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需要空间和等待

时间:2022-07-14 05:34:12

成长需要空间和等待

即便你像我一样,挖空心思设计近乎完美的收纳系统,又不厌其烦拟定一本正经的使用守则来守护战果,但我还是要预先提醒你:不要对孩子期待过高。

成长这件事,有时是“随风潜入夜”的浑然天成,有时又要为人父母者付出难以想象的耐心来等候,给予恰到好处的空间去成全。比如今天的主题“收纳”,我们不妨管中窥豹,聊聊如何在琐碎日常中,为孩子的成长“留白”。 不要求孩子每次都做到

总会有些时候,无论如何劝说或要求,孩子就是不要好好收拾。也许累了、烦了,也许偶尔要反抗一下“家长权威”,也许没什么特别原因,只是一阵突如其来的小情绪。这时可以试试和孩子谈谈条件,提供一两项“中间选择”,比如时敢桓觥霸荽胬骸保实在不想好好归位的玩具或绘本,暂且统统扔进去了事;等想收拾的时候,再一一送它们“回家”。 做到60分便好

对于大部分玩具,分类不宜过细,不作“同类玩具须一并收纳”的严格规定,只需注意“一物一篮”,即确保同一组玩具的零部件完整即可。绘本则不作硬性分类,她只要做到将书放回架子或丢进收纳盒就行。另外,不作过细分类,不便独立展示或难以明确归类时便使用“杂物篮”。

一方面我为归类“留白”,降低收纳标准,让孩子只要完成“放回去”这个动作就好;另一方面,我仍会时不时和她一起对物品进行“错误检视”,示范更理想的收纳方式:将放错的玩具归位,把东倒西歪的排列整齐;绘本可以按照高矮胖瘦、读过和没读过的、主题或语言来列队。

诸如此类的讨论,本身也是一种学习过程,加深她对事物之间关联的理解。 保留随时调整的可能

为孩子打造收纳系统,我选择体量轻巧、易于搬动的定制化家具,同时配合以开放式收纳工具。这样可不受限制地任意变化家具的位置和组合方式,以适应孩子不同阶段的全新需求。例如用方格置物柜(两个一组)收纳绘本,如绘本增多,可增加个数,需要时也可拆开来用,十分灵活。

文件盒的收纳方式,除视觉上清净美观外,也便于随兴做些简单归类。比如最近我们设置了“晚安书”:请她选择几本喜爱的睡前读物,收在同一个盒子内,每晚临睡前选择一本,或者干脆将整只盒子搬上床――像这样临时起意的小点子,是一板一眼的收纳方式很难实现的。

上一篇:搭配信息在隐喻辨识中的运用 下一篇:中国企业如何站上新技术革命的风口