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发展下的新闻美术创新

时间:2022-07-14 09:23:42

媒体融合发展下的新闻美术创新

随着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进入全媒体时代。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纷纷借力互联网、移动通信平台,开启媒体融合发展之路,原来的媒体天然鸿沟一夜之间被融合跨越,报纸、期刊陆续进军网络、手机端及视频业务,广播电视纷纷进军互联网电视和移动视频。媒体的融合发展,带来了新闻信息传播平台的多元呈现。作为新闻传播重要一环的新闻美术,面临加快适应媒体融合发展时代需求的崭新课题,必须更新理念,创新手法。

一、更新理念

新闻美术编辑,是采用美术技法,根据视觉规律,对新闻信息元素进行选择、整理、组织、加工、记录并优化传播的编辑过程,具有艺术、技术和编辑记录三重属性。

传统报刊的美术编辑主要在平面空间中的进行视觉艺术的设计和表达,其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二维空间中各个元素的设计和这些元素组合的构成设计。其中,包括字体设计、版面编排、插图、摄影的采用,主要用于报纸版面、杂志封面设计、内页设计和宣传海报设计等等,所有这些美术设计的核心在于传达信息,表现方式则是以现代印刷技术来呈现的。

美术编辑在视频媒介称之为视频设计,视频设计是在平面设计的基础上,用视频或动画技术创作出特效、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等一种运动的影像或画面,这些动态影像和画面,通常是结合音频创作而出现在多媒体中。单就电视而言,美术编辑就是电视包装,是对电视节目、栏目、频道及电视台整体形象,进行一种外在形式要素的规范、表现和强化,这些外在的形式要素包括声音(语言、音响、音乐、音效等)、图像(固定画面、活动画面、动画等)、颜色等诸要素。电视包装分为在播包装和离播包装,在播包装一般包括电视台台标、频道Logo、频道ID(频道呼号短片,一般3-5秒)、频道或栏目宣传片、节目播出导视、节目片头、字幕条、标题版等等,离播包装一般是指在报纸、杂志、网站、信笺、名片、户外广告等其他媒介上,展开电视媒体或节目宣传推介而进行的设计。

美术编辑是视觉艺术的创造者。无论是报纸、杂志、图书的静态视觉画面,还是电视、网络、户外电子屏的运动视觉画面,乃至新闻媒体形象识别系统的整体形象建构,载体虽然不同,都离不开美术编辑的艺术创造和表达。尤其是在全媒体融合发展的今天,美术编辑的跨界融合更显必要。在2013年度湖北新闻美术奖评奖中,评委一致将湖北广播电视台《长江新闻号》的片头评为一等奖,就是湖北新闻美术界发出的一个有时代标志意义、媒体融合发展的强力信号。

在媒体融合时代,新闻美术编辑必须更新理念,力求实现由平面向视频、由二维向多维、由静态向运动、由线条色彩向声画兼备的全方位融合转化和提升。

二、创新手法

新闻美术,顾名思义,是依附于“新闻”的“美术”,它运用美术手段来调动受众的视觉注意力和想象力,以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新闻媒体的发展和新闻美术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随着媒体融合的进程,两者的互动关系将更加交融和增强。

在这个“读图时代”,“一图值千言”在很多时候已经成为了媒体新闻信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之一。新闻美术创新是根据人们视觉接受信息的规律,结合审美需求与信息传播需求,以美术的方式对新闻素材进行选择、组织、传播并呈现于受众的工作过程。相对于新闻写作使用语言文字为表现手段,新闻美术是以视觉形式为表现手段,当代新闻美术创新已经走向了与新闻传播、营销、科技结合的全新境界。

在电视、手机、网络视频等多屏发展的全媒体时代,特别是移动互联网风起云涌的当下,媒介融合已不再是简单的媒体功能趋同或合一,而是内容、平台、技术、人才的共融互通。这其中,也包含报刊的平面设计和电视、网络的视频设计的互通。如何实现由报刊的平面设计思维到视频思维的创新?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提升能力,突出时效性。

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美术也必须讲求时效。在信息海量传播、同步传播、互动传播的时代,对新闻的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这不仅要求记者要以最快的速度把读者最关心的信息传播开来,更要求美术编辑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最好的设计,实现最佳的形象化表达。因此,美术编辑需要具备非常全面并且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尤其是针对电视、手机、网络这样以视频传播为主的媒体平台而言,更是如此。

一条新闻报道留给美术编辑作图的时间往往非常之短,这要求美术编辑有娴熟的操作技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完成新闻美术包装工作,保证新闻信息能够及时。制作一条视频新闻美术作品,基本上需要牵涉到好几个不同的制作软件。这就要求美术编辑不仅要操作熟练,而且要有全面的专业技术素质。另外,大部分依赖于PC平台的制作软件在制作完成后,都会需要有一个渲染生成的过程,如果在制作中涉及到了用3D MAX、MAYA之类的软件来搭建比较复杂的三维场景,那么这个渲染的过程就会比较长,难以适应新闻报道的时效性要求。这是由软件自身的特性所决定的。虽然这些软件在还原新闻场景的真实性和美观性方面有不俗的表现,但在满足新闻的时效性要求上,也存在明显的缺陷。目前在电视界广泛采用的VIZ技术,就是针对这种情形所作的应对措施。VIZ是一款为电视视频设计开发的电脑软件,其操作原理基本与AE等非线性编辑软件相似,它的强大之处在于能够提供实时渲染服务,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其它软件渲染不够及时的不足。当然,这种新技术也给新闻美术编辑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更新和掌握新的专业技能,以保证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原则得以有效的执行。

(二)去粗取精,突出简洁性。

信息时代的一大特点是信息传播形态与人们接受信息习惯的变化。信息时代信息量大、信息内容多元、信息速度快,人们必须提高视觉接收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掘对自己最有效、最容易理解的信息。

针对这一特点,新闻美术采用简洁性的原则表现是提高信息传播效率的方式。简洁性原则不仅仅是需要对新闻画面的视觉元素进行简化处理,只保留并且强化那些需要传递的重要主题信息,而对与主题信息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杂乱视觉元素,可以通过淡化、虚化等手段来进行处理。同时,简洁性原则也体现在对新闻报道的规范化处理上。美术编辑应该将大量的信息进行组织化、条理化、结构化处理,使受众可以迅速有效地接收到自己需要的信息,提高新闻接收的便捷度和愉悦度,从而提高受众对新闻的关注度,提高新闻传播的影响力。比如,通过对新闻画面中的文字在字体、字号、颜色等形态上进行处理,使新闻画面的主题信息与辅助背景区分开来,受众就可以很方便地从诸多视觉元素中捕捉到媒体需要传达的关键性信息。将一些比较抽象模糊的文字概念,尽量转化成图像符号,使信息传达更加生动,表现力更强,其视觉冲击力造成的心理印象会更加深刻。在新闻画面中使用数据图表,较之文字表达,会更加直观,增加了文字难以表达的对比性、趋势性及比例关系。

新闻美术编辑还可以通过对新闻画面的色彩处理来达到简洁性原则要求。比如,可以通过简化甚至是黑白化处理新闻画面的背景颜色,对主体信息颜色进行高纯度处理,通过强烈的色彩对比来达到强调主题信息的目的。色彩是人眼在诸多视觉元素中首先注意到因素,强调色彩的运用,可以使特定的新闻信息从大量的视觉信息中脱颖而出,吸引住受众的注意力,增强传播效果。

(三)服务多平台,突出融合性。

应对媒体融合,美术编辑需要具有“全媒体意识”,通盘考虑不同的平台,全新设计创新性的形态,加强全媒体时代的互动式宣传,改变线性的美学设计规则。

“全媒体意识”在美术设计中的体现在于,设计方案在不同的平台具备统一的风格、要素、色彩体系、运动图形规则,但又在相对应的平台上有适合的、积极的改变与适应。例如,某档新闻节目的电视版与网络版、手机版,在栏目标识、整体包装色彩搭配、主体图形设计上是保持一致的,但又有不同:(1)电视版基于传统的4:3标清规则,新闻片头20秒,版式设计为时间线性,保留传统的标题条、人名条、节目预告版等;(2)网络版基于大屏显示器,分辨率在1280*720以上,新闻内容采取碎片化、网格式排列,方便用户鼠标点击不同的单条新闻,网格的美学设计则与电视版风格一致;(3)手机版基于手机小屏显示,分辨率为800*600起步,新闻内容同样碎片化,但采取单行纵列式结构,方便用户下翻、手指点击,单行的美学设计则与电视版风格一致。总之,在美学设计上,“全媒体”思维要求美术编辑通盘考虑不同的平台,创作既风格统一又针对不同平台特点而量身打造的整体包装体系。

(四)提升吸引力,突出趣味性。

媒体融合时代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新闻受众与新闻传播的互动性。要做到这一点,除了注重新闻的时效性及受众对新闻类型的关注度外,还需提升新闻传播的吸引力,在新闻表现(尤其是新闻美术表现)趣味性上下功夫。在图形形象的处理上,应该尽可能地采用受众习惯接受的方式。当今网络时代,人们的欣赏习惯大多趋于轻松化、幽默化,顺应这个特点,在新闻美术中尽量采用一些生动活泼的形象表现,新闻传达效果会更好。例如,一则电视新闻报道需要讲述某个人很多年以来一直坚持做好事,这种新闻报道一般很难有现场画面与之相对应,那么是用这个人的照片配上适当的配音和文字解说来表现比较好,还是用漫画演绎的方式来表现比较好呢?显然是后者所达到的传播效果更为生动形象,容易引起受众的兴趣。

新闻美术的趣味性原则要求新闻美术编辑与时俱进,了解时代之发展,深入生活,了解群众之喜闻乐见。比如,电视新闻报道中,常常会有一些字版表现的方式。这些文字字版有些是政策解读,有些是来信、评论、留言选播,如果是来信,那么把底版设计成信纸稿签的样式,在这个底版上出文字,就会大大加强播出的感染力。而如果是评论或留言,把它设计成微信或微博的样式,则更能增强其收视的时尚性和趣味性。

注重新闻画面中视觉形象的趣味性表现,是吸引受众参与传播报道互动的一个重要途径。科技的发展不断催生新媒体,媒体融合将更加多元和深入。新闻美术需要紧跟时展的脚步,惟有创新,才能成就未来。

上一篇:网络新闻标题制作程评 下一篇: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打造新型主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