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农村留守妇女现状的社会工作探析

时间:2022-07-14 04:05:29

改善农村留守妇女现状的社会工作探析

摘 要: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流动,造成农村独特的留守人口群体“386199”现象:“38”即留守妇女、“61”即留守儿童、“99”即留守老人。其中,留守妇女负担最重,承担的责任与扮演的角色也最多,但受到的关注最少,使她们在各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压力。通过分析留守妇女的现状问题,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出发,通过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政策等专业方法来探索改善留守妇女生产生活状况的工作模式,从而缓解留守妇女问题,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现状;社会工作;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6-0114-02

一、农村留守妇女的基本情况

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流动,大量的老人、妇女和孩子被留在户籍地,于是农村出现了留守妇女群体。她们肩负着本应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的生产劳动、生活劳动、家庭抚养、赡养责任,同时扮演着多种家庭与社会角色[1]。周福林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的我国留守家庭研究课题结论表明:我国目前的留守家庭已达7 000万户,涉及2.4亿人口,占全国总人口20%。其中农村留守家庭占全部留守家庭的77%。而这其中316 795位已婚妇女中,留守妻子为10 307人,占3.3%。按0.95‰的抽样比推算,全国留守妇女的总量为1085万人,是留守丈夫的2.26倍[2]。中国农业大学叶敬忠教授展示了课题组历时两年对我国农村留守妇女研究的成果,研究显示,目前全国有8 700万农村留守人口,其中有4 700万留守妇女,留守妇女已经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

二、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现状及存在问题

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状况涉及因素较多,这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强度大、身体状况差

丈夫长期外出打工,原本由夫妻共同承担的生活担子,一下子都落在了妻子一个人身上。留守妇女既要承担繁重的农业生产,兼顾家务劳动,还要照顾未成年子女、年迈的父母,以及应付社会交往。她们劳动时间长,强度大,生活辛苦,身体疲惫,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休闲,生活负担极其沉重。根据四川省宜宾市妇联开展的农村留守妇女婚姻家庭情况调查显示:85%的留守妇女在家庭中是劳动主力,既要承担农活,又要承担家务活。68%的妇女感到体力无法承受繁重的农活和家务劳动。

(二)无保障、心理负担重

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后,家中通常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儿童,这样的家庭人口结构使得家庭的安全防范能力减弱,增加了留守家庭的安全风险。丈夫外出,留守妇女在社区中处于弱势地位,在遇到邻里、农业生产等纠纷时,她们更容易成为被人欺负的对象[3],使她们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丈夫常年在外,对丈夫的安全感降低,害怕丈夫在外面禁不住诱惑而抛弃自己;心灵上也要忍受各种煎熬,长期没有性生活,日子过得像“活寡妇”;还怕和其他男子说话被别人说闲话;和公婆的相处也存在很大的精神压力……

(三)交流少、婚姻质量差

留守夫妻间普遍沟通不够,导致婚姻质量比较差。大多数夫妻主要通过电话联系,但由于各种原因,通话时间短,而且关心的多为孩子和生产问题,丈夫一般很少问及家庭事务,更不会主动与妻子交流感情。另外,城乡夫妻生活水平的差距扩大,夫妻间的异质性增大,导致感情危机。以重庆市合川区为例,受理农村离婚案的数量在逐年上升,2005年全年受理930件离婚案,2006年全年受理978件农村离婚案,2007年1-10月已受理的离婚案就有1 000件,其中65%的离婚案的一方当事人都是农村留守妇女。

(四)精力有限、子女教育缺位

农村的留守妇女文化程度偏低,在子女的学业和教育上普遍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再加上田间劳作、家务劳动等繁杂事务较多,她们在对子女的教育上无法给予足够的指导。同时,孩子缺少父爱,家庭角色缺位,导致这些家庭的儿童出现了留守儿童身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学习成绩平平、自身特长不明显。由于教育的缺失,这部分儿童中大多数从小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近年来青少年犯罪逐渐呈上升趋势,而其中农村的孩子也占了很大一部分。

三、改善留守妇女现状的社会工作探析

留守妇女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并将长期存在的一个特殊群体。如何帮助她们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困难和压力,关系到家庭的稳定和社会安定,需要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加之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共同关爱留守妇女。但从实际情况看,各级政府仍没有找到一个能够较好解决留守妇女问题的措施,这也是部分留守妇女的生产、生活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社会工作在我国正逐步步上职业化、水平化发展道路之际,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实际,关注留守妇女的生产、生活状况,给予应有的人文关怀是社会工作者的时代责任。

(一)微观层面社会工作介入

1.个案工作。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技巧,通过一对一的形式,为留守妇女或其家庭提供各种帮助,进而使她们达到自助的过程和方法。在我国庞大的留守妇女群体中,很多留守妇女会因为各种压力而出现心理失衡,例如:在承担繁重的田间劳作后内心的苦怨;对子女教育的力不从心;担心丈夫在外面有别的女人等等。她们的这些压力长期积压并得不到有效的排解,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及家庭和睦。社会工作者以个案工作介入留守妇女,为其提供服务时,可以充分利用积极倾听、鼓励、提供信息等技巧与她们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取得她们的信任与支持,让她们在遇到不愿向别人倾诉的问题时可以毫无顾忌地向社会工作者倾诉,有效地缓解她们的心理压力。工作者还要根据不同服务对象的不同问题和特征,从个别化的角度出发来提供帮助,通过对留守妇女的个别引导和鼓励,让她们在解决当前问题的同时,获得安全和自信,学会如何面对家庭结构的变迁以及自身角色的变化,达到助人自助的目标。

2.小组工作。通过小组活动和组员间的互动,帮助有共同需要的留守妇女参与集体活动,从中获得小组经验,有效处理个人、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问题达到行为改变、恢复与发展社会功能、开发个人潜能的目的。针对留守妇女的不同特点和现状,可以把她们逐一归类,成立各种互助小组,以此来拓宽留守妇女的社会支持网络,例如:成立生产互助小组,集体解决在生产中的播种、施肥等问题,减轻留守妇女的负担;成立亲子沟通小组,让她们学会如何正确、有效地和子女进行沟通交流,促进亲子关系……在这些小组中,让具有类似经历的留守妇女共同分享各自的经历,获得小组成员的理解和情感支持,使她们不再感觉到孤单和不安,可以把遇到的问题与小组组员讨论、协商,并最终加以解决[4]。此外,可以充分利用妇联这个平台,由政府提供适当的补贴,由基层妇联组织开展留守妇女的培训,并开展一些知识文化学习小组、技能学习小组等,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发展问题提供特别关注。

上一篇: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探析 下一篇:反贫困与少数民族聚居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