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时间:2022-07-15 12:21:06

中医辨证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摘 要 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思想,对黄褐斑患者根据具体病情和伴随症状进行辨证分型治疗,将其分为:肝郁气滞型、脾虚湿滞型、肾虚型3型。分别采用逍遥散、人参健脾丸、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处方加减治疗。治疗256例,基本治愈148例,显效90例,好转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6.1%。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黄褐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黄褐斑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疗效观察。

黄褐斑是一种色素障碍性皮肤病,发病率高,病因多而复杂,且部分病因尚不明了,无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案。为了提高疗效,缩短疗程,2005年以来,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本病,经过不断改进,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5年至收治黄褐斑患者256例,均为症状明显且自愿接受中医中药治疗的患者。其中女171例(66.8%),男85例(33.2%);年龄17~53岁,平均31.8岁;未婚37例(14.5%),已婚219例(85.5%)。

辨证分型和治疗方法:临床根据皮损分布的部位及伴随症状,结合病因病机,局部辨证与整体辨证相结合,分为3型:①肝郁气滞型:皮损为浅褐色斑片,大小不定,匡廊易辩,呈地图状或蝴蝶状,对称分布于两颧、目周,伴有胁痛胸痞、烦躁易怒,病情随情志波动而变化,女性常伴月经不调,或经前斑色加深、胀痛、舌淡苔薄白,脉弦细。治宜:疏肝理气、活血退斑;方用逍遥散加减:柴胡10g,白芍20g,陈皮10g,川楝子10g,当归20g,川芎10g,茯苓10g,生白术15g,木香6g,红花10g,桃仁10g,干地黄10g,凌霄花15g,益母草20g等。②脾虚湿滞型:皮损分布于鼻翼、口周、前额可见暗灰色、灰黑色或淡褐色斑片,伴有气短乏力、神疲嗜睡、纳少、顽腹胀满或带下清稀,舌淡红微胖、苔薄黄微腻、脉濡滑。治宜:扶脾化湿、活血悦色,方用人参健脾丸加减:炙黄芪30g,人参10g,炒白术15g,炒山药15g,云苓10g,炒扁豆15g,砂仁6g,升麻6g,白附子10g,冬瓜皮15g,炙甘草6g等。③肾虚型:皮损以鼻为中心对称分布于颜面、两颊、耳前,面积大、皮损呈淡褐色或暗灰色,如蒙灰尘,清洗不去;伴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无力,夜尿频清,男子遗精,女子不孕或月经不调,或伴有头晕耳鸣、五心燥热、盗汗骨蒸、口渴、小便黄、大便干、舌红少苔,脉沉细数。根据伴随症状不同又有偏阳虚或偏阴虚之不同。偏阳虚者:治宜温阳益肾化瘀退斑,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制附片10g,肉桂10g,熟地20g,山萸10g,炒山药20g,泽泻10g,云苓10g,丹皮10g,仙灵脾15g,菟丝子15g,巴戟天15g,凌霄花15g,细辛5g等。偏阴虚者:治宜滋阴降火,补益肝肾,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减:熟地15g,山萸10g,炒山药20g,泽泻10g,云苓10g,丹皮10g,女贞子20g,旱莲草20g,仙灵脾15g,枸杞子20g等。

加减应用:临床各症按分型应用主方治疗,另外根据个例差异加减用药:胸闷乳胀加郁金、炒川楝子、金橘叶;腹胀便溏加人参、炒山药、炒扁豆;腹胀纳差加炒麦芽、玫瑰花、陈皮、川朴;妇女月经不调加丹参、益母草;经来有血块加桃仁、红花;遗精加金樱子、芡实、莲须;失眠多梦加生龙牡、炒枣仁、柏子仁、合欢皮等。中药日1剂,水煎服分3次服,2周1疗程,每个疗程调整1次处方。

疗效判定标准:⑴基本治愈:①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90%,颜色基本消失;②评分法计算治疗后下降指数≥0.8。⑵显效:①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60%,颜色明显变淡;②评分法计算治疗后下降指数≥0.5。⑶好转:①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30%,颜色变淡;②评分法计算治疗后下降指数≥0.3。⑷无效:①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30%,颜色变化不明显;②评分法计算治疗后下降指数≤0。

结 果

治疗效果:本组中肝郁气滞型145例(55%),其中女139例(96%),男6例(4%),年龄21~46岁,平均年龄30岁。脾虚湿滞型43例(18.6%),其中女21例(48.8%),男22例(51.2%),年龄17~38岁,平均28岁。肾虚型68例(26.4%),其中男57例(83.6%),女11例(16.4%),年龄31~53岁,平均44岁。以上所有病例经3个疗程治疗,统计疗效结果:经过3个疗程治疗,基本治愈148例(57.8%),显效90例(35.2%),好转8例(3.1%),无效10例(3.9%),总有效率96.1%。

不良反应:有3例初服药时出现轻度腹泻,腹胀纳差症状,经调整处方后症状消失。

讨 论

黄褐斑,中医称“面尘”或“肝斑”也称“黧黑斑”。病名虽多,其实只是皮损部位与程度上的差异罢了。本病病因:大凡七情内伤,肝郁气滞,饮食劳倦,妇人月经不调等均可致病。

总之,本病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此三脏功能失调,气血不能上荣于面为其主要病机。本组病例从各型病例所占比例及年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肝气郁滞型病例最多55%,且多为中年女性,其次为肾虚型26.4%,大多数为中年男性,平均年龄较肝气郁滞型平均年龄大,脾虚湿滞型病例最少,平均年龄最小男女比例基本相同。由此可得出如下结论:①本病好发于中青年男女;②女性患者发病多与情志及女性生理特点有关、病机多为肝郁气滞,气血不调;③男性发病多中年之后,多与工作劳累,思想压力重或过度有关。病机多为肾虚精衰气血不荣;④青少年男女发病多因饮食不节、偏食五味、劳伤脾土,病机多为脾虚湿滞。这样就为我们临床辨证分型,提供了理论依据。本组256例患者经中医辨证论治,基本治愈148例,基本治愈率57.8%,总有效率96.1%。通过对本组病例的整理与研究认为,黄褐斑虽然不是威胁人生命的恶性疾病,但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对面部的美容问题已视为至关重要的面子问题,又因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加大加重等社会因素,及生活环境不断恶化等自然因素,造成黄褐斑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理、心里健康,形成恶性循环。西医理论本病病因多而复杂,部分病因尚不明了,治疗上缺乏有效的方法。中医根据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原则分析病因病机,因人、因时、因地辨证论治,取得满意疗效,且不良反应小,患者乐于接受,认为中医辨证分型合理应用中药治疗黄褐斑是一个理想的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使之进一步准确完善,疗效进一步提高。参考文献

1 赵辩.临床皮肤病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

2 徐宜厚,王保方,张赛英.皮肤病中医诊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3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2003年修订稿).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7).

上一篇:刺络拔罐结合电针治疗带状疱疹50例观察 下一篇:痰热清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