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效能监察 提高监察效能

时间:2022-07-16 03:50:08

规范效能监察 提高监察效能

效能监察是规范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效能,促进廉政建设,提升队伍形象的重要举措。

一、规范效能监察,必须克服四种倾向

一是重业务工作轻效能监察的倾向。当前,就效能监察而监察,业务工作与效能监察相互脱节的问题比较突出。存在“两张皮”的现象。在不少干部当中有一种模糊认识,有的认为工商部门的主业是市场管理,效能监察只是点缀品,没有必要太较真;有的认为效能监察是监察机关的事,与工商部门关系不大;还有的认为效能监察查出的问题多,取得的成效大,就说明工作中的问题多:个别同志甚至认为效能监察是“找麻烦”、“惹是非”、“捅娄子”,因而害怕监督,拒绝监督。表现在效能监察的具体工作中,就是一般布置多,狠抓落实少;形式主义多,动真碰硬少。在推进效能监察规范化建设中,必须更加注重效能监察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行效能监察与工商职能工作相结合、与阶段性重点工作相结合、与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相结合的“三结合”,真正把效能监察融入各项业务工作中,更有效地督促推进工作,促使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效能的大提升。

二是重事后监察轻事前预防的倾向。当前的效能监察工作仍然是一种亡羊补牢式的事后监察,主要是针对行政机关已发现的问题开展工作,侧重事后检查,防范性的事前监察少,难以制止失职、渎职等问题的发生。要在继续抓好事后监察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事前监察,提前介入业务工作,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监察的视野就要聚焦到哪里,效能监察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尽可能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要严格事中监督,及时发现和堵塞执法监管中的漏洞,坚持过程控制与重点监察相结合,构建效能监察的警示训诫机制。同时,要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认真做好投诉(举报)的查处工作,做到有报必查,查必有果。对发现的问题,要运用通报、监察建议书、监察决定书等形式,加强跟踪检查,确保检查发现的问题限时整改到位。要敢于曝光、敢于批评,彻底改变会上说得凶,会后抓得松,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状况。

三是重内部监察轻外部监督的倾向。经过全体工商人的共同努力,以工商部门内设监察机构为主体的行政效能监察体系已基本建立,并形成了一整套的规章制度,有力加强了对基层工商干部的监督,有效提升了基层工商队伍的形象。但是,对如何调动公众的监督积极性,引导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基层效能监察,形成监察合力,研究得还不够,开展的工作很有限,形成的社会效应也不够明显。要在主动接受各界监督上探索新途径、找准突破口,破除“家丑不可外扬”观念的影响,通过在监管对象中设置工商效能监察员、开展工商效能民主评议、定期走访征求意见等形式,着力打造“阳光工商”、“透明工商”品牌,依靠全社会的力量,促进效能监察规范化建设。

四是重效能监察轻结果运用的倾向。对效能监察的本身比较重视,但对效能监察结果的运用、责任的追究及奖惩的兑现往往没有落实到位。事实上,如果不追究责任、不兑现奖惩,教育就没有说服力,制度就没有约束力,监督就没有震慑力,效能监察的作用和地位就会被淡化。有些单位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效能监察制度,却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原因就在于相应的责任追究和奖惩措施没有跟上,对发现问题的处理一味以批评教育了之,达不到必要的监督效果。因此,必须更加注重效能监察结果的运用,对效能监察中发现的违规违纪行为,严肃追究相关领导及工作人员的责任。并实行监察结果与干部年终考评、经济奖惩、提拔任用相挂钩,进一步增强效能监察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确保效能监察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

二、提高监察效能。必须突出四个重点

(一)狠抓窗口效能监察,提升工商对外形象。窗口办事质量、办事作风、办事效率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工商部门在人民群众和地方党委政府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因此,要把窗口效能监察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切实加大对窗口政务公开、服务态度、工作纪律、办公环境、工作效能等方面的监督力度,认真检查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服务承诺等制度落实情况,及时处理好社会各界对窗口及其工作人员的投诉,彻底杜绝办事推诿、作风拖拉等现象,着力打造文明诚信、服务优质、各方满意的窗口。

(二)强化监管效能监察,确保监管职责到位。对监督管理工作实施效能监察,目的是强化监管人员工作责任心,增强监管的有效性。要不断创新监察体系,采取事前主动介入,及时指导完善监管工作计划、纠正监管思路、完善监管制度;及时掌握监管进程、了解监管动态、优化监管举措,切实解决监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查纠问题,总结经验。推进工商监管工作规范高效运行。

(三)规范执法效能监察,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必须以依法行政为前提,以提高工作效率为基础,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切实规范执法行为,不断优化发展环境,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地方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行政执法过程中通过案前、案中和案后的效能监察,巩固和提高基层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一是加大案前公示力度。利用地方报纸、电台、电视台和“工商红盾信息网”等媒体,把基层行政执法人员的基本信息公开,使群众监督更直接,扩大群众的知情面,加大对行政执法人员的约束力,使监督更具广泛性、参与性,增强透明度。二是创新案中跟踪监察措施。积极推行“行政执法效能跟踪监督卡”制度,主动告知当事人权利和义务,实现由要权利向送权利转变,由被动接受监督向主动接受监督转变。三是推广案后回访监察举措。努力提高案件回访的质量,加大改进执法作风的力度,主动与地方纪委、监察局联系,加大对工商部门所办案件的回访力度,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的满意度。

(四)严格日常行为监察,提升队伍建设水平。抓好基层干部的日常工作、业余生活等行为规范,是规范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着力推进三大创新:一是创新提示制度。主动与电信部门联系,开通短信群发功能,将相关廉政建设、六项禁令、监察情况通报等内容,定期发送到干部职工的手机上,做到时刻提醒。警钟长鸣;二是创新监察途径。运用现代科技,开发监察系统软件平台,对系统内工作效能实行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监督,推动工作效能监察从“过程抽查”向“全程督查”转变,从“一时、一地、一所的检查”向“全天候、全方位、全系统的督查”转变,从“监察人员现场检查”向“网络化、规范化督查”转变,进一步增强效能监察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三是创新监察机制。根据《廉政风险点管理办法》确定效能监察的重点,开展效能监察走访、监察对话、监察提示等工作,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促进工作,提升效能监察的综合效能,推动效能监察走上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的轨道。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工商局)

上一篇:深入开展规范化建设座谈会辑录 下一篇:坚持人民利益至上规范行政执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