“棍棒出孝子,严师出高徒”,这是中国教育的传统和精髓。国家之所以赋予学校管教权,其原因在于只有学校拥有管理甚至处罚学生的权力才能维护学校正常教学及工作秩序,受教育者才能按部就班的学习和成长。学生作为受教育群体,依照教师的要求和学校的规章来行事固然是正确的,但是学生作为独立个体,也具有自己的权利需求。学校在制定规章和行使管教权时往往是从学校管理的角度出发,只把学生看作管教的对象,学校和教师对自身权力的重视程度普遍大于对学生合法权利的认识。学校权力与学生权利相失衡,学生应有的权利也就难以保障。

(三)各级各类学校行使管教权的过程中还缺少一定的法治精神,依法治校还有待落实。

不论是学校对学生权利的侵.犯,还是校规校纪与国家法律的对抗,归其原因,都是学校在管教权行使中缺少法治精神所致。同时,由于我国教育行政权高度统一,不受外部约束,司法无法介.人学校管理。缺乏教育法律制度对学校管教权的监控和辅助,学校管教权就可能超越自己权力的边界造成其合法性的缺失。

四、解决学校管教权运行问题的建议

基于学校管教权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尝试从外部对学校施行法律监控、从内部完善学校管教行为以及从学生的角度加强其权利保护意识等,来制约和推动学校管教权的发展。具体措施如下:

(一)国家有关部门应逐步规范和细化关于学校管教权的教育法律条文,使学校管教权的行使具有规范的法律依据。同时,国家有关部门还应加强对学校的法律制约与监督,使司法合理有度的介入学校管教过程。

一方面,对学校自制性的规定进行法律审查是司法介入学校管教的有效形式。其主要内容是对明显侵犯学生权利的规定进行撤销,对校规校纪中与国家现行法律、法规、条文相抵触的部分提出更改意见。另一方面,司法介人学校管教的有效途径是打通学生申诉和诉讼的法律救济通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42条明确规定,受教育者有“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的权利。所以,国家应授权专门的教育机构或法律部门来受理学生投诉,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法律咨询,并允许此机构作为中介组织参与调节因学校管教不当导致的法律纠纷。

(二)学校应当更新管理观念,完善管教行为。

基于当前学校管理中对学生权利的忽视和侵犯,学校在行使管教权的时候应该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管理观。也就是说,学校行使管教权要遵循教育为目的原则,其管教行为不能凌驾于学生的合法权利之上;对违反校规的学生进行处罚时,要惩戒适度,剔除侵害学生人身安全和侵犯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与此同时,学校在制定校规校纪时,要以国家现有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为基础,行使管教权所依据的内部自制文件必须合法。学校对学生进行处罚也要依据法定程序,处罚执行过程中必须通报学生本人,对学生提起的申诉不可压制或视而不见。

(三)增强学生权利保护意识,鼓励其参与学校管教过程。

与学校有关的法律法规篇5

一、高校学生管理与服务法治化的理论基础与法律依据

(一)高等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地位

1.高校的法律地位

高等学校是从事高等教育的专门机构,所谓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是指高等学校在法律上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及责任能力。受“公益机构理论”影响,无论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国家,都普遍将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确立为公务法人或者公法人,高校法律上定位为公共机构。

关于我国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理论界和实务界主要有以下三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依据是《民法通则》及《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文件将高校定性为事业法人;二是依据《教育法》和《行政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将高校定性为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三是借鉴英美法系的“第三部门”理论[1]和大陆法系的“公立公益机构”理论,[2]将高校定性为公务法人。我国《高等教育法》将高校管理权界定为高校在法律上享有的、为实现其办学宗旨、独立自主的进行教学管理活动的权力,高校管理权包括校规的制定权、对学生的日常管理权,如学籍管理、教育管理、秩序管理、助学管理、就业管理、学位授予管理等。故笔者比较倾向于第三种观点,认为我国公立高校是一种包含私法性质的准公务法人。

2.学生的法律地位

《宪法》第46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从学生权利层面看,英国、美国为代表的普通法国家一般将教育视为一种类似于医院、银行等专业化的服务,学生地位等同于一般的客户。笔者认为,既要确定学生的权利主体地位,又不能将学生简单等同于一般的消费者。学生的实体性权利主要包括生活方式选择权、人身物质保障权、民主权、文化教育权等,程序权利主要包括求偿权、知情权、陈述和申辩权、听证权、申诉权、诉讼权等。

(二)高等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

关于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国内外学者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民事法律关系说,又分为“契约关系说”[3]和“知识者保护说”;[4]二是行政法律关系说;[5]三是民事法律关系与行政法律关系兼有说;[6]四是传统意义上的特别权力关系说;[7]五是基础关系和管理关系说。[8]“民事法律关系说”、“行政法律关系说”不能全面解释高等学校与学生之间复杂的法律关系,本文倾向于采“民事法律关系与行政法律关系兼有说”。理由如下:一方面,高校与学生之间是教育与被教育、管理与被管理、指导与被指导的准行政法律关系。基于高校“公务法人”法律属性,这种关系具有一定的隶属性,但又不同于行政机关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单纯的行政管理关系。另一方面,高校与学生之间还存在平等主体之间关于人身与财产内容的服务与被服务的民事法律关系。一是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其人格独立;二是高校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学生接受教育是一种消费,高校应尽最大能力为学生提供各种优质服务。因此,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既不是纯行政关系,也不是纯民事关系,既不是监护关系,也不是完全平等关系,而是包含民事内容的准行政法律关系。[9]

二、高校学生管理与服务法治化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学生权利保障机制尚不充分

与过去相比,我国高校学生权利保障状况尽管已得到明显改善,但总体仍不容乐观,高校在其教学管理过程中漠视、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学生人身权、财产权、政治权、受高等教育权等合法权益有待进一步加强保护。

(二)学生管理与服务体制尚不完善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转型使学生管理面临严峻挑战,高校学生管理在组织机构、管理模式等方面尚存在诸多不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高校管理机构的设置基本上参照政府机关,按照行政级别的划分,高校学生管理行政化色彩浓厚,服务意识薄弱;二是高校管理学生的各部门条块分割,责任不明确,办事效率低,管理能力不高。

(三)学生管理与服务的法律体系尚待完善

一是我国教育法律明显滞后;二是学生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位阶、层级存在冲突;三是制定的学生管理与服务法律法规存在疏漏,部分学生管理法律制度原则性强,具体操作性弱,实际效果不理想;四是学生管理立法上存在诸多空白,实践中急需制定大学生管理和校园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

(四)学生管理与服务的程序尚不规范

高校管理与服务中关于学生程序性权利的规定存在缺陷。目前的《高等教育法》基本属于宣言性立法,且条文多为原则性规范,程序性规范少;学校内部管理程序也存在瑕疵,尤其是涉及退学、开除等事项而处罚学生时,管理者往往不注重程序。

(五)大学生权利救济机制不完备

从我国现行的教育法规看,救济途径主要是大学生享有申诉和提起诉讼的权利,而且申诉的范围和内容较狭;另外,学生通过行使诉权维护其合法权益的途径虽然已得到司法的一定认可,但有关司法审查的合法性、正当性以及司法审查标准等问题仍待商榷。

三、高校学生管理与服务法治化的路径

(一)高校学生管理与服务理念的“法治化”

高校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和服务理念。鉴于目前高校与学生之间是包含民事内容的准行政法律关系,为此,高校学生管理理念要符合时代要求、体现现代法治意识,实现由以“管理”为目的到以“服务”为目的,由“权力本位”到“权利本位”观念的转变,应当真正将受教育者作为一个相对平等的法律主体和服务对象来对待。

(二)高校学生管理与服务依据的“法治化”

高校学生管理依据是指高等教育法律法规及高校校规。一是应明确高校行政管理职权以及高校与大学生间的法律关系,立新法、修旧法应坚持尊重学生权利、不与国家宪法法律相抵触的原则。二是要求程序合法,当学校制定规章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纳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有效的形式使学生参与制定过程。[10]三是要求高等学校管理规章制度设计上必须实行限权的原则,解决好学校管理中存在的“越位、空位、缺位”问题,实现规范化管理。[11]此外,高等学校作为教育机构,行使着部分教育行政职权,包括招生录取权、学业评价权、处分权、颁发学业证书权,同样应该纳入法律规制的范围。

(三)高校学生管理与服务程序的“法治化”

高校学生管理程序法治化,应当遵循公开、参与及公正原则,基于此,应当构建以事前程序、事中程序、事后程序为内容的一整套程序体系。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实施程序正当原则,规定学校作出涉及学生权益的管理行为时必须遵守权限、条件、时限、告知、送达等程序规则。但还有待于进一步细化其法治化程序,进一步增强其可操作性。

(四)大学生权利救济机制的“法治化”

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颁布标志着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建设日趋完善,但还需要从以下方面加强:

1.完善高校学生听证制度

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的“学校在对学生作出处分决定之前,应当听取学生或者其人的陈述和申辩”的规定实际上已接近实施听证制度。适用于听证制度的领域应当是一些较重大的、易给师生合法权益造成侵害的学校决定事项。

2.完善高校学生申诉制度

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进一步确立了学生申诉制度,但学生申诉规定过于简略过于原则,缺乏操作程序且申诉机构和人员行政色彩过浓、责任不够明晰、学生申诉受案范围狭窄。故高校学生申诉制度完善的内容为:一是申诉处理委员会应具有广泛性、代表性和相对独立性;二是应扩大申诉的范围;三是实现学生申诉制度与诉讼制度的有效衔接,完善高校学生申诉后的救济制度。

3.健全教育行政复议制度

我国目前的教育法律法规只规定了教育行政部门对学生、教师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笔者认为学校作为公务法人,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地位,高校的管理行为也应有条件地纳入行政复议的范围。

4.完善行政诉讼制度

尽管在司法实践中,通过“授权行政主体”已解决了高校的被告资格问题,使高校的部分管理行为进入司法审查的范围。当然司法审查范围应充分尊重学校的自治权,大学自治与司法审查应保持适度的平衡。应当根据学校行为的性质对学生的权利义务影响程度及结合相关的司法判例进行判断,对学生产生实质性影响的单方管理行为应该明确纳入行政行为的范畴中,赋予其可诉性。

(五)实现高校学生权利救济制度之间的有效衔接

与学校有关的法律法规篇6

关键词:大学生权利 司法保护

近几年来。高校侵犯学生权益现象屡见报端,学生状告母校的诉案也频频发生。究其原因,与高校管理理念陈旧,对学生权利保护重视不够,以及整个教育法治化进程落后不无关系。大学生是高校的重要主体.其权利保护是实现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前提。司法机关应当用法治的理念和法律思维的理性,依照法律法规的要求,通过建立和完善必要的制度和程序,切实保障和维护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各种正当权益。

一、大学生权利解析

(一)大学生权利的主要内容。本文探讨的大学生权利,是指取得高等学校学籍的在校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以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以及要求他人相应不作出或作出一定行为的方式实现一定利益的许可和保障。我国宪法和教育法律对大学生享有的权利作出了规定。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我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有在品德、智力、体质等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的权利。我国《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在授予高等学校管理权力的同时也规定了大学生的权利。

《教育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一)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三)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四)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高等教育法》规定了高等学校的学生享有的其他一些权利.第五十三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学生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原国家教委的规章《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具体规定了高等学校的学生有转学、转系、停学和退学的权利,有参加社团、创办校内刊物的权利。有按照法律规定程序举行游行、示威活动的权利等权利;第三十五条规定:“具有学籍的学生,德、智、体合格,学完或提前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考核及格或修满规定的学分。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本科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的条件授予学士学位”;第五十一条和第六十四条规定:“学生对学校给予的处分允许本人申诉、申辩和保留不同意见的权利”:“学生对有切身利益的问题,有通过正常渠道积极向学校和当地政府反映的权利”等。这些规定,正是大学生权利的法律依据。

(二)侵害大学生权利行为的种类。大学生权利受侵害突出表现在高校管理中对学生的侵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侵犯学生的受教育权。“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受教育主体公平、公正地普遍享有各种类型和各种形式教育的权利。”我国公民的受教育权受宪法和法律保护,《宪法》第四十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教育法》第九条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但在现实中,全国统一高考,不统一的录取分数线,造成不同地区考生入学的不平等。

二是侵犯学生名誉权。学生名誉权是学生依法享有的名誉不受侵害的权利.学生名誉关系到其在学校的地位、人格尊严以及老师和同学对他的信赖程度。法律保护学生的名誉权。但是,高校在管理工作中,将学生考试成绩公之于众.将对学生的处分决定公开张贴,这些都可能构成了对学生名誉权的侵犯,因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指出:“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隐私材料或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

三是侵犯学生财产权。与其他公民一样。学生依法享有财产权,但一些高校以各种借口侵犯学生财产权。如有些学校以学生自己保管财物不安全为由.在未经学生同意的情况下代其保管:有些学校甚至为了谋取利益擅自动用学生财产如奖学金、助学金等:还有些学校没有经过权威部门的同意而向学生“乱收费”或提高为学生提供的生活用品的价格。

四是侵犯学生公正评价权。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享有要求教师、学校对自己的学业成绩和品行进行公正评价并客观真实地记录在成绩档案中,在完成相应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的权利。

二、保护大学生权利的法理基础

根据“有权利必救济”的法律理念,对于受侵害的大学生权利理应受到司法保护,司法是实现社会正义的最后屏障。而实施司法救济的前提是必须首先厘清高校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性质。

(一)特别权力关系。

对我国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的性质,学界大都认为应属于公法人内部的“特别权力关系”。秦惠民教授以“特别权力关系”理论为基础,认为“高校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复杂结构的法律关系,其中既包括隶属型法律关系,又包括平权型法律关系。但隶属型法律关系,即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法律地位不平等是其主要特点。在这种法律关系中,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完全对等。”我国<教育法》、<高等教育法》都明确规定了高校“依法自主办学”和“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的权利这种自主管理权,实际上是法律赋予学校为保证其机构目标的实现而对于其内部事务进行处置的“自由裁量权”。我国法律对于高校自主管理权的确认和维护,可以理解为法律对于高校作为一种公法人内部“特别权力关系”的确认和肯定。

(二)外部行政法律关系。有学者认为,高校代表国家为社会提供公共教育,其对学生的管理是为了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而并非为了高校自身的利益,其所行使的管理权具有公法性质。同时,高校与学生法律地位具有明显的不平等性。因此,普通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为外部行政法律关系。而公法性质的关系是要有法律的监督,须接受司法审查。我国高校作为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主体,与学生之间的行政法律关系在客观上有其特殊性。我国的行政法沿袭特别权力关系理论,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创设了“内部行政法律关系”这一概念,内部行政法律关系实际上就是将高校与学生的关系定位为“权力与服从”,使得高校成为法律不能触及的“国中之国”。不利于维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外部行政法律关系的观点便于司法审查高校的管理行为.但是不利于保护高校教育必需的自主性管理权。

(三)民事法律关系。普通高校和学生首先分别作为法人和公民而存在,他们作为平等的民事主体享有财产权、人身权、债权、知识产权等民事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这种法律关系.在法理上双方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属于私法性质。主要属于民法的调整范围。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平等,从民事法律关系讲。双方必须平等履行各自义务。但是在我国普通高校特殊的环境下,民事关系的双方,实际地位并不对等,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服务合同,明显属于“格式合同”的性质,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学校规定的状态,这使得高校民事法律关系行政化、权力化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民事法律关系从表面上强调了高校与学生的平等关系,推崇意思自治、契约自由。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这实际上是以一种理论上的平等掩盖了实际上的不平等,就是将一种行政管理关系说成民事关系。单纯地把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认定是民事法律关系。还是不利于保护学生合法权利。

(四)教育契约关系。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能否用教育契约的观念来认识,尚存争议。有学者提出,应当用教育契约的理论重新构建公立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认为高校是从事公共服务事业的法人,高校与学生是建立在平等、自愿基础上的提供服务和接受服务的法律关系,二者之间是一种对等的权利义务关系。在教育契约关系中,强调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地位平等,把高校和学生作为两个平等独立的主体,而不是一方服从另一方权力约束的关系。

综上学术争鸣.笔者概括为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将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视为支配与隶属的关系,维护学校管理的权威性,但也有条件地承认法律对学校权力的制约,即当学校的行为对学生的前途产生重大影响时,学生可以就受到侵害了的权利诉诸法律。二是将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视为平等的关系,重视对学生人权的尊重与保护,将学校的管理行为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之内,充分保障学校管理行为的合法性。可以说,两者理论各有利弊,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都承认学生享有司法救济的权利。

三、大学生权利司法救济的途径

对大学生权利的司法救济应当根据法律法规对不同类型的侵害行为采取相应的救济手段予以救济。救济手段主要有行政救济、民事救济和宪法救济。行政诉讼救济主要针对处于特别权力关系中受到侵害的大学生权利;民事诉讼适用于平权性关系中受到侵害的大学生权利;宪法诉讼救济作为一种特殊的救济形式,是以上两种救济手段的有益补充,主要针对那些通过一般法律和手段无法得到救济的遭到侵害的受教育权利施以特殊的法律援助。以下就具体的救济方式予以一一阐述:

(一)大学生权利的行政诉讼救济。行政诉讼是行政管理相对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对被诉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依法作出裁决的活动。大学生权利能否通过行政诉讼取决于被告主体是否适格。在诉讼主体适格方面阻碍最大的当属公立高校能否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受传统特别权力关系理论影响.学校和学生之间的特别行政关系不能寻求司法救济.最多只能寻求内部申诉渠道予以解决。但随着特别关系理论的发展以及

实行特别关系理论国家司法实践中成功尝试的影响。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的观点和做法也逐步趋同.公立高等院校作为公务法人的一种已经被公认为行政诉讼的适格被告,特别是2001年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l条明确将行政诉讼法被告从行政机关扩大到“具有行政职权的机关和组织”。使学校等具有行政管理职权的法律法规授权组织被确定为法定行政诉讼的适当被告。

(二)大学生权利的民事诉讼救济。如上所述,大学生权利受到行政机关或公立学校侵犯时,大多是由于双方属于管理与被管理的隶属型教育行政关系,学生可以通过行政诉讼予以救济。但在司法实践中也存在双方属于平权型关系时大学生权利受到与他相平等的学校一方主体侵犯的情形。此时,学生可以通过民事诉讼予以救济。该类案件主要包括非公立高等教育机构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教育纠纷、接受委培的高等教育机构(包括公立教育机构)与委托委培单位或个人之间的教育纠纷、公民与公民以及公民与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的教育纠纷。比如,在委培法律关系中,双方以意思自治为前提,以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以等价有偿为特点达成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关系。如果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以违反契约方式侵害约定的受教育权的行为是一种违约行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依据《教育法》第8l条规定,违约责任是民事责任,学生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获得应有的救济。值得一提的是,在平权型教育法律关系中除了校生之间以契约为依据的法律关系遭到破坏而以违约责任方式恢复被侵害的权利外。对学校以外其他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及社会组织侵害大学生权利的,也应通过民事诉讼以追究侵权责任的方式矫正、恢复、补救被侵害的权利。

(三)大学生权利的宪法诉讼救济。教育领域的宪法诉讼救济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立法机关的教育立法,以及对现有教育法律和政府关于教育事业的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就审查结果作出合宪有效或违宪无效的判决。这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尚未实行。我国法院体系中还没有专门的宪法法庭或宪法法院。普通法院也未被赋予违宪审查权。实际上,目前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法律法规处于分散零乱的状态.各校规章制度也多以管理为名自作主张,侵犯人权。宪法诉讼对于理清教育法律法规问的关系,使整个教育法体系在宪法的领导下达到高度的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是对侵害大学生权利的行为直接适用宪法规定进行司法审判。众所周知,我国法院判决多以部门法条文为依据,但大学生权利中的重心——受教育权作为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在教育法律法规中却没有具体的规定及保护方式。实际需要与法律缺位的矛盾必将促使权利受害的大学生直接依据宪法提起诉讼。早在2001年,对于轰动一时的“齐玉苓诉陈晓其冒名顶替上大学一案”,最高人民法院经反复研究,公布了法释[2001]25号《关于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宪法保护的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是否应承担民事责任的批复>,嘎确指出:根据本案事实,陈晓琪等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了齐玉苓依据宪法规定所享有的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造成了具体的损害后果,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这一做法开创了我国宪法司法化的先河.同时也为大学生权利的司法救济提供了更广阔的途经。

与学校有关的法律法规篇7

关键词 高校 管理 法治化

大学生管理法治化是法治社会高校管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这就要求从健全立法体系、规范管理行为、强化司法监督等方面做好学生管理法治化建设,然而,当前的学生管理还存在着法律观念淡漠、法律关系不明确、制约机制软弱等问题,不但有悖于法治精神,并且严重影响学生受教育权以及其他合法权利的实现,因此,必须确立学生的权利主体地位,建立尊重学生权益的学校管理机制。

一、高校在学生管理中的法律地位

高校法律地位既关系到它与政府、社会、教师以及学生等主体的法律关系,同时也是重新审视高校管理权以及分析、解决当前高等教育领域中法律纠纷的前提,高校的法律地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当高校与其他平等主体发生民事关系时,其法律地位是法人,享有独立的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并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高校在《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授权范围内进行自主管理时,高校还应具有公法人中的特别法人地位。高校的公法人地位意味着它具有一切法人所共同具有的法律地位,同时,它又是公法人中的特别法人。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它具有独立的人格,高校的特别法人地位虽未被中国立法所明确,但从法律的规定、从高校管理权的公共性及设立宗旨的公益性来看,显然应当确立其特别法人地位,明确这一地位与西方法治国家对高等学校的法律定位以及当前公立高校公法人化的趋势相符合。作为公法人中的特别法人,高校与学生之间所构成一种特殊的法律关系,其实质是经过修正的特别权力关系。在这一关系中,双方的地位是不对等的,高校为保证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在法律授权内可以制定内部规则,并依此在合理程度内限制学生的某些权利。

(一)行政手段为主的管理治校模式占据主流

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以行政手段为主要的治校方式,己无法适应全球化趋势下高等教育走向的需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转变传统的育人观念,树立法治理念,即以权利作为人才培养的生长点和立足点,即确立权利本位的价值取向,以学生权利的实现程度作为衡量工作的价值标准。要在实施科学管理的同时,充分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学生管理法制建设已有一定基础,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诸如法律体系各层次问有冲突、法律制定上有疏漏、立法上有空白、法规操作性不强等问题。有必要结合实际,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刻反思,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学校应规范自身的行为,依法行使法律赋予的行政职权,真正做到依法治校。高校行政监督是高校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环节,是高校内部监督和自我约束的重要形式。高校行政监督对高校管理目标乃至教育目标的实现发挥重要作用。

(二)法制手段管理处于艰难摸索中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蓬勃的发展,而伴随着高校学生法律观念、权利意识的不断加强,高校大学生的管理以不能适应当前法治社会,进而出现了很多方面的问题。一是管理者的法制观念相对薄弱。虽然法制管理在高校己得到了开展,但是传统的管理理念,管理者法制观念的淡薄,仍不能使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得到相互平衡,依旧处于高校可任意处置而学生只能服从的情况。二是实体规定的冲突和缺失。许多于高校的管理制度都存在着与法律规定相互抵触的现象,出现了管理法治化模糊的情况,对保障大学生权利义务的法律规定缺乏,不能真正的保证学生的利益。三是权利救济途径的模糊以及程序规定的空白化。建议加快完善学生申诉等制度建设,以有效发挥其作为学生权利主要救济渠道的功能,并进一步研究和明确学生申诉制度与诉讼制度之间的合理联系,同时,司法审查也应介入对高校行为的监督与控制。

三、高校对大学生法治化管理的必要性

通过对当今高校法治化管理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高校大学生法治化管理的必要性,因此,改变传统的非法治化的管理制度,加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对大学生法治化管理有重要意义。

第一,大学生法治化管理是高校与学生之间双层关系的根本要求。高校与学生之间既有“平权型”的民事法律关系,又存在“隶属型”行政法律关系。首先,在如今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各大高校收取费用、提供服务,而学生则是自主择业,双方互惠互利,形成“平权型”的法律关系。

第二,大学生法治化管理是解决当今大学生管理纠纷的主要途径。伴随着近年来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增强,出现越来越多的高校大学生通过采取法律诉讼的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的案例。诉讼虽为解决纠纷最有力的途径,但不能从根本上使矛盾得到化解。

第三,大学生法治化管理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和国际接轨的重要体现。法治化的管理是之后高校管理的必然趋势,是现代教育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加强国家竞争能力的必要手段。因此,加强我国高校的法治化管理,积极参考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制度,与国际接轨,是当今我国教育管理事业的重要途径。

第四,大学生法治化管理是《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明确规定。我国于2005年出台了新的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并于同年九月份正式启动实施。新规定通过继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更是将学生的权利突出出来,充分体现了一种法制精神,法治化的管理。对学生的处理标准更加清晰明确。新的规定取消了之前法律依据不明确的管理处罚条例,增加了更加明确的,有法律保障的标准等,确保了学生处理的准确性,合法性。同时对学生的违纪处理也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贯彻正当的程序,确保学生的权益。学生的权利与义务得到了明确。新规定明确的提出了高校学生应遵守的6项义务以及享受的6项权利,为学生明确自身的责任与权利做出了说明,确保学生依法正确行使权利,增强法律观念。明确了学生的权益救济制度。新规定的提出,明确了学生权益的救济制度,学生在受到处分后可以进行申辩、申诉等权利,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了高校管理的法治化思想。

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治化的内涵

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是指高校学生管理机构以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建立健全高校学生管理规章制度体系,用以调整学生管理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用民主法治的观念构建合理的学生管理工作的权利结构形式和制约机制,调处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各种矛盾,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活动等各个方面实现规范化、合法化、秩序化、民主化,使高校的指导、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合法有序进行。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第一,高校的学生管理活动应限定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并受法律法规的制约。高校与学生之间既存在行政上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也存在民事上的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无论在何种法律关系中,高校在学生工作中都要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特别是在行政管理工作中更应遵循“法无明文规定即禁止”的原则,即法律没有明确授权高校做的则高校无权对管理相对人采取限制人身、财产自由的措施。因此,高校在制定相关的学生管理制度及办法时,自觉尊重宪法和法律权威,在宪法和法律法规的范围内进行,充分保障学生的合法权利。

第二,以法律为基本准则,来调整高校学生管理者和学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法治工作的内涵,因此,高校学生管理者和学生双方都享有和承担法律所规定的各项权利和义务,任何一方违反了相关的规定,都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所追求的秩序价值与学生的自由权、财产权等权益相冲突时,高校应以法律为基本准绳,依公平、正义原则来协调双方的矛盾。

第三,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要求遵循程序正当原则。学生管理中的正当程序是学生权利保障的基本要求。缺少正当程序,受教育者在学校中的权利就难以得到保障和维护,教育管理者也难以在管理过程中实现公平、公正和公开。因此,高校学生管理权必须依正当程序合法合理地行使职权。

五、高校大学生法治化管理的基本思路

近年来伴随着法律知识的普及以及人们法律观念的加强,传统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己不能适应当今的法制社会,因此,建立健全高校的法治化管理制度迫在眉睫。《普通高的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落实,完善了高校的管理制度,确立了高校管理法治化的新方向。

第一,更新管理理念,确立人本思想与法制管理。

要确立新的管理理念,首先我们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摒弃为方便管理而淡视了人权的管理手段,要学会关心人、尊重人、激励人以及尊重人的权利价值,让学生的人权意识得到近一步的加强,确保人本思想的建立;其次,要想实现高校法治化的管理,加强高校管理者的法制理念尤为重要。

第二,依照新规定,完善高校规章管理制度。高校为了实现法治化管理,要求依照新的规定,对学校已有的规定进行一次彻底的修改,对不符合法律要求、与新规定精神不相符的制度要及时进行修改,在修改的过程中学生代表也应参与新规定的制定过程,确保过程的公开、公正。对新规定中原则性较强的条款高校应根据本校的基本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实施细则以便于今后的管理有据可循。

第三,注重实现程序法治化的落实。在法治化管理的过程中,真正做到法治化程序的落实实施,是法治化管理最为重要也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结合新规定的要求,高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确保学生的权利,使学生可以依照合法的程序来依法行使自身的权利;另一方面,学校的管理者也设立了相关的程序义务,学校要及时告知、送达有关学生权益的相关管理。程序法治化的落实,确保了学生的知情权,使的高校的管理真正做到法治化。

六、结语

与学校有关的法律法规篇8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学生处分权 法律效力

一、民办高等院校的法律地位

中国的私立教育源远流长。早在2400年前的春秋时期,孔子等就开始兴办私学。战国时期,形成了以儒、墨、道、法为代表的“百家争鸣”局面。自此以后,私立学校在传承中华文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民办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我国民办高校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与民办高校的发展状况极不适应的是有关民办高校法律地位的长期立法缺位。立法的缺位既不利于厘清民办高校的法律地位,又无益于民办高校的良性发展。虽然依据1998年10月25日起施行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按照此规定,民办高校理应被定位为民办非企业法人,但是“民办非企业法人”这一创新的法律概念并不能解决民办高校在行政法上的法律地位问题。

2003年9月1日起施行的《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五条规定: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国家保障民办学校的办学自。这就从法律上确认了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但所谓“同等法律地位”究竟应作何理解,法律并未明确。笔者认为要明确民办高等院校的法律地位,关键是要厘清民办高等院校与学生的关系,由此决定民办高等院校的法律地位。

(一)我国民办高等院校学生管理权的“公权力性”

按照现行法律规定,民办高校同样享有与公立高校并无二致的学籍管理权,具有与公立高校一致的学籍注册权、奖励与处分权等管理权限,诸管理权都具有单方强制性的特点,足以对被管理学生的权利义务产生实质的影响。“民办高等院校所拥有的为实现其公共教育职责所必需的、对象为与高等学校并无人事隶属关系的接受高等教育学生的学籍管理权并非私法意义上的私权利”,该权力的“公权力”属性是毋庸置疑的,民办高校所拥有的学籍管理权不能因其投资主体为非国有机构或个人而否认其所拥有的学籍管理权的公权力性质。

(二)我国民办高等院校的“公法约控性”

随着我国行政法学理论的发展,区分公、私法已为学界共识。与国外私立大学的私法约束不同的是,我国的民办高校不仅并未排除于公法的约束之外,而且必须严格遵守公法规定,《教育法》与《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同样适用于民办高校。这与国外私立大学无需受控于约束公共权力的法律法规,仅受私法约束的情况有较大区别。

同时,区别于国外私立大学受行政权约束较小的状况,我国的民办高校受行政权的约控程度要大得多。相关法律法规均明文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是全国民办教育的统筹与管理工作,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为本行政区域内民办教育的主管部门,民办高等院校必须接受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各项行政管理、检查与评估,行政权的约控贯穿于民办高校的设立、办学、发展的全过程,涉及民办高校教学与管理的各个方面。

(三)我国民办高等院校具备“行政主体性”

笔者认为现代社会组织日益复杂,我们不能要求社会组织适应理论,追求逻辑上的完满,社会组织永远面对的是它所生存的环境。理论要有生命力,就必须适应活的生活,作出更有说服力的解释。我们不能待理论体系的逻辑完满之后再来解决实际难题,而应正面现实中的实际难题,推进实际问题的解决。民办高等院校在行政法上的法律地位问题,其是否具备行政法上的行政主体资格,我们不能等待行政主体理论完美之后再予以界定,而应直面民办高等院校存在和发展的现状,予以现实的考量。因此,前述民办高校的行政主体资格问题是应建立在其“民办”的身份上,还是应从其享有的权利、承担的职责、权力行使的性质、与被管理者所形成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法律后果的承担以及所受的法律约束和权力约控上予以界定,必须明确。

笔者认为民办高等院校拥有的为法律所确认的管理权的“公权力”属性毋庸置疑,其权力的属性与公立高校并无二致。与此同时,在对外责任的承担上,拥有独立法人财权的民办高等院校,似乎比公立高校更具备“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法律资格。根据行政主体要求具备的法律要件,民办高校具备享有学籍管理权,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地对被管理的学生作出处理决定,能够独立承担行使学籍管理权产生的法律后果,符合行政主体要求具备的法律要件。将民办高等院校定位为民事主体将犯严重的逻辑错误。

二、民办高等院校实施学生处分权的法律效力分析

民办高等院校是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具有行政主体资格。作为法律、法规的授权行政主体,在实施学生处分权的过程中,它与学生之间不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而是具有隶属性质的行政法律关系。但这种关系是内部行政法律关系还是外部行政法律关系,理论界并没有对此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现代行政法理论根据不同标准将行政法律关系划分为不同类型,其中以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是否具有隶属性为标准,将行政法律关系划分为内部行政法律关系与外部行政法律关系。前者是行政主体之间或者行政主体与所属的公务员之间因内部行政管理活动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属于内部行政行为;后者是行政主体因外部行政活动与公民、法人、社会组织之间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属于外部行政行为。外部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没有上下级隶属地位的身份,当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时,可以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方式寻求法律救济;内部行政法律关系则不具有这一特点,相对人只能通过申诉等方式寻求法律救济。那么,民办高等院校在对学生实施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的处分时,与学生形成的是内部法律关系,还是外部法律关系?

笔者认为,高等学校在实施学生处分权的过程中,与学生之间既有内部行政法律关系,又有外部行政法律关系。判断高等学校与学生法律关系性质的基本标准,就是他们之间有没有隶属关系。而隶属关系产生的前提是学生学籍的获得和学生身份的确定。

也就是说,当学生拥有某所高等学校学籍,具备该校学生身份时,他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就是内部行政法律关系;反之,当他丧失学籍,失去学生身份时,他与该高等学校之间就不再是内部法律关系,而是外部行政法律关系。众所周知,学生取得某一所高等学校的学籍,需要一系列复杂的审查过程。学籍是指一个学生属于某学校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或者资格。一旦大学生按规定获得了某所高校的学籍,就享有使用该校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完成学校规定学业后获得相应学历证书的权利。

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办法》第五条的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按照招生规定录取的新生,持录取通知书和学校规定的有关证件,按期到学校办理入学手续。”第六条规定:“新生入学后,学校应在三个月内按照招生规定进行复查,经注册复查合格,即取得学籍。”取得学籍的学生遂与高等学校形成内部行政法律关系。而当学生因违法或违纪丧失学籍和学生身份时,高等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这种隶属关系则不复存在,学校与学生因学籍与身份发生的关系就不再是内部行政法律关系,而是外部行政法律关系。所以,在关于高等学校学生处分的五种形式中,开除学籍直接涉及学生学籍的丧失和身份的改变,故属于《行政诉讼法》的受案范围,法院应适当地介入以监督高等学校自的行使,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而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这四种处分不涉及学籍、身份的改变,属于内部行政行为,适用于申诉等内部行政救济手段化解争议。

参考文献:

[1][美]哈罗德·J·伯尔曼著.贺卫方等译.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261.

[2][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M].商务印书馆,1994.24.

[3]刘作翔.迈向民主与法治的国度[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175.

[4]睦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21.

[5]吴式颖,任钟印.外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三卷).湖南教育出版社,P401.

上一篇:船舶电子工程技术范文 下一篇:法律的逻辑思维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