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学开放”更开放

时间:2022-07-14 03:35:09

让“教学开放”更开放

(一)教学开放的形式应从单兵独战走向区域联动

1.开课对象由按需排座转向注重甄选

教学开放是特色和亮点的展示,因此,必须重视对开课教师的甄选。在教学开放之前,学校分管教学的校长应会同教务处主任和各科的教研组长认真商讨,精心安排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灵动的教学机智、高超的驾驭能力的教师作为开课人选,组建开课指导小组,负责对开课教师进行备课、说课、上课等方面的业务指导。

2.开放范围由区域内部走向区域

当下教学开放的范围往往局限于区域内,部分学校甚至只在区域内的一个片区进行开放,开放度不够会直接影响到先进教改经验的传播和吸纳,不利于扩大对外交流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突破小区域限制,由区域内走向区域外,这样可以增进和外地学校在教改实践方面的切磋与交流,拓宽视野,为打造新形势下的“优质教学”开辟新的通道。

3.开放活动由各行其是走向多校互动

如果没有一个统筹安排,各校自行其是,随性挑选一个开放日期,难免会造成撞车,弄得相关人员有如赶场赴宴,顾此失彼。久而久之,会使主办方因参加者的减少而逐渐失去继续开放的热情。许多老师也会因频频受邀而对此类活动不爱搭理,这会在无形中抹杀教学开放的生命力。因此,我们积极倡导让各校的教学开放活动朝有序化、规范化管理的区域联动的运作模式。

二、教学开放的内容应由单一死板走向多维立体

1.开放课程多样化

通常情况下,各校对外主要开放“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这些中高考学科,而像艺体、信息、劳技和综合实践等课程则常常不被重视。一方面,使这些学科的教师失去了难得展示自身实力的机会,使各校丧失了一个特色展示的平台;另一方面,漠视了这些学科在塑造学生完整人格方面所具有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开放结构层次化

我们可以从教师的公开课到校长的大讲坛,由骨干教师的学术报告到科研专家的研究沙龙,多管齐下,渐次推进,让不同层次的教师各取所需,真正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学术氛围。

3.开放领域扩大化

实现从开放课堂到多角度开放学校的重大转变,不仅有助于优质课堂的展示,而且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办学特色和办学成果,抓住时机,提升学校的知名度。

三、教学开放的目的应由任务落实转向研讨发展

1.先备课,再听课

教学开放不能开了就放,不管不问,开放前无准备,听完课无痕迹。带着问题去听课,不仅可以确保听课的效果,而且对听课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是一个极好的契机。可以施行“开放活动事先告知制”:即开放学校或开放区域提前一星期将活动课表发到被邀请学校,被邀请学校分管教学的领导则要做好准备,安排好听课教师并告知他所听课(或报告)的内容,要求听课教师依据相关内容提前备好课(存档),听课后找出自己教学设计之不足并作修改(存档),学人之长,最终为我所用。

2.重评课,催生成

教学开放活动的开展应是对教师课改工作全方位、多角度的客观评价,是教师获取课改工作中得与失多渠道的信息反思源。因此,教学开放如果脱离了评课反馈这个环节,无论是对听课者还是执教者而言,都背离了教学开放求互促的初衷。因此,学校要加强对各类开放活动的常规管理,出台规章制度,对开课后的评课环节作出明确规定,从而确保教学开放活动的完整性,给教师以真正交流的空间,让更多的教师获得成长。

3.拓目的,促发展

当前,教学开放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推动学校、家长及社会之间的交流、沟通与合作,以便使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能及时了解最新的教育动态,适时掌握学校在办学理念、教育思想、教学工作、师德师风等方面的变化,第一时间洞悉学生的在校表现,达到巩固学校教育、促进家庭教育和整合社会教育资源的目的,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教学开放活动的方式转变及深入开展,可以大大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学生综合素质、社会关注程度、区域教改水平和学科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全面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教育局教研室)

上一篇:从心理弹性视域看留守儿童的人格发展 下一篇:学校经营性资产管理工作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