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与教师角色

时间:2022-07-14 11:32:14

高效课堂与教师角色

【摘要】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由传统型教师向新型教师的转变:从抄手变为编者,从讲师变为导师,从演员变为议员,从法官变为嘉宾。

【关键词】高效课堂 导学案 教师角色转变 教育和谐

新课改的思想理念是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都要有收获,都要有发展。并提出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互助学习”等新的教学民主、平等的学习模式。而高效课堂就是顺应新课改的理念,适合当下社会发展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所谓高效课堂,就是指高效率的课堂,与传统教学相比,就是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达到“惜时增效,轻负高效”的目的,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而要实现新课改背景下的高效课堂教学,所需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要的是以教师更新观念为前提,以教师角色转换为保障,以教师职能适时发挥为推动力。

那么要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教师角色要怎么转换呢?

1.教师要从“抄手”变为“编者”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写教案时,只注重课程内容和课本知识点的梳理,选一些有代表性的例题,再选一些练习题,只要够一节课讲就可以了。而新课改背景下的高效课堂,实际是把课堂教学延伸到了课外,导学案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也是学生和老师互动的“纲”。老师做导学案,除了有基本的知识,还要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创设学习情境、建构知识系统等。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预习方法、学生年龄特点、班级学情等因素来采取适当的导学方式,因此教师成为了导学案的“编者”。

2.教师要从“讲师”变为“导师”

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以教师“讲”为主,讲授课堂内容,传授解题方法,老师的活动几乎占据了整个课堂,而学生就是被动的听,被动地接受,学生在某种程度上是苦学。高效课堂,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去生成问题,并努力去想办法解决问题,是真正意义上“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导”为主。

3.教师要从“演员”转变为“议员”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是教师的舞台,教师考虑的是如何让学生听懂,要求老师口辞清楚,还要考虑到如何让学生看懂,因此要教师板书规范美观,能够让学生赏心悦目,教师还要有一定的表演艺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就是演员。新课改要求教师把课堂让位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老师也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教师要针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地引导、解惑、激励,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张扬学生的个性,因此教师是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活动中的一员。

4.教师要从“法官”变为“嘉宾”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检查,指出错误,并要求学生改正或重做,重在评判正误。教师的角色就像一名法官。而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特别是在学生展示阶段,教师对学生在活动中展现出来的多层面的优点和不足进行评价,更平等,更亲和,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善于运用语言、体态、分值、物品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课堂活动进行评价、反馈,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课堂气氛的作用,进而使学生主动学习,高效学习。教师与学生走得更近了,与学生更平等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就像评审团的“嘉宾”。

总之,高效课堂,就是要改变“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一讲到底”的旧貌,给学生提供平台,让学生去积极展示,并非完全取消教师的存在,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中绝对的消失,而是要充当多层面的角色。新课改的思想已根植于教师的心田,新的教学模式也是层出不穷,如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和陕西眉县槐芽高中的“1225”教学模式开展得是如火如荼,也带动了周边学校的教学改革。教师多层面角色的有效发挥,会使高效课堂展现出强大的力量,最终会使中学教育走上“学生愉快地学,教师幸福地教”的和谐之路。

上一篇:如何防止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掉队 下一篇:利用多媒体技术 优化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