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教研工作的现状与对策初探

时间:2022-07-14 12:01:54

农村中学教研工作的现状与对策初探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与之相适应的科研兴教战略也在全面展开。教育科研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研工作的开展情况,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的发展与教学质量的提高。毋庸置疑,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现代教育形势要求教师要实现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教研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许多农村中学,鉴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学校的教育工作尽管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存在的种种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严重阻碍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笔者在山区学校担任科组长有十多年,根据这十多年对农村中学教研工作的观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略作浅析,并谈几点肤浅的建议,恳请指正。

一、现存问题分析

1.领导及教师科研意识淡薄。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校的领导及教师一味追求升学率,看重考试成绩,使教师整日沉浸于书山题海之中,无暇顾及教育科研方面的工作。他们认为只要学生能考出好成绩,便是最终目的,其他都是次要的。教师还缺乏创新意识,认为只要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就算做好了本职工作。甚至有些教师认为搞教研活动会耽误时间,只是一种形式而已,没什么收益。久而久之,教育科研也就无从谈起了。

2.学校人力、财力有限。一般来讲,大部分农村中学办学规模都不大,这样,同一学科的教师相对就很少。可是各种学科要保证开全,在人员编制有限的条件下,有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往往是一身兼多职,用于教研工作的时间就会少些。有的学科,如信息、综合实践、地理、生物等学科,每科只有很少的几人,有的只有一二人。因此,有的教师在本校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该学科的行家里手或教学权威,教学上即使有什么疑难问题,也只能是靠自己钻研,没有机会与他人探讨。另外,在人事安排上存在着用人不当的弊端。很多学校缺少史、地、生等学科的专任教师,或由于某些教师请产假或病假一学期或更久,而一时无专任教师,一般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今年某教师任某年级的地理课,明年或许又担任另一年级的生物课。再加上每年教师的变动较大,就使得教师所任学科更换频繁,教师也就失去了钻研教学的机会和积极性,教研课题的选择、实验研究、总结成果等过程化为乌有。再加上学校经费紧张,在教育科研这方面投入很少,有的学校干脆没有这项开支。课题研究经费、教育科研成果奖励经费均得不到应有的拨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研工作的开展和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3.制度不健全。大部分学校没有完善的教育科研制度。限于学校规模及人员编制的原因,一般学校没有专门抓教育科研工作的领导,教研工作也就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这样,学校的教育科研制度是很难完善的。

4.教研活动形式单一、研究范围狭窄。有些学校,开展教研活动只是同学科的教师互相听听课而已。做得稍好一些的,即在一起评评课、讨论讨论,但往往也是走个形式。在研究内容方面,过于看重课堂教学研究,而不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教育规律的研究,只重视研究教法,而忽视研究学生、研究学习规律,最终导致教与育分离,教与学脱节,致使育人质量长期得不到大幅度的提高。

二、对策构想

针对上述种种问题,拟提出以下对策。

1.更新观念,增强学校领导及教师的科研意识。学校领导要认真组织教师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的基础理论,树立讲学习、讲奉献、重科研、比贡献的良好风气。要热心关注当前的教育发展形势,使广大教师认识到科研兴教、科研育师、科研兴校的重要战略意义。要有一种紧迫感,树立教师终身教育的现代教育观念。

2.开展校校联合教研活动,加大教育科研经费的投入。针对本校各学科教师少的原因,可以在同一学区与其他兄弟学校取得广泛联系,与同学科建立联合教研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习规律、教育管理等内容展开研讨,起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作用。还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派骨干教师到外地参观,学习先进的教学与管理经验,或请教学专家来校讲学。另外,要大胆任用年轻教师,他们学习兴趣高、精力充沛。要注意教研组成员的年龄、知识结构、教研能力等方面的比例合理,以充分发挥群体优势。

学校要增加在教育科研方面的经费投入,专款专用,要对在教育科研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必要的奖励。

3.建立健全学校的教育科研制度。为了保证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有序开展,必须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如《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条例》《教研组工作制度》《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制度》等。课题管理程序可参照下列步骤:调查研究、确定课题积累资料、开展论证组织实施、统计分析理论研究、成果展示等。

教研组活动要做到六定,即定时间、定课题、定内容、定组织人、定中心发言人、定参加人。学校的教研课题可以分配到某个教研组,还可以采取课题招标的形式,引进竞争机制。另外,学校要实施教育科研奖制度,对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在评优、晋级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以提高广大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4.开展灵活多样的教研活动,拓宽研究范围。听课、评课制度应完善,可采取说课、讲课、评课一条龙的形式,既研究教育规律,又重视学习规律。另外,还要重视思维教育研究,达到教与育、教与学的完美统一。

上一篇:小议初中地理高效教学中的语言幽默 下一篇:浅谈中职烹饪专业“三融一化”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