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临床效果研究

时间:2022-07-15 07:41:49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临床效果研究

摘要:选择2012年3月到2012年8月的入住我院肾内科的紫癜性肾炎的患儿100例作为本次样本,再按照住院号随机抽取50名患者作为实验组,即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另外50名患者作为对照组,即纯西医治疗组。治疗满3个疗程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并进行记录,然后将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输入数据库,进行两组患者疗效的比较。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

结果:经过卡方均衡性检验,X2值为62.13,P>0.05,说明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衡可比,两组疗效的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其疗效较好。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紫癜性肾炎 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365-01

儿童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与免疫有关的全身性小血管炎。临床表现除有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外,主要为血尿和蛋白尿。其好发年龄为6~10岁,发病诱因仍以感染为第1位。中医认为紫癜性肾炎属于“血证”、“尿血”及“水肿”的范围,多因外感六淫,或食鱼、虾等腥腻之品,酿成湿热,或感受药毒,伤及肾脏而出现紫癜、关节肿痛、腹痛尿血或蛋白尿等。本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案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汇报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2012年3月到2012年8月的入住我院肾内科的紫癜性肾炎的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源,研究对象的入选标准为:①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诊断标准符合孙世澜等制定的在《肾脏病力量与实践》中制定的诊断标准[1]。②未患有其他肾脏疾病;未服用其他可能影响本次试验结果的药物;③与患者及其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1.2 抽样方法。从符合研究对象入选标准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中按照住院病例号比对随机数字表随机抽取研究对象100名,然后再按照住院号随机抽取50名患者作为实验组,即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另外50名患者作为对照组,即纯西医治疗组。

1.3 研究设计。本次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研究,严格遵守盲法、对照、随机的实验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和纯西医治疗,治疗满3个疗程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并进行记录,然后将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输入数据库,进行两组患者疗效的比较。

1.4 干预手段。

(1)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10%葡萄糖酸钙静滴和口服氯雷他啶、西咪替丁抗过敏治疗;有感染者积极抗感染治疗;并予维生素C,双嘧达莫口服减轻毛细血管通透性。严重的患者给予强的松1mg/(kg・d),晨1次顿服,以后逐渐递减,合并感染的时候给予静脉滴注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

(2)实验组: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药方为:水牛角6g、生地12g、丹皮10g、赤芍10g、丹参12g、小蓟15g、紫草12g、蒲黄6g、炒山栀6g、生石膏15g、知母10g、当归10g、旱莲草10g、金樱子10g。

1.5 疗效判定标准。本次研究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的标准来判定,共分为三级,分别为:

痊愈:紫斑完全消失,连续尿检3次正常,无红细胞,无蛋白尿;好转:紫斑全部或大部消失,连续3次尿检仍有少量红细胞,蛋白尿定性不超过(+);无效:紫斑未消退或消退后复发,尿检无改变或恶化。

1.6 资料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人口统计学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疗效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均衡性研究结果。50名纯西医治疗患者组中,男性35名,女性15名,年龄在5周岁以下有3名,年龄在5-10周岁有19名,年龄在10-15周岁的患者有22名,年龄在15岁以上的患者6名。

50名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组中,男性33名,女性17名,年龄在5周岁以下有1名,年龄在5-10周岁有18名,年龄在10-15周岁患者有25名,年龄在15岁以上患者6名。

经过卡方均衡性检验,X2值为62.13,P>0.05,说明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衡可比。

2.2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中西结合治疗组中,痊愈12人,好转35人,无效4人,纯西医治疗组中,痊愈5人,好转39人,无效6人,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

3 讨论

过敏性紫癜肾炎指过敏性紫癜疾病中或紫癜消退过程中出现血尿和(或)蛋白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其它肾脏病表现,并且既往无肾脏病史并排除其它继发性肾小球疾患。属中医学“水肿”、“血尿”、“肌衄”范畴,虽常以瘀血阻络为主要病理表现,湿毒之邪是其根本病因。小儿为纯阳之体,阳有余而阴不足,脏腑发育不完善,感受湿邪,伤及血脉,致血不循络,外溢肌肤,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对紫癜患儿应高度警惕肾损害的发生,做到早期诊断,依据临床类型和病理分级治疗,并加强长期随访,治疗益补气滋阴,兼止血之品。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在西医上目前采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抗凝治疗,副作用多,病情不易控制,小部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血证”范畴,多由于外感时邪、热毒内蕴;或气血虚亏、统摄无权;或阴虚火旺、血随火动等导致血不循经,溢于脉外,发于肌肤而致紫癜。活血化瘀是本病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另外也体现了“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原则。紫癜性肾炎所致的大量蛋白尿,则属于肾气亏虚,固摄无力,治以补肾益气,健脾固涩,药用党参、太子参、淮山药、芡实、金樱子、覆盆子以补益脾肾,收敛固摄,降低蛋白尿。

参考文献

[1] 孙世澜,周朝阳.肾脏病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396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56

上一篇:个性化护理模式在肝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下一篇:社区体育对老年人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