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教师幸福 创造幸福教育

时间:2022-07-14 04:29:45

关注教师幸福 创造幸福教育

“幸福教育”一词,近年来始见诸报端。何谓“幸福教育”?它就是要通过教育的途径,实现人对幸福的追求并在追求中获得幸福。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称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级性价值。”1990年通过的《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宣称:教育是人的权利,教育应该造福于人,使人幸福。

作为教育的主体之一,实现幸福教育是以成就教师的幸福为前提的。没有教师幸福的教,就很难有学生幸福的学。教师在职业生涯中感受到了工作的幸福,才能让学生享受到幸福的教育。因此,关注教师的职业幸福,为教师谋幸福,应该是幸福教育的根本。

不久之前,我们对所在地区部分学校的教师进行了职业幸福感的问卷调查,调查涉及18所公办学校(含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学校和职业教育学校),问卷对象为35周岁以下的教师及部分行政管理人员。收回有效问卷600份。问卷的主要内容和答卷情况如表:

问卷表明,调查对象普遍具有爱岗敬业、关注学校发展的积极心态(对1、3、4、5、6、7、10、11、12、16、17问题持正面选项的人数均超过85%)。

但是我们也看到:98.17%的人对当前的工作感到疲劳;95%的人认为自己的生活与工作有冲突;40.67%的人对自己职业前途存有疑虑;21.83%的人对本单位的发展前途信心不足;38.83%的人认为自己的工作付出与获得的待遇不相等;21.83%的人不满意本单位的管理;23.50%的人不满意本单位的业绩考核。总之,调查对象的职业认同感还是不高的,教师职业幸福感还是不足的。

教师流传有“七怕”的说法:一怕考试,二怕出事,三怕家长,四怕学生,五怕投诉,六怕评比,七怕耽误孩子。这是教师的心理状况,而生理状况也不容乐观。不久以前,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对本地30所中小学的4548名教职工健康状况进行的调查发现:教师身体亚健康状态普遍存在,患有咽喉炎、颈椎病、腰肌劳损和静脉曲张等职业病居多,47.86%的教工患有高血脂、脂肪肝、胆囊息肉、高血压等常见疾病,其中的2597名女教工有21.4%患小叶增生。教师们受到心理、生理方面的种种困扰,将谈何职业幸福。

职业幸福感不足,首先源于职业压力过大。教师职业压力的产生是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来自职业的。面对学生和同事,一名教师往往要扮演多重角色,如知识传授者、思想导师、心理辅导员、生活指导者、研究者、创造者、合作者……在寄宿制学校,还要是学生的“父母”。一种角色意味着一定的义务,承担一定的社会期望。多重角色容易导致角色的冲突。在教学中,还得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准备各种教学资源,写工作日记、教学后记、教学反思等;教学后,还有各种的作业批改、讲评。要做好其中一项工作,就要牵扯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此外,还有连续不断的培训、进修、继续教育、学历提高;各种各样的公开课:开课、听课、评课;以及教研活动、教育科研活动、科研课题活动等等。这其中有不少是正常的工作需要,是教师的责任也是义务,但各种责任义务加在一起,往往就要超出教师的承受能力。

其二,来自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学校管理的必须,但有些学校的制度达到繁琐的地步,动辄“禁止”、“不许”。有些制度看似有理,如学生评教制度、家长评教制度、升学奖励制度,但在操作中往往又与学生的考试成绩相联系。在中考、高考背景下,教师的工作绩效还是主要由学生的学业成绩决定。尽管明文规定不能用学生成绩评价教师,但实际上学科成绩和升学率仍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教师的评优、评先和职称晋级。为了学校的名誉,不少学校的校长,常常直接侵犯了教师的休息权,如占用教师周末下班之后或是周六休息的时间用于公务。教师的年度、学年考核,有些细化到每一周、每一天、每一节课,班主任的考核细化到每周学生的卫生、广播操、出勤、课堂纪律、仪容仪表等,不少考核直接与教师的工资挂钩,教师在校不能不步步小心。

其三,来自上级部门的。随着对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近年来对学校的各类检查评比也在不断增多。其中有与教育有关的,也有无关的。各类检查评比一来,学校就要忙着整理材料、打扫卫生、宣传告知,教师成了应付检查的最后一环,责任的直接承担者。教师们不得不为此花费很多无谓的劳动。

其四,来自学生的。学生一进校门开始,事无巨细都得由教师负责,大如安全问题,小如公交卡的购置,教师都得亲力亲为,并且不能有丝毫疏忽。确保学生在校安全是教师的本分,但现如今已经谨慎到不允许学生课间打闹,学校不敢组织外出活动,教师不敢大声批评学生。独生子女的娇蛮、自我为中心、心理脆弱等问题普遍突出,教师教育难度空前;学生厌学情绪普遍存在,教师教学效果失佳。这些都无疑催生教师的工作受挫感。

其五,来自家长的。家长普遍对教师的期望值过高,把教师与孩子的未来、人生直接挂起钩来。从好的方面说,教师的地位提高了;但消极的方面却是教师的责任超出所应承担的范围,教好了理所当然,教不如意,则是教师的责任。有些家长溺爱孩子到不讲是非对错的地步,与教师产生矛盾,动辄恶语相向,甚至不惜拳脚相加。如有意外发生,伤及肉体,经济索赔或对簿公堂已是常事。

其六,来自社会的。教师行业一直肩负着很高的社会期望值,教师不仅要学识渊博,同时还要是学生楷模,说话要同播音员、写字要如书法家、讲课堪比主持人……总之,教师要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会。这些高标准、严要求的结果就是角色超载。各类职场都有害群之马,教育界也非净土。但一些负面消息一到新闻媒体手中,往往成了新闻炒作的噱头。一味渲染事件的过程,而无视事情的动因,其结果往往是伤害广大教师的职业尊严和公众形象。教师已不再是“蜡烛”、“园丁”,“灵魂工程师”已风光不再。

其七,来自个人的。教师并非“圣贤”,抚养子女、赡养老人、买房还贷、物价上涨等等,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也无例外地加在他们身上,职业压力之外还得添加生活的压力。再者有些教师个人性格因素,如自我期望值高的、好胜心强的、社交能力不强的,也常常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上一篇: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规格研究 下一篇:罢工背后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理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