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时间:2022-07-15 05:02:55

当代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摘 要】目前教师职业道德现象广为存在,本文从其产生的社会根源角度进行深度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以期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教职工的道德素养。

【关键词】教师职业道德失范;原因分析;对策建议

随着经济社会、道德观的嬗变,一件件教师虐童、体罚学生事件的曝光,让教师职业道德观念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而教师职业道德失范这一名词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也并不陌生了。所谓的教师职业道德失范即教师这一群体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出的一系列不正常的行为。一个高素质的教师是有着健全的人格、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而师德则是教师的人格素养的直接表现。教师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榜样,同时还是学习道德的楷模。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些厌岗怠业、为师不表的现象,甚至有部分教师采用极其残忍的方式对待学生,以发泄自身的压力与不良情绪。这种现象严重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更不利于良好道德风气的形成。

在这种社会现状下,提高教师的道德素养就显得极为重要,我们需要冷静客观地分析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从而提出解决对策,以加强师德建设。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也存在很多种,这其中包括学校管理不当,教师素质不高等等。

一、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社会根源

每一个社会现象的背后,都有其存在发展的社会根源,教师职业道德失范属于社会特殊现象的一种,其原因也有着与众不同的地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社会转型的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体制和观念也发生着转变。在这一转型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混乱,这种混乱导致了社会行为失范。目前,我国正处于这种转型期,一些腐朽的思想也在社会中到处可见,例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等。市场经济竞争中,尔虞我诈、见利忘义的现象到处可见;政治生活中,官员、以权谋利;种种存在的不良社会现象对教师职业道德失范都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正是这种不道德的社会才产生了不遵守道德规范的人。教师在这种社会状况下,难免不会随波逐流,丧俗自身的职业道德准则。

2.行业竞争压力增大

为了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我国普遍实施教师资格考核制度与聘任制,学校也会根据情况不断调整师生比例,这就间接地加大了教师的压力。有调查结果显示:93.1% 的教师感到压力很大;50.8% 的教师表示有机会将调换工作。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教师行业的竞争压力加大,导致教师心理及工作压力的加大。压力过重会使人情绪紧张焦虑,教师也往往不可避免地将这种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来,例如缺乏工作热情,缺少耐心、缺乏信心、易暴躁等等。

二、解决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对策建议

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是一个逐步养成的过程,也是一个人道德和行为对应统一的过程。所以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和锻炼,从加强教师管理的角度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自主学习、提高认识

教师是一种任务复杂繁重的职业,而且教学成果见效较慢。市场经济的发展淡化了人们对师德的观念,这导致有些教师丧失道德底线。因此只有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提高他们的自觉主动性,最终才能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学校可以通过开展讲座、发放手册、先进教师事迹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来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认识,积极组织学习职业道德理论。首先要学好理论知识,其次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学习。学习的内容要规范、针对性要强。比如从学习职业道德的目的意义内容、失范根本原因等等角度入手,联系本校的实际情况,通过各种活动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帮助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提高。

2.良好环境,增强约束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很重要的,良好的环境对人们的道德行为有约束的作用。积极向上的校容校貌在给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的同时,还能够使教师更加热爱工作岗位,增加工作热情。这种积极的心态又可以转变为物质动力,激励教职工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学校只有加强管理,才能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校可以按阶段进行。学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定的规章制度,同时要在这一过程中要有计划性、目标性,要有最终的评价分析与结果反馈。通过日常的检查评比,可以提高教师的自我道德约束力,提高职业道德水平,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3.树立榜样,激励学习

通过自我道德修养的培养与外部的教育才能健全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体系。通过树立教育典型,可以把外部教育的成果转化为内在动力。一个榜样,可以促使人自主学习,并联系自身实际情况,在自我努力的基础上,经过榜样的引导提高来树立典型。在宣传典型的思想过程中,要能够做到实事求是,重点宣传思想形成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加强自我道德教育,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4.加强实践,总结经验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教师要能够做到不断探索、敢于实践,刻苦钻研,以德育人。因此,教师必须坚持实践,实事求是,以适应教学的不断发展。教师的实践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工作要有热情,有事业心。二是要以德育人、给学生树立榜样,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教师的实践活动主要包括校内外的教育教学工作、日常生活、实事求是的实践态度。比如学校可以有计划性地组织优秀教师公开课,给各位老师一个锻炼学习的机会。学校工会还可以开展新老职工经验交流会,引导青年教师健康成长,不断提高教师队伍质量。

要想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这需要学校设立一定的规范准则,教师需要自觉遵守,必须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开展实践,总结经验,提高自身道德素养,以德育人。优化教职工队伍建设,提高教职工职业道德素养,是一个需要学校、教师、社会共同努力的过程。

上一篇:“指导――自主学习”的化学教学 下一篇:多媒体教学改良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