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不同病期TXB2、6Keto—PGF1α、NO、ROS测定的意义

时间:2022-07-15 05:33:59

【摘要】 老年患者一旦确诊为冠心病, 就要长期坚持服药, 如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ACEI或ARB类药物, 还可以酌情应用硝酸酯类药物及钙离子拮抗剂药物等, 此类药物可以升高患者的6酮前列环素F1α(6Keto-PGF1a)、NO水平, 降低血栓素B2(TXB2)、ROS, 阻止前列腺素代谢紊乱;这与其改善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关系密切, 尤其是针对气虚血瘀证冠心病患者, 所以, 测定冠心病不同病期TXB2、6Keto-PGF1α、NO、ROS浓度水平临床意义重大。

【关键词】 冠心病患者;TXB2、6Keto-PGF1α、NO、ROS

高胆固醇血症是所有危险因素中对冠心病危害最大的一种危险因素, 在冠心病的干预性治疗中, 胆固醇作为头号治疗的对象, 甘油三酯已经被证实是导致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本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冠心病患者不同病期血浆TXB2、6Keto-PGF1α、NO、ROS的浓度, 目的是观察它们在冠心病发病中的变化进而探讨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1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气虚血瘀证冠心病患者65例为治疗组, 年龄43~76岁, 治疗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让患者口服规格为0.5 g/粒的复原胶囊, 3次/d, 5粒/次, 温水送服, 疗程2月;同时选取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治疗只采用常规疗法。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 2 方法 采两组患者上午8-9时的肘静脉血, 注意患者要空腹, 血样做如下处理:抗凝(消炎痛、EDTA·Na2), 分离血浆低温保存待测TXB2(RIA平衡法)、6Keto-PGFlα(RIA非平衡法);分离血清低温保存待测NO(硝酸还原酶比色法)和ROS(比色法)。所用统计学处理软件为SAS81版本, 计量资料均采用t检验及相关分析。

1. 3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TXB2、6Keto-PGF1α、NO、ROS水平分别与健康人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45例患者, 实验前后TXB2、6Keto-PGF1α、NO、ROS水平均无显著性变化。治疗组65例患者治疗前TXB2、ROS显著高于健康人正常值, 治疗后显著降低;6Keto-PGF1α、NO正好相反, 治疗前明显低于健康人正常值, 治疗后显著增高。说明服用复原胶囊的患者显著升高6酮前列环素F1α、NO水平, 降低血栓素B2、ROS, 阻止前列腺素代谢紊乱;说明该药改善气冠心病患者VEC功能。

2 讨论

血管内皮细胞不仅具有天然的屏障作用和传统信息的功能, 而且还具有强大且复杂的内分泌功能。血管内皮细胞可以分泌抗动脉粥样硬化物质和致动脉粥样硬化物质这两大类活性物质。其中抗动脉粥样硬化物质具有显著的扩张血管、抗凝及抗炎等功能;而致动脉粥样硬化物质具有强大的收缩血管、促凝、致炎等功能[1]。如果血管内皮细胞有损伤, 就会导致内分泌功能失调, 容易出现血液流变学、凝血抗凝及纤溶等功能的紊乱。气虚血瘀证冠心病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为首要环节, 通过不同机制、不同途径导致机体的前列腺素代谢、氧化/抗氧化发生失调, 以及NO合成障碍, 使PGI2合成减少, TXB2增加, PGI2/TXB2比值降低;NO合成减少, ROS产生增加, 从而引起血管舒缩、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氧化/抗氧化、凝血/抗凝及纤溶等功能失调, 此时血液处于高度的浓、黏、聚、凝状态, 在这样的情况下, 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胸闷、心悸、气短、脉涩或结代等症状。与PGI2作用相反, TXA2这种活性物质具有收缩血管、促进血小板聚集的功能, 还可以致动脉粥样硬化。以氧爆发等多种途径释放ROS, 不但能诱发血管内皮细胞;心肌细胞等发生脂质过氧化, 诱导心肌、血管平滑肌等多种细胞凋谢。老年患者一旦确诊为冠心病, 就要长期坚持服药, 如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ACEI或ARB类药物, 还可以酌情应用硝酸酯类药物及钙离子拮抗剂药物等, 此类药物可以升高患者的6酮前列环素F1α(6Keto-PGF1α)、NO水平, 降低血栓素B2(TXB2)、ROS, 阻止前列腺素代谢紊乱;这与其改善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关系密切, 尤其是针对气虚血瘀证冠心病患者, 所以, 测定冠心病不同病期TXB2、6Keto-PGF1α、NO、ROS浓度水平临床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Suzuki H, Abe K. Expressions of P-selectin- and HSP72-like immunoreactivities in rat brain after transi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Brain Res, 1997, 759(2):3219.

上一篇: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双下肢不等长的临床分析及... 下一篇:探讨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