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师素质 促进学生发展

时间:2022-07-14 06:38:46

提高教师素质 促进学生发展

21世纪的中国教育已经进入全面素质教育时代。教师肩负着培养适应新时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高校教师队伍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国家人才的培养,对国家的未来,对民族的振兴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这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和关注的问题。

一、以调查为依据了解教师素质情况

教师的直接工作对象是学生,自然,学生的回答应是重要的参照。基于这种考虑,笔者对我院2004级外语系的54名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你认为高校教师应该具备那些素质?当前高校教师的素质如何?希望了解到学生看到该问题时的第一反应。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这应是学生心目中老师最应具有或最缺乏的东西。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从整体上看,同学们更关注的是教师知识含量、师德、公平和教学方法方面的问题。针对第一个问题(你认为高校教师应该具备那些素质?),我们选择出具有代表性的九个答案:

1.一视同仁,与同学相互交流,了解自己的同时,给予学生课外视野,谈吐文雅,善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具有扎实的专业课知识,能够随时调整授课方式,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3.具有专业精神及道德,高校教师不仅引导学生走向知识海洋,最重要的是还要培养学生怎样学做人,所以要有“德”。4.最重要的是师德,对学生一视同仁,尽量用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授课。5.高校教师应具备高学历、高水平,切合实际,不能只会纸上谈兵,要德才兼备。6.高校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知识量,知识广博,只有这样才能把课上得有趣,同时应具有职业道德。7.丰富的专业知识,不拘一格的教育方式,热爱自己的事业。8.耐心、爱心、学识、精力、信心、乐观、品德良好。9.有教无类、多体察学生、言谈举止高雅、不打官腔、笑脸。

同学对老师知识、能力和师德的期待也许是每一位教师会自然想到的,但同学提出的“一视同仁”问题,确实有些意外。

针对第二个问题(当前高校教师的素质如何?),多数同学回答较简洁,现选十个答案做参考:

1.素质还行,但与学生交流太少。2.我认为大部分高校教师素质良好,小部分素质有待提高和改善。3.现在高校教师一半以上素质一般,不能完全胜任自己所在之职,缺乏责任心,有些甚至不能平等对待他的学生。4.还可以。5.现在高校教师的素质整体挺好,但个别虽然有学历,但没能力。6.现代高校的教师还没有完全脱离给学生“填鸭式“教学的方式,充当各方面的保姆,给学生留的自由空间不够多。7.基本满意。8.总体还算可以,但有一些不怎么样。9.大部分不错,小部分差劲。10.责任心不够强,活跃课堂能力不够强。

从调查中不难发现,当前高校教师的素质与学生的期望值之间仍有很大的差距,这就提醒广大教师要不断进取,努力向上,来不断缩小差距,做高素质的新时代教育工作者。

二、从我做起提升高校教师素质水平

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必须正视的问题,也是每个教师必须“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的责任。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全面提升自身价值。

1.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提升亲和力与责任心

作为学术主体和学术道德的维护者、建设者,高校教师必须自觉融入“以德治国”的伟大方略,落实到“以德治学”的行动中。同志曾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殷切的希望:“要坚持严谨治学、事实求是、民主求实的学风。要甘于寂寞、淡薄名利、力戒浮躁、潜心钻研;要认真读书、多思慎想,关注现实世界,注重学术积累;要厚积薄发,出精品,出上品;要加强团结,通力合作,在学术研究中相互切磋,共同进步……”这段话正是高校教师应努力追求的思想道德水准和行为准则,也是教师对学生一片爱心与责任心的源泉,当教师具备了这些素质时,他的亲和力自会油然而生。

2.培养业务素质,提升自信心

业务素质是教学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素质。它要求教师必须切实地、娴熟地掌握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要努力达到精通的程度。要了解掌握本专业(学科)知识的过去历史、现金动态和今后的发展趋势;能掌握和运用本专业现已获得的最新科学成就,熟知本专业正在解决以及尚未解决的学术问题。并随时掌握和更新知识结构,研究新的方法和手段,跟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教师要对本专业(学科)相关的专业(学科)有所了解,因为各个专业(学科)知识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它可使我们开阔思路,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增强各专业(学科)间的联系,以做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同时也是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

能力是业务素质的综合反映,是能否完成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毋庸质疑能力是有差异的,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与所从事的教学活动相适应的能力水平,这样才能顺利地、迅速地、创造性地完成教学实践活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教学方法与手段在不断更新,因此,教师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才能真正提高业务素质。业务素质的提高会使教师在讲台上更充实和自信,是赢得同学尊敬的重要前提条件。

3.改善心理素质,提升外表气质

健康的心理素质有利于提高教师对心理挫折的承受力。思想道德、知识能力等素质都是建立在心理素质之上的。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个人的心理素质:建立“事业型”的心理,要具有追求事业成就感的强烈愿望和决心;善于控制自我情绪,努力保持高兴、热情、爽朗、幽默、兴奋的积极情绪,克服悲观、苦闷、冷淡、惆怅、愤怒、失望、沮丧的消极情绪,这也正是同学所期望的“笑脸”;具有高尚的情感品质,要善于控制、支配和调动自我情感,根据一定的目的、具体的环境和状况,决定情感表达的倾向、方式和分寸;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意志是教师自觉的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活动,是教师顺利有效地进行教育活动的保证。事实上,良好的心理素质会使教师更具活力、魅力和对学生的吸引力、亲和力,更是提升外表气质的内在决定因素。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条件。教师、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应为此去作出努力,从而不辜负广大学生的热切期待。《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中国的发展关键在教育,教育的发展关键在教师,教师要从多方面修善和塑造自己,全面提高和完善个人素质,在新的历史时期,努力成为道德高、业务精、心态好的高素质教师,为祖国的发展和振兴奉献自己的力量。

上一篇:体校化学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 下一篇:儒家管理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