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代中小学音乐教材建设的发展研究

时间:2022-07-15 10:53:37

我国近代中小学音乐教材建设的发展研究

【摘要】我国中小学的音乐教材建设是音乐课程改革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音乐教材的缺失必然导致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质量的缺失,所以说,音乐教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音乐教材;中小学;发展概况

一、我国音乐教材的发展概况

19世纪末,音乐教学在我国各级学校中出现了。最早开设音乐课程的是上海南洋公学附属小学。音乐课程的开设就需要音乐教材的辅助。当时在那里任教的乐歌课教师是沈心工,由于他刚从日本留学回来,且熟悉其音乐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材料,于是就自己编写教材。1904年,他的《学校唱歌集》的第一集出版了。教材中的内容除了歌曲外,还伴有《乐理摘要》、《风琴使用法》,可以说该书是中国最早出版的并带有广泛影响的音乐教科书。后来,一大批从事学堂乐歌教学的音乐教育家如李叔同、辛汉、胡君复、华航琛等人,也积极参与了编写音乐教材的工作,相继出版了一系列以歌曲为主的音乐教材。一直到本世纪20年代之前,音乐教材中的歌曲主要是采用西洋或日本歌曲曲调填上的词,只有极少数是由我国的音乐教育家自己来作曲的。

进入20世纪之后,我国出现了一批从国外留学回来的的音乐家,以及在国内各大音乐专科学校培养出来的音乐教育家,后来的音乐教材中我国的歌曲创作正逐步处于上升趋势。如:1924年,萧友梅编写的《新学制初级中学唱歌教科书》中,歌曲全部都是由萧友梅自己创作的。在音乐理论教材方面,也由早期翻译或编译外国教材转为由我国音乐家及音乐教育家自己编写。如萧友梅的《新学制初级中学乐理教科书》(1924年)、刘质平编写的《中等音乐理论教科书》(1926年)、陈仲子编写的《音乐教授法》(1926年出版)等。这极大地反映了我国教材建设的逐渐壮大。20年代以后,我国音乐教材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出现了各级各类学校的各种音乐教材。根据现在已经了解到的材料,自1904年沈心工、曾志氡嗟囊衾纸滩某霭嬷1949年,这期间出现的学校音乐教材共有475种。其中中小学音乐教材360种,幼稚园音乐教材35种,师范学校音乐教材28种,教师用的音乐教学法类的教材16种。此外,有一些钢琴、风琴、手风琴教材,即可供中学教学使用,也可供师范学校使用,这一类器乐教材有36种。1922年,在教育界相关人士的参与下,教育部颁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拟定了《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其中包括中小学及师范学校各科课程的标准纲要。这些课程标准的制定就成为当时编写音乐教材的参照。如傅彦长编写的《新学制音乐教科书》(初级小学用)、何明斋编写的《新学制音乐教科书》(高级小学用)等等,都是参照新学制中的音乐课程标准纲要编写而来的。

二、小学音乐教材

下面对这一时期的一些音乐教材作以相应的分析:

沈心工于1904年编写并出版了音乐教材《学校唱歌集》初集,后来又相继出版了第二、第三集。1912年,他又对之前编写的教材加以整理,出版了《学校唱歌集》一至六集。次年,他又编写并出版了《民国唱歌集》第一至第四集。到1937年的时候,他又出版了《心工歌曲集》。在这些音乐教材中,由他自己作曲自己填词的作品总共有180多首。这些作品的内容包涵多个方面,其中一部分歌曲表现了鲜明爱国情感。如《体操――兵操》(又名《男儿第一志气高》)、《同胞同胞须爱国》等等。除上述歌曲外,其他大多数的歌曲都是以学校生活、少年儿童生活、大自然景物等为题材的作品。在他所编写的歌曲中,他根据歌词内容的特点,对儿童进行启发式教育。所以,沈心工编写的音乐教材不仅在学校里,在社会上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07年,叶中冷编写了《小学唱歌集》,后来又相继出版了二、三集,这是一部包含歌曲、教学法、乐理的综合性教材。该教材中阐述了教授唱歌之要素:(1)音调教练:a倾听 b应唱 c音阶练习 d音阶指唱 e音调教练 f听音练习

(2)拍子教练:a拍子练习之方法 b踏节法 c呼节法 d拍节法

(3)趣味教练:a教材内容 b歌曲思想 c歌词大意 d范唱 e表演唱歌 f温习旧歌

在阐述了上述三要素后,又论述了唱歌教法。(1)口授教法(2)略谱教法(即用简谱教学)(3)略谱写法(4)本谱教法(即用五线谱教学)(5)本谱写法

并提出了教师在教授时应该注意的几点事项:(1)呼吸(2)姿势(3)教室(4)时间(5)惭怯(6)教师之态度(7)男女异授(8)声音之区域

该教材除了写教授法外,还编写了17首歌曲:如《亚东帝国》、《西湖十景》、《欧美二杰》等歌曲。在第三集里,还有歌曲教材、简谱知识、风琴十二调黑白用键一览表等相关内容。由于这本教材很全面,是当时一部很有实用价值的教科书,很受大家的欢迎,是我国早期音乐教材中一部比较有影响的综合性教材。

三、中学音乐教材

1946年出版的《中学音乐教材》由上、中、下三册组成,每册供一学年教学用。全书的歌曲以外国歌曲为主。如贝多芬的的《土拨鼠》、舒伯特的《野玫瑰》、勃拉姆斯的《摇篮曲》等;有经典的外国民歌。如爱尔兰民歌《夏日最后的玫瑰》、意大利民歌《卖花女》等;还有神剧、歌剧的选取,如亨德尔的清唱剧《犹大.马卡比》中的《英雄今日得胜归》、韦伯的歌剧《自由射手》中的《猎人合唱》等等。乐理知识方面包含了基本乐理、和声学、对位法、赋格曲、曲式结构等知识。音乐欣赏方面包含了艺术歌曲、合唱歌曲、歌剧、交响曲、组曲、协奏曲等形式,此外还介绍了外国主要的作曲家、歌唱家、演奏家和指挥家等。总的来说,这本教材具有一定的知识性和系统性。

总之,随着经济和交流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音乐教材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也为音乐教师提供一个重要的辅助。

参考文献:

[1]郭声健著《音乐教育论》,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

[2]刘沛著《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3]《中国音乐教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第6期。

上一篇:高职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 下一篇:学会预习,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