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急救常用技术范文

时间:2023-12-13 17:23:26

外伤急救常用技术

外伤急救常用技术篇1

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在1993年4月7日“世界卫生日”所发表的文告中就指出:长期以来,人们对在家中、路上或工作场所可能遇到的危险认识不足,未能形成公众舆论。但是,一个新的流行病学模式正在出现,意外事故和肉体伤害行为常常对受害者个人及其家庭造成灾害性后果。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事故造成的损伤、日常生活中的意外和个人集体的暴力行为,受伤需治疗的人数为上述的100~150倍,其中约有200万名受害者形成永久性残疾。

近几年来,我国突发事件不断增多,“非典”、禽流感、手足口疫、瘦肉精、苏丹红、冰冻灾害、汶川大地震以及矿难、空难、车祸等,尤其是2009年4月以来全球性甲型H1N1流感,考验着我国的应急能力。

——在汶川大地震时,从电视画面上看到,个别伤员被生拉硬扯地从废墟下救出,救援人员不用脊柱板、硬质担架而用褥子、床单就对其进行转移。地震后由于房屋倒塌,脊椎难免会受到损伤,但不是脊椎受到损伤就一定会发生截瘫,反而是因为这种“拉扯式的救援”,或者是获救后搬运方法不当,如施救人员用床单这样的柔软织物护送伤员,会导致其脊椎损伤加重,造成伤员截瘫。这些救援方法会对幸存者造成二次损伤。

遇到重大突发事件群体伤害时,即使是医务人员也因专业教育薄弱和应急器材装备不足,而发生不该发生的状况。因此,越是在突发事件下,越需要训练有素的专业救援。

——在近几年的北京马拉松赛及一些大型运动会上,曾突发参赛选手晕倒事件,我们看到的是持有救护证书的国外友人出手相助——做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而众多的国人目瞪口呆,不知所措,最好的反应只是拨打急救电话。

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深反思:一是预防理念、急救知识普遍缺乏。社会往往认为,救人是医生的事情,以为自己能做的就是及时向急救中心求救。二是的确我国未设立规范的救护员培训制度,国人缺乏急救知识培训,没有救护资格,不敢、不会伸出援助之手。

在美国,餐馆、民航等公共场所的服务人员必须持有心肺复苏技能(CPR)证书,一旦顾客、旅客出现状况,能保证其在第一现场就能得到有效救治。美国人之所以能在“9·11”事件中处乱不惊,与其日常获得的救援理念、知识、技能和救援训练、演习等关系密切。

美国人非常强调“第一目击者”的概念。我国急救专家李宗浩教授曾在美国休斯敦的一家餐馆里遇到一位客人突然倒下,现场“第一目击者”——服务员马上拨通911,救护车在4分钟后赶到。在这4分钟里,服务员立即对其实施心肺复苏的基础急救,这为随后的抢救奠定了成功基础。

李宗浩教授指出,急救最基本、最重要的目的在于救命,而救命最重要的技术就是心肺复苏。以心源性猝死为代表,最及时、最有效的抢救,可以概括为四个“早”,即早期通路(拨打急救电话)、早期心肺复苏(“第一目击者”施救)、早期心脏除颤(专业急救人员施救,或由“第一目击者”在有条件的现场施救,进行体外自动心脏除颤)和早期高级生命支持(专业急救人员应用救护车等专业急救装备施救)。

在突发事件不断增多的当前,一方面要增强公众的急救意识,把急救知识、急救技能,特别是心肺复苏技能,向社区、向社会普及,让“第一目击者”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抢救。另一方面应积极构建我国的城市急救网络,包括给救护车以规范、基本的装备,寻找好的机制让其接到求助电话后也能在4~7分钟抵达现场。必须尽早建立、健全各级急救医疗组织并形成网络,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急”和“救”的功能,才能使创伤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院外急救需要一大批经过专业培训的急救人员从事该项工作,他们主要从事基本的生命急救技术如维持气道通畅、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伤口包扎止血、骨折固定、搬运后送等。这些急救人员从哪里来,如何进行培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外比较重视急救人员的培训教学工作,从事急救工作的急救技术人员、急救医士、警察、消防队员和驾驶员等都要经过急救培训,重点培训基本生命急救技术和高级生命急救技术,培训后需经过一定时间的实习,并经国家考试合格后发给资格证书,才能从事急救医疗工作。但我国这方面工作还比较落后,有些还未开展。

1普及急救自救知识的重大意义

院外急救是指在家庭、机关、学校、工厂、城乡居民中所发生的意外灾害事故和突发危重伤病员的抢救工作,即伤病员尚未到医院外的抢治,又称院外急救或临场急救,它是重要的第一线救死扶伤工作。院外急救的成败往往是一个地区急救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各国政府对医学急救,包括院外急救十分关注,从指挥、组织、人员和装备等方面,都形成较完善的有机结构。

自有人类以来,院外急救工作在不断同病伤做斗争中就有了雏形,同时在人类不断繁衍中延续了下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急救医学逐步形成一门崭新而独立的学科,目前正处于发展和成熟阶段。从广义来讲,急救医学包括平时、战时、各种灾害、传染病等,同时还包括医院外和医院内的急救。前者是急救的基础,后者又是急救的继续。医院急救成功率高低又是一个现代医院重要的一面镜了。院外急救需要有坚强的网络,由用医学科学武装起来的医护人员和热心、受过专门培训的院外救护员组成,并做到及时、正确地处理伤病员。它能大大减少伤病员的痛苦,把垂危的伤病员抢救过来,把致残率降到最低限度,同时还能大大缩短治愈时间。这一事实不论是在平时的还是战时的院外急救中,都已得到证实。

加强院外急救理念及实际操作功能,重视医院后继的抢救,改善伤病员的转送,充实急救设备,并使医护人员尽量接近伤病员,缩短伤后到抢治的时间,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做好院外急救工作,既能抢救宝贵的生命,又能节约大量资金,还能鼓舞人们的士气,得到社会的高度赞誉,因此,院外急救工作的成败常常标志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医疗预防水平。

总之,院外急救在急救医学中占有重要位置,院外急救的有效与否对伤病员的生与死和预后起重要作用。院外急救代表着社会和医疗机构的应急处理能力,是现代急救医疗体系的一个显著标志,也是急救医疗体系建立和发展的主要目的。这既是一个国家医疗卫生发展水平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因而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

2我国院外急救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2.1政策法规、机构设置方面

(1)目前,国家、各级政府和军队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虽然都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但相互不配套、不衔接,对救援力量缺乏统一调度。各地尚未建立完整的医疗应急预案体系,包括当地医疗卫生行政部门的医疗总体应急预案、医疗急救机构和救治机构的应急预案、演练方案等。

(2)医疗应急机制不够健全,医疗救治与卫生应急机构不够协调。急救机构设置不统一(医疗急救中心和紧急救援中心),职能不能完全发挥。许多地级城市尚未建立急救中心,医疗救援机构和救治机构的基础设施落后,经费缺少,装备不足,技术力量不强,队伍人才短缺,专业技术水平不高,服务体系仍不完整。

(3)救援技术措施不够科学规范。因灾难事故的性质不同,发生的伤害伤情不尽相同,医学救援中各项技术措施的选择和应用也不尽相同。在抽组救援人员、配备救援装备、选择救援方案等方面普遍存在误区和盲区,降低了救援效果。东西部医疗应急能力建设发展不平衡、标准不统一,城乡不均等,信息系统不够灵敏,指挥决策能力不强,应急反应不迅速,资源配备不足,能力储备较低,医疗应急能力极待提高。

2.2急救人员培训方面

目前,我国院外急救人员培训工作还存在如下问题:

(1)没有统一的院外急救专业教材。我国现阶段无急诊医学院,只是少数医学院校中有急诊医学教研室,可能还无急诊医学系,急诊医学仅作为选修课或作为内科学中的一个分枝内容教育,院外急救只能是分枝的分枝,现有的急诊医学教材中有关院外急救内容大多很简略,没有统一的院外急救专业医疗教材,这使院外急救培训无标准可依据,各地的培训内容差别较大。

(2)缺乏系统、严格操作训练。现有的有关院外急救医师培训班往往着重理论教育,较少操作,从现有的各种培训班课程表中还未发现操作的时间超过3天,一些培训基地缺少模具,即使是操作也是很多人一组操作,每个人操作的机会太少,以至于不少随车医师不能很好掌握基本生命支持(BLS)和高级生命支持(ACLS)等标准操作技术,其他急救技术如除颤、气管插管、外伤包扎等也不熟练和不规范。

(3)驾驶员、警察、导游等只有简单的上岗培训。绝大多数院外急救驾驶员、警察、导游只经过上岗培训,有的甚至连上岗培训也没有,只是知道一些工作中的注意事项,最简单的急救知识,未接受系统急救医学培训,仅仅相当于市民急救普及教育的知识,所以这些人员在急救中很难参与医疗,更难与医师紧密合作。

(4)没有定期复训考试制度。从事院外急救的医师基本上来自医学院校的医疗系毕业生或来自内科、外科,只要有执业医师资格就能从事院外急救,而对其是否具有对院外急救的基本技能并无要求,年复一年,他们的技术有否与时俱进也无要求;对驾驶员和担架员更无医疗急救技能方面要求。制度上造成有的急救人员知识、技能不能及时更新。

(5)公民普遍缺乏院外急救自救知识,目前,不少学校及部队、公务员等已有相关的培训读本,但教师不专业、传授知识点不到位。市民、工人、农民则缺乏必要的知识传播。

3普及院外急救自救知识的建议

3.1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以法律法规形式来规范公众应急自救教育

提高灾害预防能力是所有国家都须常抓不懈的工作,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应急能力是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最大限度减少全社会灾害的需要,尽快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以法律法规形式来规范公众应急自救教育。从政府层面上进行相应应急法律法规规范建设,使应急自救互救教育培训制度化、规范化,使公众应急自救教育成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局面,保障公众应急自救教育全面、稳妥、规范、有序地推广。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9件专项应急预案确立了政府是主角,已经先行一步,承担了预案实施的主体责任,从体制、机制、投入等多方面采取措施,提高了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同时政府是公众应急自救教育的主导者,应该制定相应规划,对公众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相关应急自救教育和演练。

3.2 加强应急救治专业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和身体条件好,技术过硬,应急能力强的医疗急救队伍和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在应对和控制各种重大伤亡的突发公共事件时,才能达到反应迅速、处置高效,救治有序的医疗应急救援的要求,最大限度减少伤亡。各级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应急救治专业队伍,负责日常、重大事故和一般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工作,以及承担本辖区的疫病、当地各种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恐怖事件类的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应急救治任务。

3.3 加强医疗应急救治信息系统建设

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网络时代,建立一个快速,有效、准确、灵敏的医疗应急救治信息系统,是每个国家和地区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提高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的重要措施。医疗应急救治信息系统建设应以急救中心的紧急医疗救援指挥系统为核心,以医疗救治医院为网络,与疾病控制中心信息系统共享信息资源,共同组成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当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紧急救援中心可按照应急预案,迅速调度医疗急救资源,了解事件,评估和汇集现场信息,及时报告,接受指令,指挥员可通过该系统监控救援过程,分析救援能力,与公安等急救部门沟通信息协调联动,保证医疗急救资源在最短时间、最大限度地发挥应急能力和水平。

3.4 重点的特殊人员应加强业务学习与培训演练

对于特殊岗位人员如公安、消防、医务人员及特殊场所保卫人员应进行全方位应急自救互救常识的培训,而且要经常反复演练,主要内容应包括:传染病与突发性疾病的预防与急救、中毒的预防与急救、火灾预防与火场逃生、抵御暴力侵害、交通安全、家用电及电梯事故、危险化学品、放射源、自然灾害与意外事故预防与急救等安全防护以及维持气道通畅、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伤口包扎止血、骨折固定、搬运后送等。要毫不放松地抓好高危行业和领域生产人员的岗前、岗中教育培训,提高他们安全操作和第一时间处理突发事故的技能。

国外比较重视急救人员的培训教学工作,从事急救工作的急救技术人员、急救医士、警察、消防队员和驾驶员等都要经过急救培训,重点培训基本生命急救技术和高级生命急救技术,培训后需经过一定时间的实习,并经国家考试合格后发给资格证书,才能从事急救医疗工作。

中国红十字会及各级红十字会也不间断地举办红十字救护员培训,对各类人群(如大学生、警察、驾驶员、导游等)进行现场救护技能培训,并颁发红十字救护员证书。福建省红十字会就组织有关急救专家编写了《现场救护》一书(福建科技出版社出版),作为现场救护技能培训的教材,不定期开展特殊人群的救护技能培训,并利用红十字日、拯灾活动等机会向公众普及现场救护技能。这些都是院外急救队伍建设的有效方法。

3.5 加强公众应急自救宣传和教育,提高公民危机意识及防灾减灾应急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

生命意识教育、应急避险教育在很多国家是公民的必修课,目前中国多数人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还极为薄弱,所以期待安全教育能成常态,在全民中推广、普及应急避险措施。宣传、教育等部门应通过图书、报刊、广播、网络、电视、社区宣传栏等媒介,利用编印通俗读本、摄制影像资料、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大有关知识宣传。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普及公共安全、应急管理、防灾救灾和自救知识,提高百姓的自救意识,提高公众参与应急管理的能力和自救能力。通过广泛宣传,特别是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增强公众的危机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形成全民动员、预防为主、全社会防灾减灾的良好局面。同时,把应急演练与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全民应急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各有关单位要精心组织,制定具体的宣传活动方案,采取有效形式,确保宣传效果。通过宣传,增强公共安全意识,提高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全民培训学校应成为防灾减灾的重要宣传基地。 让防灾减灾知识宣传进入学校、企业、农村、公共场所,定期开展一些防灾演练,变书本防灾知识为实际抗灾能力。

3.6 成立专业的培训教师教练队伍

公众应急自救教育方法应提倡知识讲授和实践演练相结合,可创办公众应急自救教育培训学校,培养大批专业的培训教师和教练队伍,保证教师知识全面,经验丰富,能深入讲解,课程生动,以确保教育效果。

4结语

福建是一个多灾的省份,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同时也处在潜在地震带上。福建省赴川医疗卫生救援队在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区,直观地感受到了地震对国家建设、人民生命损害的严重性和残酷性,深刻认识到必须投入更多的精力、人力、物力,建立一整套更加完善、有效的防灾应急预警、防控机制和预案,做到未雨绸缪。

在突发事件不断增多的当前,尤其要增强公众的急救意识,把急救知识、急救技能,特别是心肺复苏技能,向社区、向社会普及。积极构建我国的城镇急救网络,尽早建立、健全各级急救医疗组织并形成网络,以规范、基本的装备和合格的救援人员,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急”和“救”的功能,使突发事件的伤病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参考文献:

[1] 李得溪,张俊晶,谭福勇.我国院前急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8(5).

[2]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EB/OL].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省略.

[3] 福建省急救中心,福建省红十字会编.现场救护[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郑霄阳,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编审。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福建省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

外伤急救常用技术篇2

当今的急救医学把急救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院前急救”阶段、“急诊科处置”阶段和“icu 治疗观察”阶段。所谓“院前急救”阶段就是指从第一救援者到达现场并采取一些必要措施开始直至救护车到达现场进行急救处置然后将病员送达医院急诊室之间的这个阶段[1]。在此期间,第一发现/救援者首先应该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使病员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拨打急救中心电话,呼叫救护车并守候在病员身边,等待救护车的到来;救护车到达后,急救医生将会采取许多措施来延缓病员的病情,延长病员的生命,使其在到达医院时具备更好的治疗条件。比如在现场利用便携式心脏起博器、救护车车载供氧系统、气管切开术等等手段实施心肺复苏;对于外伤施行消毒、包扎;利用急救固定器械对可能发生骨折的部位实施临时固定等等。

我所老干部年龄最高的93 岁,平均年龄达85岁,普遍进入高年龄、高发病的“双高期”,他们的卫生保健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高度重视。通过对我所45 名老干部二十多年病例资料跟踪分析,我们发现老干部发生急诊年平均达65 人次,而老干部本人、家属及子女、保姆对急救医学知识了解较少。其中会心肺复苏术者仅占5%,懂得跌伤、一氧化碳中毒救护知识者占11%,会处理出血、骨折者占19%。可见老干部、家属及子女、保姆对于一般常见病的急救自救知识与技能十分欠缺,而院前急救对于突发疾病或者遭遇意外创伤的病员来说,至关重要,甚至关系到病员的生命能否延续。 对于老干部身边的人很有可能成为第一发现/救援者,因此,也有必要了解院前急救的概念和一些基本处原则。为此,自2005 年起,我们加强了同体系医院急救中心的密切合作,定期组织老干部、家属、子女及保姆参加院前急救卫生教育和培训,努力让受训者熟练掌握一般常见病的急救知识与技能,从而提高他们在突发疾病、意外事故和危重病发生时的应急处置能力,提高急救工作的效率。

1 组织实施的对象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05~2010 年南平军分区干休所所属人员(老干部、家属及其子女、保姆)方法:分别对我所2005 年1 月~2010 年12 月急诊出车抢救的全部急救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老年期疾病有个体多病性、不典型性、容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高的特点[2]。病种构成前四位依次为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跌倒创伤、感染。据此进行设置常见急症和案例讲座,同时利用多媒体进行操作演示,并进行现场模拟演练。

1.2 教育内容

院前急救应采取的处置步骤是:心肺复苏、止血包扎、躯干及肢体固定,然后才是搬运至救护车上。尤其是对于脊柱损伤以及骨折的伤员,在没有固定的情况下进行搬运,极易导致伤员的二次损伤,严重者可能导致伤员高位截瘫或者体内大出血,出血过多就会死亡[3]。因此卫生教育内容经急救中心专家选择确定,包括院前急救学总论,心肺复苏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以及通气等五大急救技术操作,交通事故意外创伤的现场急救,常见出血、骨折的现场急救,煤气中毒、触电、烧伤和烫伤的现场急救等。每项内容安排2 学时(2 小时),所安排教育内容以及急救流程、操作规程做到人手一册,便于贯彻执行。

1.3 教育培训

院前现场急救的目的就是抢时间即所谓的黄金时间。

除了组织、指挥、通讯等因素外,现场的急救人员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对病人进行全面、正确的诊断和处理非常重要,否则谈不到救治的黄金时间。现场急救应强调先救命,后治伤,后辨病,以快、准、及时、高效为原则[4]。我们除讲解急救理论外,特别注重培养参训人员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让受训人员能够熟悉和掌握突发事件的处置流程及日常急救常见病和危病的诊断和处理,注重对于配发的氧气瓶和急救盒的掌握应用。“双高期”老干部急诊以心血管系统疾病居第一位,熟练掌握家庭急救药物和供氧设备使用方法,能在第一时间正确有效地应用,为进一步的抢救赢得时间。在教学案例中,侧重心肺复苏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以及通气等五大急救技术的操作训练。

1.4 多媒体教学

所学内容先以案例进行介绍,配以丰富的照片、图形、表格及声音资料,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进行演示,进一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1.5 观摩教学

分批次组织受训人员到体系医院急救中心进行观摩学习,激发学习动力,巩固所学知识,从而系统了解急救的程序和现场急救要点。

2 结果

院前急救是急救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最能体现“急”与“救”的阶段。美国esposito 教授指出,一系列关于损伤程度、救治及时性和合理性的研究表明,致死性伤员中,约有35%本来是可以避免死亡的,关键因素是院前阶段能否获得快速、高效和优质的救治[5]。通过急救知识的普及和技能培训,使参训人员提高了对院前急救工作的认识。急救知识的使用率从2005 年的35%提高到2010 年的78%,92%的急诊在医护人员到来之前能得到及时处理。172 名参训老干部、家属、子女、保姆中,99.3%的参训人员认为在“两高期”的新形势下开展院前急救教育十分必要和紧迫,对完善医疗保障机制,提高老干部养老质量意义重大;89.5%的参训人员认为授课内容针对性强;92.5%的参训人员认为操作训练实效性好;97.1%的参训人员认为学习培训的知识面和普及面需要进一步拓展。

3 讨论

随着老干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平均年龄的增长,对急诊急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需求。构建院前急救、急诊科与icu 三环相扣的急诊医疗体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急救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加强院前与院内急救间联系、人员交流培训、形成一致理念成为必然趋势。这三个环节中较为薄弱的是院前急救知识的普及教育和急救实际操作能力。而院前急救效果直接影响疾病康复,处理不好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加强与体系医院联系,开设较为专业的课程、进行实践培训,广泛普及教育内容,能使受训对象尽快学到一些基本急救技能,保证一旦出现突发状况时,他们即可成为积极施救的第一人。紧紧抓住抢救时机,争取一切可能逆转严重状况的宝贵时间,为患者的后续治疗和尽快康复创造充分条件。通过急救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训,认真抓好“三位一体”的急救制度落实,提高干休所的急救自救整体水平,对改进老干部保健工作,改善老干部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资料

[1] 孙刚,刘玉法,高美.主编.院前急救概要[m].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0:2-5.

[2] 曹文献,张亚坤,吴志成.主编.老年疾病防治康复知识[m].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8-9.

[3] 王得坤.院前急救[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3.

[4] 张永利.主编.院前急救专业人员培训教材[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86-293.

外伤急救常用技术篇3

关键词:颅脑外伤;灾难事件;急诊;应对策略

灾难事件尤其是突发的灾难通常是难以预测的,当今世界,自然灾害、重大灾难事故、交通事故,突发意外伤害事件屡见不鲜,尤其是基层医院的急诊科每天都在接诊大量的突发事件伤员,突发事件造成人员伤亡是十分令人痛心的,但随后因抢救不及时或抢救措施不当造成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就更令人扼腕叹息[1]。而严重颅脑损伤所致的神经外科患者的抢救更是争分夺秒,因此对突发灾难事件的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抢救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提高患者救治的成功率是每一位急诊护理人员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泰兴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在2013年9月~2015年9月,在接诊102例颅脑损伤的危重症患者的处置中,应对迅速,组织管理得当,抢救及时,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9月~2015年9月共接诊颅脑损伤危重症患者102例,其中男78例(76.47%),女24例(23.53%),男女比例为3.25:1年龄在5~89岁,平均年龄36.54岁。GCS评分大于8分者,69例,GCS评分小于等于8分者33例。其中脑疝患者28例。收治入院急诊手术患者89例。急诊室死亡患者4例。所有患者均行颅脑CT检查证实存在严重颅脑损伤, 符合颅脑外伤诊断标准[2],均有急诊手术指征。

1.2方法

1.2.1应对措施 急诊现场控制,急诊科在接到急救车病情急救电话,立即启动危重症患者急救预案,询问现场情况和伤员情况,致伤原因,以及生命体征。根据伤员数量和伤情,及时安排抢救场地,准备急救器材,药品等,联系相关急诊科室医师急诊支援。

迅速组织应急救护队员在急诊室门口接应急救车,转送患者至急诊抢救室,立即给予检查生命体征,心电监护,吸氧。心跳骤停者立即启动心肺复苏流程,自主呼吸不佳者,立即清除口腔呕吐物,并行气管插管,给予开放静脉通道,快速输液纠正休克,考虑严重颅脑损伤者血压稳定者给予快速静滴甘露醇。完善相关检查,生命体征稳定者,在医务人员陪同下急诊进一步行CT,心电图等常规检查。

1.2.2抢救现场环境维护 由急诊保安人员及时疏导家属,维持抢救现场秩序,排除一切干扰抢救的外在因素。必要时协助联系家属,通知单位,保管昏迷患者的物品,确保抢救工作的有序进行。

对于没有家属的昏迷患者,开放绿色通道,及时汇报医院医务科或者总值班,进一步指导、协调抢救和住院事宜,并完善相关审批手续。按照程序积极抢救。

1.3观察指标 急诊室死亡率,入院时GCS评分,急诊室抢救时间,住院死亡率,合并多发伤情况。

2 结果

急诊室死亡患者4例,其中2例为合并全身多发伤,病情进展迅速,虽经CT检查,急诊抢救等,最终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无效死亡。其中一例患者受伤后现场时间超过2 h,在急救车上行紧急气管插管,球囊辅助呼吸入院,急诊完善相关检查后,血压下降,急诊扩容抗休克治疗,最终心跳停止,抢救无效死亡。其中一例患者高龄85岁,入院时双瞳散大,经CT检查后,家属要求放弃进一步积极抢救治疗,迅速病情恶化死亡。入院时GCS评分在13~15分者21例,其中有13例转出急诊室时GCS评分下降;入院时GCS评分在12~8分者30例,其中有18例转出急诊室时GCS评分下降;入院时GCS评分5~8分者28例;入院时GCS评分3~5分者19例。102例患者中,入急诊科抢救时间≤10 min者有13例(12.7%),10~30min者有42例(41.2%),30~60 min者有30例(29.4%),60~90分钟者有10例(9.8%),>90 min者有7例(6.9%)。住院患者行急诊手术患者89例,住院死亡23例(23.5%);非手术治疗9例,住院死亡7例(7.1%)。其中有因考虑预后不佳或者其他原因自动出院患者5例,随访均死亡。本组研究病例中死亡率为38.2%。入院患者合并多发伤者59例(57.8%),包括骨折,胸部损伤,腹部损伤,尤其以骨折和胸部损伤多见。

3 讨论

灾难事件中造成严重颅脑损伤的特点:病情危重、复杂、变化快,其抢救要求专业性强,措施要求全面、及时、得力[3-4]。这类患者在早期没有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将直接影响其生存率和抢救成功率。因此,建立良好的院内急救模式,在危重患者到来之前做好准备工作,入院后快速判断、评估病情和及时有效的处理,可以赢得抢救时机,提高抢救成功率[5]。本组资料中结果显示非昏迷严重颅脑损伤患者其中有31例(30.4%)在急诊室抢救过程中意识障碍加深,故急诊抢救严重颅脑损伤患者需要提高警惕,部分非昏迷患者合并严重颅脑损伤时,病情进展迅速,应争分夺秒,抓紧时间。本组患者死亡率为38.2%,其中院内死亡30.9%,说明严重颅脑损伤具有较高死亡率。而因家属原因选择非手术治疗的死亡率更高,具有手术指征的严重颅脑损伤患者选择手术治疗能显著降低死亡率。急诊室检查抢救时间在10~60 min患者最多,尤其是在10~30 min患者占41.2%,研究表明在此阶段加强救治能力,能够提高患者后期治疗效果[6]。本院开通危重患者“绿色通道”,启动危重症急救预案等措施是有力的措施。

3.1据资料分析,重大伤亡事件中许多生命损失和伤残多是由于没有统一的指挥系统,未能有效地调动资源。集结精锐,迅速有效的分诊和急诊抢救是为患者赢得宝贵抢救事件的基石。尤其是在突发灾难事件群体伤员的救治中,救护工作的效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7]。采用检诊分类、抢救观察、分流后护送为一体的救护预案,抓好快速检诊,尽快分辨轻重缓急,对危及生命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救护措施,可以提高了救护速率[8]。我们科室目前制定出科学快速的突发灾难事件伤员应急处置预案,主要发挥护理骨干的作用,第一时间由主管护师协调医护配合,医患配合,快速有效的形成护理集结,各司其职,完成患者的入区管理,急诊检查,术前准备,现场抢救等护理工作。绝大多数患者在得到积极、正确、稳妥的治疗,治疗效果得到了提高,和国内其他研究者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9]。

3.2神经外科诊疗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颅脑外伤手术对于手术时间的要求是分秒必争,除了快速有效的临床抢救路径,完美的医护配合也为患者生命的抢救赢得宝贵时机。而完美医护配合需要护理人员具有精专专业知识。因此对急诊科护士进行神经外科专科的培训,要求掌握专科的理论知识,熟练专科技术和沟通技能。护理人员要积极学习最新的专业知识,以达到专科技术规范化、程序化、专业化,推动专科护理事业的发展,结合我科实际情况,制定了专科组护士培养目标和计划。每年均组织神经外科相关的业务学习,包括:①神经外科基础解剖知识;②各种常见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治;③各种神经外科护理技术要点;④神经外科护理的新动态和新发展;⑤危重患者个体化护理的要求和实践。通过学习,科内护理人员在理论上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在技术上迅速成长。在对专科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的基础上,也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整体护理水平,并且同时及时反馈信息,对医疗工作提出建议,及时做出改进,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

3.3重视对家属的思想工作,注重医患沟通。一个家庭遇到突发事件,亲属受到伤害,做为家属大多心情都较为激动。目前医患关系较为紧张,对于突发事件积极、有效、妥善处理,医务人员不仅要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更要密切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积极使医疗和救治工作得到家属的理解和肯定。并且可大大降低医疗风险。在急诊抢救室抢救以及辅助检查现场,通过保安和护工协助维持抢救秩序,疏散大批家属和群众围观等,对于顺利开展抢救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多难兴邦,只有在工作中总结思考,才能更加从容面对,推动急诊与灾难医学的发展,提高这类患者的救治水平。首先对于突发灾难事件危重伤员的救治工作要形成一个完备的管理体系包括:灾难救援的法律法规以及应急预案,现场急救及院前急救体系,医院紧急救治体系等,在严重颅脑外伤患者救治中要责任明确,救治迅速,协调通畅,切实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1]。做为一名急诊护理人员只有苦练基本功,严格按照相关工作预案,为及时抢救严重创伤提供有利条件,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积极有效的与患者沟通,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更加优质人文的护理服务,才能促进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康复,避免医疗矛盾的产生[10]。总结经验和教训,为突发灾难救治提供科学有效的护理策略;进行有关灾难事件中严重颅脑损伤患者护理的研究,创新护理工作体系和制度,才能使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落到实处,使患者受益。

参考文献:

[1]段晓春,李瑶瑶. 二级医院应对突发事件的策略和思考[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0,05(9):861-862.

[2]梁桂芬.优质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应用分析[J].医药前沿,2001,1(24):281-282.

[3]李东海.重型颅脑创伤的治疗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7(12):26.

[4]相久大,王尚武.基层医院颅脑损伤的急救处置程序[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8(01):36.

[5]胡如军,徐如祥,姜晓丹,等.交通事故性重型颅脑损伤院内急救后效果分析(附1107例报告)[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2:11(9):916-919.

[6]刘红霞,吕炎英,江桂连,等.48 例颅脑外伤的急救措施与优质护理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0):183-184.

[7]陈辉.颅脑损伤救治需要重视的问题[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1, 10:1189-1190.

[8]张建民,李兆辉.如何做好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的衔接[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0,2(2):95-97.

[9]徐如祥,王伟民.现代颅脑损伤救治策略[M].第1版.长春:吉林科学与技术出版社,1998:19-22.

外伤急救常用技术篇4

关键词:多发伤;一体化救治

现代社会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拥堵以及机动车的迅速增长,交通意外,高处坠落,工伤以及各种意外灾害性损伤导致多发伤逐年增加。多发伤是指在同一致伤因素作用下,机体有2个或2个以上脏器或解剖部位同时或相继遭受损伤,其中至少1处可能危及生命者。文献报道创伤是现代社会45岁以下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在西方发达国家其病死率仅低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约占全球病死率的7%。因此,一个合理的创伤急救模式在多发伤救治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从2008年8月~2013年12月我科开展多多发伤的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明显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我科收治的多发伤132例,救治情况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严重多发伤的标准(损伤严重度评分多发伤患者132例,男性81例,女性51例,年龄3~79岁,平均年龄43岁,致伤原因:交通伤 高坠伤 其他意外事故,以颅脑外伤为主92例,胸部损伤46例,腹部损伤35例,脊柱骨盆伤16例,距医院10KM的出诊,120平均到达时间为14min,院前急救时间10~30min,患者从急诊室接诊到送入手术室或重症监护病房时间为1~1.5h。

1.2救治方法

1.2.1院前急救 接到"120"指令后3min内出诊,出诊范围多在10km半径以内,平均11min到达现场,迅速检查伤员进行评估,保持气道的通畅,迅速清除口鼻腔及呼吸道痰液,血液或异物,尽可能的止血,包扎,固定,迅速建议静脉通路,在转运途中通过配备的移动设备与医院急诊科取得联系,报告大致伤情,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1.2.2院内急救 伤者入院后,迅速完成1~3条静脉通路的建立,迅速完成 有关检查(如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定血型,X线,CT B超,诊断性胸穿,腹穿等)再次评估伤情。对影响呼吸的血气胸以及张力型气胸在急诊抢救室床旁可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对已经发生休克的患者快速补液,必要时输血进行抗休克治疗,需要急诊手术患者,给予快速完成术前准备。情况紧急时,经绿色通道送入急诊手术室,同时帮助其办理相关手续

1.2.3急诊手术和重症监护治疗 对生命垂危的患者,应使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急诊手术控制出血和危及生命的损伤,然后在ICU待病情相对稳定后再进行分次手术和其他治疗。必要时随时请相关多学科会诊共同处理。

2结果

132例多发伤患者中抢救成功111例,死亡28例(死亡率23.1%),其中抢救室死亡6例,手术室死亡4例,ICU死亡18例,死亡原因包括重型颅脑损伤8例,胸腹联合伤2例,腹部多脏器损伤2例,因严重创伤及术后发生严重感染导致多脏器衰竭死亡16例。

3讨论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交通意外,道路建设,工程修筑等等造成的多发伤越来越多,多发伤严重程度视其ISS值而定,凡ISS值>16者定为严重多发伤[1],多发伤具有以下临床特点:①病情发展快,死亡率高,由于存在多部位,多系统的创伤,患者整体伤情重,死亡率高。最初可出现在伤后数分钟内因窒息或脑干,心脏和大血管损伤致死,也可能在伤后短时间内因严重内脏出血,血气胸死亡,因此,London等[2]提出了伤后1h是挽救生命,减少致残的"黄金时间"。②容易发生漏诊,因常为多部位,多系统的创伤同时存在,明显的损伤与隐藏的损伤及闭合性与开放性损伤同时存在,且部分伤员伴有意识障碍,不能主述伤情,加之早期体征不明显,医生检查不够全面,可能出现专科检查漏诊。③处理重点易发生发生矛盾,由于创伤部位不同,脏器损伤的严重程度不同,抢救手术的重点及先后顺序也不一样。④发生并发率高,主要是多发伤对全身生理干扰大,引起的生理紊乱严重,造成患者抗病力下降。随着急救医学的发展,对急救的组织,理论,形式,技术等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强调生命与脏器功能支持应贯彻到创伤诊治的全过程中,尤其强调早期急救的整体性与时效性,确立了危重创伤救治的"黄金一小时"理念,提出了将院前急救,急诊室及ICU练成一体的三环相扣学说,以达到及时正确抢救和治疗,减少死亡,减少致残,提高生存率和机体功能恢复的目的。我院逐渐开始采用"院前急救-急症绿色通道-ICU(EICU)"急救新模式,救治成功率有所提高,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完善的院前急救体系是成功抢救多发伤的前提。完善的院前急救体系应包括反应灵敏的通讯指挥系统,布局合理的急救网站,训练有素的急救队伍,装备精良的急救设施。我院的救护车随时应急响应,接指令后3min内出诊,救护车上配有心脏除颤监护仪,心电图机,便携式呼吸机,血糖仪及手动式吸引器等,出诊箱内备用抢救药品50余种,各种抢救器械30余种。每名院前出诊医生均经过了急诊的心肺复苏,喉罩插管,外伤包扎固定,止血补液等现场急救技术培训,在院前处理患者的同时,将患者病情及时通知急诊抢救室,急诊手术室做好必要的抢救准备,使患者院前能尽可能的得有迅速,有效的救治。

专业化的院内急救队伍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保障。严重多发伤的诊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严重多发伤病情变化迅速,常伤及头,胸,腹部多个重要脏器,休克发生率高,病理变化复杂,脏器损害严重,MODS及MOF发生率居高不下,病死率达25%~75%,其伤情涉及到人体多个组织和器官,必要涉及到多个学科。而针对多发伤易发生漏诊,我们严格按照Crash plan"进行检查,再按照各部位轻重缓急安排先后抢救顺序,同时给予检查血型,给予交叉配血,血常规,生化等检查,对伤情允许的患者可行X线,B超(彩超)的CT等检查,并且根据病情必要时反复检查,动态观察,再反复评估病情。目前,临床医学专科都在向纵深发展,并高度趋向专业化,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固然促进了本专业的进步,但也不可避免地限制了向专科以外发展的能力,造成了对统一的有机整体的分割。严重多发伤患者经常会出现多个器官和系统的损害,甚至严重危及生命,这就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面对这种情况,仅仅精通于本专业的专科医生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因此建立"院前创伤急救-急诊抢救室-手术室-ICU"的绿色通道在抢救严重多发伤患者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整个过程中由经验丰富的急诊二线医师统一指挥,尽量减少中间环节,对归属不明确患者,由急诊科医生决定收治科室,避免临床各科在收治此类患者时相互推诿的现象发生,最大限度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同时请相关专科紧急会诊,迅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手术原则是在抢救生命的前提下,尽量保留器官,同时避免漏诊及不必要的损伤,对病情危重不能耐受手术者可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挽救生命A。若有两处以上危及生命的损伤时,可分组同时手术。整个协调过程急诊二线医师全方位参与,体现了一体化急救模式的整体性。

损伤控制性手术方案和ICU进一步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严重多发伤有约半数以上患者需要进行急诊手术治疗[3],急诊手术可有效提高患者抢救的成功的成功率,损伤控制性手术部要求完全确定修复,而力求避免生理机能的进一步紊乱,简化手术后进入ICU观察和监测多项生命指标,重点纠正休克,凝血功能障碍和酸中毒,待全身情况相对改善后,在24~48h内实施确定性手术,可以有效降低严重多发伤后期死亡率。

严重多发伤通过急诊一体化救治流程后死亡率本组为23.1%,明显低于已有的报道。在救治多发伤方面,我院逐渐实施"院前创伤急救-急诊抢救室-手术室-ICU"绿色通道和传统单兵作战,各科为营的方式相比,能更加准确地判断伤情,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容量复苏,进行损伤控制性手术,这样的院内院前一体化救治模式,避免因分诊造成延误病情,顾此失彼,树立了抢救中心的整体观,能充分发挥急诊科早期救治的优势,并最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参考文献:

[1]陈维庭.首届全国多发伤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创伤杂志,1994:1030.

[2]London JA, Battistella F.D. Is there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m a center volum e and mortality [M] J T rauma,2003,54(1):16-24.

外伤急救常用技术篇5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进步,中医急诊技术和水平得到快速发展和提高,中医传统剂型改革等使中药更能快捷发挥急救作用,现代医疗技术设备在中医急救的成功介入,并且一大批如麝香保心丸等安全有效的急救中药相继问世,更使中医、中西医结合急救能力如虎添翼。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急诊科是全国成立最早的急诊单位之一,是急救医学硕士、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目前是卫生部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和重点学科,几十年来坚持中医特色、中西并举,现拥有急诊门诊、急诊病房、急诊重症监护病房,24小时开展中医急诊服务。

优势项目和技术: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路径和上海市卫生局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复苏技术

3、 急性呼吸道感染(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路径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4、 中医“复元醒脑法”治疗急性脑梗死

5、 中医综合治疗“耐药菌感染”

6、 中西医结合治疗“毒蛇咬伤”

专家介绍

方邦江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老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急诊科主任,卫生部国家重点临床专科中医急诊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急诊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现兼任上海市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主任委员,擅长中风病、甲状腺病、慢阻肺、脑复苏等临床疑难危急重症诊疗。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二下午

俞志刚,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上海市医学会中毒学组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常务委员。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高血压、心衰病、急性中毒等疑难危急重症及各种急危重症的监护治疗心血管介入前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等。

门诊时间:周四下午

郭全,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委员兼秘书。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耐药菌感染、外感发热疾病及脑复苏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门诊时间:周二下午。

问:我经常感冒发热、咳嗽,每次都是输液、使用抗生素。听说这样副作用很大,还会使身体产生抗药性,请问中医有什么好办法吗?

方邦江:感冒俗称“伤风”,称谓最早来自北宋时期,西医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是引起感冒的主要病原,临床上普遍存在滥用抗生素的情况。几千年来临床实践证明中医治疗感冒发热疗效确切,并无毒副作用。事实证明在既往防治“非典”“甲型H1NI流感”“禽流感”过程中,中医药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包括WHO在内的国内外医学界的充分肯定与广泛赞誉。近10年来我科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制煎剂等中药制剂“疏风解表方”(白芷、羌活等)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和“疏风解毒方”(马鞭草、虎杖等)治疗包括禽流感等突发呼吸道传染病在内的外感发热,不输液、不使用抗生素,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以说,中医治感冒“简、便、廉、验”。

问:我70多岁了,20年前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由于忽视治疗,慢慢的就拖成了慢阻肺,经常咳嗽气喘,甚至发热。由于经常输液和使用激素,病情还得不到有效控制,身体越来越虚。请问中医急诊上有什么好办法吗?

郭全: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已成为仅次于癌症的世界第二大致死和致残疾病。中医把慢阻肺归属于“喘证、肺胀”范畴。目前该病急性期的治疗主要采用静脉点滴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加用抗胆碱药物等方法。该方法可缓解症状却无法降低发病率,并存在滥用抗生素的现象,且激素长期应用会带来许多副作用。如果采取结合中医药治疗,则可纠正患者过敏体质,显著降低发病率,减轻激素带来的副作用,大大提高临床疗效。我科通过30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了一整套针灸和药物结合的综合诊疗方案,通过中医阳明法在相应穴位施针足三里、阴陵泉、大包等穴位,对迁延难愈咳喘病有良好效果。

问:我家住在郊区,每到夏天我们这里经常有人被毒蛇咬伤,严重者甚至死亡。前几年我在电视里看到介绍有山东蛇毒咬伤危重患者包机到贵院抢救成功的病例,请问中医真的有什么特殊疗法吗?

方邦江:中医救治蛇毒咬伤历史悠久,疗效卓越。早在宋朝的《洗冤集录》就介绍了蛇毒咬伤等急救方法。上世纪50年代我的老师著名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研究发明了著名的蛇毒急救中药“季德胜蛇药”并获得当时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至今仍广泛用于临床,疗效显著。中西医结合治疗“毒蛇咬伤”是我院急诊优势与特色之一,毒蛇咬伤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病情变化快,症状多种多样,中毒严重者易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我院中药内治和外治结合、中西医结合,通过中医针刺排毒法、箍围疗法、中药灌肠等内、外治结合和现代医疗技术支持的中西医结合疗法,突出鲜明的中医特色,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并大大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减少并发症、后遗症,已成为全市及华东地区毒蛇咬伤治疗中心,并辐射全国,曾多次成功抢救来自全国的毒蛇咬伤危重病患者。

问:2011年,我在报纸上看到贵院成功救治心肺复苏后深度昏迷的“脑复苏”患者,我知道这是世界难症,请问在中医是靠什么“绝招”做到的呢?

外伤急救常用技术篇6

【关键词】大学生;急救;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空间的不断扩大,各种突发事件不断涌现,各种意外伤害事故不断发生。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而意外伤害现场的当事人或旁观者是否掌握紧急救助技能是自救或对他人实施救助的重要环节,较好地在意外伤害现场进行急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不必要的身心伤害和财产损失。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处于非常活跃的年龄阶段,活动面广、意外伤害的发生概率较高,但生活经验和处理意外伤害事件的能力又相对不足,因此应当加强对大学生紧急救助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为了解大学生紧急救助知识知晓现状,为进一步做好高校大学生急救知识普及教育工作,为高校相关部门开展相关普及教育活动提供参考依据,我们进行了一些调查与初步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调查对象为2012年武汉地区某艺术高校在校大学生,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各年级选取300名大学生,总共1200名学生,其中男生340名,女生860名,表演类120名,其他专业1080名,城市984名,农村216名,年龄在17-25岁之间。

1,2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现场急救知识调查表进行问卷,无记名现场填写答卷,表格现场回收。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年级、院系、籍贯,急救知识了解途径,常见急救知识及技能的知晓情况,对急救知识学习的态度,以及普及急救知识的建议等。

2 分析与结果

大学生急救知识的主要来源是电视、网络媒体和书本知识。急救理论知识的错误率最高达97.7%,其中97.6%的大学生不知道使用心肺复苏术抢救猝死者; 71% 的大学生选择了对脊椎损伤者徒手搬运;92.7%的大学生没有意识到触电急救首先要切断电源,93. 4%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缺乏急救护理知识, 表示愿意上急救课的学生占83.5%, 渴望得到专业的教育和培训。调查结果见表1、表2、表3、表4.

3 讨论

急救(Emergency)主要分为院内急救和院前急救,通常说的急救指院前急救(即现场急救 )即伤病员在发病或受伤时, 由医务人员或在场目击者对其进行必要的救护, 以维持病人基本生命特征或减轻痛苦的医疗活动和行为【1】。

3.1 我国高校大学生急救知识普及教育工作的现状

就目前的情况看来,我国大学生急救知识还比较缺乏,据报道,现在还有大部分的大学

生还不知道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如:江苏、浙江、广东、河南等高校的大学生急救能力的

现状调查中【2】【3】【4】【5】,就显著反映了这一较为严重的问题,在这些调查中,对大学生急救能力现状,通过现场复苏急救、常见运动性损伤急救、意外伤害事故急救这三方面的数据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急救能力普遍欠佳。对于现场复苏急救、运动损伤抢救和意外事故处理等方面都存在知识和技能的严重匮乏。学生们只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讲座或者网络等宣传媒体对某些知识有简单了解,而没有系统、科学地学习和实践。这一点充分表明,现在的大学生急救知识和能力都相当的匮乏,急需要加强。

3.2 造成大学生急救知识知晓程度普遍较低的原因

3.2.1 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学校在教学活动中,可能是因为某些方面的原因,忽略了大学生急救知识这方面的教学工作。而有一些学校则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比如,一些学校开设了有关大学生急救知识的选修课【6】,我认为这是必需的,也是恰到好处的,虽然没有必要作为必修课来进行教学,但是作为选修课来进行教学还是比较好的。

3.2.2 大学生不注意自身加强对急救知识的了解和熟悉。当代的大学生只是一味的追求大学必修课的学习,而不注重其他方面比如大学生急救的知识,从而导致大学生从思想上对于大学生急救方面知识的不重视。其次,现在许多大学生认为急救方面的知识可有可无,而并非将来大学生就业等的必需,因而也就不重视在大学生急救方面的知识积累。

3.2.3 没有从思想上对学学生急救知识引起重要。现在,对于大学生而言,社会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这样就迫使大学生围绕提高社会就业竞争力而展开学习,对于提高就业竞争力没有多大用处的就很少去学习甚至是不去学习。因此,没有从思想上对学学生急救知识引起重视也是导致大学生对急救知识知晓程度较少的主要原因。

3.2.4 社会各界没有注意到大学生对于急救知识的相对匮乏。社会各界在日常生活中就没有注意到对大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当然,2008 年发生在上海商学院的女生宿舍楼失火事件和近两年武汉地区连续在军训时期出现5例大学生猝死病例,使得社会对大学生所知晓的急救知识产生了极大的担忧,使得社会对普及大学生急救知识开始给予高度重视,开始采取在大学生中开办急救骨干培训班。但是,我认为,即使这样社会对于普及大学生急救知识的力度还是很不够的。在以后的工作中,社会还需要对大学生急救知识的普及引起高度重视。

3.3 加强大学生急救知识普及教育工作的有关建议

3.3.1 急救知识普及教育工作需要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急救教育活动计划的制定。了解大学生对常见疾病及意外伤害等急救知识的知晓率和需求率,内容如:发烧、休克、溺水、摔伤、触电、出血、骨折等的预防和紧急处理。据此,制订了一个“大学生急救知识普及教育和急救技能培训计划”,并将其纳入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年度工作目标,由校卫生所、学生工作处、教务处、学生会联合组织实施。

3.3.2 多开展一些大学生急救知识方面的讲座。坚持每月举行一次急救知识方面的讲座,主要讲授常见疾病和各种意外伤害的特点,以及行之有效的疾病预防、治疗、护理知识和防止意外伤害的急救方法。并组织课堂讨论,要着重解答大学生们关心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形形的疾病和意外伤害等问题,增强大学生应对疾病和意外伤害的能力和信心。

3.3.3 举办急救知识方面的展览活动。学校开设健康教育普及工作大厅。《防止意外伤害》等急救知识专题专版,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摩、止血、包扎固定、物理降温、异物取出等操作程序和要领。大厅定期向大学生开放,“五四”青年节、大学生运动会等节假日期间将急救知识专题专版在餐厅前、体育场等处展出,等等一系列方法与措施。

3.3.4 开展电视和网络教育。一是,通过校园网络电视反复播放《意外伤害与急救》系列卫生科学教育片。二是,通过学校开设的大学生网站专门设定健康教育网页,全面系统地介绍疾病和意外伤害的急救知识,并开设相应的网上对话栏目,为大学生就这方面的知识进行答疑解惑。

3.3.5 组织有奖竞赛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大学生急救知识和技能有奖竞赛》,整个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强化培训阶段。在普及教育的基础上,进行集中强化培训。从在校的四个年级学生中,每个年级推荐一定的志愿者。用一周时间,每天进行一定强度的训练,系统讲解急救方面的知识,对急救操作技术进行示范,发给文字材料,组织观看专题展览和卫生科学教育片,帮助志愿者将过去分散、零星的急救方面知识系统化,使理论和实践更进一步地结合。集中练习阶段。教务处安排适当时间,学校卫生所提供急救用的绷带、三角巾、止血带、夹板、纱布等医用器械,学工处、学生会组织志愿者集中练习,一方面从中选拔优秀者参赛,另一方面扩大对大学生的影响,起到大学生急救知识、技能技术再传播的作用。有奖竞赛阶段。从志愿者中选出一定比例的选手进行分组参加比赛。四个年级的在校大学生组成四个支持方阵,观战助威。通过必答题、抢答题和技能操作的三轮竞赛,由学校卫生所得老师和教务处、学工处领导评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参与奖等。

高校是学校教育的最后一站, 也是学校到社会的转折点和学与用的衔接点, 为了推进素质教育进程, 提高大学生人文体育意识, 高校有责任、有义务普及急救知识, 使学生不但能成为现场施救者, 而且也是急救知识的传播者, 从而提高整个社会人群急救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 何梦乔,钟后德,毛仁忠.实用急救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8-9.

[2] 陈根芝,胡高楼,林 佳.浙江师范大学学生急救知识知晓及需求现况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6,22(5):402-403.

[3] 陈梦洁,张丽萍,于瑞梅.大学生急救护理知识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3),187-188.

[4] 谢诚诚,祝雪花,徐伟英,温州大学生现场急救知识认知及需求情况调查[J],护理研究,2010,24(8),2085-2086.

[5] 王满,答邦俊,杨辉.河南省高师大学生急救能力现状调查[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6):74- 76.

外伤急救常用技术篇7

关键词:院前急救;搬运;转运

院前急救是指急危重患者进入医院急诊室以前,在事发现场和转运途中的紧急医疗救护即在最短的时间内要把最确切有效的医疗救治带到危重患者身边,现场实施干预,然后直接转入相关科室或重症监护病房。

院前急救转运方法是否正确,对患者病情的转归伤残及生命都起着不可低估的影响[1]伤病员在现场进行初步急救处理和随后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必须要经过搬运这一重要环节。搬运是急救医疗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搬运术对伤病员的抢救、治疗和预后都至关重要。仅仅把搬运看成简单体力劳动的观念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观念,搬运转送不当,轻者,延误了对患者及时的检查治疗;重者,在这个过程中,是伤情、病情恶化甚至造成死亡,使现场抢救工作前功尽弃。所以,决不能轻视了搬运转送的意义。

资料显示,急诊科危重患者转运发生意外明显高于其他科[2]。是因在没有掌握搬运的适应症,缺乏仔细、认真体检及初步处理的情况下,急于将患者向车上搬运,在搬运过程中缺乏急救措施,途中患者出现病情恶化,失去抢救时机[3]。更有甚者,甚至在搬运环节没有医务人员的陪伴下,盲目匆忙搬运及转运,致使患者在辅助检查时或返回急诊科的途中出现心跳、呼吸停止等险情,严重时使患者失去急救机会。有可能增加转运危重患者死亡率和伤残率。

到达现场后救护人员需要首先确认并立即处理威胁生命的情况,医护人员要依照患者的意识状态、气道、呼吸、循环体征等生命体征等情况判断伤情。同时进行有效合理的抢救[4]创伤救护包括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项技术。遇到出血、骨折的患者,救护人员首先要保持镇静,做好自我保护,迅速检查伤情,快速处理患者。

1止血技术

1.1出血的种类 出血可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二种。

1.1.1外出血的止血方法 ①指压止血法。指压止血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临时性止血方法。它根据动脉的走向,在出血伤口的近心端,通过用手指压迫血管,使血管闭合而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然后再选择其他的止血方法。指压止血法适用于头、颈部和四肢的动脉出血;

②加压包扎止血法。方法: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手帕、毛巾、衣物等敷于伤口上,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加压包扎。压力以能止住血而又不影响伤肢的血液循环为合适。若伤处有骨折时,须另加夹板固定。关节脱位及伤口内有碎骨存在时不用此法;③加垫屈肢止血法。适用于上肢和小腿出血。在没有骨折和关节伤时可采用;④止血带止血法。当遇到四肢大动脉出血,使用上述方法止血无效时采用。常用的止血带有橡皮带、布条止血带等。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要采用止血带止血。

1.1.2注意事项 ①上止血带时,皮肤与止血带之间不能直接接触,应加垫敷料、布垫或将止血带上在衣裤外面,以免损伤皮肤;②上止血带要松紧适宜,以能止住血为度。扎松了不能止血,扎得过紧容易损伤皮肤、神经、组织,引起肢体坏死;③上止血带时间过长,容易引起肢体坏死。因此,止血带上好后,要记录上止血带的时间,并每隔40~50min放松一次,放松2~3min/次。为防止止血带放松后大量出血,放松期间应在伤口处加压止血;④运送伤者时,上止血带处要有明显标志,不要用衣物等遮盖伤口,以妨碍观察,并用标签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和放松止血带的时间。

2包扎技术

常用的包扎材料有绷带、三角巾及其它临时代用品(如干净的手帕、毛巾、衣物、腰带、领带等)。绷带包扎一般用于支持受伤的肢体和关节,固定敷料或夹板和加压止血等。三角巾包扎主要用于包扎、悬吊受伤肢体,固定敷料,固定骨折等。常用的包扎法如下。

2.1环形绷带包扎法 此法是绷带包扎法中最基本的方法,多用于手腕、肢体、胸、腹等部位的包扎。

2.1.1注意事项 ①缠绕绷带的方向应是从内向外,由下至上,从远端至近端。开始和结束时均要重复缠绕一圈以固定。打结、扣针固定应在伤口的上部,肢体的外侧;②包扎时应注意松紧度。不可过紧或过松,以不妨碍血液循环为宜;③包扎肢体时不得遮盖手指或脚趾尖,以便观察血液循环情况;④检查远端脉搏跳动,触摸手脚有无发凉等。

2.1.2三角巾包扎法 ①三角巾全巾:三角巾全幅打开,可用于包扎或悬吊上肢;②三角巾宽带:将三角巾顶角折向底边,然后再对折一次。可用于下肢骨折固定或加固上肢悬吊等;

③三角巾窄带:将三角巾宽带再对折一次。可用于足、踝部的“8”字固定等。

3骨折固定技术

3.1急救原则和注意事项 ①要注意伤口和全身状况。如伤口出血,应先止血,包扎固定。如有休克或呼吸、心跳骤停者应立即进行抢救;②在处理开放性骨折时,局部要作清洁消毒处理,用纱布将伤口包好,严禁把暴露在伤口外的骨折断端送回伤口内, 以免造成伤口污染和再度刺伤血管和神经。③对于大腿、小腿、脊椎骨折的伤者,一般应就地固定,不要随便移动伤者,不要盲目复位,以免加重损伤程度。④固定骨折所用的夹板的长度与宽度要与骨折肢体相称,其长度一般应超过骨折上下两个关节为宜;⑤固定用的夹板不应直接接触皮肤。在固定时可用纱布、三角巾垫、毛巾、衣物等软材料垫在夹板和肢体之间,特别是夹板两端、关节骨头突起部位和间隙部位,可适当加厚垫,以免引起皮肤磨损或局部组织压迫坏死。⑥固定、捆绑的松紧度要适宜,过松达不到固定的目的,过紧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肢体坏死。固定四肢时,要将指(趾)端露出,以便随时观察肢体血液循环情况。如发现指(趾)苍白、发冷、麻木、疼痛、肿胀、甲床青紫时,说明固定、捆绑过紧,血液循环不畅,应立即松开,重新包扎固定;⑦对四肢骨折固定时,应先捆绑骨折断处的上端,后捆绑骨折端处的下端。如捆绑次序颠倒,则会导致再度错位。上肢固定时,肢体要屈着绑(屈肘状);下肢固定时,肢体要伸直绑。

在现场行必要的止血,固定,包扎后再搬运,按伤员重、中、轻、顺序搬运。常用的搬运有徒手搬运和担架搬运两种。①.徒手搬运:该方法适用于通道狭窄等担架或其他简易搬运工具无法通过的地方,但骨折伤员不宜采用。单人搬运:由一个人进行搬运。常见的有扶持法、抱持法、背法。双人搬运法:椅托式、轿杠式、拉车式、椅式搬运法、平卧托运法。②器械搬运法:将伤员放置在担架上搬运,担架员在伤员的一侧,将伤员抱上担架,然后将伤员固定于担架上。抬担架的两人走步要交叉,即前左后右,上坡头在前,下坡头在后。同时要注意保暖。还要经常观察伤员情况;③ 途中搬运,伤员在车上宜平卧,一般情况下,禁用头低位,以免加重脑出血、脑水肿, 休克的伤者则脚略高于头。行进时伤者的脚在前,头在后,以便观察伤者情况如遇昏迷患者,应将其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吸入气管,发生窒息。头部应与车辆行进的方向相反,以免晕,加重病情。骨折患者应将患者置于底层,并将担架固定好,以减轻途中震荡的影响。注意:无论何时搬运,移动伤者时,首先应检查伤者的头、颈、胸、腹和四肢是否有损伤,如果有损伤,应先作急救处理,再根据不同的伤势选择不同的搬运方法。

3.2不同的伤势的搬运方法:现场搬运骨伤员:单纯的颜面骨折、上肢骨折,在做好临时固定后可挽扶伤员离开现场。

3.2.1颈椎骨折 颈椎骨折时如不能找到颈托可由一人托起头部并水平牵拉颈部,余3~6人托起伤员身体与其同向同时移至木板上,采取仰卧位,在其肩背部垫低枕保持颈部略向后仰,头两侧垫枕头或沙袋,衣服卷固定颈部。

3.2.2胸腰椎骨折 一人托住头颈部,另两人分别于同侧托住胸腰段及臀部,另一人托住双下肢,维持脊柱伤后位置。

3.2.3髋部及大腿骨折 一人双手托住腰及臀部,伤员用双臂抱住救护者的肩背部,另一人双手托住伤员的双下肢

3.3胸部创伤患者 使用担架或救护车运送时,可采用健侧在上侧卧位以利健侧呼吸功能代偿并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若双侧创伤也可采用半卧位或坐位并采用腹式呼吸

3.4腹部创伤 采用仰卧位,双下肢屈曲,膝下加垫以放松腹壁。

3.5昏迷或有窒息危险的患者最好用侧卧位。

3.6对腰部、骨盆处骨折的患者,要选择平整的硬担架床。在抬送途中,尽量减少震动。

3.7对尚未明确是否有脊柱损伤者,防止扭曲脊柱,严禁一人抱送或两人拉车式搬运,而应采取三人或多人同时托起伤者转移至门板或担架后再行转移。

4搬运后转运工作要求及注意事项

搬运后护送患者时应注意安全、保暖、人文关怀,途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患者有生命危险,应一边抢救一边后送。据报道,复苏每延迟1min患者的生还可能性下降7~10[5]转送途中的复苏可视病情,或靠边停车复苏,或车上进行复苏。保持输液、用氧及各管道通畅,上止血带的伤者,要记录上止血带和放松止血带的时间。对外伤骨折患者注意保持,减少痛苦。①急救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包括甚至、血压、呼吸、心率等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急救处理和调整措施,必要时应停车抢救;②应及时检查伤病及治疗的具体情况如外伤包扎固定后有无继续出血、肢体肿痛变化、远端供血是否缺乏、固定是否松动、引流是否通畅、输液供养情况;③途中应注意行车安全确保不发生事故避免开快车增加危险和交通事故的发生。急救人员的安全与患者的安全同样重要。如果患者被固定好又急需院内抢救时,可以加快车速。对转运放弃治疗返家的危重患者,充分与家属沟通,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到达院内进行急救时向院内接诊医生做好交接工作,充分保证急救的速度与质量,达到院前与院内急救的灵活配合;④人工搬运时,应注意防止增加患者的痛苦,特别造成颈、胸、腰椎或其他部位的“二次损伤”⑤患者到达医院应及时办理患者交接手续,急救人员简单介绍病情和抢救情况,以便进一步救治。

5所以,如何提高院前急救中的转运技术及减少急救搬运中的意外需要

5.1各急救部门加强职业素质教育。激发工作使命感、责任感、同情心,增强对转运环节与疾病转归关系的认识。

5.2参加现场急救医疗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个人技术能力和个人防护培训和演练

5.3健全转运环节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量化考核

5.4规范院前急救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加强综合性救治能力和多学科技术的应用能力

5.5为减少转运意外及患者的死亡及致残率,需要加强法律法规建设,而不断推进院前急救的标准化建设。

5.6应开展广泛的社会急救培训。

5.7需要政府重视并提高紧急医疗救援人才的社会地位,改善办公条件、增加科研投入培养,而留住人才[6]。以便更快更好的为更多人民群众服务。

总之,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交通事故与意外事故及突发事件的频发,以及社会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增多,均导致社会对急救的需求的增加。这更需要广大急救人员不断加强职业素质、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不断改进急救设备,不断提高与增进急救搬运转运技术,方能实施高质量地转运。来适应与满足新社会的急救需求。

参考文献:

[1]叶家薇,吕家乐.急诊患者搬运环节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1997,12(3):1

[2]卢勇,苏磊,奏传毅,等.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探讨[J].中国急救医学,2005,25(6):457.

[3]贺银丽,扈学琴.急危重患者院内转送的安全管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7,1:75.

[4]黄艺仪,张美芬.现代急诊急救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87

[5]卢晓,患者院前猝死50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08,10(24):126

外伤急救常用技术篇8

[关键词] 创伤急救;创伤护理;风险意识;协调能力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4(c)-0143-03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疾病谱正在发生变化,创伤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原因,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严重创伤可涉及身体多处组织器官,伤情轻重不等,早期急救护理中易发生漏诊、误诊或继发性损伤,若早期处理不当可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1]。严重创伤者病情复杂而变化迅速、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救治人员要具备全面的专业技术,才能对伤者做出准确迅速的评估,开展灵活有效的救治以挽救伤者的生命。本中心2009年1月~2011年12月共救治了83例严重创伤的患者,现对其救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3例伤者中,男51例,女32例。年龄9~72岁,平均(36.5±9.8)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43例,高处坠落28例,挤压伤4例,斗殴伤3例,机器轧伤3例,自残2例。受伤至接诊时间为15 min~1 h。创伤部位:38例骨折及脊髓损伤,26例颅脑损伤,10例胸外伤,9例腹外伤。接诊时13例处于昏迷状态,5例呼吸心跳停止,56例有不同程度的休克。

1.2 方法

所有伤者接诊后立即监测生命体征,心跳呼吸骤停者立即行心肺复苏。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并给氧。多发性开放性损伤、肝脾破裂、颅内高压或开放性颅脑损伤导致昏迷者,在抢救生命的同时做好术前准备,为手术治疗创造时机。主要应用的救治措施分析如下:

1.2.1 正确判断伤情,动态监测伤者病情变化 对伤者伤情进行正确地观察与判断是保证救治成功的关键。严重创伤者多合并出血性休克及多器官衰竭,判断伤情主要观察患者的整体状况,并询问患者及家属,了解病史,方可掌握其创伤的严重程度,掌握其救治的正确方法及重点。救治人员必须严格观察伤者的瞳孔、尿量、意识及各项生命体征,出现异常应迅速采取措施处理,并对可疑部位重点检查,以防发生漏诊。

1.2.2 有效给氧,保障循环 颅脑、颈髓、心肺部损伤的患者往往会出现心肺功能障碍,呼吸力学和通气、换气功能异常,如不采取有效措施,伤者会因为严重的缺氧而死亡。尽早进行气管插管,以纠正缺氧,维持有效呼吸,防止误吸。在插管的过程中动作不能粗暴,一次不成功者应选择气管切开。当怀疑颅脑损伤合并脊髓损伤时,尤其是脊髓损伤应先做好颈髓固定并采用多人搬运,以避免颈髓进一步损伤导致呼吸心跳停止。失血性休克是严重创伤的重要死亡原因。为避免大量快速补充液体造成的血液稀释而引发严重的组织缺氧,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止血措施与补液一同进行。采用正压液体复苏,使伤者的血压维持90/60 mm Hg可保证重要脏器的有效灌注,为伤者进一步的手术和治疗创造有利时机。

1.2.3 伤口处理 严重创伤通常会造成开放性伤口,应仔细检查伤者的出血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止血。活动性出血应立即处理,应用厚纱布覆盖后绷带加压包扎;开放性骨折造成的大动脉损伤者,应采用气压止血带止血或压迫近心端动脉止血,同时做好骨折部位的固定;开放性气胸应迅速封闭伤口;张力性气胸应立即进行胸腔穿刺减压;开放性颅脑损伤须应用明胶海绵帖敷;对不明原因的低血压和休克应重点考虑脏器损伤的可能,应采取胸腔穿刺等手段进行诊断,以防止漏诊的发生。

1.2.4 心理护理 120急救面对的绝大多数是突发事件,伤者由于疼痛产生焦虑和恐惧情绪,甚至绝望和濒死感,迫切希望医务人员抓紧一切时间挽救自己的生命。此时护理人员自身要具备稳定的心理素质,协助医生快速诊断病情并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有针对性地做好解释。护理人员要用全面过硬的护理技术赢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临危不乱,使患者情绪稳定,消除恐惧心理,配合抢救治疗,保证抢救成功。此外,120急救护士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在急救的同时快速和患者或家属进行转运和抢救的沟通。良好的医患沟通可使患者或家属稳定情绪,明确转运的必要性与危险性以及途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配合抢救。在现实医患关系条件下,此点尤为重要,应引起重视。

2 结果

83例患者中,采用输液83例,占100.00%;采用吸氧77例,占92.77%;采用吸痰63例,占75.90%;采用气管插管8例,占9.64%;采用胸外心脏按压7例,占8.43%;采用止血措施56例,占67.47%。71例在1 h内血压呼吸基本平稳,之后进行手术治疗;78例经抢救脱险,5例死亡,抢救成功率93.98%。抢救时间23~136 min,平均(42.6±8.4)min。

3 讨论

3.1 掌握全面的护理技术,提高抢救成功率

医学是一项神圣的事业,急救更是性命攸关的医疗活动。120急救患者绝大多数发病于突发事件中,来势凶猛,患者的生命极其脆弱。120急救护理人员要在任何条件的急救现场都能准确操作各种护理技术,能熟练使用各种抢救设备。有了全面过硬的护理技术,才能做到及时准确地配合医生抢救,赢得患者和家属的信赖,提高抢救成功率。在接到急救呼叫以后,要做到迅速响应、充分准备、密切协调、有序展开。在严重创伤急救中,一个关键的抢救阶段是在伤后1 h之内,有学者把它称之为多发伤的“手术黄金1小时”[2]。要在急救车上备足抢救设备,如除颤仪、呼吸机、心电图机、医药箱等,才能在呼叫后迅速响应,立即出发。在出发后到达前这段时间,配合医生保持和抢救现场患者或家属的联系,了解病情、指导自救等,为之后的抢救奠定基础。到达抢救现场后,要在混乱的抢救现场沉着冷静地协调好患者、家属、旁观者等众多人员的关系,快速建立一个有序的抢救现场,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医患双方在个体特征、认知水平、文化修养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可直接影响到对患者(或医者)的正确认识。往往会出现医者(或患者)用心良苦而换来“不理解”或者“误解”,引发矛盾冲突,导致医患关系破裂[3]。这种情况会严重影响抢救成功率,所以护理人员在掌握全面技术的基础上,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也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3.2 要具备完善的120急救护理应急预案和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

有了完善的可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才能做到抢救时的充分及时。预案要详细规定各类不同应急情况下的工作原则、工作机构、工作流程、运行机制、应急保证等各方面。还要建立系统完善和具有学科特点的规章制度。最新的观点认为,院前急救已由传统的医疗行为转变为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它事关救死扶伤,事关社会稳定[4]。所以“120急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和建立科学合理具有学科特点的规章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3.3 120急救护理人员应具备的几种能力

急救护理工作有别与其他护理工作,它要求护理人员具有扎实的技术,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等。应该配备综合素质能力强的护理人员。

3.3.1 应具备自我控制能力 120急救既事发突然,又往往现场混乱,在到达现场初期,患者或家属不能全面介绍事发经过、病情等,此时护理人员要头脑冷静,忙而不乱,对各种工作场景具有自我控制能力,尽快进入自己的工作角色,做好抢救工作。

3.3.2 应具备自我激励的能力 120急救的抢救现场各种各样,病情和程度各不相同,如遇几次抢救失败,很可能造成护理人员失去信心,不敢面对这样复杂的工作,在这种情绪波动时,要不断正面激励自己,树立信心,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工作[5]。

3.3.3 应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在刚到达抢救现场时,往往是局面混乱,患者、家属、旁人交织在一起,此时护理人员要快速协调好相对安静的抢救现场,为挽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时间。在抢救时要和医生配合默契,适时向患者或家属交待将要进行的护理操作及意义,使他们知情同意,配合抢救,这样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6]。

3.3.4 要具备了解患者心理活动的能力 120急救面对的绝大多数是突发事件,患者和家属往往是焦虑和恐惧,这种高度紧张状态下的无助感以及个别放弃或不配合治疗的现象时有发生,此时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理问题做出正确评估,并及时告知医生,有针对性地做好病情介绍、抢救事项及转运的必要等,让患者或家属消除恐惧而紧张的心理,配合抢救治疗,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抢救效果[7-8]。

3.4 增强120急救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护理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医疗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如何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防范护理风险的发生,尤其是120急救这种特殊护理过程中的风险防范,是医护人员要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内容。

医疗护理过程中,风险无处不在,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所面临的责任和风险逐渐增多,因此,有效地回避护理风险,防范和减少护理纠纷,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必须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9-10]。120急救的患者大多在突发事件中受伤或突发疾病,抢救现场各种各样,病情各不相同,周围人员各类不同,给抢救工作带来很大难度,也相对增加很大风险,而此时作为急救护理人员,要有冷静的头脑,良好的心态,对环境、患者等进行综合评估,配合医生快速判断病情,还要调控好周围人员,开辟一个相对安静的抢救现场,这样会大大降低护理风险,避免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从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周秀华. 急救护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13.

[2] 王正国. 新世纪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趋势[J]. 中华创伤杂志,2002, 18(6):325-328.

[3] 李永生. 临床诊疗工作如何做到有效沟通[J]. 中国医院管理,2008, 28(7):44-45.

[4] 武秀昆. 急救规章制度的创建与诠释[J]. 中国医院管理,2008,28(5):34.

[5] 沈翠华,陈丽莉. 加强护士长情商培养分析[J]. 中国医院管理,2007, 27(12):60.

[6] 李秀丽,朱富娣,张国莉,等. 和谐管理理论对护理风险管理的启示[J]. 中国医院管理,2009,29(6):78.

[7] 詹初航. 让心理医生第一时间参与抢救生命[J]. 中国卫生,2008, 275(7):44-45.

[8] 王触灵,南晓东,张丽环. 道路交通伤致重型颅脑损伤的紧急救治[J].疑难病杂志,2011,10(6):451-452.

[9] 李加宁,宋雁宾. 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思路与方法[J]. 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47-48.

[10] 陆海燕. 护理安全隐患和防范措施[J]. 中国医药导刊,2008,10(8):1274,1277.

上一篇:网络广告收益模式范文 下一篇: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