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患者清创缝合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分析

时间:2022-07-15 03:38:38

外伤患者清创缝合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4208(2010)11-0053-03

为分析清创缝合后感染的相关因素,提出预防性护理措施,笔者对2007年6月-2008年7月收治的300例外伤缝合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300例外伤缝合患者,其中男192例,女108例;年龄2.5-76岁。清创缝合后感染12例,无死亡。根据伤口的感染程度分:清洁伤口2例,污染伤口(有细菌污染而尚未构成感染)5例,感染伤口:5例。

2、分 析

2.1 清创缝合后伤口感染的相关因素

2.1.1 患者患有原发性慢性未治愈的疾病:如糖尿病、癌症晚期,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感染药物,直接影响到人体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导致机体抗感染能力下降。

2.1.2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清创缝合后伤口易发生感染是已被广泛接受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这是机体老化,全身免疫功能下降的结果。

2.1.3 操作及消毒隔离制度不严:换药室、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划分不明确,紫外线消毒不及时,消毒液配制不严格,清扫地面不能湿式清扫,造成换药室空气污染;缝合换药用器械如镊子、药碗、敷料、针线等无菌用品灭菌检测过程不严格,终末消毒不彻底,常伴细菌感染,导致缝合创面细菌感染。

2.1.4 清创缝合术:在清创缝合过程中,伤口清洗不彻底,消毒不严格,特别是污染伤口,如重物砸伤、摔伤等,伤口内存有异物及切口对和不良,为感染提供有利条件;皮肤缝合时切口对和不良,结过紧可影响伤口的血液循环,使伤口延迟愈合,增加感染机会等。

2.1.5 缝合伤口感染:主要是以接触方式传播。由于医护人员接触患者污染的物品机会多,易将病原体通过接触传递给其他患者或用品,造成间接污染,因此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后不认真洗手消毒,就可成为输送病原体的工具。

2.1.6 留观时间:观察时间越长的患者,医院感染率越高,因为医院是各种病原微生物较为集中和较易流行的场所,所以观察时间越长,受感染机会越多。

2.1.7 失血:通过临床分析缝合伤口感染的所有因素中,失血始终是缝合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伤口大失血多的患者,血容量不足,体质虚弱,该类患者免疫能力低下,是伤口感染的高危人群。

2.1.8 肥胖:许多学者认为肥胖患者伤口缝合后感染率增加。

2.1.9 引流条:伤口大,分泌物多,清创缝合时,不能一次全部缝合,需放置引流条,也是造成感染的因素。

2.1.10 温度:清创缝合后医护人员只注意患者体温是否升高,而对体温在35度以下未予重视。实际上,持续过低体温对机体是有害的,它能引起凝血病,导致出血增加;使代谢率降低,机体氧供减少,导致酸中毒;免疫功能损害尤其是中性粒细胞的氧化杀伤作用减弱,使机体对伤口感染的抵抗力减弱,从而导致伤口感染率的增加。

2.1.11 抗生素: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导致耐药菌株增加和繁殖,破坏了正常菌群内部各种微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造成了微生物失衡,使正常情况下不致病的条件致病菌大量繁殖,从而引起条件致病菌和真菌的双重感染。

2.2 护理干预

2.2.1 治疗原发病,增强患者免疫力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加强支持疗法,注意改善患者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如应用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胸腺肽、转移因子等,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富有营养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保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与稳定,防止伤口感染,促进伤口早期愈合。

2.2.2 做好缝合前准备工作是降低缝合后伤口感染的重要措施

2.2.2.1 医务人员准备:缝合前后要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因洗手是最简单方便有效的预防和减少感染的重要措施。医务人员的双手是医院感染的媒介因素,也是造成外源性感染的重要途径。坚持一个原则:清洁的手接触清洁物品,接触污染物品时必须戴手套,以减少外源性感染。

2.2.2.2 缝合伤口准备:缝合前伤口要彻底清洗;一般先用过氧化氢清洗,再用生理盐水清洗,用无菌敷料擦干净周围污迹;污染严重伤口反复冲洗几次,再用碘伏棉球消毒。

2.2.2.3 房间准备:清洁区、污染区划分明确,地面湿式清扫,保持干净,操作台每周两次用消毒液擦拭消毒,房间每天用紫外线消毒,定期做空气细菌监测。

2.2.2.4 物品准备:仔细检查使用器械物品,如缝合包、换药碗、镊子、消毒棉球、针线、冲洗液等保证在有效期内使用,以杜绝伤口感染生。

2.2.3 伤口缝合后护理:伤口护理的目的在于保护和避免污染,促进早期愈合。护理方法: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周围有无红肿,询问患者伤口有无疼痛。换药时注意无菌操作,观察伤口愈合情况。教育患者和家属认识适当的伤口护理知识;对患有可传播感染的伤口或皮肤污染的患者应实行相应的隔离;患有单纯疱疹及A型链球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工作人员治愈前不能接触伤口。对于创面小,不需要住院观察者,交代回家后伤口护理注意事项,随时来院复诊,换药。

2.2.4 及时换药观察引流条情况:每天专人换药可及时观察引流情况,如引流液减少,无感染,可以全部缝合,用碘伏棉球每天消毒换药,防止伤口感染。

2.2.5 保暖:患者缝合后保持环境温度,必要时可使用局部加温,如使用红外线、神灯,若四肢伤,可采用穿戴棉套保温。

2.2.6 合理使用抗生素:在使用抗生素时,要考虑患者伤口大小,污染程度,遵守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知识,自觉按规定时间给药,积极观察药效,及时向医生提供停药、换药依据。

2.2.7 加强留观室、换药室管理减少或限制人员流动是降低伤口感染的关键。在巡视和家属探望时间,环境微生物监测合格率分别是58.55%和75.00%。加强人员管理,安排好开饭、换药时间,避免二者时间上的重叠,为营造一个“清洁”的换药环境奠定良好的基础。将严重污染的留观室暂时关闭,并进行彻底终末消毒,对病房进行全面的细菌学检测,确定原有污染细菌肯定已被消除后,再重新使用该房间。

2.2.8 缩短留观时间:因留观时间越长,感染机会越多,特别是感染与非感染者同住一室,造成交叉感染。因此,患者伤口周围无渗血、感染,应立即出院,定期门诊随访,继续换药治疗,直至拆线,伤口愈合。

2.2.9 加强护理人员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因为患者的一些诊疗操作、生活护理都要靠护理人员完成,所以护士既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主力,又是主要的传播媒介。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使其充分认识到护理工作对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性,提高认识,加强责任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树立严格的无菌观念,共同防止缝合伤口感染的发生。

缝合伤口感染是医院感染的一种主要形式,直接影响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的预后,所以应早期干预,防患于未然。缝合伤口感染重点在于熟悉相关因素,使每一名医护人员认识洗手的重要性;注意观察伤口,做好护理,按时换药,换药要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和消毒隔离;加强环境管理和微生物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等。作为一名临床护士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和判断能力,善于发现可能引起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缝合伤口感染虽然不能完全避免,但是只要采取预防措施,就能将这种危险减至最低限度。

上一篇:浅谈护患沟通在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下一篇:奥伦自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