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探析

时间:2022-07-14 09:14:46

体育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探析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坛丘小学,江苏 苏州 215200)

摘 要: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既能达到体育教学目的,又能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文章从注意挖掘体育教学与环境教育的结合点、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体育课外活动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等方面对此进行相关研究。

关键词:体育教学;环境教育;学科渗透;环保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3.8;G62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3-0035-01

生态环境的恶化呼唤环境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各学科都要注重渗透环境教育。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善于挖掘体育教材中包含的环境知识巧妙地进行环境教育,既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又激发学生保护环境、改造环境的意识。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呢?

一、注意挖掘体育教学与环境教育的结合点

体育学科的教学内容,一般由体育教师根据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设计,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只要体育教注意挖掘体育教材与环境教育的结合点,恰到好处地把这些教学素材转化为教学内容,就能达到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目的。例如,跑步:植树接力跑――植树造林的好处,跳远:青蛙捉小虫――生态平衡链。以上内容都包含环境教育因素,只要体育教师善于利用就是很好的环境教育素材。要注意的是,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水平有限,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时要避免枯燥的术语讲解,应该尽量利用游戏、创设情境、比赛等形式进行环境教育,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认识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1)培养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以游泳课为例,在上课之前,教师可让学生到被污染的河道边观察,再到清澈见底的游泳池边观看,最后分组讨论河道的水为何如此污浊。经过讨论,全班一致得出结论:由于人们随便向河道扔垃圾、排放生活污水,所以河道才会变成这个样子。教师接着提问:哪位同学愿意到河道游泳呢?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不愿意”。这时,教师立即把握教育时机对学生说道:“要保护水资源,应从我做起。比如,到游泳池游泳之前,要先把身体冲洗干净。”话音刚落,学生们都跑到水龙头下冲洗身体。这样的引导,使学生不但自觉产生对破坏环境行为的憎恶之情,还在行动中养成保护水资源的习惯,从而使保护环境意识得到增强。

(2)培养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在“发展学生投掷能力”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游戏“击中活动目标”。游戏方法是:部分学生持布球当投击者,部分学生则扮演老鼠、小鸡、小鸭、老虎、狮子、熊猫等动物。游戏之前,先问学生“这些动物中哪些是野生动物”,然后让大家讨论捕杀野生动物会有什么后果。经过讨论,学生得出结论:捕杀野生动物会使生态失去平衡,甚至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最后,教师跟学生一起定出游戏规则:动物们可以在活动范围内自由走动,投击者如果击中的目标不是野生动物可以加1分,如果是野生动物则要受到处罚,累积分数多者为胜。通过有趣的游戏,学生不但掌握投掷的技能,还亲身体验到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可以说,本课达到一举两得的教学效果。

(3)认识生物多样性,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在教学“发展学生跳的能力”一课时,教师可为学生创设在郊外模仿各种动物跳的教学情境。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引导学生认识动植物的多样性,让学生知道生物的多样性使地球变得多姿多彩,从而让学生产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植物的情感。另外,教师还要注意让学生讨论人、生物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经过激烈的讨论,学生们认识到人、生物与大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相互之间要和谐共处。

三、体育课外活动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体育课外活动教学任务相对较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体育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在体育课外活动中,可以这样向学生渗透环境教育。首先,严格要求学生爱护公物,节约资源。例如,在进行体育活动前,教师向学生提出爱护体育器材的要求,并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要爱护体育器材。经过讨论,学生们达成共识:如果体育器材损坏,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体育器材损坏,同学们就没法进行相关体育活动;有意破坏公物,还影响到良好品质的形成。这样的引导,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都能爱护公物。这样,既渗透了环保教育,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品质。其次,抓紧时机,渗透环境教育。每次参加体育课外活动,学生都会带上一瓶矿泉水,以补充水分。这时,教师可以抓紧时机向学生渗透注重废物利用的环保教育。教师说:“你们喝完水后,矿泉水瓶会怎样处理呢?”有的学生说:“水喝完了,瓶子就扔到垃圾桶里。”有的学生说:“用来装水喝。”有的学生说:“可以当废品卖。”还有的学生说:“可以废物利用,用空瓶子装满沙子,玩打保龄球的游戏。”这时,教师应该马上表扬那些有废物利用意识的学生,并发动学生把空的矿泉水瓶集中到体育器材室,然后装满沙子,玩打保龄球的游戏。在快乐的体育课外活动中,学生增强了注重废物利用的环保意识。

四、结束语

环境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作为体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责无旁贷。结合体育学科特点,灵活地处理教材,把学科知识和环保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必定能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形成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郭勇,温志旺.刍议小学环保教育[J].环境教育,2010(10).

[2]盛艳.论小学生的环境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14(10).

上一篇:幼儿教师进行语言教育的策略探讨 下一篇:浅谈如何创新高校办公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