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

时间:2022-07-15 04:48:44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265-01

乳腺癌患病率居女性肿瘤的予第一位,严重威胁妇女的身心健康[1].心理问题贯穿乳腺癌治疗的全过程,还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给予恰当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抗乳腺癌患者的整体治疗有着积极作用。

1 心理问题

1.1 紧张、焦虑 由健康人变成患者,还要接受全乳切除术,这让患者在思想上无法者产生情绪不稳,紧张、焦虑、不知所措,以致坐卧不安,辗转难眠。

1.2 忧郁、自卑、自我形象紊乱 是女性性感魅力及自信之所在,而乳腺癌患者大多需做全乳切除术,这对于年轻、知识层次比较高的女性,的缺失更客易使其产生忧郁、自卑、感觉自我形象紊乱。

2 护理干预

2.1 建立真诚医护患关系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的前提和保证,对于刚刚确诊的患者,入院时护士应主动关心安慰患者,介绍自己姓名、主管医生,介绍环境、规章制度,消除患者陌生感,减轻对住院的恐惧。主动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对疾病认知程度,做好护理疏导,使患者有信任感、安全感。

2.2 心理疗法

2.2.1 对于乳腺癌患者初期的心理反应,应给予保护性护理,不良于纠正患者否认心理。以减缓癌症诊断信息的沉重打击,有利于患者做好身心两方面的应变准备。

2.2.2 认真许后患者对疾病认识程度、接受程度及文化程度,婚姻家庭及患者亲属现在的精神状况。对心理脆弱者应循序渐进使患者了解治疗方案,对精神极度敏感者谨慎从事,等待适当时机才能如实告知病情,对心理坚强者,应坦诚相告、鼓励其做好与癌症做斗争的心理准备。

2.2.3 手术前向患者讲解切除的必须性,手术麻醉相关知识,鼓励患者配合手术树立战胜疾病信心,让患者认识别缺失并并非是影响生活质量的产生问题,还可以做矫形手术如隆胸或重建等。恢复形体曲线,增强自信心。减轻心理受损,保持积极心态。

2.2.4 在与患者的不断沟通中,了解到患者生活中较为满意的方面,将患者客观的方面与比自己差或不幸的患者进行比较,让患者在比较中产生幸运感。

2.3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2]。健康教育活动可以帮助患者获得与健康相关的知识,更好地保持身心健康与和谐。护士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乳腺癌诊疗常识,防癌知识,用药知识,加强日常生活的指导,如饮食、睡眠、自我护理、避孕等。

2.4 提供家庭和社会支持 求生是癌症患者最强烈的需求,他们渴望感受生命的价值,渴望人们的理解与支持,帮助患者赢得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对乳腺癌患者改变生活质量起着举是轻重的作用[3]。向患者家庭成员发放健康教育指导手册,嘱其定期参加抗癌知识讲座,对患者家庭成员进行心理疏导,消除因疾病给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重视语言作用给患者以良性刺激,激励求生意志。尤其是丈夫应对患者主动提供照顾,倍加疼爱,告之即使切除术后,不影响夫妻正常生活,强调良好的家庭氛围对患者的健康作用。

2.5 分散注意力 鼓励患者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鼓励工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分散注意力,培养有益于身体健康的爱好如种花、养鸟、书法、美术、听音乐、适量运动[4]。将注意力转移到兴趣爱好中,放松身心,使不良情绪得到进步改善。

乳腺癌术后患者普遍存在心理障碍[5],产生心理障碍主要原因是认知缺陷和社会支持不足[6],根据原因系统而科学地给予个性化心理干预可以改变患者不良的心理状况,促进患者全面康复,回归家庭和社会。

参考文献:

[1] 高亚超、石峰、沈强。乳腺癌漏诊原因[J]。临床误诊误治,2007,20(2) :42。

[2] 刘纯艳。社区护理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4-65。

[3] 高颖、王宾。乳腺癌患者的心理体现体会。中国医学创新,2008,5(34):92

[4] 刘华、王蔚、王平根。非躯体因素对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肿瘤,2001,10(2):88。

[5] 徐云峰。心理支持疗法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J]。中国康复,2003,18(4):240。

[6] 刘迎红、田玉文、姚依坤、吕跃。周手术期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临床误诊误治,2011,24(6):95。

上一篇:穴位注药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下一篇:人性化心理干预在老年人临终关怀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