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哈密铜矿带找矿技术

时间:2022-07-16 07:13:51

新疆哈密铜矿带找矿技术

[摘要]本文对铜矿铜矿成矿带的地质特征、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本铜矿成矿带的找矿技术进行了探讨,为今后在该铜矿成矿带开展地质勘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地质特征 找矿技术

[中图分类号] F416.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7-85-1

铜矿是新疆开发利用较早的一个矿种,据考证其历史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如尼勒克县境内的奴拉赛铜矿,在公元前 400~600年前已开采,其古矿坑深达 80余米。从清代到新中国成立前被间歇性开采利用的铜矿,有库车县境内的恰克玛克铜矿、乌鲁木齐的达坂城铜矿、木垒的波斯唐铜矿,以及阿克陶县境内的卡拉玛铜矿等。但真正有突破性进展,并取得丰硕找矿成果,还是 80年代中期之后。继 80年代初期,新疆地矿局第四地质大队发现了大型规模的喀拉通克铜镍矿床后,80年代巾期,新疆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在哈密地区又发现了大型规模的黄山、黄山东等酮镍矿床,90年代中期,新疆地矿局第四地质大队对阿舍勒大型富铜矿床的发现和查明,以及 90年代后期,新疆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在哈密地区发现的土屋、土屋东和延东大型斑岩铜矿,不仅彻底结束了新疆缺铜少镍的历史篇章,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铜镍资源的紧张局面。大量铜镍矿的发现,推动了新疆矿业开发工作的兴起.到 2000年新疆开采铜矿山达21处,镍矿山13处,年产铜矿石量8.10万吨,总产值2692余万元,镍矿石量约17.3万吨,总产值10402余万元。随着国家重点矿山阿舍勒铜矿的建成投产,预计全区开采量可达130万吨,铜镍矿开发产业定会有更大的发展。

1哈密铜矿情况

新疆境内已知铜镍矿床(点)共计 67个,其中储量规模>50万吨的大型铜矿床4处,50一10万吨之间的中型铜矿床7处。10~1万吨的小型铜矿床14处。截至 2000年止,全区已探明铜储量 l 012.65万吨,其中目前正在工作的哈密地区土屋、土屋东和延东铜矿,远景储量为702万吨。其分布以东西天山居首,约占全区铜总储量的81,85%,其次为阿尔泰山地区,约占全区铜总睹量的17.30%,昆仑一阿尔金山地区,由于工作程度偏低,已知铜储量仅占全区总量的 0.85%。截至2015年底已上储量表的矿产地31处,保有诸量221.9万吨,其中C级以上储量约占38.8%。按行政区排位,占有铜储量前一位者是哈密地区[1]。

2哈密铜矿带找矿技术

无论是深部找矿,还是地表找矿,通常都需要三个要素,即铜矿成矿模式(规律)、示矿信息和勘查定位技术。准确建立铜矿成矿模式,明确深部找矿目标是开展深部找矿的前提。获得深部示矿信息、确定矿体的可能深度、形态是深部找矿必然途径。根据找矿三要素的要求,笔者结合长江中下游铜矿成矿的特点,提出深部找矿的三种基本思路。

(1)直接追踪已知矿床的容矿地层或控矿构造向深部的延伸,并实施钻探验证。

对于明显受层位、岩体接触带、或断裂控制的矿床,可以根据控矿构造的形态(近直立或近水平),使用不同的勘查技术对深部控矿构造直接进行追踪。对于近直立的控矿构造目前常用的技术包括:CSAMT、TEM、高精度重磁测量及三维反演技术。对于近水平的控矿层位和断裂,可以使用反射地震技术直接对容矿层位成像。近年来,金属矿地震在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使得该技术在探测深;通过模式(铜矿成矿模式、综合信息模式)类比,在已;总结已知矿床的铜矿成矿模式(描述模式及成因模式);通过铜矿成矿系统分析,综合探测、立体填图,系统查;在矿集区深部要取得找矿突破,科学预测深部未知矿体;最近,借助于 3D地震的思路发展的3D电磁法技术的三维立体地质填图和深部铜矿成矿预测;磁模拟和地表地质图,建理和解释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使得该技术在探测深部控矿构造、圈定容矿地层,甚至直接寻找深部盲矿体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加拿大的 Sudbery、Noranda等矿区,使用反射地震技术成功揭示出控矿构造在深部的延伸,并获得了钻探验证。

(2)通过模式(铜矿成矿模式、综合信息模式)类比,在已知矿床选取靶区和筛选类似模式异常,分析异常的成因,并实施钻探验证。

总结已知矿床的铜矿成矿模式(描述模式及成因模式)和综合信息模式(地球物理、地球化学),以此模式为依据在已知矿床或矿集区内筛选具有类似铜矿成矿条件的地区,或筛选具有类似的模式异常,实施钻探验证,并在验证过程中寻找异常起因,直至钻到异常体为止。在模式类比过程中,重视弱小异常和宽缓异常对深部矿体的指示意义,重视模式变化对新类型矿床的指示意义;在钻探验证过程中要重视井中物探的作用。

(3)通过铜矿成矿系统分析,综合探测、立体填图,系统查明一个矿集区铜矿成矿系统的时空分布和三维精细结构,在此基础上优选深部铜矿成矿靶区,大胆实施科学钻探验证。

在矿集区深部要取得找矿突破,科学预测深部未知矿体的位置,至少需要开展两个方面的系统工作。一方面需要查明一个矿集区从古至今存在的铜矿成矿流体系统类型、时间演化框架及铜矿成矿特征(铜矿成矿类型及控矿因素等),不同时期铜矿成矿系统之间的空间关系和成因联系,建立综合铜矿成矿、控矿模式,指明深部找矿方向和目标(即对地下物质运动规律的认识)[2]。另一方面需要精细了解地下一定深度(0-3000米)的精细结构,主要容矿、控矿构造(或层位)的空间三维分布,使地下空间的物质和结构成为“透明”(即对地下结构的认识)。二者有机结合,预测深部铜矿成矿靶区,实施钻探验证。立体填图是通过综合探测技术、三维反演技术和计算机三维可视化技术获得地下3D物性分布的集成使用,再通过地质学家的解译,转换成对地下物质和结构的认识。是地质矿床学家最终认识地下物质和结构的一种手段和途径。

经过综合研究表明,研究区铜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地球物理、化学特征明显,充分说明了该区域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参考文献

[1]陈毓川,朱裕生.中国矿床铜矿成矿模式〔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 1~7.

[2]姚金炎.隐伏矿床及其找矿方法〔J〕.地质与勘探,1990,26(3):10~16.

上一篇:新疆鄯善县马场沟铜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 下一篇:新疆富蕴县卡姆斯特南部一带侏罗系含煤盆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