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立法与和谐社会构建研究

时间:2022-07-14 12:12:28

社会工作立法与和谐社会构建研究

【摘要】社会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力量。目前,我国社会工作事业缺乏立法支持,致使社会工作不能全面系统地展开,这也对当前我国正在推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带来诸多影响,因此,当务之急是为社会工作立法,加大对社会工作事业的建设力度,发挥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关键词】社会工作 立法 和谐社会

社会工作的根本职能是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所谓“和谐社会”,就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是社会各构成要素之间良性互动、社会成员之间相互接纳、平等相处的生活状态。

社会和谐是古今中外所有的民族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的主体是人,社会和谐同样也是以人为主体的和谐。和谐以人为主体,就必须以人的本质作为出发点,即以“社会关系”作为出发点。所以,以人为主体的和谐,其本质是人的关系的协调。包括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协调,同时还有最为重要的关系,即人与自身关系的协调,即人对自己的认识、理解和接纳等问题。人与自身关系的协调是其它关系协调的前提和基础。人处理不好与自身的关系,通常也处理不好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而且,马克思主义认为,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必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即由原始社会的“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发展到阶级社会的“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再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个性自由阶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当然要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努力的目标。

社会工作的根本职能就是协调人的社会关系:首先,社会工作能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根据“环境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个人所发生的问题都与他生存的环境相关,因此,就要从环境中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而解决问题也是要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互惠的,个人的问题是生活过程中的问题,对个人问题的理解和判定也必须在其生存的环境中来进行。

其次,社会工作能够协调人与人的关系。根据“人本主义”理论,每个人都应该受到他人的尊重,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彼此负有责任,人们具有归属与被包容的权利,具有自由表达的权利。总之,人与人之间应该是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与合作的。

最后,社会工作能够协调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根据“认知行为”理论,人的行为是由个人整体生活形态所塑造的,包括个人对自我的认识、对世界的看法以及个人的信念、期待等。“增能理论”认为,个人的无力感是由于环境的排挤和压迫产生的,社会环境中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的障碍,使人无法发挥自己的能力,但每个人都不缺少能力,个人的能力是可以通过互动不断增强的。社会工作中的“增能”就是使个人在与他人及环境的积极互动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对生活空间的掌控能力和自信心,以及促进对环境资源和机会的运用,以进一步帮助个人获得更多能力的过程。

由此可见,社会工作就是一项促进社会关系协调发展的事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离不开社会工作这个主要力量。

立法是社会工作事业运行和发展的根本保障

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人们的行为主要受到“合理化的法理”的制约,而不再是主要受传统的“习俗和情感”的制约。因此,只有为社会工作立法,才能使这项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的社会事业得到发展,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立法可以保证社会工作事业的合法性,可以实现社会工作的制度化,从而使社会工作者的地位得到确定,可以保证社会工作活动长期稳定地开展,最终发挥其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的崇高目的。

发达国家的社会工作事业就是从立法开始的。早在1601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就颁布并实施了《济贫法》,该法案正式承认政府对济贫负有责任,并建立了初步的济贫行政制度与济贫工作方法,它使流浪乞讨人员及其他贫困人员得到救助和统一管理,为稳定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后,欧洲各国纷纷效法英国,先后出现了德国的《汉堡制》和《爱尔伯福制》等,由此也推动了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从而也为稳定社会秩序发挥了一定作用。

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的教育事业都得到快速发展。在解决现实社会问题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理论指导作用。而社会工作事业则呈现出“贫富不均”的发展局面:即发达地区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大力发展社会工作事业,而东北、西北等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社会工作事业则进展缓慢。

这种“贫富不均”的状况会带来很多危害:首先,它会使落后地区的人们产生一种“社会不平等”的认识。其次,它会促使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形成更严重的“贫富不均”。因为,社会工作事业的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能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样,通过开展社会工作,就会使发达地区的社会成员的素质进一步得到提升,而不开展社会工作的落后地区,其社会成员就不会像发达地区成员那样快而全面的素质提升。在今天这样的知识经济时代,不同的素质必然带来发展上的差别。如,在黑龙江省至今还没有一项专业社会工作的开展,大量的老年人、妇女、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问题家庭等弱势群体和个人没有得到社会工作者的帮助和支持。由此,也必然造成包括社会工作等专业人才“南飞”的结果。大量的社区管理人员聘用的是下岗失业人员,其平均初中水平的文化素质决定了社区管理实质就是充当政府的传声筒,做一做“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信息传递工作。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水平由此也必然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因此,当务之急是国家为社会工作事业立法,实现社会工作事业开展的制度化,这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因为,我们不仅有发达国家的社会工作立法经验可以借鉴,而且我国发达地区的社会工作事业的地方政策也会为国家立法提供直接的借鉴。如广东、上海等省市的社会工作政策可以为立法提供成功经验,使国家立法减少盲目性和失误。

为社会工作立法应坚持的几个原则

服务对象利益的优先满足原则。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作用就是促进服务对象的正常生活和促进人与环境的相互适应。开展社会工作就是要发挥这种直接功能。为社会工作立法,当然也要把它作为首要的目的。“公平正义”的社会也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参与社会生活和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因此,在立法时,必须对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进行全面深入地考察,使各类弱势群体都能被科学地划定进服务对象中来,根据一定标准确定帮扶原则。

服务主体的专业化原则。社会工作不同于一般的助人活动,她是一项专业化的社会事业,活动的主体也必须是专业人士,即专业社会工作人员。为此,国家劳动与人事部门已经从2006年开始进行社会工作师的考试以及资格认证,这就能够保证我国今后的社会工作主体的专业化。立法就是要保证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化,与此同时,通过立法也使他们的身份地位和福利待遇等得到制度确认。

服务方法的科学化原则。社会工作是一项有科学理论和方法指导的实践活动,因此,开展这项活动就必须实现服务方法的科学化。目前我国有200余所高校在进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每年都能培养出几千名掌握科学理论和方法的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可以满足我国社会工作事业的需要。

服务程序的规范化原则。社会工作不是主观随意进行的助人活动,她的活动过程有着紧密的逻辑联系,只有在各个环节都严格遵守活动规范,才能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和实现活动的目的。

立法性质的福利化原则。社会工作的目的是给服务对象带来利益和福祉,为社会工作立法,其实质就是确立一项社会福利制度。因此,在立法过程中,要全面系统而深入地考察和确定这项事业所需的人力和物力,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种相关力量来共同推动社会工作事业的开展。(作者分别为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教授;大连船舶研究所副教授)

延伸阅读

发达国家有关社会工作事业的立法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立法建立社会救助制度的国家。1601年,女王伊丽莎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济贫法》,以传统的慈善救济为主要特征。1834年,英国政府又制定了新的《济贫法》,明确社会救助属于公民应享受的权利,实行社会救助是政府应尽的义务,并成立了专门管理局。

《汉堡制》是对济贫事务进行管理的一种制度,因起源于德国的汉堡市而得名。1788年,根据布什教授草拟的方案,汉堡市为使议会推选出的志愿委员会能顺利开展工作,对个别贫民进行调查和救济,遂采用了分区域管理济贫事务的制度,此即社会工作界所称的汉堡制。

《爱尔伯福制》是一种对社会救济事务进行管理的制度,因起于德国爱尔伯福市而闻名,它于1852年开始实施。该制度对受助者状况进行深入细致调查并予记录的做法,为现代社会个案工作方法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编辑

上一篇:危险驾驶罪的成因与预防 下一篇:网络侵权类型化 一个难以成立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