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胆石症外科手术后护理分析

时间:2022-07-16 12:09:06

老年胆石症外科手术后护理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全面综合护理对老年胆石症外科手术后的护理疗效。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老年胆石症行外科手术的112例患者,随机平均分组。对照组(56例)实施常规外科护理;观察组(56例)根据患者不同的年龄阶段、饮食习惯、生活规律、心理状况、疾病实施全面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焦虑情绪、进食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等,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焦虑发生率、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老年人; 全面综合护理; 胆石症; 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7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8-0110-02

doi:10.14033/ki.cfmr.2016.18.062

胆石症在普通外科手术中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胆道疾病,40岁后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因此胆石症主要人群为老年人[1]。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胆石症的治疗方法也随之不断更新,手术治疗因其治愈效果好而被较多应用[2-3]。为提高术后恢复效果,减少心理焦虑和降低并发症,笔者所在医院根据老年患者特有的身体特征、心理状况、饮食习惯、情绪特点等多个方面,制定更加个性多元化、全面综合更强的护理方案,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7月-2014年11月治疗的胆石症手术患者112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56例,其中男25例,女31例,年龄66~87岁,平均(69.2±6.1)岁,胆囊结石29例,胆管结石27例;对照组56例,其中女32例,男24例,年龄64~88岁,平均(67.3±6.1)岁,胆囊结石28例,胆管结石28例。两组患者年龄、病况、性别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外科手术护理,主要为:(1)一般护理。对患者实施基本的入院护理和全面检查,术前术后给予基础临床护理,并在术中执行无菌操作等。(2)饮食护理。护理人员需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合理的饮食指导,增加患者体质的恢复。(3)抗感染护理。老年患者术后易发肺部感染的情况,护理人员应在术前对其进行呼吸训练,术后进行定期检查,定期清洁患者手术创口,避免感染。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全面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心理护理。外科手术患者心理、生理均需承受一定的痛苦,致使患者往往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状况。因此,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疏导,提高患者对疾病正确认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患者胆石症的发生原因以及手术治疗的措施和效果等,从而有效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使其主动积极配合治疗护理,调动患者的主观积极性。(2)严密观察病情。护理人员需要严密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特别是心率和心律的变化,并且需要在术后24 h内每小时测量1次血压,在血压逐渐平稳后改为每2小时1次。医护人员还需要观察患者是否有出血、胆汁渗出以及休克症状。在给予患者胆道手术后通常会有出血,出血量小时患者会主要表现为油样大便或大便隐血情况,在出血量较大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出血性休克症状。(3)T型引流管的护理。①保持引流管通畅。护理人员需要嘱咐患者在变换或活动时一定要注意引流管情况,使得引流管的水平高度不能够超过腹部切口高度,并且需要主要观察是否出现胆红素沉淀阻塞,观察引流管是否出现管道扭曲或出现被压迫现象。如果发现引流管阻塞,就需要用手由近向远挤压引流管,或者使用少量无菌生理盐水缓慢冲洗,需要注意的是绝对不能用力推注。②预防感染。护理人员需要严格遵照无菌操作的流程规范操作,每周进行连接管和引流管的更换,并且引流管周围皮肤使用0.5%碘伏进行消毒,在引流管周围垫上无菌纱布,避免胆汁浸润皮肤从而导致炎性反应。③拔管。拔除引流管通常为术后12~14 d进行,在患者没有出现特殊情况后即可拔除引流管,在拔管之前需要在饭前、饭后各夹管1 d,在拔管前1~2 d后全天夹管。如果患者没有出现发热、黄疸以及腹胀等不良反应,说明胆总管恢复通畅,可以进行拔管。在拔管前还需要在X线下经T形管做胆道造影,若情况正常在造影后2~3 d拔管。(4)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①肺部并发症的预防。老年患者通常咳嗽反射较低,并且日常生活能力显著降低,因此医护人员需要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并且帮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如果患者因为切口疼痛无法咳嗽,就需要遵照医嘱给予相应镇痛剂。②预防黄疸。术前如果患者出现肝硬化炎或肝功能损害,患者在术后可能会出现黄疸的症状,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血清胆红素浓度,如果发现有异常需要及时上报给医师。(5)健康指导。医护人员需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述,并且需要向其普及基本卫生知识。护理人员还需要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康复锻炼。在术后34 h可进行脐部周围自我按摩,一只手按住切口,另一只手按摩切口对侧腹部,顺时针和逆时针各1 min,2~3次/d。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统计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质量的满意度,采用百分制问卷表评估法,其总分100分,依据得分进行分级:满意(≥90分)、基本满意(70~90分)、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临床研究数据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度98.21%,对照组为75.00%,观察组对临床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相较于对照组明显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术后焦虑状况和并发症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术后焦虑状况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住院时间、进食时间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进食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胆石症是一种常见病,随着年龄的增大其发病率也随之升高[4]。由于结石堵塞胆囊管,导致管壁增厚、胆囊管充血等不良症状,致使患者并发胆绞痛、畏寒发热、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临床反应,部分重症患者会因心肌缺氧引起心律不齐、心绞痛等[5]。随着患者对术后护理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增高,常规性护理已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笔者所在医院采用的全面综合护理,通过对老年胆石症患者自身状况对症护理治疗,其效果较常规护理疗效更加显著,能有效地减少患者术后心理焦虑和术后并发症,得到患者的普遍认可。

在本研究中,通过给予患者有效全面综合术后护理干预,取得显著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心理焦虑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对老年胆石症患者实行全面综合护理,能有效地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患者术后的心理焦虑和术后并发症,并提高其恢复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赵梅红.胆囊炎胆囊结石病人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4):1-3.

[2]洪水英.系统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影响[J].浙江临床医学,2015,17(01):160-161.

[3]洪容欢.老年胆石症中医护理135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0):120-121.

[4]刘玉华,王艾宁.个体化护理干预在胆石症合并肝硬化择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9(12):84-86.

[5]李丽琴.个性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应用效果[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6):178-180.

[6]沈燕.胆石症术中中西医结合护理和心理护理104例总结[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4):151-152.

(收稿日期:2016-02-22)

上一篇:芪味理肺汤方剂与糖皮质激素协同治疗哮喘小鼠... 下一篇: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对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