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立场 第4期

时间:2022-07-16 06:28:40

儿童立场 第4期

摘 要:教育回归本真,教育需要遵循规律,教育需要明确而坚定的立场。儿童立场应该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立场,是教育的核心价值导向。真正落实儿童立场,有助于儿童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品性等发展。

关键词:儿童立场;小学教育;价值导向

尚荣先生在《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一文中写道:“教育应该是有立场的──尽管你可能不自觉也可能你未思考。教育的立场应该有三条基准线:教育是为了谁的,是依靠谁来展开和进行的,是从哪里出发的。毋庸置疑,教育是为了儿童的,教育是依靠儿童来展开和进行的,教育应从儿童出发。这就是教育的立场,因此,教育的立场应是儿童的立场。”

站在儿童立场教学,就是基于教育本身以儿童为本组织教学;站在儿童立场教学,就是紧贴儿童的心灵层面,以儿童的认知为起点,充分考虑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经验、情感等来开展教学,有效地综合提升儿童的素养。

当前,儿童立场已成为共识,但在实践操作中,基于儿童立场的典型课堂还处于一种摸索阶段。笔者认为,基于儿童立场的课堂需要做到四“尊重”。

一、尊重儿童的学习和认知规律

教无定法,但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教育可以胡来。教育有自己的规律,任何成功的教育必须符合受教者的身心特点和学习规律。

各门具体学科的教学都应符合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规律。小学教育,受众是儿童,他们一般是处于6周岁到12周岁。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抽象概念,因为能够进行逻辑推理。我们基于儿童立场的教学就必须按照儿童认知阶段的特点编排教案、预设课堂、布置作业。勿以成人的眼光要求儿童,勿以成人的方式、方法教育儿童。

二、尊重学生不同的“原创思维”

教学过程充满变数,儿童的“原创思维”时有迸发,或对或错,老师必须尊重并加以引导。

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知识学习过程的统一性,带有明显的强制干预的倾向。教师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精心设计的预案导引学生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的“原创思维”。这样的课堂无趣且低效,并远离教育的本真,给孩子的伤害无形但久远。

“不给学生过多的干预,而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自主,就会出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妙境界,学生的学习天性就会迸发出来,就会获得我们意想不到的效果。”基于儿童立场的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认知,或表扬或指正。课堂上,学生的思维被充分激活,已知世界的大门被完全敞开,学生纷纷调动自己的积累,展示自己的想法,在相互讨论中生成知识。这样的课堂有趣且有效。

三、尊重学生不同的认知方式和水平

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生命个体的各个方面都充满了差异,他们有自己的认知方式,有自己的选择能力,有自己的人格特征。老师必须正视学生不同的认知方式和认知水平,学生的每个想法都得到尊重和认可。唯有尊重学生不同的认知方式和认知水平,我们的教学才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儿童立场的教学必须认可儿童、相信儿童、尊重儿童、倾听儿童。

四、尊重和满足学生丰富多彩的精神需求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这一点,对儿童来说尤为重要。成人是会抽象地演绎生活的,而学生却是具体的情感生活者,教学应该切实关注学生精神世界中对现实的理解和需要。基于儿童立场的教学应该站在儿童的角度想想,他们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已经有什么、还想要什么。尊重和满足学生丰富多彩的精神需求,教育就会切合儿童的渴望,课堂因此弥漫着温馨和柔情。

站在儿童立场教学,需要我们更好地理解儿童、发现儿童,顺应儿童的自然本性与成长规律,从而开发儿童、引领儿童、发展儿童。唯有如此,我们的课堂才能充满激情与智慧,充满生机与活力,充满挑战与创新。

儿童立场,应该成为小学教育的核心价值导向!

参考文献:

[1]成尚荣.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人民教育,2007(23).

[2]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76.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06.

(作者单位 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彭坊学校)

上一篇:分析体育“选项”小班化教学 下一篇:初中语文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