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急救的技术范文

时间:2023-12-13 17:22:29

外伤急救的技术

外伤急救的技术篇1

1 现代灾害医疗救援五项技术的形成

1.1 创伤急救

创伤急救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项技术。公元18世纪拿破仑“大军团”的医官巴伦·拉尔(Baron Larré)开创了战场创伤急救的先例。瑞士人亨利·杜南发起红十字运动,对志愿者进行急救技术培训,创伤急救技术进一步普及。除了战场急救外,创伤急救技术也成为各种灾害现场急救及常态院前急救援主要技术,创伤急救的4项技术经常被一起列入各类急救培训教材,并被冠名为“四大技术”。全球范围内的大量应用,创伤急救技术渐趋成熟。其中,止血方法分为指压法(头面部、肩部、上下肢)、加压包扎法、止血带法。常用包扎方法分为绷带(环形、螺旋形、螺旋反折、8字环形)包扎法、三角巾(头部、面部、胸部、肩部、侧下腹部、下腹部)包扎法、多头带包扎法、急救包包扎法及其他包扎法。现场骨折固定的方法分为:现场对可疑骨折者需作可靠的临时固定,可减轻伤员骨折端的疼痛及预防休克,并限制骨折端的异常活动以免发生新的损伤。固定范围应包括骨折上、下两个关节。对开放性骨折应先止血、包扎,后固定骨折肢体。常用器材有木夹板、绷带、三角巾、棉垫等,无上述物品时还可就地取材,用稍硬的物体代替。经上述处理后,要将伤员正确地搬运和转运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此外,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具有内在的逻辑顺序,四项步骤也成为创伤救护的基本步骤[1]。

1.2 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历史悠久,早在17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名医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就已经提到复苏方法:“救自缢死…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晋代葛洪所著的《肘后方》中写到:“塞两鼻孔,以芦管内其口中至咽,令人嘘之。”但美国匹兹堡大学国际复苏研究中心主任彼得·沙法教授(Peter Safar)被认为是当代心肺复苏的创始人之一。1966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首次依据Safer 和 Kouwenhoven两位教授的研究成果制定了心肺复苏指南, 并建议所有参与心血管急救的医务人员均应接受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简称CPR)的培训,从此CPR以其简单的A、B、C三步法风靡全球,成功地抢救大量人员生命。在院前或灾害现场,徒手心肺复苏按DRABC顺序进行:D即检查现场是否安全(dangerous) ;R即检查伤员反应(response) ;A即解除气道(airway)梗阻,保持气道通畅;B即口对口人工呼吸(breathing) ;C即胸外心脏(circulation)按压,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美国心脏学会(AHA)2010国际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标准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对普通目击者要求对ABC改变为“CAB”即胸外按压、气道和呼吸。随着电除颤出现,心脏电除颤能使复苏成功率进一步提高,电除颤技术也被列为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急救手段,除颤当成一项基本生命支持的措施。

1.3 紧急救治

由于创伤急救与心肺复苏都可以由经过急救训练的非医学专业人员从事,因此,将医学专业人员在灾害现场从事的急救用另外一个专有名词表示,这就是现场抢救(on-site critical care),或叫做紧急救治(emergency treatment)。紧急救治的基本技术包括:昏迷伤员救治、气胸伤员救治、眼球破裂伤、脑膨出、肠脱出伤员急救、离断肢保护、脊柱损伤伤员的急救、较大面积烧伤伤员的急救、创伤性休克救治、创伤性感染防治、放射性污染处理、化学中毒处理、海水浸泡伤处理技术,以及深筋膜切开减压术、留置导尿管、耻骨上膀胱穿刺术。因此,由于专业医务人员在现场亲自实施,只要能够多、快、好、省地抢救伤员,紧急救治技术范围必将不断拓展,围绕救命,更多的紧急救命类手术将会在专业医疗救援队到达现场后依托先进的野战医疗平台即时开展:包括大血管损伤修补、吻合或结扎;呼吸道阻塞进行紧急气管切开术;对开放性气胸实行封闭缝合,张力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实施胸腹探查止血,对有脏器损伤者进行缝合、切除、修补、吻合、造口等手术;对有颅内压增高的伤员,行开颅减压术,清除血肿;同时可进行各种创伤控制性手术;12 h内比较清洁的伤口进行完善的清创手术;开展输血、输液、给氧等综合措施,防治休克;对海水浸泡伤伤员进行针对性治疗,给以复温处置;对冲击伤、挤压伤、复合伤等复杂性伤员进行确诊,并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继续抗感染治疗;补注破伤风抗毒素或抗毒血清;对核污染、化学染毒的伤员进行全身洗消和针对性治疗。

1.4 检伤分类

检伤分类(triage)是根据伤情的严重程度,确定优先治疗程序的过程。本义源自将咖啡豆的第三或最低质量剔除出去,将首字母大写作为一个固定的词条,特指对伤员进行检伤分类。对伤员进行检伤分类的根源同样可以追溯到发生在18世纪的因军事战争而受伤的伤员救治中,拿破仑“大军团”的医官巴伦·拉尔管理在战场上受伤的大量伤员,即开始实行现场检伤分类。用于军用和民用的大量伤亡情况的伤员检伤分类的分类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融合在一起,基本上使用相同的色卡:红色表示危重,绿色表示轻伤,黄色为介于以上两者之间,而黑色表示伤员死亡。军用的[例如: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和民用的(例如:颜色编码)伤员检伤分类系统具有相似的准确性和灵敏性,检伤分类确定系统的Trauma Sieve [2]和 START 分类方法[3],也同时用于民用EMS和英国军队士兵中。检伤分类可以用来决定优先治疗的顺序,也可以用来决定转送方式的顺序,还可以用来决定转送医院的顺序,分别为救治分类、后送分类与医疗机构分类。

1.5 医疗后送

医疗后送(medical evacuation)是将伤员运送至安全地带进一步救治的方法与过程,同样也被认为是由拿破仑“大军团”的医官巴伦·拉尔开创,但是截止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才形成针对在战争中受伤的伤员的医疗救治的分级结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伤员从受伤到接受决定性的医疗救治的平均时间是12~18 h。截止到越南战争,经过改进的伤员检伤分类和空中救护车能够将伤员接受救治的平均时间减少2 h。早期的后送设备非常简陋,甚至没有医疗设备与人员,仅是可以平躺的车。直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很多需要紧急救护的患者仍是被灵柩车送到“急诊室”,因为当时还没有像现在这样配备医疗人员与医疗装备的救护车,灵柩车是唯一可以让患者平躺的运输工具,患者只有到达医院后才能获得治疗。很显然,连接急救网络的网线就是医疗后送,每个阶段之间就需要后送。即使常态下急救只有院前与院内两级阶段,但救护车也起到了医疗后送的作用。随着运输、通讯工具及医疗装备的进一步改善,以及救治人员素质和技术的提高,在后送的途中同时提供良好的医疗监护,医疗后送成为名符其实的有医疗监护条件下的后送并广为人们接受,其理论支持是医疗后送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医疗救援效率。

2 讨论

2.1 从急救到急诊医学,以及从急诊医学到救援医学并列,是学科发展的客观现象

急救(first aid )由来已久,其基本含义是非医务人员,针对意外伤害或急病发生的人员,按照医学的常识,徒手或就地取材进行的初步救护措施和安全转移措施。1976年由国际一群著名的麻醉科和内外科医生在德国美茵茨(Minze)发起成立了世界急救与灾害医学俱乐部,随后不久即更名为世界急救医学与灾害医学学会(World Association on Emergency and Disaster Medicine ,WAEDE),从此,急救医学(emergency medicine)和灾害医学(disaster medicine)以专业学科的身份正式诞生,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1979年急诊医学(emergency medicine)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得到国际上公认,成为医学的第23个专门学科。急诊医学或者叫急救医学独立门户后,灾害救援医学或者叫灾害医学(disaster medicine)也不断寻找更大的发展道路。随着全球范围内天灾人祸此起彼伏,灾害医学不断完善起来。灾害救援时间、空间以及灾害事件性质决定了灾害救援医学研究内容的特异性,尽管常态下的急救医学与灾害救援医学属于同一学科范畴,但灾害的时、空及性质的特异性决定着灾害救援医学成为专门研究灾害环境下医疗救援规律的科学[4],灾害救援医学成为一门新的学科。灾害救援医学的学科定位,预示着灾害救援医学的基本技术必将进入学科研究的视野。

2.2 灾害医疗救援的五项技术是现代灾害救援医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早在1948年,第一届世界卫生大会选定的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会徽,即由一条蛇盘绕的权杖所覆盖的联合国标志组成,背景一个六角星。六角星被誉为生命之星,每一个角各代表紧急医疗救护服务系统的一个功能,包括:伤病患检视(detection)、报告(reporting)、救护车出勤(response)、现场处置(response)、运送途中照料(care in Transit)和运送至特定医疗单位(transfer to definitive care)。因此,融合几种急救技术,相辅相成,成为灾害救援医学发展的重要思想。灾害现场医疗救援的基本技术源于灾害现场救援特点与需求:灾害现场以伤员为主,因此,创伤急救与心肺复苏自然而然列入灾害救援医学的基本技能。显然,创伤急救与初级心肺复苏是普通公众经过急救培训就可掌握的技术,不能满足专业医学救援人员现场救援需求,因此,由专业医护人员从事的现场抢救技术必然进入灾害救援医学的基本技术行列,并迅速发展起来,但仍具有以救命为基本目标的特征。针对灾害现场经常是群体伤员集中出现,出于提高救治效率的需要,检伤分类应运而生,并必然列入灾害救援医学现场的内容[5]。连接现场与后方医疗机构需要医疗转送,而且经常由现场医疗人员承担,因此医疗后送也被列入灾害救援医学的基本技术。至此,创伤急救、心肺复苏、紧急救治、检伤分类、医疗后送5项技术,成为灾害救援医学的基本技术,乃必然结果。

2.3 推广灾害医疗救援的五项技术有助于提高灾害医疗救援队伍能力

1966年美国科学院发表了题为“意外伤害导致的伤亡是被现代社会忽视的痼疾”的纲领性文件,改变了人们对创伤的观念的认识,即从“创伤属于意料之外”转变成“创伤可防可救”,人们应该主动掌控,从而有效地推动现代创伤急救系统的发展,发达国家均已形成较完善的创伤急救网络,包括完善的培训体系。美国在1968年成立了急诊医师协会,为住院医生提供各职业阶段的培训,旨在教育和培训急诊医生,以确保各地的美国民众都可以获得高水平的急诊医疗服务。显然,成立教育机构,提供规范的培训,进行执业考试是一项技术走向规范的几步阶梯[6]。相对而言,灾害救援医学还不太成熟,对灾害救援医疗的基本技术一直缺乏系统的提炼与专门论述,救援医疗技术还没有进入多数医科院校培训课程。随着医疗救援工作的复杂化,只有规范化、标准化的培训才是保证技术质量的基础。本文将5项技术列为灾害医疗教学的基本技术,为全新的、正式的“规范化医疗救援医师培训”的时代即将来临作为准备。规范灾害救援医疗技术培训内容,并逐步扩大到研究生教育,培养称职的医疗救援医疗人才是提高灾害医疗救援队伍素质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王正国.创伤学基础与临床[M].武汉:湖北科技出版社,2007:2.

[2] SALT Mass Casualty triage. concept endorsed by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Emergency Physicians,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 Committee on Trauma, American Trauma Society,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MS Physicians, National Disaster Life Support Education Consortium, and State and Territorial Injury Prevention Directors Association [J]. Disaster Med Public Health Pre, 2008,2(4):245-246.

[3] Kahn CA, Schultz CH, Miller KT, et al. Does START triage workan outcomes assessment after a disaster ?[J]. Ann Emerg Med, 2009, 54(3):424-430.

[4] 彭碧波,郑静晨,陈虹. 国际救援两种医疗模式的对比研究[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9):966-969.

[5] Delooz H, Debacker M, Moens G, et al. European survey on training objectives in disaster medicine [J]. Eur Emerg Med, 2007,14(1):25-31.

[6] 李宗浩.国际救援医学重任——海地大地震,救援最强音[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0,5(1):1-2.

(收稿日期:2013-01-05)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3.02.001

作者单位:100039 北京,中国人民武警察部队总医院灾害救援医学研究所

外伤急救的技术篇2

1 现代创伤的特点

(1)创伤动能增大、重症多发伤发生率增加:在我国随着快速行驶的汽车数量增加、高楼大厦逐年增多及地震等地质灾害频发,创伤的动能增大了,严重创伤如挤压伤、坠落伤、砸伤等重症多发伤发生率明显增加。

(2)严重的创伤伤情复杂,大部分为重症多发伤,休克发生率高,病死率高。

(3)由于严重休克、昏迷加之呼吸窘迫等情况致患者不易搬动,使辅助检查受限,故诊断上易漏诊。

(4)重症创伤的患者来院后通常生理耗竭严重,一些患者来院后已出现代谢性酸中毒,甚至低体温,凝血机制紊乱。

2 国内对重症创伤患者传统救治模式

目前,国内对重症创伤患者救治模式存在多样性,比较普遍的是以“院前急救急诊科急救多个专科会诊转科至相应的专科治疗或手术ICU病房” 的模式。这种模式是将重症创伤患者分转到各个专科救治,重症创伤患者一般多是多发伤,涉及多个学科、多个专业,而各专科医师的专业化会导致诊治上的片面性,只注重本专业方面的创伤,易忽视其他专科的创伤,很容易出现漏诊;其次各专科医师在急诊科会诊遇到危重患者如高空坠落伤、多发伤、重度休克等患者时,常出现互相推诿,导致患者失去最佳抢救时机、或丧失手术时机;另外这种救治模式各专科之间治疗的衔接上也易出现问题,延误救治时间。

3 重症创伤患者救治模式转变

21世纪现代急诊医学科已发展为集急诊、急救与重症监护三位一体的大型的急救医疗技术中心,可以对急、危、重患者实行一站式无中转急救医疗服务,具有系统、完整、连续的诊治,提高对重症创伤患者救治的综合实力,被喻为现代医学的标志。其治疗模式是“院前急救急诊大厅急救急诊手术室行损伤控制性手术急诊ICU治疗确定性手术”,体现了快捷、合理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一体化救治模式。

3.1 建立无线通讯网络系统急救模式120急救中心应用无线集群通信系统,120急救中心接到患者呼救后,立即对患者发病地点定位,救护车接到患者后立刻将患者病情信息上报给医院,在医院的无线联网终端显示屏上显示出患者的信息及病情程度,并且进行语音播报,医院根据患者病情做好一定的救治准备,等患者到达医院后立即给予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这样就缩短了救治患者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3.2 急诊抢救室抢救室必须由业务精干专职急诊外科三级医师24 h值班,随时负责抢救工作,急诊抢救室就近配置手术室和SICU。

3.3 急诊手术室适应急诊应急抢救的各种手术。

3.4 设备的完善急诊外科抢救室应配备完善的检查设备,如腹彩、心彩、移动式X线检查仪、血气分析仪等,临近有CT室、MRI室、DR室、急诊化验室。

3.5 医疗队伍的建设培养训练具备外科危重病实践经验的多名高级创伤专家,有业务精干、具有多学科的知识与技术的医生队伍,有了这支队伍才能首先在重症多发伤、复合伤患者来院时即刻对整个病情做出快速的判断,分清轻重缓急,开放绿色通道,在急诊室抢救的同时快速行术前准备,使患者在较短时间内进入手术室。培养技术全面、高超的医生队伍是一站式无中转急救医疗服务顺利完成的关键,是EMSS一体化救治模式顺利运行的关键。

3.6 创伤控制手术(DCO)应用DCO理论起源于对酸中毒、低体温状态和凝血紊乱“致死三联征”的认识,随着对创伤患者伤情病理生理特点的认识增加,DCO理论逐渐在严重创伤救治中被普遍采用。贯彻于其中的理念是在严重创伤或疾病面前,外科首先是挽救生命、保存功能,不求完全确定性修复,即非做一个完整的手术。主张在处理紧急、复杂外科问题时应主动地采取分阶段的治疗措施,当患者处于生理极限状态时即已存在体温低、凝血功能障碍、代谢性酸中毒“致死性三联征”时,先进行简单、有效地治疗或手术,待患者度过急性反应期以后再实施有效地确定性手术。目的是为了减轻因手术和麻醉而引起的额外创伤,提高患者的存活率,降低病死率。

重症创伤患者的预后是由其生理极限和内环境紊乱能否及时纠正来决定,而不是由早期的确定性手术和解剖关系的恢复来决定。如果对病情的严重性缺乏认识,继续按常规进行外科Ⅰ期复杂手术,那么最终患者的全身代谢必将转向不可逆损伤,可能导致患者的死亡。DCO理论的核心思想要求达到的不是“手术成功”,而是“救治成功”,体现出严重创伤救治中的紧急救命、分期手术的内涵, 成功DCO的实施是整体化治疗的关键。

3.7 术后推入急诊ICU病房,复温,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及凝血功能障碍,改善通气及血流动力学,维持重要器官的功能,纠正内稳态失衡。

3.8 进一步手术生命体征已平稳,一般状态恢复后,进行确定性手术及具体的外科修复术。

尽管因条件、人员各方面限制对重症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在不同医院,其运行模式不同,其组织结构和反应机制也存在差别,但其最终目标是相同的,即提高重症创伤患者的救治率、降低病死率。

建立以急救中心为主导的急救系统,开展快捷、合理的一体化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救治模式,是目前急诊急救的发展方向。政府要加大对急诊急救中心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包括设备等硬件设施和人员待遇等,医院要重视培养业务精干、具有多学科的知识、技术的医生队伍。这样才能提高急诊急救的医疗水平,真正提高重症创伤患者的救治率、降低病死率。

外伤急救的技术篇3

关键词 生物学 急救措施 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突然发病或遇到突发状况的可能性是一直存在的。当在遭遇意外伤害时,如果人们懂得一些常规急救知识和求生方法,并预防性的备置一些常规救护器械,无论是救助他人,还是自我救护,都能为医院成功抢救伤者赢得机会。

开发急救校本课程,设计能提高学生兴趣的急救活动课,符合国家提出的新课程标准。现简要说明如何选择生物学急救措施校本课程内容,为教师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1 生物学急救措施校本课程的内容选择

校本课程内容是教与学的基本素材,是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教师在选择急救校本课程内容时,要因地制宜,广泛采取学生和一线教师的意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合理的急救知识,例如急救的原则、常用急救术、突发意外灾害事故现场的避险逃生与急救等。现以“外伤包扎术”为例,对生物学急救措施校本课程的教学设计加以说明,并简要阐述其生物学原理。

2 开展“外伤包扎术”的教学设计

2.1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外伤包扎术”的讨论,能够用人体内稳态与平衡的观点,认识具体外伤包扎术的包扎过程。

(2) 通过对“外伤包扎术”涉及的各类型血管结构和功能关系的辨别,能判断不同情况的出血部位,并选择不同类型的包扎术。

(3) 能够根据血管类型,用三角巾或绷带,在小组内正确进行外伤包扎。

(4) 能够主动向他人宣传健康生活和关爱生命等相关知识,并配合红十字会在周围小区展开急救包使用培训实践。

2.2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教学重点:“外伤包扎术”的包扎过程的操作实践。

教学难点:用生物学的观点和原理解释“外伤包扎术”的过程。

突破方法:突破重点,一定要反复练习,教师应选择不同的训练方式,让学生反复操作直至正确掌握外伤包扎术的基本过程为止;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从生物学的角度解释急救方法,教师可先引出相关生物学知识,便于学生用生物学观点更快地掌握外伤包扎方法。

2.3 教学过程

2.3.1 引入新课,认识外伤包扎术的重要作用

教师直接引入:在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时,救援人员并不能及时赶到现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失血过多不能及时止血包扎伤口,则会危及生命。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掌握基本的外伤包扎方法,在现场展开有效的自救互救,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

2.3.2 生物学知识是学习外伤包扎术的理论基础

掌握必要的生物学知识,在学生掌握技能,形成技巧的2次飞跃中起着促进转化的作用。心智技能是动作技能的前提和准备,在第一次形成技能时没有明显的作用,但是当情景改变时,心智技能有利于动作技能的迁移。

组织学生观看视频动画,之后教师在PPT上以“闪卡”(Flash card)的形式展示有关“血液循环”的问题,例如: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的特点及异同;讨论各血管出血时的现象及危险程度等。

教师总结:动脉出血时,血流速度很快,常伴随喷射现象,此时最为危险;静脉出血时,速度较慢,多为缓慢流出,此时危险性不算太大;毛细血管出血时,速度很慢,血量很小,危险性最低。

回顾完血管的相关知识后,教师提问细胞呼吸相关问题:细胞呼吸有哪些方式?伤口感染跟细胞呼吸有关系吗?

学生回答:细胞呼吸的方式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释放大量能量,无氧呼吸释放少量能量,对于不同生物呼吸方式是不一样的;伤口感染是由于细菌入侵大量繁殖所致,跟细胞呼吸有一定关系。

教师总结:伤口感染是由于细菌在伤口处滋生所致,如破伤风杆菌,它是厌氧性细菌,如果包扎不当,为伤口创造了密不透气缺氧的环境,就会导致厌氧菌的大量繁殖,不利于伤口的痊愈。

2.3.3 认识器具和材料是外伤包扎术必要准备

认识器具和材料的名称,能够准确识别它们,是保证技术教学中师生交流,帮助学生正确形成操作程序的条件。伤口包扎在现场外伤急救中是最常用、最重要、最基本的急救技术之一。包扎伤口的目的是要达到压迫止血、保护伤口、减少伤口污染、固定敷料、防止感染、固定骨折和减少疼痛等目的。

包扎材料:

① 三角巾:多用边长约为1 m的正方形纱布或医用无纺布,将其对角剪开即制成两块三角巾。为方便不同部位的包扎,可将三角巾折叠成带状,称为带状三角巾。

② 绷带卷:也称绷带。一般由纱布、医用弹力无纺布、PBT弹力布等制成。有便利、快捷、安全等优点。

2.3.4 连续操作过程分步骤讲解

现以四肢包扎中的“螺旋形包扎”为例,进行分步骤讲解:

包扎伤口动作要快、部位要准、力度要轻、固定要牢。

① 伤口:将覆盖在伤口上的衣物撕开,伤口,防止摩擦加重伤情。

② 判断出血:根据出血情况判断出血部位,如动脉出血应立即止血并拨打120求救。

③ 清创敷料:先用碘酒后用酒精消毒,沿着伤口的边缘由里向外擦,不能把碘酒、酒精涂入伤口内。伤口内如有异物,要慎重处理,大而易取的,可取出,深而小不易取出的不要勉强取,以免把细菌带入伤口或增加出血,消毒后的伤口要用消毒纱布或敷料覆盖。

教师点拨:如果伤口感染,白细胞持续移动,吞噬活动随之加强,导致炎症期延长,伤口愈合延迟。吞噬细胞只有在有氧条件下才能杀死细菌,因此伤口部位重复的氧供对免疫反应极为重要。所以,在对伤口进行杀菌敷料后,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进行包扎,可加速伤口的快速愈合。

④ 绷带压盖:伤口敷料后,将绷带展开压住辅料,绷带柱体朝上。

⑤ 绷带环绕:将绷带环绕两圈,松紧度要适宜,过松敷料脱落,达不到杀菌止血的功效,过紧压迫伤口,不利于伤口愈合。

⑥ 螺旋缠绕:由肢体远端绕向近端(即从远心端绕向近心端),每缠一圈盖住前圈的1/3~1/2成螺旋状,最后剪掉多余的绷带用胶布固定(见图1)。

⑦ 打结:包扎要快且牢靠,打结应避开伤口和不宜压迫的部位。

教师提问:为什么要从远心端绕向近心端?动脉出血和静脉出血的结扎部位一样吗?(提示:与血液循环有关)

学生回答:跟血液流动方向有关,动脉出血和静脉出血的结扎部位不一样。

教师点拨:静脉是将身体血液输送回心脏的管道,一般出血伤在静脉,伤口不深危险性就不大,静脉的血流方向是由远至近,所以出血就要在远心端结扎并将绷带从远心端绕向近心端。同样的道理,动脉血管是将血液由心脏输出的管道,血流方向是由近至远,动脉出血流速快,血量大,相当危险,所以动脉出血应立即在近心端结扎,并及时求救。

2.3.5 学生操作是一种“模拟器”训练

模拟器是技能训练中使用的具有相似特征的替代品,是训练技能的有效教学仪器。在教学中,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应对突发状况,然而在训练时又没有真实的场景,所以使用模拟器十分必要,它可以显示突发状况的所有征兆,为学生创造一个仿真场景。教师通过模拟操作,将自己头脑中的专家系统转移到学生的头脑中,让学生学习到教师的心智技能和处理问题的思路。在学习外伤包扎术时,“模拟器”就是学生本人,只不过没有真正受伤而已。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反复练习,掌握外伤包扎的方法,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热情的同时,增加师生及生生的互动情况。尽可能在今后的突发状况中及时正确处理,合理地利用外伤包扎方法,将伤害降到最低。

3 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3.1 生物学急救措施课程的开设需要设备投入

学校应该给予校本课程设备相应投入。这是保证课程顺利实施的首要条件,因为像急救训练中使用的心肺复苏模拟人这些设备都是要投资购买的。

“借鸡下蛋”完成教学。善于利用一些公益性协会申请有用的资源,如利用红十字会“急救包使用训练”开展相应的教学训练。

3.2 生物学急救措施课程的开设应重视实践

教师在备课阶段除了要准备理论知识,更应重视实践和技能的准备。教师需要将动作技能分解,并冠名,如前所示。并仔细分析动作技能的特点。这些动作属于外反馈的,需要介绍检验的标准;内反馈动作需要介绍内部感官(如手部)的感受强度。

上课前,教师要自己进行反复操作,对包扎时的力度及程度有合理的定位,确保讲授要点准确无误,并且要提前准备好课上要用到的工具,并检查确保无遗漏。

教学应以操作训练为课堂主体活动。由于急救课程的特殊性,课上分组应尽可能小,最好2名学生一对一进行操作练习,且同性别为一组,避免尴尬。

用任务表现性评价作为评价手段。不仅要有对于理论知识的评价,更应该有对于操作技能规范程度的评价。在后续研究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符合学生发展特点的行为量规表,指导学生进行操作,让其明白在操作中应达到什么样的程度。

参考文献:

[1] 费素定,王小丽等.高职校本课程基本救护技术教学实施[J].卫生职业教育,2015(15):60-62.

外伤急救的技术篇4

对我院组建危急重症院前急救体系前后各两个年度的各项工作指标进行分析和比较。

结果:将两组的应诊和转院时间、初步抢救成功率、死亡率、医疗纠纷率、社会满意

度等指标进行比较,P

层医院开展全科医疗院前急救体系,能缩短应诊时间、提高初步抢救成功率、减少患

者死亡率和致残率、降低医疗纠纷事故发生率、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增进医患和谐。

【关键词】全科医疗;复合伤;院前急救;成效;体会

交通运输和建筑业的发展导致复合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全科医学是近十多年来新兴的一门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全科医师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就是对急危重症患者的院前急救和转诊,在复合伤的急救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院自2012年来开展全科医疗并组建院前急救体系,在抢救复合外伤患者工作中收效显著,现将工作方法和管理体会进行分析并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是江苏省农垦总公司直属的副处级国营农场的医疗单位,担负着全场及周边地区数万人的医疗救治和预防保健工作。经省卫生厅逐批培训,现共有全科医师6名,全科护士2名;其中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1名,医师4名,护师1名,护士1名;自2012年开始组建全科医师院前急救体系,负责辖区内及周边地区的各种危急重症患者的院前急救工作。

1.2工作方法 医院成立危急重症院前急救领导组,由业务院长担任组长,医务科长、护士长和主治医师为成员,负责院前急救工作的规章制度的制订和日常工作监管。将全科医师和护士分为两个急救小组,分别由具有全科医师资格的业务院长和主治医师担任小组长,负责医院危急重症院前急救的日常工作。

1.3评价内容 将我院2010~2011年度和2012~2013年度收治和接诊的复合外伤患者分为两个组,比较和分析组建危急重症院前急救体系前后,对复合外伤患者的应诊时间、初步抢救成功率、转院时间、死亡率、医疗纠纷率、社会满意度评分等指标。

1.4 统计处理 统计数据以x±s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组间用t检验,代入SPSS16.0统计软件中进行处理, P

2 结果

将2010~2011年度和2012~2013年度组建院前急救体系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

比较,P

3 讨论

全科医学有别于专科医疗,是近十多年来新兴的一门面向社区和家庭,结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及人文社会学科融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涵盖了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和各类疾病。全科医师利用信息共享关系和相应的网络,使服务对象获得最方便、有效、及时和适当的服务,主要工作任务就是社区健康的系统管理,处理社区常见病、多发病,急危重症患者的院前急救和转诊等,在复合外伤患者的院前急救和及时转诊等工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大多基层医院缺乏全科医生,急救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严重威胁广大农村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安全,易致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飞跃发展,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中一些意外伤害和创伤所致的复合外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复合伤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变化较快、病情复杂、程度严重,常合并多脏器损伤和失血性休克,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院前急救的目的是挽救生命,优先解决危及伤员生命的情况,为转运和后续确定性治疗创造条件,及时正确的院前急救能挽救不少危重伤者的生命【2】。要充分认识到全科医学院前急救在危急重症中的重要性,培养全科医学人才,组建全科医疗急救队伍,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常态化管理。院前急救小组要24小时待命,药品、各种抢救器材要配备齐全、安全到位、行之有效。

院前急救的医务人员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技术操作水平和丰富的急救经验,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富有同情心。特别是要熟练掌握各种急诊急救的操作技术规程,如心肺复苏术、吸痰吸氧术、深静脉穿刺术、清创缝合术、气管切开术、静脉切开术、骨折外固定术,急诊摄片和超声检查,以及呼吸机、多功能监测仪、心电图机和除颤仪等的使用。接到急救通知后,急救小组成员以最快速度到位,迅速诊查病人,评估病情,明确处理要点,作出可行的急救方案,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予及时有效的救治【3】。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处理出血、固定骨折和受伤肢体、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呼吸心跳骤停者立即予以人工心肺复苏术,监测生命体征和神志瞳孔变化,对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等。病情严重者在施行急救措施的同时,积极考虑转院治疗。

综合上述,基层医院开展全科医疗院前急救体系,能缩短处置复合外伤等危急重

症的应诊和转院时间、提高初步抢救成功率、减少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降低医疗纠

纷事故发生率、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增进医患和谐,有着积极而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蔡碧厦.基层医院院前急救常见的医疗问题与处理对策[J].海南医学,2011,22(10):118-119.

[2]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第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66-177.

外伤急救的技术篇5

【关键词】院前急救;护理管理

院前急救是指危急重患者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它作为急诊医院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反映医院对急救工作的重视程度,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抢救成功率。随着急救医学的不断发展,院前急救已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广东省四会市人民医院是本市最大的二级甲等医院,承担着40多万人口的急救医疗服务。结合本市与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制度,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院2006年4月至2007年4月“120”院前急救急诊出车共1260次,实施院前急救432例(具体指现场急救及救护车转运过程急救,不包括到达医院急诊科及其后续救治)其中男294例,女138例,年龄1~85岁,平均43岁。心血管系统72例,脑血管系统86例,呼吸系统20例,中毒25例,外伤229例。其中以颅脑外伤为主101例,腹部外伤为主42例,胸部外伤为主30例,四肢骨折56例,合并休克(失血性、创伤性)92例,不同程度昏迷61例。

2 结果

2.1 院前救治 指创伤现场和救护车转运途中的急救技术应用,见表1。

2.2 院前急救成功率 院前急救432例成活398例,其中不包括现场死亡23例及拒绝去医院11例。院前急救总成功率达92.1%。死亡原因为颅脑外伤为主的多发伤,腹部外伤为主的多发伤,急性心肌梗死,呼吸衰竭等。

3 讨论

基层医院院前急救设备、人力、技术等不及大医院,为了在现有条件下更好地做好基层医院院前急救,本院制定了一系列院前急救护理管理措施。

3.1 成立有院领导直接参与的院前急救小组,定分为一、二梯队,以便应急处理不同规模的急救事件。由1名副主任医师的专职副院长承担急救领导组长,急诊科值班医生、护士各两人为第一梯队,二值医护人员为第二梯队(在值班室待命)。接到呼救后详细记录需出车地点、联系电话、简要病情,确保5 min内出诊。如果考虑到路途远、病情重,估计要超半小时才能到达者,嘱家属先送当地卫生院或卫生站处理,出诊途中与当地卫生院或卫生站医生联系,争取救治时间。

3.2 挑选有过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护理人员 本院急诊科的护士要求身高158 cm以上,体质好、不晕车,在临床工作3年以上,能应付现场各种急救工作。急救现场复杂,病情变化快,家属焦急,情绪激动,护士的每个动作家属都非常留意,稍有不慎,均有可能引起医疗纠纷,因此,特别强调护士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3.3 确保各种急救物品处于应急状态 救护车内物品做到四固定,专人管理,标签清晰,班班清点,所有护士对救护车内物品了如指掌。物品用后及时补充,对车内仪器加强保养,避免因物品不足导致现场急救延误。

3.4 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各项急救技术,迅速进行现场救治 现场救治过程中,本着先救命后治伤,先治重伤后治轻伤的原则[1]。如果是成批伤病患者,医护人员赶到出事现场,应迅速作出伤情判断,为抢救赢得时机,要一问、二看、三测、四摸等简单的体格检查将危重患者筛选出来,伤病患者以醒目的卡片红、黄、绿、黑四色系统表示,尤其强调对多发伤、颅脑外伤、胸部外伤的伤病患者一定要仔细观察,严格分检,争取在最断时间内准确估计伤情,使其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目前,“第一时间段”及“伤后黄金1 h”的概念均强调了现场救治的重要性[2]。现场急救技术的运用是后序治疗的保证。①维持气道通畅:保证气道通畅和维持足够的氧合功能是创伤救治中最优先的内容。严重创伤往往有吸入胃内容物及血的危险,气管插管能有效地保证气道通畅,避免误吸,便于进行吸氧,本组患者有19例进行了现场气管插管;②立即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稳定循环功能,改善组织灌注,尽管对院前急救是否需要液体治疗尚有争议,尤其对创伤患者的输液争议颇多,但当严重创伤因失血和重型颅脑外伤威胁伤员生命时,此时抗休克治疗[3]、脱水、利尿降颅内压[4]治疗是挽救生命的确定性措施,为避免因开通静脉通道输液时间对转运伤员回医院时间的影响,要求在出诊医生诊查患者,护士测量血压后2 min内或在救护车行进途中必须完成静脉通道的建立。本组病例中,静脉输液比例达81%。③压迫止血:对出血点给予直接压迫可控制出血,推荐急救时用压力止血,这是一条有效、安全、可行的方法;④体表损伤的处理:表皮创伤者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皮肤或眼睛接触腐蚀性毒物时用大量清水冲洗是最基本和最适当的急救措施[5];⑤创伤的固定:院前急救时,无论伤者风险大小都推荐使用颈椎固定托,受到严重创伤或虽创伤较轻但有症状的伤员进行急救时也推荐固定颈椎[3]。

3.5 安全运送 能否将伤员快速、安全运到医院是评价一个地区急救系统是否完善的重要指标之一[1]。如为突发事件,伤病员较多,经现场分类、救治之后,是伤情、病情严重程度者,立即送到医院。运送途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按病情需要放置合适,按需要嘱司机行车速度。途中与医院急诊科联系做好接诊准备。

参考文献

[1] 樊琨,王血里红,吴贵苹,等.京市突发事件中成批伤病员的特点及救活研究.中国急救医学,2006,26(9):699.

[2] 王一镗. 努力加强和提高“第一时段”救治的质量.中国急救医学,2003,23(2):94.

[3] Paolo Pelosi. 出血性休克的液体治疗. 中国医学论坛报,2004,(7):7.

[4] 宋成珍,刘伟. 城市创伤1 782例院前急救分析. 临床急诊杂志, 2005,4(6):50.

外伤急救的技术篇6

【关键词】急诊手术; 护理; 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0-0213-01

急诊手术室是急诊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般的创伤性病人,急诊手术是治疗创伤的重要手段。对于严重的创伤病人,急诊手术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社会发展和交通工具的普遍使用,社会上突发车祸及工伤事故等造成的创伤日渐增多,有些甚至危及生命,使急诊手术室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开放绿色通道,是所有的重危病人进手术室后及时得到抢救时间就是生命,尤其是对有大出血,通道障碍等致命性损伤的病人,争分夺秒进行抢救,就能挽救病人的生命。手术室开放绿色急诊手术通道,并采取24h专人负责值班制。安排高年资的主管护师和护师值班,所有的手术用品及抢救器材,都有专人保管检查,随时都能投入抢救使用中。这对急诊手术的技术操作和护理提出更高的要求。现就急诊手术护理工作小结如下。

1 伤者的心理变化及护理

急诊送来的病人多见于脑外伤,肝、脾破裂,股盆骨折,四肢骨折等。病人因创伤大,出血多,病情凶猛,血压不稳进院。入院后常需抗休克治疗,并采取紧急手术挽救生命。由于伤者突然发生意外而受伤,由正常人变为病人,再加上手术本身对伤者来说是一种刺激,所以伤者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心理反应,直接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因此,医护人员应重视伤者的异常心理反应,并及时做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使伤者能够顺利完成手术过程。

1.1 术前心理反应及护理:当伤者就诊后得知需进行手术治疗时,由于受伤的惊恐及对伤势的担心,就会产生焦虑、紧张、犹豫不决的心理,有些是因为害怕疼痛而不敢接受手术治疗,针对这些情况,护理人员应该做好伤者的术前心理护理;首先要关心体贴伤者,积极了解受伤原因,亲切地与伤者交谈,以解除伤者的紧张心理;其次是向伤者解释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及术中会遇到的情况如疼痛、出血等,并告诉伤者一些手术过程的措施,使伤者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面对手术,给伤者以信任感和安全感,便于手术中配合工作。

1.2 术中心理反应及护理:当伤者进人手术室时,由于手术室的特有环境及气味、伤口的疼痛刺激,伤者仍有不同程序的紧张,如怕凉、手脚冰冷、出汗、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甚至不肯配合手术,这些都是经常发生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护理人员不能强迫伤者接受手术,而应耐心向伤者解释,使伤者了解到手术是修复损伤、恢复机体功能的一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也可以让伤者家属协助工作,给予伤者鼓励及安慰,及时尽快加紧时间完成手术。

1.3 术后心理护理:伤者术后常担心伤口愈合情况,如会不会留瘢痕,特别是面部手术的伤者,担心以后留疤痕会影响美容,会不会影响今后工作和生活,伤口会不会发炎、爆裂等,针对伤者这些忧虑,护理人员应在术后向伤者说明预防措施,如每天换药一次,保持伤口敷料干洁,避免碰撞、感染等。应加强营养饮食,忌食辛辣等刺激之品。

2 手术处理及护理

2.1 手术技术要求:①要求护理人员要有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②要熟悉人体解剖知识和手术步骤,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制度;③了解伤者伤口情况,做好初步处理及必要检查;④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包括做好心理护理、备皮、消毒、局部麻醉及开消毒包、备药物、设备等,积极配合麻醉医师的麻醉工作;⑤要有较强的观察判断能力,根据伤口的情况、部位,选择合适的针型、线号,如发现伤者肌腱断裂、创伤面积较大影响功能、动脉出血等情况时,应及时报告医生,请专科医生会诊,作好术前准备,尽快转人手术室进行手术;⑥严谨的手术操作,手术过程应细致,如术中发现病情改变或加重时,应及时通知医生,并积极配合抢救;⑦做好术后处理,如伤口周围血迹的清洁,合理包扎及伤者安置,物品清洗消毒等。

2.2 急救技术要求:由于伤者在术中可能出现大出血、休克、呼吸困难、昏迷等危及生命的症状,因此,要求急诊护理人员在熟练掌握常规护理技术步骤的同时,还必须熟悉各种急救器械设备的使用,如多功能呼吸机、气压止血带、多功能参数监护仪、心电监护仪、除颤仪等,掌握气管插管术、静脉切开术、气管切开术及各种导管的使用,并掌握各种急救措施,使伤者尽快脱离危险。

3 实行弹性护理工作制

保证急诊手术随到随做;在手术室设备和人员不变的前提下,实行弹性护理工作制。由于急诊手术有数量和时间上很难正确估计的特点,所以护士长可随时根据急诊手术量安排护理班的时间。除安排正常班的人员外,每天再安排弹性班。分为日班、值班和急诊班。手术室留有全体护士家庭电话和手机,根据手术室工作的需要,备班的护士必须随叫随到。并要求在接到通知后,在最短的时间到达手术室,参加抢救。

4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防范护理纠纷随着人们自身利益保护观念的不断增强,护理人员稍不留意或违反操作规程,就会引起病人的不满和投诉,造成护患之间的矛盾和护理纠纷。因此,我们在抢救危重病人的同时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办事。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一切医疗活动和行为均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为标准,按要求进行,使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5 急诊手术室的日常护理工作要求

应定期检查及保养各种急救仪器设备和各种急救药品及物品,发现损坏或过期应及时处理并更换。保持手术室的空气消毒,每日应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一次,必要时重复消毒。各种急救物品、仪器应固定位置放置,以便在急救时节省时间。

参考文献

[1] 韩忠福,牛小林,张黎明.新形势下加强护理人员管理实效性的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3);169

[2] 卢金莲.急诊手术技术规范[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0):612

[3] 席淑华,周立,王雅芳等.新时期急诊护理工作的特点[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0):757

外伤急救的技术篇7

【关键词】 颈动脉,断裂;院前急救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37岁,农民,2006年2月22日11:40左右不慎被他人刺伤颈部,深达十余厘米。市人民医院接到急救电话后,派专业组赶赴现场的同时,电话指导当地卫生院现场施救。12时,救护车及专业组人员到达现场,迅速开展现场救治工作,并将伤员抬上救护车。12时12分,救护车抵达到市人民医院,早已启动的入院绿色通道,迅速将伤员送进做好抢救准备的手术室。查体:神志不清,左锁骨中上2.5 cm处皮肤裂口,深延颈椎横突,左颈总动脉断裂,喷射状出血,脉搏96次/min,呼吸21次/ min,血压50/28 mm Hg。入院后立即在全麻下行颈部血管探查,血管吻合术及输血、补液、止血对症治疗。手术历时95 min,输血900 ml,代血浆500 ml,体液2 000 ml,血压稳定后送外科抢救室,患者住院十余日痊愈出院。

2 抢救与转运

2.1 启动预案 2月22日上午,距县城10 km的凉务乡,一伤者被刺伤左颈总动脉,市人民医院接到求救电话,专业组领导迅速评估伤情,启动了重大伤害性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2.2 现场施救是转向医院进一步治疗的基础 颈动脉损伤出血凶险,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极高。为赢得“救命的黄金时刻”,市人民医院派出专业救护组火速奔赴现场,同时电话指导当地救护人员进行救治工作。快速按紧颈动脉出血口止血,压迫出血的下段,无菌纱布填塞伤口控制出血。为转运途中安全,伤口部位用大块干净布料卷成团,压在出血部位,伤员头部向出血侧侧屈,同侧上臂抬高,压迫颈部,用绷带经头及上臂缠绕固定。输氧、建立1~2条静脉输液通路,快速静滴乳酸钠林格液,用量为估计失血量的3~4倍,15 min内输注1 000 ml,每2 000~4 000 ml补充500 ml胶体液,以维持血压。

2.3 急救转运 转运途中继续抗休克、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止血,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意识进展程度,与救治医院随时保持通讯联系,确保了顺利接诊。

2.4 急救绿色通道 转运伤员的救护车抵达市人民医院,迅速启用绿色通道,待命的相关人员各就各位、停运的电梯乘载着伤员直奔备用手术室,保证了伤员到医院后第一时间接受治疗。

3 讨论

3.1 高效通畅的通讯网络和便捷的运输保证了伤员在短时间内得到准确及时的诊断和救治。市急救中心建立了市、乡、村三级急救网络(急救中心包括孕产妇急救中心和军事对口医疗救护分队总部),创伤急救中心急救电话号码下设乡镇卫生院及个体诊室。重大伤害性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由医务科担任急救办公室主任、院办及护理部主任担副主任,各科室推荐2~3名工作责任心强、有专业技术能力、主管医师职称以上的执业医师,经领导小组全面考核审定后正式任命为院前急救成员,科主任任组长,护士长为成员之一,急救中心由50~60人组成,领导小组成员和行动小组成员负责担负出诊任务,通讯全天候开通。医院4辆救护车处于应急状态,车载设备备有担架、氧气、急救箱、抢救物品等;司机安排双班,实行24 h值班和安排二线班,以保持出车状态。

3.2 加强院前急救技术队伍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我市有市、乡二级医院机构,其中一级医院有十余家,市人民医院与十余家医院确立了紧密联系,建立了以市人民医院各专病专科的急救通道,市人民医院对科室医护人员采取进修和定向在职培训、提高层次,并担负起院前急救的任务。市急救中心以市人民医院为依托举办了乡镇人员专业学习班,开展了对口专业进修培训、下乡送技术和联谊沟通会等活动,内容包括专业技能、创伤救护、介绍技术设备及相关法律知识,通过培训,区域救护人员熟知了救护应具备的技能和救护不力时的寻求途径。

外伤急救的技术篇8

【关键词】腹部外伤;急救;临床护理

外伤引起的腹部损伤较为常见, 严重腹部创伤伤情变化快,休克多,稍一延误即可导致死亡。笔者认为急救处理中,应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使医护之间配合默契, 确保伤员在短时间得到很快的急救和妥善安置, 提高抢救脱险率。我院急诊科2008年1月~2010年6月共抢救腹部损伤患者88例,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88例中,男58例, 女30例; 年龄4~74岁,平均44岁, 以青壮年居多。其中单纯性腹外伤21例, 复合性腹外伤67例。其中30例入院时有失血性休克表现,平均血压低于11/7KPa。血压为0者10例。

1.2致伤原因 严重腹外伤发生原因以车祸、刀刺伤、高空坠落为主,其他还有挤压伤、撞击伤、火器伤、畜兽伤。开放性腹部伤8例,闭合性腹部伤80例。腹壁伤(包括腹壁穿通伤)19例, 肝脾破裂51例, 胃肠穿孔13例, 肾挫裂伤4例,腹膜后血肿1例。

1.3治疗结果 本组抢救成功7 6例, 死亡1 2例, 病死率13.6%,其中术前死亡7例,术中死亡2例,术后死亡3例。术后死亡原因:休克未纠正1例,多器官衰竭2例。

2 急救护理措施

2.1 保持呼吸道通畅, 充分给氧 以严重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常有呕吐物、 血液、 痰液及其他污物阻塞呼吸道,如不尽快清除就会造成窒息死亡。急诊护士首先要检查呼吸道并想方设法让其通畅,必要时协助医生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其次要尽快给予吸氧(大多需要大流量吸氧)以提高组织血氧含量, 改善机体缺氧,纠正低氧血症

2.2 建立静脉通道, 迅速补充血容量 增加有效血容量是抢救创伤性休克的重要措施。根据休克程度建立2~3条静脉通道,宜选用上腔静脉系统大血管,采用9#静脉留置针,以便快速输入大量液体,补充有效循环血量,其中一条静脉通道用输血器,为输血作准备。首先快速输入平衡液,并根据血压、中心静脉压、尿量随时调节滴速。如收缩压8~12KPa者, 争取在30min内输入平衡液1500mL, 收缩压<7KPa者,应在30min内输入平衡液2000mL。晶体与胶体液之比为3 : 1, 使其既恢复血容量,补充功能性细胞外液,又能合理稀释血液,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有利于氧的输送。本组3 0例患者就诊时血压均7KPa,经快速大量补充液体,26例血压明显回升,为手术和后继治疗创造了条件。4例重型腹腔内出血血压不能纠正者,直接送手术室手术治疗。

2.3 紧急处理伤口 腹壁有开放性损伤,如伤口中有大网膜或小肠脱出腹壁外,不要强行推回腹腔内,暂用消毒纱布覆盖保护即可,否则会加重污染,甚或导致休克的发生.急送手术室做清创手术,术中检查有无内脏损伤。

2.4 手术准备 对有紧急手术指征的患者,及时做好采血、配血、备皮、药物试验等术前准备,通知手术室、麻醉科做好相应准备,护送患者进手术室,并与手术室护士详细交接。

3护理体会

提高对严重腹部创伤的认识能力,为抢救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以严重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伤情复杂,病情变化快,器官生理功能紊乱,病死率高。国内文献报道其病死率为14%~20%[1]。腹部伤关键是确定有无内脏伤,实质脏器或大血管伤能引起严重出血及休克,常造成早期死亡;空腔脏器伤可因内容物流入腹腔而引起腹膜炎,是伤员后期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的主要因素。开放伤一般诊断较易,闭合伤较难,而多发伤则易漏诊、误诊。需要准确询问负伤病史及细致的检查。诊断性腹腔穿刺是腹部创伤诊断最常用、最基本的诊断方法,也是最有效、最简单可靠的诊断方法。本组行诊断性腹腔穿刺72例, 阳性率达95.8%。腹腔穿刺阴性的患者可选择B超及X线检查。B超检查对腹腔内出血、积液、实质性脏器损伤能作出较明确的诊断,其中实质性脏器损伤诊断率达93.2%, 腹腔内出血诊断率达100%[2]。要重视血常规检查,如 WBC>150×1012L-1而其他体征也符合时,提示有实质性脏器伤的可能,有时它比BP,Hb,RBC更有价值[2] ,胰腺伤淀粉酶值升高,尿检有血尿时证明泌尿系统损伤。快速、敏捷的应急能力与急救技术是提高抢救效果的根本保证。在早期抢救过程中,一切抢救护理措施按照规范化程序,快速准确到位。首要的是解除呼吸道梗阻,迅速做好气管插管准备,备好呼吸机,熟悉呼吸机使用方法与故障排除,掌握气管内吸痰技巧,保证呼吸道通畅。休克复苏时,快速建立多条静脉通道,并迅速扩充血容量,对稳定循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重视心理支持,提高急救护理效应。随着医学模式转变,实行整体护理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严重多发伤患者不但随时可发生生命危险,又面临着可能或已经致残的自我形象改变的实际问题,他们在躯体和心理上都存在着严重的创伤。在救治过程中,不但要重视“急的疾病”,还应重视“急的心情”。护士应运用非语言交流手段,以从容镇定的态度,熟练技术,整洁仪表,稳重姿态,给予患者信任与安全感。并应同情关心患者家属,主动与其沟通,及时提供抢救信息,力求减轻家属心理负担,取得理解与支持。

参考文献

[1]李海英.腹部外伤的急救措施与护理体会[J] . 中国医疗前沿,2007, (23)

[2] 刘红.腹部外伤的急救与护理体会[J]. 当代护士(学术版),2007, (02)

上一篇:继电保护的主要内容范文 下一篇:企业如何拥有核心竞争力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