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时间:2022-07-15 05:56:03

论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现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对历史教学的目标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及自主学习的探究的能力等等。其实质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在教学中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然而全面发展的教育首先要从具有全面的基础知识开始,历史教育具有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优势。

一、历史教育无时无刻都在渗透素质教育

我们说,学生的素质提高是指多方面的综合素质而言:道德水平、文化水平、健康水平、审美情趣,劳动 技能以及智力和非智力的心理素养等,标志着学生素质的总水平。然而,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历史教育具有 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作用。

首先,学习历史是深入探讨其他科学的基础。历史科学它本身就包括了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学、 艺术、教育、宗教、民族等等基本知识,以大量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内容为背景。如司马迁的《史记》就有 关于天文算学、水利、地理等知识;初中教材还介绍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孙思邈的 《千金方》、沈括的《梦溪笔谈》、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等科技巨著。搞好学校历史教育,能大大 开拓学生的视野,使思路敏捷、思维开阔,分析问题就有广阔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知识基础,能增强判断力、 理解力和思维的深刻性。历史学科教育,对德育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的。在古今中外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社会现象对学生进行政 治和阶级观点教育是极好的教材;有多少仁人志士可歌可泣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品德教育是其他学科 所不能替代的。我国以文明古国著称于世,光是 有文字记载的史料,就浩如烟海;社会生活空前丰富,由此积累起来的历史知识之丰富复杂,也是过去任何时 代无法比拟的,这样,如何记忆历史知识就成了历史教学中的一项基本能力。我们不主张死记硬背,也不主张把大脑变成信息库,我们主张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介绍有关记忆的心理常识,如遗忘规律等,并结合历 史知识特点,总结出符合学生自己记忆特点的记忆方法来,提高识记效率和保持能力。其次:学习历史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学习历史的过程,也是培养想象力的过程。历史教材是以文字为主的 信息载体,概括性的文字叙述较多,如果能够依据文字材料的揭示,在头脑中想象出具体生动的形象,将会更 真切地感知历史过程。所以,我们必须从小就要借助于历史教学发展他们的再想象和创造想象能力。

历史教学对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很有效,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就不说了。

二、素质教育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和促进者,教师的素质高低,对学生是否能够茁壮成长起着决定作用。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本人首先应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应该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能以历史的眼光,科学的精神看待事物;要使学生具有创造学习能力,教师首先应有一定的创造性和科研能力。因而,教师不能再只是具有一定基本功的“教书匠”,而应该是一位研究型的学者。

1.必须具有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

学生生活在当前科学昌盛,信息快捷的网络时代,眼界开阔,兴趣广泛,其所见所闻往往会超出教师、教科书的知识领域。因而,如果教师没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修养,就会使学生感到失望,也会影响他们智力的发展。所以,要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教师必须掌握比学生比教材更多的知识,即掌握除本专业以外尤其与历史科联系比较密切的相关学科的内容,应该具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同时,应该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注意了解相关的学术研究进展,了解史学前沿的一些动态,抛弃那些陈旧的过时的观点,给学生以最新的鲜活的历史知识和观点。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武装自己,帮助学生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解决问题。

2.树立正确的历史教学观,即先进的教学理念或教学思想

正确的历史教学观要求我们以人为本,以学生的知识和情感为本,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时代特征。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再象过去那样教教材,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对教材和知识的记忆上,而是要用教材教;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由于历史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其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具有很大优势。素质教育就是要用历史事实,历史思想(观点)的伟大力量,唤醒学生内在的热情,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开发他们的智慧,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提高其思想觉悟。为此,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注意研究学生、认识学生、熟悉学生,理解学生对历史教学的需求,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养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生存,养成正确的历史态度和社会态度,从而学会做人。

3.善讲

新的教育理念已不提倡“满堂灌”,但历史科本身的特点又要求我们不能不讲。历史学科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过去性。我们教给学生的是过去发生的现在无法看得见摸得着的人和事,要让学生生动地再现历史过程,离开了语言的帮助是很难现实的。不讲,就无法把繁杂的问题阐释清楚.而讲述则是获取历史知识最为经济的方式。问题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而在于教师在什么情况下讲,怎样讲。凡是能启发学生思维,充分调动学生自觉性和自主性的讲授,都是很好的。所以,不会讲课的老师,是无论如何教不好这门课的。

历史教师还应该学习科学技术常识,讲不清科技发展史,势必讲不清当时的生产发展情况,也讲不清与生 产发展相关的其他历史现象。历史教师对此缺乏必要的了解,就会出现知识性错误,甚至闹出笑话来,反之, 历史教师具备科技方面的素养,将会使课讲得更生动、更具体、更准确。

历史几乎涉及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因此,历史教师应当有较广博的知识,较高的文化素养。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应该是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学工作者的永久课题。由于学识有限,这里只能提出问题并作初步探讨,希望能够得到广大同仁的指教。

上一篇: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下一篇:浅析人体素描习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